xx高考备战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1页
xx高考备战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2页
xx高考备战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3页
xx高考备战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4页
xx高考备战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高考备战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页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 3、秦伯说(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 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 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2页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 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 3、晋军函陵(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 4、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勾践灭吴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 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5、践辞曰(推辞) 6、越四封之内(疆界)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8、旅进旅退(俱,共同) 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3页 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 3、既既而儿醒,大啼(不久)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5、遂自杀未遂(成功)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遂灭吴(就) 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木兰当户织(面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 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 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 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定语后置,判断句) 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四、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 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 2、生丈夫,二壶酒古义男孩今义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4、国人皆劝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4页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 六、难句翻译 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译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计谋,有什么迟呢?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译不去做百姓所厌恶的事情,补做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4、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译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赋税;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个月的赋税。 5、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达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洁,使他穿着漂亮,使他吃饱饭,和他们研究事物的义理。 (在道义上和他切磋。 ) 6、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译以前夫差让我们国君在诸侯面前出丑。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译有哪个君主像这样恩惠,可以不为他效劳吗? 8、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译做臣子的想着要报国君的仇,难道有敢不尽力的吗?*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满;虽即使) 二、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三、多义词 1、朝皆朝于齐(朝拜)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3、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 4、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良,善事)择其善者而从之(好)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王曰善(可以) 5、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5页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夹杂) 四、词类活用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作状,当面) 2、朝服衣冠(朝名作状,在早上;衣名作动,穿)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意动,以?为美)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使?听闻) 5、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五、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 六、文言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2、王之蔽甚矣。 译大王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想对我有所求啊!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发表议论,使我听到的,给他下等的奖赏。 触龙说赵太后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赵太后新用事(新刚刚) 2、老妇必唾其面(唾吐唾沫) 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道歉) 4、老妇恃辇而行(恃依靠,依赖) 5、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很) 6、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 二、通假字 1、必勿使反(反返) 2、少益耆食(耆嗜) 三、多义词 1、质文质彬彬(本质)质疑问难(询问)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作抵押,?做人质)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2、及夫人之力不及此(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和,以及)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用)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6页 3、甚若长安君主甚(厉害)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目似瞑,意暇甚(很)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 4、异永州之野产异蛇(奇异)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 5、少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 6、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作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做,准备)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做,治) 四、词类活用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名作动,封侯;继动作名,继承人) 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名作状,每日) 3、没死以闻(闻使动,使?听闻) 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动,使?尊) 五、古今异义词 1、至于至于赵之为赵古义到,上推到;今义多作副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六、文言句式 1、赵氏求救于齐(状语后置) 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 七、重点翻译句 1、日食饮得无衰乎?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译我私下认为您喜欢燕后超过喜爱长安君。 3、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译难道这不是为他作长远的打算,希望他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做国君吗? 4、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从这一代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算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他的继承人有在的吗? 5、微独赵,诸侯有在者平?译不仅仅是赵王,其他诸侯的子孙继承人有在的吗? 6、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译这样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他们的子孙身上。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父母爱惜自己的子女,就替他们作长远的打算。 *季氏将伐颛臾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7页 一、词类活用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使?来) 二、特殊句式1何以伐为(宾语前置)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疑问句式,恐怕?吧?) 三、重点实词解释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 是,这个;过,责备。 )2是社稷之臣也(这个)3何以伐为(何以?为?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不稳定;颠,跌倒;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6且尔言过矣(过,错)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辞,托辞。 )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贫,贫困;寡,少;倾,倾覆之患)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暗指鲁国内部) 四、一词多义 1、是A、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C、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 2、疾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C、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 4、见、A、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B、曹刿请见(拜见)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接见)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 5、过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走过)B、过犹不及(超过,过分)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太,过分)D、是谁之过与(过错)E、无乃尔是过与(责备)F、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 五、句子翻译1无乃尔是过与?译恐怕该责备你吧!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这是国家的臣属,凭什么攻打它呢?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辅助者呢?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8页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作而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7既来之,则安之。 译已经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8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译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内部。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1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无,毋,不要)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无,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4涂有锇莩而不知发(涂,途,道路) 二、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名作动,击鼓)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作动,归罪)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作动,称王) 三、重点字词解释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3河内凶亦然(亦然,也是这样)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无如,不如,比不上)4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5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请请允许我)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之助词,无义;既已经。 )7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兵兵器,武器;或有的人)8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走逃跑)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1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1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时季节)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学校;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背着东西,顶着东西)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检约束)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9页1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17非我也,岁也(岁年成)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异区别) 四、古今异义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古指黄河;今指一切河流)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古义“跑”,今行走) 五、一词多义1数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shu?)D、数罟不入洿池(数c密) 2、发A、百发百中(发射)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调,派遣)C、涂有锇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开) 3、直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C、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 4、兵A、非我也,兵也(兵器)B、穷兵黩武(战争)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D、草木皆兵(士兵) 5、胜A、驴不胜怒,蹄之(能忍受)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E、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六、文言句式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宾短语后置)2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短语后置)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宾短语后置)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宾短语后置) 七、翻译句子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译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译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迁移他的百姓到黄河以东,迁移他的小米到黄河以北。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译考察别国的政治,比不上我用心。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译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止。 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7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0页译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死的,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劝学 一、通假字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5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6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7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9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 今帮凶)2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文言句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7輮以为轮(省略句)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1学不可以已(已停止)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1页3輮使之然也(然这样)4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六、一词多义 1、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而且)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前修饰;后,转折)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前修饰;后,转折)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转折,但)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转折,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就,于是) 2、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断绝)以为妙绝(极)佛印绝类弥勒(十分)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3、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4、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5、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6、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志(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名誉) 七、翻译句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2页停止。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译即使又晒干了,不再直了,这是因为人使它弯曲变成这样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译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一会儿所学的东西收获大。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具备了。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聚半步,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办法;不积集小的流水,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中途停止雕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放弃地雕刻,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秋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欣然乐滋滋的) 2、以天下之美尽在已(美美景) 3、至于北海。 (北海北方的大海) 4、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旋掉转) 5、望洋而若有叹曰(望洋仰视的样子) 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尽) 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二、通假字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泾径,直流的水波;辩辨,清楚) 三、古今异义 1、于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 2、面目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古义面部。 今义面貌) 3、大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修养很高、见识很广。 今义言行举止得体庄重) 四、词类活用 1、时秋水时至(名作状,在这个时候) 2、东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之(名作状,向东) 3、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形作动,小看) 4、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作动,轻视) 五、句式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3页 1、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2、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六、难句翻译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我将长久地被见识广的人取笑。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译我要不是到达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过秦论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 2、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因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4、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5、敲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6、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7、隳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8、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9、揭揭竿为旗(举) 10、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高,强) 11、度、絜试使山东之国与陕西省涉度长絜大(用尺量,衡量) 12、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13、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14、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1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16、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状,用鞭子、竹板打) 17、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二、通假字 1、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2、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 3、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三、一词多义 1、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指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用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缝制) 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4页 3、利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锋利) 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5、遗秦无亡矢遗镞(丢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遗留下来的东西)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w?i给予) 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du?计算,量)万里赴戎机,并山度若飞(越过)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du?揣度) 四、词类活用 1、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2、席、包有度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 3、斗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使?斗) 4、南、西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名作状,向南,向西) 5、约于是从散约败(动作名,条约) 6、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7、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8、弯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形容词使动,使?弯) 9、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动,愚弄) 10、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词使动,使?削弱) 11、固自以为关中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12、瓮、绳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13、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14、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15、序、朝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作动,引,招致;朝名词使动,使?来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5页朝见) 五、难句翻译 1、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译高举长长的鞭子,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灭亡各个诸侯。 2、然后践华山为城,因河为池。 译这样以后,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护城河。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响应,(许多人)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不施行仁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鸿门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用酒食款待,犒劳) 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3、续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敌,抵当) 5、啖拔剑切而啖之(吃) 6、操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7、刑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肉) 8、胜刑人如恐不胜(尽) 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四匹马拉的车) 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副词,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二、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俱”,全,都) 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三、一词多义 1、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2、如万事如意(顺从)刑人如恐不胜(像是)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到) 3、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高举)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6页孙叔敖举于海(被选拔)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夺取)杀人如不能举(尽) 4、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大王(道歉)乃令张良留谢(辞谢)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询问) 5、意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态) 6、置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丢下)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购置) 四、词类活用 1、军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军队) 2、王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成为王) 3、财物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名作状,像财物一类的) 4、活项伯杀,臣活之(动词使动,使?活下来) 5、兄吾得兄事之(名作状,像对待兄弟一样) 6、籍籍吏民(名作动,登记) 7、目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使眼色) 8、翼常以身翼沛公(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地) 9、何“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 10、间道芷阳间行(名作状,从小路) 五、句式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 2、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 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句) 4、壮士,能复饮乎?(疑问句)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6、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六、难句翻译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项伯于是当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3、项庄拔剑起舞。 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7页译项庄拔出剑来开始舞剑。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吞并)之心,杀人如恐不尽。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兰亭集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二、通假字 1、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三、多义词 1、修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四、词类活用 1、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五、特殊句式 1、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8页“之”) 六、难句翻译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死生亦大矣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归去来兮辞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三、一词多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聊乘化以归尽(顺应)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游憩(拄着)退而论书策(竹简)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四、词类活用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五、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19页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 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六、特殊句式 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共74页第20页第二册文言文知识归纳谏太宗十思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