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doc_第1页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doc_第2页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doc_第3页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主仆对(12分) 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仆曰:“蝉着衣否?”主人曰:“不用。”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1、 解释字词:(4分)(1)主仆(对): (2)主人待仆(甚)薄:(3) 衣食常不(周): (4)蝉食(何)物:2、 翻译语句:(3分) 此蝉正好跟我主人:3、 仆人的言外之意是?(2分)4、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二) 草书大王(13分)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gu):责骂。胡:为什么。 1、 解释字词:(4分)(1) 张丞相(好)草书: (2)侄(罔然)而止:(3) (执)所书问曰: (4)(致)余忘之:2、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就是;B、索笔(疾书):快速地写;C、(当)波险(处):在的地方;D、丞相(熟视)久之:仔细地看;3、 翻译语句:(3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4、这则故事该责备的是谁?为什么?(3分) (三)愚人食盐 (12分) 昔有愚者,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注释:.益:增加 .甚美:(味道)很美。 .缘:因为 .患:害1、 解释词语:(4分)(1) (昔)有愚者: (2)(乃)益盐:(3) 缘有盐(故): (4)(安可)如此?:(4)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适)友人家:到 B、母已(具)食:准备 C、母出盐而(怪)之:奇怪 D、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都(5) 翻译语句:(3分)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6) 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做什么事要动脑筋,合理掌握“度”,懂得“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四)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 坐:因为,由于。 强(qing):本文中指“勉强”。 1、 解释字词:(1)仕(于)南方:在 (2)(并)壳入口:连同(2) (欲)以清热也:想要 (4)何地不有:哪里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却,但是 B、(仕)于南方:在做官 C、欲(以)清热也:用来 D、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把作为3、 翻译语句: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4、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五)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之,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1、解释下列括号内的字:(4分)昔孟子(少)时 : 年轻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旁边(此)真可以居子也: 这 (遂)居于此:于是2、文中“一一习记”中孟子“记”住了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3、孟母分别迁到了哪几个地方?(3分)墓旁、市集、学宫4、读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你有怎样的感悟?(4分)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或父母对子女的爱渗透在各个方面。(六)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 彘(zh):猪。 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特:不过,只是。 戏耳:开玩笑罢了。 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待:依赖。 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而:则,就。 1、解释下列括号内的字词:(4分)2、 曾子之妻(之)市 (2)(为)女杀彘(3) 曾子(欲)捕彘杀之 (4)今子(欺)之 2、给下句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