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中的交友智慧.doc_第1页
浅谈《论语》中的交友智慧.doc_第2页
浅谈《论语》中的交友智慧.doc_第3页
浅谈《论语》中的交友智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论语中的交友智慧【摘要】论语,以谈话录的方式,辑录了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是吞吐人生智慧的汪洋大海。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有着包罗万象的价值体系 ,“孔颜”人格,自古以来有着独特的感召力,其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始终激励人们不要碌碌无为。孔子的思想,历久弥坚,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文将从交友之道这个方面探寻论语中所蕴含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关键词】论语;交友之道;现实意义论语这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无形之魂,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论语这部看似只言片语的华夏“圣经”,其文、史、哲、人生、为政、教育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反映孔子“仁”、“礼”的核心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土壤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论语,虽不能像北宋政治家赵普所说的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但但通过论语的阅读,可以明白做人、处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道理,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中,顺其自然,适应环境,立身处世,不至于陷于不仁不义之中。 一、交友之道在论语中的体现 一个人有什么样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师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论语里面给出了答案。(一)、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同善于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同善于装出和颜悦色骗人的人交朋友,同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1此章孔子教育弟子交友应当谨慎。在人与人相处的环境中,交友是有好处的,多交正直、诚信、有学问的朋友,自己是能“跟好人学好,跟叫花子学讨”有所提高。2但实际交友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你能辨别哪一类是好朋友、哪一类是坏朋友吗?有其如此难交朋友,不如以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周围所有的人,使之变得正直、诚信、有学问、不虚伪,成为你成就事业的私友和公友,像古代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鸡鸣狗盗者来依附也不拒,在关键时刻用其所长,有何不可?用哲学观点看,人无好坏,多赞美别人的优点激发原动力,少批评别人的缺点,不磨杀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即使表现不好的人也会变好的。(二)、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说:“君子有九桩事要考虑:眼要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了;用耳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要考虑面色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端庄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怎样向别人请教;发怒的时候,要考虑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看到财利,要考虑取之是否符合道义。”1此章孔子教诲弟子要认真为人处事,随时严格要求自己。2孔子提倡的修身养性,要在平时人与人交往时,从细微处着手做好。观察仔细了,才会了解事物全貌;听清楚了,才能了解对方的真意;态度温和、容貌谦恭,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和好感;言语诚恳才能获得对方认可;办事严谨,才会是委托者放心;质疑,才会避免误会;克制愤怒,才会避免恶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而才会心安理得。综上所述,皆人事之要,日用之长,施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世哲学。是君子,为人处事都注意此上九个方面。(三)、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说:“侍奉君子说话容易出现三种过失;君子的话还没有出来自己就先说了,这叫做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了该自己说话而不说,这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面部表情,不管该说不该说,就高谈阔论妄说一通,这就叫做瞎子。”1此章孔子教导弟子为人处事要慎言。2君子德盛位尊,你与之相处,要察言观色,不可徒凭己意随心为言,要不躁不隐。听君子讲话,要尽量虚心恭敬,保持缄默。如贸然进言,有失检点,你就无审时识机之智也。二、交友之道的现实意义有人曾说过:“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为名为利的奋斗历程就是与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可见朋友之举足轻重。我国历来重视交友,“朋友”被列为古代“五伦”之一。尽管“五伦”之中有些关系已经有了变化,然“朋友”在现代社会更有重要作用。孔子把朋友划分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告诫我们要慎于择友,这无疑是现代人更为需要的生存智慧。论语上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已成世世代代相传的交友之道。俞平伯在诤友一文中曾对“三益”的排序做了探讨:“直谅之友胜于多闻之友,而辅仁之谊较如切如磋为更难;所以论语上这三益的次序,一直,二谅,三多闻,乃黄金浇铸,悬诸国门,一字不可易的。”谢觉哉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也阐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帮助,自己就随着好了,所谓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蚀,自己就随着坏了,所谓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以我们要知道择友;要交益友,不交损友。”爱因斯坦同样指出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这些“益友”之说如出一辙,交友之道,古今中外皆同矣。当然,要想结交芝兰之友首先自己必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清代学者申居勋说:“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3意思是说,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就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一般来说,交朋友分为四个层次,最下一层叫做“酒肉之交”,大家一起吃饭、喝酒、享受;往上叫做“利害之交”,一起做生意、合作,合则两利,离则两害;在往上叫做“道义之交”,譬如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公、张飞三人就是道义之交;最高一层叫做“生死之交”,一般称作知己。4我国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知己是朋友的最高境界。然而无论是结交哪一层次的朋友,都应该先考虑一下对方是否符合“谅”的标准。因为如果对方没有诚信,那么他很可能会欺骗你、诋毁你,甚至背叛你,结果很可能会让我们的真诚与信任变成对方谋取私利所利用的工具,甚至我们自身也很有可能被拉下水。所以,在结交朋友时我们一定要把对方是否诚实摆在第一位。在成功者的人生道路上,往往离不开益友的指点帮助。反之,有的人误入歧途,陷进泥潭,究其原因,往往就是从交友不慎,与“损友为伍”开始的。美国伍尔本博士在黄金阶梯一书中有感而发:“在工作与个人方面,我都需要自我完善,而我是何等幸运能有朋友把它指正出来。每当我走偏时,他总在身旁提醒我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渴望真挚的友情。真挚的朋友,大多有心灵相通之感应,悠悠心会而不受金钱、官衔、年龄等妨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正的友谊必须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些“一面之交”、“酒肉知己”是不可取的。患难之中才能见真情,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们以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能够在我们犯错时劝我们悬崖勒马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交友,是人们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从父母带来的家庭社会圈,进入新的社会关系圈。现代人处在比古代更为发达的社会网络中,有着广泛的交友需求。人们纷纷从以前较为封闭的个人、家庭的小圈子中走出来,伸开思维与情感的触角,去获得更多的朋友圈子。人们社交活动多了,人际交往频繁而多元。然而要警惕不把“圈子”变成“套子”或“笼子”。“朋友之圈,是友谊的芳草地,但也容易会护短。”5对圈子里的人只见优点,不见缺点;对圈子外的人则百般挑剔。这样的圈子就会限制了每个人的发展。坦荡真诚、豁达愉悦地交友,应该是现代人的气魄。要把圈子视为“镜子”用,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总之,论语不仅给我们呈现出大道之志,它更以朴素而温馨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最起码的原则。在论语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学习、交友等等,这样我们在现实的社会中,就会不迷茫,不怨悔,朴素真实地走脚下的路。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