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doc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 一、基础识记:(9小题,共37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 37分)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并改正。(4分) A、陛下b B、钦差qn C、爵士ju?D、澄澈dang ( ) A、妥当tu B、头衔xin C、称职chang D、更衣gng ( ) 寓意: 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A、嬉戏x B、滑稽(j) C、孪生lun D、炫耀xun( )A、女娲w B、庇护pC、哞哞muD、霹雳p (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赅人听闻 眩目 头衔 精致 B大声疾呼 飘缈妥当 霹雳 C莽莽榛榛 寂寞 呈报 陛下 D通霄达旦 烦躁腥臊 爵士 3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他的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烁着无数的明星。”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皇帝的新装是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的故事情节。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揭示宇宙的起源。 7、下面的小故事说明了什么?请你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寓意。(3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论语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 (8)万籁此都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正入万山圈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每词1分,共5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马无故亡而入湖 () (3)智子疑邻() (4)天雨墙坏()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二、文言文阅读15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35分) (一)诗词鉴赏(4分)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2分) 1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二)阅读塞翁失马,完成第1214题。(11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2、下列各句加点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其邻人之父亦云 、人皆吊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驱之别院 A、 B、 C、 D、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丁壮者引弦而战。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14、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这则故事,请写出来。(4分) 三、现代文阅读20 (一)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8分) 正嚷间,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雀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衔。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衔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 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15、解释加横线的字的意思(2分) 急转头,打个花就走 ()径来吃这水蛇 () 那大圣就撺出水中 ()故此不去拢傍 () 16、 大圣是怎样变化的?小圣又是如何降大圣的?根据选文按提示填空(4分) 小圣雀鹰( )( )( )( ) 大圣麻雀( )( )( )( ) 17、 “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是什么意思? 找出与之照应的句子。(2分) (二)阅读皇帝的新装(节选)中的选段,完成1820题。(共12分)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8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4分) 19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迪?(4分) 20第五段描写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着空气开步走,心 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请你以他们的口吻把你的想象写出来。(4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答案 1、D ch?ng C chan D xun B b(4分)2C 3C 4C 5C6、D(3分) 7、两只口袋 寓意: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3 8、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2)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论语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8)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解释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词。(5分) (1)丢失。(2)逃跑。(3)认为?聪明(4)下雨(5)带领 阅读40分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1、愉悦、欢快、热爱生活 12、 C 13、翻译下列句子:(1)、丁壮者引弦而战。壮年男子拿起弓箭去打仗。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14、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这则故事,倾泻出来。 祸福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5、花:旋涡 径:直接撺:通“蹿”,逃窜拢傍:靠拢接近。 16 大圣 17、.大圣识破小圣变成鱼鹰,小圣因为太急忙,所以变得不太像真实的鱼鹰。 照应句子: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 18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这反映了他虚伪、愚蠢而又荒唐的特点。 19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欲,所以讲真话。这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天真单纯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 20本题不要强求统一,不要求全责备。精彩的答案应该抓住四点写出心理变化过程。示例如下:我怎么看不见新衣呢?难道我就那么愚蠢?且不管它,说不定我能摸着后裙呢!哎呀,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我真的不称职,或许根本没有那件新衣?管他呢,我就装作拾起后裙吧,那些愚蠢而不称职的家伙是看不出我在装的。好了,皇帝要走了,看样我是真的拾起后裙了。就是没有,我也要装到底,不能 让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 21、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答案 1、D ch?ng C chan D xun B b(4分)2C 3C 4C 5C6、D(3分) 7、两只口袋 寓意: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3 8、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2)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论语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8)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解释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词。(5分) (1)丢失。(2)逃跑。(3)认为?聪明(4)下雨(5)带领 阅读40分 10、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1、愉悦、欢快、热爱生活 12、 C 13、翻译下列句子:(1) 、丁壮者引弦而战。壮年男子拿起弓箭去打仗。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14、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这则故事,倾泻出来。 祸福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5、花:旋涡 径:直接撺:通“蹿”,逃窜 拢傍:靠拢接近。 16 大圣 17、.大圣识破小圣变成鱼鹰,小圣因为太急忙,所以变得不太像真实的鱼鹰。 照应句子: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 18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这反映了他虚伪、愚蠢而又荒唐的特点。 19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欲,所以讲真话。这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天真单纯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 20本题不要强求统一,不要求全责备。精彩的答案应该抓住四点写出心理变化过程。示例如下:我怎么看不见新衣呢?难道我就那么愚蠢?且不管它,说不定我能摸着后裙呢!哎呀,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我真的不称职,或许根本没有那件新衣?管他呢,我就装作拾起后裙吧,那些愚蠢而不称职的家伙是看不出我在装的。好了,皇帝要走了,看样我是真的拾起后裙了。就是没有,我也要装到底,不能 让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 21、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至六单元作文参考例文 我读懂了亲情 原来,在不经意间,很多事情就不了了之。题记 小时候,会怨你 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向听到你说得最多的话总是你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见我。我不会在意。或许是还年幼无知,又或许是习以为常。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讽刺地问我:“你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来接你呢?”那之后,会想你,情不自禁地。于是,你来看我再说那句话时,我会哭着抱住你,质问你为什么不来接我。你松开我的手,说你忙,还是走了。那一次,我哭得很伤心,可能是孩子吧,哭过也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日子就这样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懂事些,会怪你 那时,我总希望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母亲的身边长大,却又发觉,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幸福。自从和你生活后就知道你有胆结石。我也一直没当回事,因为从来都不知道那到底有多疼。终于,你住进了那个处处有消毒水的地方。手术后,你平躺在病床上,与我说话。眼泪仿佛快要流下来,可是我强忍着不哭,问你疼不疼,你虚弱地回答我:“你说呢?”我说那一定很疼吧。出院后,你一直说我身体怎样怎样差,可是自己却比我还严重,有时,我会责怪你说:“好好保重身体吧,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来照顾你这个宝贝女儿呢!” 而现在,会爱你 现在,我终于读懂了亲情,读懂了妈妈的爱。如果没有你,我将会是多么可怜可悲的孩子。所以我决定,好好爱你,像你爱我一样不容易却又必须好好爱着。暖暖的阳光懒懒地爬进窗,恍如你就在身旁,笑容像星星一样明亮。有你,真好! 妈妈,其实,你知道吗?我一直都想对你说:“你爱我、养我其实也不容易,但是你从不问代价。我也一直感谢你,是你一直在给我力量,让我不惧怕,不胆怯。” 妈妈,其实我很爱你,但从来没有认真说过。 做最令妈妈开心的事,在妈妈开心时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点评:“读”亲情,选取三个时段,记叙和母亲在一起的生活画面,从“怨”到“怪”再到“爱”,“终于读懂了亲情,读懂了妈妈的爱”。情感变化的过程叙说得自然、亲切、感人。采用加小标题的方式使层次清晰明了。 书 在我们这个小村子里,我们家唯一值得自豪的东西是书。家里的藏书甚多,堪称全村之最。自然,一家人已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爸爸和书 爸爸和书的缘分最深。他常说,这世上如果没有书,他就没法活了。真的,爸爸和妈妈结婚13年了,他自己从没买过一件好衣服。妈妈要给他买衣服,他总是一推再推,可是买书时他很慷慨。每次上街,他最愿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回到家,手上一定少不了新书。这些书,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近处的书店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就邮购。武汉、北京、上海?总之,只要有好书,他都会想方设法买回来。 书买来了,爸爸当然要看。不论春夏秋冬,爸爸总愿与书做伴。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他伴着灯光静静读书的时候。 我和书 也许是受爸爸的影响,我也爱上了书。 每个星期天,我都会钻进爸爸的书房,一看就是一整天。吃饭时,妈妈三请四催,我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为此,妈妈没少说我。睡午觉时,我也会捧着书贪婪地读,瞌睡虫早被书赶跑了。晚上,也要读上几页。即使妈妈强行关灯,我也会在黑暗中摸摸书的封面,闻闻书的纸香,然后才安然入睡。 妈妈和书 妈妈与书的缘分最浅。她虽读过几天初中,但她识过的字大多还给老师了。可能也是受爸爸的影响,她也偶尔拿出爸爸的书读一读,只是读得结结巴巴,洋相百出。比如把“衷心”读成“哀心”,把“轶事”读成“铁事”?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涉及书的话题的时候,妈妈几乎都是埋怨爸爸买书太多。爸爸买书回来,常会得到妈妈的一顿唠叨。 也许爸爸意识到买书太多,妈妈会心疼,所以每当买了贵书,他便变成了“地下工作者”,一到家就赶紧把书悄悄塞进书柜。 其实,爸爸的“雕虫小技”瞒不过妈妈的眼睛。妈妈理解嗜书如命的爸爸,也理解我这个跟爸爸一起啃书的儿子,她也希望我多读书,早成才。 书啊,是你给我们家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温馨,我们愿意与你永远结缘。 点评:平凡的家庭,浓浓的书香。爸爸买书、读书,我“恋”书,妈妈“怨”书。在平实的叙述中,尽显了一家人的性格特点,尽显了一家人和书的缘分。 文章以书缘为线索组织材料,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每段以小标题总领下文内容,读来醒目。语言平实,感情真切。 我眼中的色彩 三年前,我随家人,来到了让人仰慕的大上海,成了一个新上海人。繁华的大上海如同一个调色盘,是如此色彩斑斓,但是我依然倾心于故乡的色彩!此时此刻,我激动不已,心驰神往,好似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大草原我的故乡。思乡之情滚滚而来,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我眼前闪过,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春 忘不了那草原的春天。尽管比上海的春天来得迟些,但她一到来,也如朱自清在春中描绘的那样,“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嫩绿的小草抽出新芽,各色的野花点缀其中。到处都充满生机,绿得美,绿得柔。此刻,我和小伙伴们,总会拍着巴掌喊:“春天来了。” 夏 忘不了那炙热的夏天。那时的草原芳草无际,天格外蓝,云格外白。站在碧绿的草丘上,能真切地感受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神奇。放假了,我们结伴来到大草原上。我们尽情地呼喊着,奔跑着。累了,仰面朝天,躺在柔嫩的草地上,听着鸟儿的欢笑,闻着野花喷吐的芳香。不多时,便养足了精气神。骑马是草原上孩子们的“必修课”,是汉子还是懦夫,马背上见分晓。我决不示弱,一下子就跨上了马背,双腿夹紧马肚子,挥动马鞭。骏马长嘶,撒欢儿飞奔起来,仿佛腾云驾雾。四周伙伴们的喝彩声直冲云霄? 秋 挥手告别了夏天,终于迎来了秋天。此时草原渐渐泛黄,落日的余晖成了我们的最爱。大家全神贯注地仰望苍穹,目光捕捉着天空中的匆匆过客大雁。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它们认定一个方向,千里之外的南方。它们团结一致,永不掉队。这一幕幕感人的情景,着实让我们振奋:团结、和谐,就是力量。 冬 三年前冬季的一天,我即将离开家乡熟悉的土地大草原。留恋之情,让我牢记着那时那刻。一场大雪后,草原披上了羽绒衣裳,白白的,真美啊!我们准时来到相聚地草料场。相见时欢笑夹着晶莹的泪花。一位小伙伴拉着我的手,深情地说:“去上海可不能忘了 俺!”“哪儿会!”我话音未落,一团又一团雪球在我身上炸开了!我也抓起雪球,往他们身上砸?事后,小伙伴们泄露了天机,“打雪仗为你送行”,多么真诚的伙伴,多么新鲜的创意。只有大草原的孩子们,才会免去离别时的悲悲切切。这是草原的粗犷、彪悍性格使然。 在我眼中,思念是充满生机的绿,是饱含热情的红,是内涵深刻的黄,是使人留恋的 白?我会时时挥动画笔,涂抹我眼中的色彩,不为别的,为的是把大草原与繁华的大上海连成一条线,让两地人们和谐相处,这是一个大草原的新上海人的真诚的礼物? 点评:此文选材不同凡响,可谓百里挑一。作者对故乡大草原的色彩烂熟于胸,随即拿起手中的“画笔”,饱蘸着调色盘中的色彩,一挥而就地绘出春、夏、秋、冬的大草原的画卷。本文语言生动传神,更为重要的是文章的立意,“思乡”是为了更爱“新家乡”上海,作者眼中的色彩既弥足珍贵又意义深远。 一步,一步,再一步 公园的一角,静静的。看啊,一个胖嘟嘟的小家伙,正站在学步车里摇摇晃晃地学走路呢。一只小脚刚向前迈一小步,不行啊,快摔倒了。这时,另一只脚丫也迈了一步,站稳了。小家伙开心地笑了。人生不就像小孩子一样在一小步一小步中学会走路吗?学习知识不也如走路,只有一步,一步,再一步地一直走下去,才能到达知识的高峰吗? 当你站在巍峨的高山下,你怎么办?从来没登过如此高的山,怎么登上去?或许你可以尝试着去寻找登山的路径,在不断摸索中寻找答案。如果你放弃了登山的念头,你就学不会登山,到不了山顶。生活就是这样,需要不断积累种种不同的经验。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但我们可以去学习,去了解。在学习中长期地、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一步,一步,再一步地接近我们的梦想。 荀子劝学中写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万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学习笨鸟,事前先飞。像笨鸟那样练习十次,百次,甚至上千次,它终于学会了飞翔。它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只要今天比昨天多学一点,就是在进步。每天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收获,虽然今天它还飞不起来,但迟早有一天它会飞翔在蓝天之上。骐骥也好,驽马也罢,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不是吗?一步,一步,再一步,拼的是坚强,比的是毅力,靠的是一步,一步,再一步的不断进取。我们应在学习中找乐趣,在付出中求收获。“生命的意义在于学习”,是一句经典的话。它说出了学习能丰富生命的意义,而学习贵在不断地累积。小时候,我们都没有放弃学习走路,如今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怎能因前方的路崎岖或有荆棘而失去走下去的勇气呢?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人生的经验,一步,一步,再一步地走向生活。 感谢生活吧,我们每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会得到比前一步更多的经验。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不迈出人生的一步又一步,怎能拥有丰厚的人生阅历,博大精深的知识? 一步,一步,再一步,我们离成功就更近。看啊,公园角落里那个小孩又在走了:一步,一步,再一步? 点评:(1)文章思想性强,中心突出。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永不放弃的无比坚忍、顽强的可贵精神,与题旨十分吻合。(2)说理形式丰富多样。本文除了运用大量的比喻说理,使说理更加生动精彩外,还运用了引证法,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我和孙悟空一起遨游太空 这天,我驾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忽然,一块白白的东西向我扑来,我急忙闪开,回头看,原来是孙悟空。我大声喊道:“孙大圣?”孙悟空回头看了看,立即掉回头来到我面前。于是,我停止飞行,向孙悟空问道:“你好,孙大圣。”孙悟空连忙摆摆自己的手,说:“来者何 人?”我微笑着说:“我地球,如今地球飞跃发展,大家都向往太空,探索太空,遨游太空。地球上有许多国家,我中国,中国飞速发展,今天派我来探索太空,遨游太空,给国家带回一点资料。”孙悟空说:“原来如此,看你也不像妖怪,我可以帮助你,来,乘上我的筋斗云吧!”我走出舱门,一脚踏上筋斗云,开始与孙悟空遨游太空。 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星球,忽然间,一个巨大的星系吸引了我,它闪耀着巨大的光芒,但距离太远,看不清楚。我连忙叫孙悟空停下,问道:“大圣,你可知道那是什么星系?”孙悟空听了,又连忙摆摆自己的手说道:“俺老孙当然知道,那是仙女星系,是嫦娥管理的地方。”我连忙问道:“嫦娥不是管理月球的吗?”孙悟空答道:“那是属于太阳系中的,这可是另外一个星系的,怎么样?带你参观一番,顺便给你的国家带回点资料。”我连忙答道:“好,好。” 进入仙女星系,我发现有许多星球也有光源,星球奇形怪状。我连忙问道:“大圣,你知道这离银河星系多远?”孙悟空答道:“这可不好说。”我又说:“大圣,可不可以邀请我到其中一个星球作个调查?”孙悟空答道:“随便,当然可以,瞧,那个吧。”于是,我随孙悟空一起到那个星球作了一番调查,由于孙悟空的帮助,调查很快完成了。 之后,我又随孙悟空遨游另一个星系。忽然,一颗彗星向我们袭来?我大喊大叫:“救命?”我睁开眼睛,原来是弟弟拿着石头敲我鼻子。这时,我才发现,刚才是在做梦,与孙悟空遨游也是个梦。我睁大眼睛回想着刚才的情节,噢,实在是太棒了! 我相信,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能成为一名航天员,探索宇宙,为祖国贡献力量!我也相信,中国飞跃发展,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奇妙,想象奇特,语言生动活泼。文章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如“来者何人”“俺老孙当然知道”等)、动作的刻画(如“连忙摆摆自己的手”)尤其成功。 最卑微的帮助 李阳失业了,他失去了自己唯一的经济,一个月来他一直没有找到新工作。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马路旁的路灯亮得有些刺眼。路上行人少了,李阳孤独地在街头闲逛,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愈发显得孤单。 前面的天桥下坐着个乞丐,好像一个破破烂烂的垃圾堆,蜷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阳心头一紧他们都是被命运抛弃的人,好像汪洋大海中的两个落难者。 他在乞丐面前站了很久。 突然,他感觉到手心里已经被捏得温热的三十元,那是他最后的生活费了。 “喂!”李阳喊道。乞丐茫然地抬起头,一头长长的乱发下一张轮廓清晰又脏得难以分辨的脸。“这是给你的,买点吃的吧。”李阳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都自身难保了,还帮别人,搞不好那是个骗子!但他还是掏出了十元,递给了乞丐。 “给我的?”乞丐诧异地问。李阳回答:“当然是给你的!” “谢谢!谢谢!”乞丐不住地道谢。捧着皱巴巴的十元钱,他眼里有了泪水:“这几个月,你是第一个帮我的人!原来我都觉得生活没希望了?”他不说话了。 “不用这么谢我,十元钱,我只能给你十元钱而已?”李阳低着头走开了。 自己能给一个人带去生活的希望,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失败呢?李阳沉思着。他往家的方向走去。巷子里,他看见母亲焦急地站在门口张望,一股暖流融进他的心田。 一个月后,他找到了工作。 七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追寻人类的起源 点击数:147 次录入时间:xx/11/14 10:26:00:zhangwei19910302宣传赚点 作者:佚名 【单元导写】 本单元作文是根据“人类的起源”的讨论为基础,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一、学习目标 1、培养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训练说明的语言,做到准确、简练而不失生动。 4、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用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写作训练 1、参考题目 “人类的起源”、“人类的故事”、“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我看神创论”、“外星人说之我见”? 2、思路点拨 (1)人类起源的各种学说:进化论、神创论、外星人创造论等。 (2)人类起源研究的现状。 (3)举例说明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 (4)反驳“神创论”。 (5)对“外星人说”的支持或反驳。 3、技法指导 (1)对材料的筛选、梳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 (2)说明的文字宜平实、简明、准确。 (3)议论文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病文呈现】 人类的起源 当一个婴儿会咿呀说话的时候,他一定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一定”这个词用得不妥,可以换成“也许”、“可能”一类的词。)妈妈会:“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那妈妈是从哪里来的呢?”“外婆肚里来的。”“外婆又从哪里来 的?”“?”(这里缺乏过渡,显得与下文衔接不紧。)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热带雨林和广阔的草原上,有一种古代灵长类动物森林古猿活跃在那里,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后来森林古猿不断分化和迁移,分化为罗摩猿和森林猿。后来人类学家又找到了腊玛古猿的化石,腊玛古猿在人类祖先演化的历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类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的第一阶,恩格斯称他们为“正在形成中的人”。(所引用的材料不够具体,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相传人类学家于1924年发现了南方古猿的化石。这种古猿可以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一般认为:粗壮型是南方古猿发展中已经绝灭的旁支,而纤细型古猿则是人类的祖先。(着则材料也有些简略,另外它与下面的材料之间没有衔接的句子,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1901年,荷兰籍医生、解剖学家杜布阿在爪哇梭罗河边发现了一种已绝灭了的生物的遗骨化石,它具有人和猿两重生活构造特征。杜布阿把它命名为“直立猿人”,认为这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中间环节之一。这一发现和命名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人类起源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直到1929年12月发现了北京猿人才宣告结束。后来,我国科学家将同一 进化程度的人类化石统称为猿人。猿人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中间环节之一,恩格斯称之为“完全形成了的人”。 而生存在30万年至5万年内的智人则是我们的现代人类的祖先。(一笔带过,有些笼统,还要多交代几句才好。) 科学家已经证实:从猿人开始,他们已懂得用火并懂得用火将食物煮熟了吃;他们还用一些石制的简单的工具,用来猎取和战斗。 这就是人类的起源。(这是不准确的说法,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文病原因: 这是一篇揭示人类起源的说明文,作者通过引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人类的起源,重点是对由古猿到人这一演变过程的揭示。文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作者对于材料的搜集和不够仔细,过于笼统,这恰好与说明文语言要准确、真实相违背。另外,文章还缺乏必要的过渡,因此显得不够流畅。 修改思路: 根据以上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升格本文。 第一,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让文章所引的材料更加翔实一些,有据可查,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不会产生凭空捏造之感。 第二,在文章中的句与句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添加适当的过渡句,让文章更加流畅。 1)追寻人类起源 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孕育着千万的生命。人,可以算是其中突出的一类物种。人类的智慧是其他的动物无法比拟的。在千万年的演变中,他们不断改变着自己,同时也改变整个世界。然而,大自然却和人开了玩笑人类到底源自哪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令人琢磨不透,百思不得其解。它是人类至今没有解开的枷锁?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追寻着自己的根。然而,古代由于人类对于科学的无知,对自己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寄托于幻想。 古代中国在民间,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这样的故事一直流传着,人们认为自己只是神仙闷了用泥巴捏出玩偶。他们供奉天神,认为人就源于此。这个思想在神州沃土中埋藏了几千年?古代西方,人们信上帝,上帝是无上的真神。人们认为人是从上帝造亚当、夏娃起开始活跃在这大地上的。直至今日,人们对上帝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认为上帝是人类的创造者。这个思想也在西方生根发芽,今日仍枝繁叶茂。 这些就是所谓的“神创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