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 年级 上 册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五篇课文中,小麻雀、金奖章、大拇指汤姆是精读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坚定的锡兵是略读课文。本单元人文性较强,以“注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童话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为专题。五篇童话都围绕专题选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趣的情节,从不同角度给学生以启迪。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后思考题,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的朗读,来品味优美的词句,感受童话的魅力。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26个字,会写43个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2)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培养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欣赏童话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情境,品味童话的语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启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童话的表现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写童话。教学方法: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角色换位,进行情感体验,走进文章主人公内心世界,重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与朗读训练。教师还要适当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创设新情境、新问题。在新情境中,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达能力,检验学习成果。课时安排:小麻雀 2课时金奖章 2课时“没头脑”和“不高兴” 2课时大拇指汤姆 2课时坚定地锡兵 2课时百花园一 3课时机动 2课时总计 15课时 主备人 高磊 使用教师: 课 题 小麻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 (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 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o)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an)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 (3)词语:区分恼脑恼:生气、使生气。烦闷脑:头。脑筋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懊()、大()、()袋、烦()、()人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5、作业: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二)新课: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15自然段A对比读:出示15自然段: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一副凶猛的样子。花猫。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B展开想象。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b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朗读。16自然段: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出示16自然段: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谈感受,朗读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板书设计: 普季克 妈妈 高兴 、鼻酸 伤害 吓唬 大花猫 学案一、比一比,再组词。蹲( ) 稻( )遵( ) 蹈( )添( ) 扯( )舔( ) 址(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东( )西( ) 不( )不( )( )作( )明 ( )天( )地 惊慌( )( ) ( )吃( )惊3、 读句子,完成练习。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 )用翅膀飞,( )用双脚走。1. 在句子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 你能用所填的关联词再写一句话吗?由生活中的童话故事引入课文中,激发学生对新课文产生了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童话故事能给人启发,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又能帮助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一箭双雕。了解麻雀母子的特点,是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默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在读中品味小麻雀的天真幼稚,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妈妈的苦口婆心。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麻雀妈妈对小麻雀的爱,同时落实“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可以从重点词语入手的训练。 课 题 2 金奖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宫、渣、仆、彬、耿、荐、授、蔓”8个生字;会写“宫、渣、屑、沾、仆、鹊、获、配、彬、忠、耿、荐、盒、授、腐、雅”16个字;掌握“残渣碎屑、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腐烂”等词语。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教学难点品味作品的语言,从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体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一)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什么鸟类呢?你能说出你认识的鸟的名称吗?(学生自由发言)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一个鸟的王国,那儿生活着许多的鸟儿,这一天,地球环保组织要颁发一枚金奖章给鸟国,到底要颁给谁?鸟国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识字读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分类记忆生字。 (1)“渣、沾、仆”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 (2)“推荐”这个词有什么特点?(两个字的意思相同)还有这样的词语吗?(高雅 腐烂 乖巧 采摘 坚固) (3)“风尘仆仆”和“忠心耿耿”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ABCC式),你还能举出这样的成语吗? (4)“彬彬有礼”构词上有什么特点?(AABC式)你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这种构词形式的? 3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童话中的鸟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展示课件第五屏)出示提示: 故事中鸟儿们对待金奖章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可以以他们的态度为线索,分类概括出鸟儿们的表现,把握课文的主要的内容。 2自主练说,同桌练说。 3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四、质疑问题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梳理出主要问题,提出探究问题:(1)群鸟为什么开始争奖章,最后都十分尊敬乌鸦? (2)为什么金奖章颁发给乌鸦?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金奖章,谁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比较品味,体会思想感情 (一)自由朗读课文,(展示课件第六屏)思考:在奖章面前,鸟儿们的表现怎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二)小组交流:读读有关句子,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通过比较,体会到什么。 (三)集体交流,比较体会。 1鸟王、喜鹊等众鸟的表现相比较。 (1)(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群鸟争章的图片,学生找出有关语句。 (2)指名学生朗读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得意”“摇摇头”“嚷开了”等神态描写的词语和鸟儿们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语句体会鸟王和群鸟急切盼望得到金奖章的心情。 (3)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群鸟争章的丑态吗? (4)指导学生朗读众鸟的语言。 (5)分角色朗读。 2乌鸦和鸟王及群鸟的表现相比较。 (1)学生找出描写群鸟、鸟王和乌鸦的句子。 (2)出示相关语句,学生对比读。 (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 (抓住“只有” “不声不响”体会乌鸦与众不同,是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 (抓住鸟儿们的“吵吵闹闹” “吹胡子瞪眼” 等词,感受出鸟儿们争奖的丑态;抓住“只有” “不声不响”再次体会乌鸦的默默奉献,辛勤工作的态度) (展示课件八步骤三) (抓住“飞”一字体会到鸟儿们对奖章渴求的心情。) (抓住“叽叽喳喳” “伸长脖颈儿”等词体会到鸟儿们急切的心情。) 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问:为什么乌鸦会大吃一惊? (“大吃一惊”说明乌鸦根本没有料到。) (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四) (知道这是乌鸦的语言描写,乌鸦用别的鸟儿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相比较,体现乌鸦的谦虚。) (3)学生朗读,进一步体会乌鸦的默默奉献、谦虚的品质。 3众鸟对待乌鸦前后不同的态度相比较。(1)听了使者的话,鸟儿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乌鸦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地方?为什么会将金奖章颁发给乌鸦? (引导学生联系使者的话和阅读链接的短文灾害功臣乌鸦的内容谈看法。) (3)乌鸦受到了奖励和尊重,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干活,默默为大家作贡献的人,才配获得荣誉,才最受人尊敬。) (4)朗读使者的话。 三、总结课文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总结:与群鸟的争功相比,乌鸦每天默默工作,为净化自然环境,防治疾病蔓延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真不愧是地球的“清道夫”所以,它得到了金奖章,获得了荣誉,也受到了鸟儿们的尊敬。4、 延伸拓展,强化实践 学写颁奖词。 1交流收集的资料。 (1)(展示课件第九屏)出示题目要求:你认为地球环境保护组织还应该把金奖章颁发给那个动物?说说你的理由。(2)学生小组交流。 (3)出示颁奖词,学生齐读。(展示课件第十屏) (4)师:地球环境保护组织在颁奖给乌鸦时说了一段话,这叫作颁奖词,我们要将金奖章颁给这些动物,也要说一段话。 (5)学生尝试给某动物撰写颁奖词。 (6)交流分享。 三、作业 完成颁奖词。板书设计: 2 金奖章 授 予 乌鸦 不声不响 默默奉献 收拾残渣碎屑 受人尊敬 默默捕捉害虫 学案1、 改错字: 不知所错( ) 斌斌有礼( ) 风尘扑扑( ) 月耳动听( ) 残渣碎屑( ) 一口同声( )2、 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并写出的你想法。3、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乌鸦连忙说 您大概弄错了 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鸟那样会唱歌 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 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 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 1、给中文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2、说说乌鸦的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3、仿照文中的句子,用“既又也”写一句话。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讲述课文的大概的内容,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又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抓住生字结构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词语之间的联系,不仅感受汉字的有趣,而且还积累了不少课外的词语。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以课后的思考题引导默读思考,并针对故事人物多难以概括主要内容的实际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再让学生概括,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复习导入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根据课文对比鲜明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味,使学生入境悟情,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众鸟对待乌鸦前后不同态度,在对比中升华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突破本课难点,升华课文寓意。 语文教学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实践中学习语文,以为动物写颁奖词为契机,拓展语文实践的空间,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 题 3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咒、暂”两个生字。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理。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理。教学难点明白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谈话: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童话,看看在这篇童话中,我们又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为什么“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名字要加双引号? 3“没头脑”和“不高兴”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他们性格特点的语句。 4(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相关语句,学生齐读。 5过渡:“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性格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 (一)(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自学要求: (二)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提出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咒”强调是翘舌音;“暂”是平舌音。)(展示课件第五屏)2理解“打折扣”“满不在乎” “应有尽有”“一五一十”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2)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变”来理清课文的线索。 变化前:“没头脑” 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总爱跟别人反着干,经常吃苦头,经常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他们长大了,“没头脑”成了建筑师,“不高兴”成了演员。 变化后:“没头脑”设计了少年宫和“不高兴”表演的老虎都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他们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原来的样子。 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后:“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3)指导学生抓住“没头脑”和“不高兴”变化前变化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的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小结:变化前是事情的起因,变化后是事情的经过,又变化原来的样子时是事情的结果,以后遇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都可以采用抓起因、经过、结果这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指导学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将文章分成三段。 三、深入探究,明白道理 (一)出示探究问题。(展示课件第六屏)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2(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语句。 3齐读句子,问:他指谁?为什么“没头脑”要这么说? 4自由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没头脑”要这样说?(展示课件第八屏) 5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思考讨论。 6交流汇报: (1)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名字的由来体会到不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2)从他们变化后的表现,体会不养成好习惯,会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引导学生找出“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非常不周到,不实际: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没有设计电梯和指示牌,观众要找到剧场,需背着行军袋,穿着运动鞋,带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 “不高兴”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因为不高兴死,就不顾剧情的要求,以至于一连演了好几天。 引导学生抓住“没头脑”的心理活动来体会“没头脑”看到了自己毛病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角色换位,明白道理。 1此时,假如你就是那位“没头脑”,看见自己设计的大楼,看见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兴”,你有什么想法? 2指名学生回答。 3从这个童话中你明白了是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明白:知道从小要养成好习惯,没有好习惯小时候给自己带来麻烦,长大后会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如:故事的内容、故事说明的道理、作者的想象力、童话的表现手法等说出自己的想法。) 2(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一)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他们遇到过什么麻烦么? 3(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二)想象一下:如果“不高兴”是建筑师,“没头脑”当了演员,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引导学生想象时要依据“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自身特点、毛病,进行合理想象。) 四、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想象作文:如果“不高兴”是建筑师,“没头脑”当了演员,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板书: “没头脑” 做事不周全 没有记性 和 从小要养成好习惯 “不高兴” 脾气古怪 耍性子学案1、 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在( ) 垂( )丧( ) 热闹( )( ) 人( )人( )2、 多音字组词。 模 鲜 宿 空三、用带点的词语仿造句。 “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地往里走,一层一层地 往上爬。 开头提出这节课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一个了解。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学生深入阅读做好了铺垫。 抓住一个“变”字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线索,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中心句,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凸现了课文的教学重点。 通过换位思考,意在让孩子们在想象中说话,在说话中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内化课文。 放飞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新,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和故事中类似的生活细节和想象,使学生懂得从小应该要养成好的习惯。 课 题 4 大拇指汤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姆、褴、褛、婚、剖、宠、款”7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16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设置悬念 (一)出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课题告诉我们什么?(故事的主人公)(二)设置悬念。 师:主人公汤姆为什么被称为“大拇指” ?他有什么神奇的经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 二、初知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一)学生初知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展示课件第三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检查。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展示课件第四屏) 2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 (1)“趁、款、善”是前鼻韵母,“躬、宠、肿、趟、汤”是后鼻韵母。 (2)“剖”读pu不要读成po。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拇”和“姆”区别部首。 (2)“褴褛”与衣服有关,两个字都是衣字旁。 (3)“善”是四横,而不是三横。4学生汇报词语的意思。 5多音字交流: 调面糊 着魔 调 着 看着 调动 高着 着陆 (三)理清文章段落。 1课文围绕大拇指汤姆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你能用几个字简单概括出来吗? (汤姆出世、汤姆的经历、汤姆是父母的骄傲) 2课文中那些自然段是介绍了这三方面的内容? 3学生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化装成乞丐的魔法师暗中施展法力,帮助热情款待他的农夫和他的妻子有了一个像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 第二部分(614自然段)写汤姆在在几番危险神奇的经历后,来到王宫,成为深受国王宠爱的玩偶。 第三部分(1519自然段)介绍汤姆成为国王的玩偶后,更是父母的骄傲。 4你能将每个自然段连起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5学生分四人小组先交流。 6指名汇报。 (化装成乞丐的魔法师暗中施展法力,使热情款待他的农家夫妇有了一个与丈夫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汤姆。汤姆在一番神奇的经历后,得到了国王的宠爱,他使农家夫妇很开心,很自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谈话导入 (一)复习: 1.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2. 课文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什么内容?你能用几个字概括出来吗? (二)导入: 过渡: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深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汤姆的身世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展示课件第五屏)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了、一点儿也不见长大”等分析,感受出大拇指身世的神奇。) 3大拇指汤姆的身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神奇。 4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神奇。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出示思考题:(展示课件第六屏) 2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 (1)大拇指汤姆历险的事: (掉面糊 卷牛嘴 乌鸦叼 大鱼吞国王宠) (2)学生根据小标题的提示复述故事。 (3)根据学生的复述出示有关段落。(展示课件第七屏) 理解“喜出望外”,母亲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指名学生用“喜出望外”造句。 (4)(展示课件第八屏),问: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的危险,他的经历你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惊险) (5)但每次汤姆都能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有惊无险、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4指导学生朗读出“惊险”的语气。 (三)体会文章的感情。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儿子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还能在国王的身边,受到国王的宠爱,这使他们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 2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能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展示课件第九屏) (2)齐读语句。你从这一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3)引导学生回顾全文:从整篇课文中,你可以看出有谁对谁的善良? (农夫和他的妻子对待“乞丐”魔法师;魔法师对待农夫;国王对待汤姆等等) (4)再次朗读这段话。 3角色换位:(展示课件第十屏) 如果你是这对农夫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对魔法师默林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三、总结全文 (一)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他的什么心愿? (二)总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作者通过这个通话,表达了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能给人带来幸福。 四、拓展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一)想一想,汤姆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惊险的故事? (二)学生交流 五、作业 1将故事续写。板书: 农夫夫妇 掉面糊 款待 得到 汤姆 卷牛嘴 得到 幸福 乞丐 乌鸦叼 大鱼吞 国王宠 学案1、 组词。拇( ) 汤( ) 姆( ) 扬( ) 宠( ) 肿( ) 笼( ) 种( ) 2、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愁( )苦( ) 自( )自( )活( )乱( ) 衣衫( )( )3、 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历险原因历险经过怎样获救设置悬念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 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保证阅读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简单了解课文,到理清文章的条理,再到概括课文的大意,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过渡到对新知识的讲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有一个了解。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进行体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理解感悟的能力。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造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用课外的成语概括汤姆的经历,将课内和课外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和积累成语的平台。 两个问题的一字之差,但却使学生从农夫夫妻的角度站出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再停留在故事表面的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角色换位,进行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达到明理的目的。 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迁移,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 作业中的小练笔的设计,由说到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课 题 5* 坚定的锡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缎、涡、狭”5个生字。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教学,明白锡兵这么坚定的原因,同时要培养自己认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1抓住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抓住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一)导入新课。 1师:(用充满感情的话语讲述课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这就是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坚定的锡兵。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认识作者。 1你们认识安徒生吗?你读过他的什么童话故事? 2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和作品。 3过渡: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让人爱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令人敬佩的丑小鸭今天,我们学习坚定的锡兵这篇课文中的锡兵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二、抓住中心词,了解大意,理清条理 (一)找出中心词,体会意思。 1从课题看,课文主要写的谁?课题的中心词是什么? 2理解“坚定”一词意思,体会在文中的意思? (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课文是说锡兵意志坚强,不动摇) 3过渡:围绕“坚定”,课文写了锡兵一件什么事?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朗读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展示课件第四屏) 2理解词语。 铸成: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器物。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来的事物更加美好。 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承受不住。 倒栽葱:摔倒时头先着地。 湍急:水势急。 骇人:使人非常吃惊害怕。 3指导学生抓住“坚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四)理清课文条理。 1那些自然段是写锡兵的危险旅程的?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锡兵想保护一条腿站着跳舞的小姑娘。 第二部分(512自然段)写锡兵被风刮到楼下后,经历了一番旅行,最终又回到小男孩的家里。 第三部分(13自然段)写锡兵回到以前的房间,依然紧握长枪,保护着他要保护的人。三、再读课文,围绕“坚定”品味感情 (一)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1据题质疑:“坚定”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课文提出学习的问题吗? 2师生梳理:(展示课件第五屏) 锡兵为什么要保护小姑娘? 锡兵经历了那些危险的旅程? 锡兵的“坚定”表现在哪些地方,从他的“坚定”中,我们看到一种怎样的品质。 3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二)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1汇报交流问题1。 (锡兵想保护小姑娘的原因是:一是认为小姑娘和他一样,只有一条腿;二是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碰倒了;三是认为自己是一个锡兵,有责任保护她。) 2汇报交流问题2。 (1)找出旅程的词语:楼下街上的石缝里水沟下水道沉到河底大鱼吞进肚里 (2)找出描写危险的语句,感受旅程的危险。 3汇报交流问题3。 (1)(展示课件第六屏)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锡兵心理活动的句子。 (2)指名学生朗读锡兵心理活动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在不同的危险面前,锡兵始终直直地站立,心里想着保护小姑娘,就是没有想自己。)(3)角色换位:假如你是锡兵,在危险面前,你怕不怕,你为什么还想着保护哪个小姑娘而不担心自己呢?(展示课件第七屏)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锡兵不怕危险,坚定的决心。 4从锡兵的“坚定”中,我们看到了锡兵怎样的品质?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吗? (心地善良、勇敢、尽责尽责、坚定执著、有责任感) 四、发展思维、深化主题 (一)明白道理。 1问:学习了这篇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学生回答。 (二)拓展: (展示课件第八屏) 1当你历尽艰辛,又回到了小男孩的家,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会把自己为小姑娘做的事告诉她吗?为什么? 2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姑娘有健全的两条腿,你还会保护她吗?为什么? 五、作业 1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续写:当锡兵发现小姑娘有两条健全的腿,锡兵会怎样做?板书: 5* 坚定的锡兵 石缝里 水沟里 善良、勇敢历经磨难 下水道里 尽责尽责 沉到河底 大鱼肚子里 学案1、 近义词组词。铸( ) 锻( )涛( ) 缎( )涡( ) 狭( )娲( ) 侠( )2、 写近义词精致( ) 漂亮( )依然( ) 柔弱( )希望( ) 坚定( )3、 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多可爱的小姑娘啊 他心里想 可她 只有一条腿 我们倒可以做朋友 我 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 因为我是一个 锡兵2、瞧 锡兵 一个孩子说 我们让他 去远航吧 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既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又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安徒生,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抓住课题的中心词体会,并围绕“坚定”感知课文大意,达到使学生明确课文的内容的目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讨论,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通文章。同时,在概括文章大意中又掌握一种概括的方法。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读中有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农药产品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协议完善合同
- 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装修工程索赔处理合同
- 2025年度石料贸易代理服务合同规范
- 2025版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法律效力评估规范
- 2025年度琼台师范学院产学研合作协议
- 2025年劳动合同制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合同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赞助保证合同-体育赛事风险防控保障
- 2025年度办公大楼绿化养护与景观设计服务合同
-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数学新课标培训汇报
- 糖尿病入院宣教护理
-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万象城商业年终总结
- 黄色中国风家乡介绍山西
- 劳动关系协调师竞赛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扬州树人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第2课 多样的数据》参考课件1
- 熔炼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专题02 复数(教师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