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二、教学分析: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18.25-8.26依马呀吉松128.29-9.2 上去高山望平川 四季调239.5-9.9三峡孩子爱三峡249.12-9.16北京喜讯到边塞259.19-9.23手拉手,地球村 留给我269.26-9.30森林狂想曲2710.3-10.7大河之舞 大家一起来2810.10-10.14小步舞曲2910.17-10.21彼得与狼21010.24-10.28彼得与狼 卢沟谣21110.31-11.4欣赏威廉、退尔序曲11211.7-11.11森林水车21311.14-11.18蓝色多瑙河圆舞曲21411.21-11.25真善美的小世界 21511.28-12.2雷鸣电闪波尔卡21612.5-12.9平安夜 祝愿歌21712.12-12.16拉德茨基进行曲 新年音乐会21812.19-12.23复习1912.26-12.30复习201.2-1.6期末考试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西部风情第 1 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依马呀吉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重点难点学习歌曲的曲调教具准备1、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2、学习新歌(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3)学习歌曲的曲调。(4)学习歌曲的歌词。(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3、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上去高山望平川第 1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目标1、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 2、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3、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重点难点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具准备一、 歌曲导入:(1) 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2) 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二、 学习新课:(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演奏四季调第1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演奏四季调教学目标1、学习用口风琴演奏青海民歌演奏四季调 2、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了解乐曲不同段落的节拍变化。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导入 学生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奏四季调。 二、聆听音乐分析乐曲结构、节拍。 1、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哪两部分是相似的? 2、节拍有什么特点?3、边听乐曲边打节拍。 三、演唱曲谱。 1、学唱第一乐段。 2、学唱第二乐段 3、学唱第三乐段。 4、完整演唱全曲。 四、为乐曲加入吐音符号“T”以及换气记号“V”,并演唱。 五、口风琴演奏乐曲。 六、加入打击乐器合奏。 七、教师指挥,集体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三峡孩子爱三峡第1课时(总第4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重点难点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教具准备一 、导入: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哪个少数民族?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2、 学生发言引入教学。三、激情参与(视唱):1、播放歌曲。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四、学唱歌曲:1 、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3 、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1)完整视唱旋律。(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三峡孩子爱三峡第2课时(总第5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复习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目标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介绍三峡师: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子。生: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二、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师: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品,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师: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生: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师: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三、学生演唱。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第1课时(总第6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难点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教具准备(一)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2、学生齐唱。(二)开始上课1、跟录音演唱。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8、 引出“秧歌舞”。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10、动作分解教学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第2课时(总第7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重点难点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教具准备一、为乐曲命名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聆听音乐。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三、分辨乐曲的结构1引子与第一部分。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教师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欢腾的场景之中。好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第一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你们能听辨出来吗?教师播放第一部分。四、学生表达感想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绿色畅想第1课时(总第8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3、学习歌曲的曲调。三、小结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绿色畅想第2课时(总第9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唱歌:留给我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3、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X X X X X X X | XX X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生2:有节奏地读。师:同学们齐读节奏。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森林狂想曲第1课时(总第10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 教师谈话引入: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森林狂想曲第2课时(总第11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复习唱好手拉手 地球村;演绎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手拉手 地球村2、 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 谈话导入:二、复习歌曲手拉手 地球村1、跟录音演唱。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3、过渡聆听手拉手 地球村。”三、复习歌曲留给我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五、教师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欢快的舞步第1课时(总第12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重点难点教具准备1、播放歌曲。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7、小结。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欢快的舞步第2课时(总第13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大家一起来教学目标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重点难点教具准备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6、各组表演。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9、小结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小步舞曲第1课时(总第14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教学目标1. 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2. 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重点难点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教具准备一、导入新课1. 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2. 教师介绍作者。(莫扎特简介)二、欣赏小步舞曲1. 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 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2. 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3. 分段欣赏。(一)听赏第一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二)听赏第二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三)听赏第三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师: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学生活动)4. 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教学要求: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5. 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播放g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三、课堂小结这首小步舞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形式。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小步舞曲第2课时(总第15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学唱:小步舞曲教学目标1、 学会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表演歌曲;2、 结合欣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重点难点学唱乐曲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二个不同乐段主题表现的情绪教具准备1.导入播放视频动画版的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节奏的动感图片展示图片1 口琴图片2 碰铃图片3 铃鼓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大家认识口琴 碰铃 铃鼓2.学前热身 练声: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1=C 3/4 5 3 3 |5 4 4 | 5 2 2 | 5 1 1 | 1- 5 | 7 - 6 | 5- 4 | 3- - |3.指导学生用圆润、明亮、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发声,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4.节奏模拟让同学们依次了解一下口琴、碰铃、铃鼓等乐器及它们的音色并进行模仿。5.分组一起来体验一下碰铃和铃鼓和在一起的效果。碰铃:X- - | X - -铃鼓:X X X | X X X带唱学习口琴一和口琴二的简谱,并分别用啦模唱。加上歌词教唱口琴一、口琴二声部。8.分组一起来体验四个声部和在一起的效果。9.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组、个别演唱等。10.跟着伴奏一起来演唱整首曲子,然后跟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合唱整曲歌曲结束本堂课的内容。二.小结本课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音乐中的故事第1课时(总第16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重点难点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教具准备一、谈话导入: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2、揭示课题。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4、人物介绍。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1、片段一,彼得出场。2、片段二,小鸟出场。3、片段三,鸭子出场 4、片段四,猫出场 5、老爷爷出场 6、狼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巧活泼鸭子双簧管笨拙猫单簧管狡猾的狼、圆号穷凶极恶的老爷爷大管絮叨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四、分角色进行表演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音乐中的故事第2课时(总第17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重点难点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教具准备1、复习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分段欣赏(1)片段一:彼得出场。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 2)片段二:小鸟出场。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3)片段三:鸭子出场。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 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4)片段四:猫出场。这是谁?(猫) 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5) 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6) 片段六:狼出场了? 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7) 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小鸟呢?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8) 片段八:智斗(听音乐) 音乐描述了什么?乐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 片段九:放绳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11)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3、总结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音乐中的故事第3课时(总第18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教学目标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重点难点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具准备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巧活泼鸭子-双簧管-笨拙猫-单簧管-狡猾的老爷爷-大管-絮叨狼-圆号-穷凶极恶的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六、分解色进行表演。七、总结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卢沟谣第1课时(总第19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学唱:卢沟谣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重点难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教具准备一、师生问好 清点人数二、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 (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三、教学过程: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旋律练习 音阶练习 1 2 3 4 5 4 3 2 1(用“啊”唱) 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歌词朗诵 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欣赏威廉、退尔序曲第1课时(总第20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威廉、退尔序曲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的英雄气概以及瑞士人民英勇刚毅的性格。 2、感受进行曲风格。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了解威廉、退尔的相关知识。二、初听乐曲。 三、谈听后的感受。 四、欣赏引子部分。 1、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号角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再次听这段音乐,边听边看歌谱。 五、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1、欣赏主题A (1)你感受到怎样的步伐与音调?力度是怎样的? (2)再听音乐,并用0x xxx xx xxx x(击掌)参与音乐表现。 (3)唱A主题的旋律。 2、欣赏B主题 (1)和A主题相比,这一主题的力度有何变化? (2)再听音乐,并用0x xxx xx xxx x(击掌)参与音乐表现。 (3)唱B主题的旋律。 3、欣赏C主题。 (1)听音乐,画旋律线 (2)此段音乐力度是怎样的? (3)听音乐,在桌子上敲击节拍,表现出渐弱的力度变化。 六、欣赏中段音乐。七、欣赏第三部分 八、欣赏尾声部分。 1、这部分音乐能让你想到些什么?2、跟随录音,即兴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 九、完整欣赏全曲。 十、介绍作曲家罗西尼。 十一、拓展:简介歌剧威廉、退尔的剧情。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八音盒第1课时(总第21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森林水车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重点难点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教具准备一、导入部分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教师提问:(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三、欣赏乐曲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2.听赏乐曲序奏。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森林水车第2课时(总第22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复习森林水车教学目标1 用视唱法学唱歌曲森林水车。2、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重点难点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教具准备一、导语:1 、出示水车的图片,让生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 (欣赏法) 2 、生介绍水车,引入本课。 (谈话法、提问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水车的歌曲,名字叫森林水车。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发声练习,音乐知识1=C-F 4/41 2 3 4 5 - | 5 4 3 2 1 -|三 、 新课1 歌曲简介:这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描写了宁静的森林,第二部分速度转快,并用了像声词“咕噜咕噜咕隆”来描绘水车轮子磨盘的转动,在欢快的气氛中歌唱劳动,歌唱春天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 欢快、兴奋、高兴)3 复听歌曲 ,听完歌曲后,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4 、学习曲谱1)生读歌谱。 找出学过和没学过的音乐记号,讲解升记号。2) 教师分句教唱两遍,并强调顿音处的演唱感觉3) 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视唱旋律5 、 学习歌词 (体验法、听唱法、比较法、提问法)6、结合目标,谈收获(通过对此歌的学唱,我们收获了什么?)四 小结: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第1课时(总第23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目标1、 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2、 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了解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体验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重点难点感受圆舞曲的节奏速度特点,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教具准备一、导入新课1. 教师讲解: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的返场节目里都会有一曲蓝色多瑙河。这充分说明了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人们的心中,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中占有相当高的位置,是世界流传的经典名曲。 2. 教师讲解乐曲的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简介),并对乐曲进行全面地分析,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3. 播放一段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二、欣赏圆舞曲 1. 初次聆听乐曲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2. 复听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听后自由回答。3.听赏第一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一圆舞曲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一圆舞曲音频。(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记忆第一主题旋律。(2)学生也可以用口风琴演奏,熟悉这一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速度、节奏、旋律特点。4. 听赏第二圆舞曲。教师出示第二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二圆舞曲音频。师:听辨这段旋律在速度、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表现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生:情绪热烈、欢快,速度较快。表现了人们在欢快地跳着舞。师指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找出音乐的强拍,讲解弱起小节的特点。老师指导学生哼唱这段旋律,注意弱拍和连线的拍子要准确,空拍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学生体会演唱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它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最著名作品。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第2课时(总第24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这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乐观的风格中感受到作者对维也纳故乡的无限深情和强烈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春天的美好追求。 2 、让学生自主的收集有关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的文字、音响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重点难点通过教师演奏乐曲主旋律,学生演唱乐曲高潮部分的合唱以及学习华尔兹舞步,加深学生对圆舞曲风格的感受和震撼教具准备(一)导入新课:1 、风光欣赏 : 多媒体展示多瑙河绮丽风光(二)完整地欣赏音乐(三)新课讲授:1 、学生的交流:学生展示搜集的成果,并互相交流。( 1 )圆舞曲的发源地、圆舞曲又译为 “ 华尔兹 ” ,按速度不同分快慢两种,圆舞曲的种类有哪些?( 2 )老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父)和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的生平和音乐成就。(利用多媒体)( 3 )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背景( 4 )曲式分析:学生讨论曲式结构:序奏、五首小圆舞曲、结束部(维也纳圆舞曲的结(四)分段欣赏:1、 序奏:2、 第一圆舞曲(单二部曲式)3、 第二圆舞曲(单三部曲式)4、 第三圆舞曲:(单二部曲式)5、 第四圆舞曲(单二部曲式)。6、 第五圆舞曲(单二部曲式)7、结束部:规模较大,它再现了前面圆舞曲的几个部分,一般的顺序是三、二、四、一的部分圆舞曲旋律,最后在 D 大调上,主导主题后,乐曲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五 )学生讨论维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教师加以总结,速度为小快板:旋律优美、流畅,色彩丰富,始终给人以新鲜变化无穷的感觉节奏鲜明,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十分明显突出,整体风格乐观向上,辉煌华丽,伴奏声部采用周期性反复的节奏型。( 六 )学生讨论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艺术价值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真善美的小世界第1课时(总第25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学唱: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目标1、 学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2、 学习读谱知识 反复记号D.C.重点难点教具准备一、 组织教学1、 起立 13 13 | 5|2、 问好歌3、 坐下 53 53 | 1|二、 发音练习1、 G大调音阶练习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2、欢乐颂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三、 综合训练 1、 出示幻灯,先弹三度,后弹二度,有什么不同?2、 讲解和谐与不和谐感觉。3、 听辩几组和谐与不和谐音程。4、 唱一唱。四、 新授美国的笛斯尼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卡通人物,充满着真善美,我们也一起去听一听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吧!1、 听范唱。 (打开录音机 2、 提问调式、拍号。3、 唱一唱G大调音阶4、 唱大跳音5、 视唱合唱部分乐谱(即B乐段) 学习D.C.标 6、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即A段 7、 合唱两段。唱出弱起与强起对比及连音与非连音。 8、 有表情读词。 9、 唱词。 10、 完整演唱合唱部分 11、 唱齐唱部分 12、 完整演唱,注意气息交换。五、 小结: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真善美的小世界第2课时(总第26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学唱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反复记号“D.C.”及其用法。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编创伴奏、编排动作,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重点难点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编创伴奏、编排动作,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具准备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没有看到你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师:对,这几个动画形象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从小就非常喜欢它们,包括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师: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是一个快乐的,有趣的,令人向往的世界,那里创造了神话、童话,同样也创造了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带着欢快、幸福的情绪来欣赏这首歌曲。三、聆听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1、初听歌曲。师:(1)听完歌曲后告诉老师你的感受?(2)节拍特点 2、复听歌曲师:让我们第二次来感受这首歌曲,感受时来思考几个问题。(1)在歌谱中你发现了哪些你没见过的记号?(2)这首歌曲在演唱中情绪有变化吗?在哪些地方出现了变化?3、小声地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曲。4、放出声音演唱歌曲。5、学生集体边演唱边伴奏。6、多种形式的表演歌曲。(演唱、伴奏、表演)四、小结: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雷鸣电闪波尔卡第1课时(总第27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目标1、 能认真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风、雨、雷、电的音乐形象。2、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了解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体验并表现音乐鲜明的力度变化与热烈欢快的情绪。重点难点能准确的拍击出“风雨雷电”节奏教具准备一、节奏练习1、展示空白节奏0 0 | 0 0 | 0 0 | 0 0 |0 0 | 0 0 | 0 0 | 0 0 |2、模仿节奏(用拍手的方式)3、填充节奏4、加快到原速144拍/每秒,再让学生尝试拍击。师:我们刚才的速度是120,让我们尝试144的速度,看能不能拍的同样好。三、欣赏乐曲1、完整聆听乐曲(听到什么乐器?除了“电闪雷鸣”的响声,还有什么声音?)2、听音乐跟着老师画出旋律线条师: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画一画这首乐曲的旋律线条。3、了解乐曲结构4、找到图示中表示风雨雷电的图示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酿酒技术及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实验动物助理技师模考试题+答案
- CN120204818A 一种工业废气的脱硫装置
- 老年人家庭小吃培训课件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浙江专用)
- 声与光-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浙江新统考专用)原卷版
- CN120203315A 一种多体型适配的人体测量与个性化服装样板生成方法
- CN120202777A 一种种子播种预处理设备
- CN120199326A 一种融合基因数据的多癌种筛查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 CN120198657A 基于混合域注意力机制的全卷积单阶段目标检测方法
- GB/T 34239-2017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PHBV/PLA)共混物长丝
- GB/T 26814-2011微波消解装置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粘膜免疫系统概述
- 钢板桩及支撑施工方案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完整课件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 冷藏车保温箱冰排使用记录
- FANUC工业机器人离线与应用项目7 工业机器人KAREL程序
-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完整版)
- DB43∕T 291-2006 桃源大叶茶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