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黎平四中3月月考卷生物考试范围: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欧梦龙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 :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A B C D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研究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2%、64%和4%。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 C120 D1214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过程指的是A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根据F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l:1D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1中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l:2:1 5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6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7某种黄牛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有角和无角。雄黄牛个体有有角和无角两种性状,雌黄牛个体都是无角。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推断性别的是8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出现了矮茎后代。有人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有人认为是环境引起的。为探究矮茎豌豆出现的原因,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案,其中最简便的方案是A.分析豌豆种子的基因组序列B显微镜下观察该矮茎豌豆的基因结构C将得到的矮茎豌豆与纯合高茎豌豆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D将矮茎豌豆种子种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然状态下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9下列叙述中肯定为显性性状的是AF1所表现出来的某个亲本的性状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新性状 D在各代中都表现出来的性状10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3。则F3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A1/2 B1/3 C1/4 D1/811下列实例中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不完全显性的粉红花金鱼草(Cc)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能真实反映基因型比例B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这是显性完全掩盖了隐性C纯种显性瓢虫黑缘型与均色型杂交的子代出现新类型,说明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DIAi与IBi婚配的子代中出现了AB血型和A血型,说明ABO血型存在完全显性和共显性12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欲知基因组成,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另一株纯合子的高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它,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B.将另一株杂合子的高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它,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C.将另一株纯合子的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它,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D.让它进行自花传粉,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13下列有关相对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梨的果皮光滑和桃的果皮有毛是相对性状 B家兔的黑色毛、白色毛和棕色毛是相对性状C番茄的红色果实和圆形果实是相对性状 D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就是相对性状14孟德尔豌豆实验中的以下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中F2性状分离比为3:1B一对相对性状中F2基因型比为1:2:1C一对相对性状中测交后代比为1:1D一对相对性状中F1的配子比为1:115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这种现象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相同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16番茄花的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花的番茄自交获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花的番茄自交得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 B. F2中性状分离比是3:1C.在F2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花 D. F2红花个体中杂合的占2/517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C.两个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为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19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根据下列杂交组合结果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黄色()黄色()黄238黄230乙黄色()黑色()黄111,黑110黄112,黑113丙乙组的黄色自交黄358,黑121黄243,黑119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B.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C.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20下列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 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C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的基因 D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21下列比例中不符合1:3的是AAa与Aa个体杂交后代隐性性状与显性性状之比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C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D基因型为XBXb与XBY的红眼果蝇杂交后代白眼和红眼数目之比22杂合的红花植株为第一代,让其连续自交,第四代中杂合子占同代个体总数的A75% B50% C25% D12.5%23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头 B杂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2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综合分析入手 B.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C.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的两种精子(或卵细胞)的比例为1:1D.含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数为2n种25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豌豆亲本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问题B测交实验是为了证明亲本的基因型C作出的推断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6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27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28如果在一个豌豆种群中,基因型AA与Aa的比例为1:2,将这批豌豆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个体中AA、Aa、aa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1:2:1 C3:5:1 D4:4:129下列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一组为( )AA和b BY和y CE和E DX和Y30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检测F1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31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自然状态下是纯合子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的必然性C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设计实验予以检验D提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32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33人的黑发对金黄色发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一对夫妇全为杂合体黑发,他们的两个孩子中,符合一个为黑发,另一个为金黄色发的概率为A1/16 B3/16 C6/16 D9/163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显性性状B显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纯合子C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子D后代全为显性,则其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35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第II卷(非选择题)36(12分)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牛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1中雄牛全为有角,雌牛全为无角;F1中的雌雄牛自由交配,F2的雄牛中有角无角31,雌牛中有角无角13。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常”或“X”)染色体上;这对相对性状中_(填“有角”或“无角”)为显性性状。(2)F2中有角雄牛的基因型为_,有角雌牛的基因型为_。(3)若用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_。(4)若带有D基因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_。37(12分)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共6分)38(8分)人类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表达受性别影响,基因型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表。某家庭有关秃顶(相关基因用 A、a表示)和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与-2的基因型分别是_、_。(2)-1患秃顶的概率是_,同时患秃顶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3)若-1与-2再生一个小孩,为降低发病风险,你会建议他们生_(填“男孩”或“女孩”);为确保子代正常,怀孕后还应进行_(填“基因诊断”或“羊水检查”)。(4)研究发现秃顶遗传在性别中的差异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合理的推测是:雄性激素通过_方式进入靶细胞,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_基因的表达。39(16分)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对植株绿色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1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 _。(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 _。如果要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自交留种即可。(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下图所示染色体,请根据题意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并在位点上正确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可能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 _杂交,得到种子(F2代);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 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 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分离定律发生的前提是: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都符合;体细胞发生分化时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不一定相等,错。综合分析A项错误,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误。考点:分离定律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离定律发生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孟德尔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2C【解析】试题分析: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让二者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经过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强度,从而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A项正确;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定律,B项正确;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就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项错误;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3B【解析】试题分析: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就是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其中AA占1/3、Aa占2/3,所以产生的配子A:a=2:1,因此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2/3x2/3):(2x2/3x1/3):(1/3x1/3)=4:4:1,所以选B。考点: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4C【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其中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提出假说,A错误;根据F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提出假说,B错误;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l:1属于演绎推理,C正确;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1中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l:2:1 不属于演绎推理,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假说演绎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5C【解析】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玉米的黄粒是颜色性状,而圆粒形状性状,A错误;家鸡的长腿是腿的长短性状,而毛腿是腿的形态性状,B错误;绵羊的白毛和黒毛都是颜色性状,C正确;豌豆的高茎是植株高度性状,而豆荚的绿色是颜色性状,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6A【解析】试题分析:两实验都设计了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项错误;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在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中,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W和w控制,B项正确;孟德尔和摩尔根都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F2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统计,发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而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假说一演绎法,C、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B【解析】试题分析:在A中雄性黄牛有有角和无角,雌性都是无角,无法判断雌雄,故A错误。在B中雄性都是有角,而雌性都是无角,可以通过表现型能判断雌雄,故B正确。在C中雌雄都是无角,故C错误。D中雄牛有角和无角都有,雌性都是无角,无法判断,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8D【解析】试题分析:环境引起的不会改变基因型,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是基因突变,如果后代全部是高茎说明最可能是环境引起的,故D正确。分析豌豆的基因序列可以得出但比较麻烦,故A错误。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基因的结构,故B错误。将得到的矮茎豌豆与高茎纯合豌豆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型这种方法也可以,但也不是最简单的方法,故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9B【解析】试题分析:如果是测交,F1中也会出现隐性性状,故A错误。显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故B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一般是隐性性状,故C错误。在各代都表现出来的性状也有可能是隐性性状,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0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F1基因型为Bb,相互交配产生F2,其中灰身果蝇有1/3BB、2/3Bb,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是2/3B、1/3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3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BB:Bb:bb4:4:1,所以F3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1/2,选A。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1C【解析】试题分析:不完全显性的粉红花金鱼草(Cc)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例均为121,A项正确;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是由于高茎(显性)完全掩盖了矮茎(隐性),使矮茎在子一代中隐而未现,B项正确;纯种显性瓢虫黑缘型与均色型杂交的子代出现新类型,属于镶嵌显性,即由于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双亲的性状在同一子代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而造成镶嵌图式,说明相应的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C项错误;IAi与IBi婚配,子代中出现AB血型,说明ABO血型存在共显性,子代中出现A血型,说明ABO血型存在完全显性,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型、表现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D【解析】试题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高茎对矮茎显性,而且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易于区分,因此,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其自交,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若子代均为高茎,则该株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相同;若子代有矮茎个体出现,则该株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不同。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B【解析】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梨和桃为两种生物,A项错误;家兔的黑色毛、白色毛和棕色毛,均为一种生物(家兔)同一性状(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项正确;番茄的红色果实和圆形果实,为一种生物(番茄)的两种性状(果实的颜色,果实的形状),C项错误;如果不是同一种生物,即使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属于相对性状,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于此,一对相对性状中F1的配子比为1:1,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5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所得的仔兔基因型相同,饲料属于环境因素,相同基因型的个体,饲料不同则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D正确,A、B、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6D【解析】试题分析:杂合的F1红花自交后后代中的红花有1/3是纯合子,2/3的是杂合子,自交后2/3杂合的红花中会出现2/3*1/4=1/6的紫花,故有性状分离,故A错误。性状分离比应是5:1,故B错误。在F1中就出现了能稳定遗传的紫花,故C错误。F2个体中杂合的有2/3*1/2=2/6,红花有5份,故占2/5,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计算能力。17A【解析】试题分析:分离定律必须要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故B正确。所选用的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是十分重要,因为分离定律在杂合子产生配子时更能体现,故A错误。分离定律必须是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故C正确。分离定律依赖于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8D【解析】试题分析:隐性性状是指在子一代不能表现出的性状,故A错误。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但因为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两个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有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故C错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9C【解析】试题分析:丙组杂交的亲本为乙组的子代黄色个体,在丙组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黄色是显性性状,A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子(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1AA和2Aa两种,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为21,说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因此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隐性纯合致死),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雄性个体死亡),且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故C项错误、B、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0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A、D项正确;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项正确;基因的分离定律适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适合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C【解析】试题分析:Aa与Aa个体杂交后代隐性性状与显性性状之比是1(aa)3(A_),A项正确;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B项正确;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设为Aa),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AA)的概率为1/3、杂合体(Aa)概率为2/3,二者概率之比为12,故C项错误;基因型为XBXb与XBYXBY的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白眼(XbY)占1/4,红眼果蝇(1/4XBXB、1/4XBXb、1/4XBY)占3/4,二者数目之比为13,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2D【解析】试题分析:杂合的红花植株为第一代,让其连续自交,到第四代已经自交了3次,所以第四代中杂合子占同代个体总数的比例是1/231/812.5%,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杂合子自交的相关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3A【解析】试题分析: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A项正确、C项错误;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杂交都会发生性状分离,B、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纯合子与杂合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4C【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A项错误;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不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也可能为伴性遗传,例如:红绿色盲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其子女正常:红绿色盲=3:1,B项错误;依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有两种,它们之间比例为1:1,C项正确;含n对等位基因而且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数为2n种,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5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在豌豆亲本杂交、F1自交实验基础上提出了问题,A错误;测交实验是为了证明F1的遗传因子组成,验证假说是否成立,B错误;作出的假说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C错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26D【解析】试题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少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简言之,性状分离就是指F2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选项A、B、C均属于性状分离。选项D中,从颜色上看,黑白白,从毛长度上看,长短长。子代均表现相对性状中的一种性状,没有不出现性状分离。考点: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等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性状分离概念的理解情况。27B【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通过纯合豌豆亲本杂交,F1自交,F2出现在性状分离,对此提出问题,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遗传因子控制的”,受认识限制,没有提出染色体和基因,B错。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子一代和隐性个体杂交,验证假设,C正确。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有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有单因素到多因素的分析方法等等,所以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一个豌豆种群中,基因型AA与Aa的比例为1:2,AA占1/3,Aa占2/3,豌豆是自花授粉,子一代AA不变,Aa基因型变化为2/3*(1/4AA+1/2Aa+1/4aa),所以AA、Aa、aa种子数之比为3:2:1。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点评: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按着基因分离定律的规律进行求解,即可解决。【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以是几对等位基因,表示等位基因的特点是相同的两个大小写的字母。考点:等位基因、相对性状点评:主要是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性状的基因的表示方法的考查,比较简单。30C【解析】试题分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表现型可能相同,如AA和Aa都是显性,B错误;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正确;检测F1的基因型可用自交法和测交法,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实现和遗传规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31D【解析】试题分析:豌豆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保证杂交的可靠性,又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子代一定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假说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单独进入不同配子,设计测交实验加以验证,C正确。孟德尔时代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染色体的变化,D错。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32A【解析】试题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A项错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由这一假说可以推理出“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故B项正确;“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C项正确;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又设计了“测交实验”,“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3C【解析】试题解析:夫妇双方都是杂合体黑发,子代出现黑发概率为3/4,金黄色发概率为1/4,两个都是黑发概率为3/43/49/16,两个都是金黄色发的概率是1/41/41/16,一个为黑发,另一个为金黄色发的概率为19/161/16=6/16,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计算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4C【解析】试题解析: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由于环境的影响不一定表现显性性状,A错。显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可为杂合子,B错。只有杂合的显性亲本才能产生隐性个体,c正确。后代全为显性,其双亲可为显性纯合子,也可是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还可是显性纯合子与显性杂合子。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学中相关基本概念,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35B【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是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A正确;受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时期还没有发现染色体的结构,孟德尔仅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假说,B错误;“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孟德尔的推理内容,并通过测交实验对假说做了验证,C、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假说-演绎”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6(12分)(1)常 有角 (2)DD、Dd DD (3)1/6 (4)11【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该性状是从性遗传,即DD和Dd在雄牛中是有角,而Dd和dd在雌牛中是无角,子一代自由交配后子二代出现了3:1的分离比,说明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这对性状中有角对无角应是显性性状。(2)F2中有角雄牛的基因型应为DD和Dd,有角雌牛基因型只有DD。(3)如果用F2中的无角雄牛,即dd,而无角雌牛是1/3dd和2/3Dd,F3中雄性有角牛DD或Dd的概率是1/2*2/3*1/2=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黄冈市晋梅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主题中秋节活动营销策划方案
- 乡卫生院工作方案
- 兴国县旅游试题及答案
- 3招增强孩子的社交信心
- 2026届湖北省黄冈市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永昌县第四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隐性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延禧攻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UL1439标准中文版-2018设备边缘锋利度测试UL中文版标准
- 2024-2025学年上海行知中学高一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2024.10)(含答案)
- DB52-T1631-2021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技术规程
- 客服外包合同范例
-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数的开方、整式的乘除数学能力试题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2024年安陆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 卫生法规-卫生法律法规概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律制度
- 2024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