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使用及保养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离心泵使用及保养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离心泵使用及保养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离心泵使用及保养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离心泵使用及保养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心泵使用及保养 作业指导书一、新泵或大修后的离心泵开机试运行操作1、按照流程图,管线、管件安装就位;电机测量绝缘值,合格后送电;新泵单试完毕;(单试由总承包建设单位组织,建立试车小组,编制单试方案和实施,生产单位配合,设计、供应、质监等单位参加)2、岗位操作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用具,试运行前对泵全面检查;3、* n) i. K3 z% b; n( 4 / 4 _按照润滑管理制度,加润滑油至液位计的1/32/3处;4、打开压力表阀,打开泵冷却水阀,观察是否正常;5 T I# n3 T- H2 Y5 W6 X B6 P5、0 A& a K6 H2 a, j关闭泵的出口阀、排放阀,确认入口阀全开,灌泵;6、3 q+ $ h& c 5 ! s# t4 G根据机械密封冲洗表,投入适当流量的机械密封冲洗液;8 K8 G W9 b/ f( d7、0 K. g8 y9 S$ m# g w& V ) h6 C1 D9 G打开泵出口倒淋,放尽进口管路及泵体的气体后,关闭倒淋;! 6 Q ) v& J) H3 q U9 v8、拆掉联轴节罩,按泵的运转方向,手动盘车三圈,检查泵轴转动是否灵活;新泵或大修后的泵要检查两联轴节的同心度和平行度是否在规定范围;3 - V& Y, H7 v6 z9、旋转电机开关按钮,点动确认运转方向正确,装上联轴节罩;10、启动离心泵,待达到额定转速、压力稳定后,慢慢打开泵出口阀,调节阀门开度,使压力、电流值在工艺指标范围内。8 x: S6 T! C, L8 F注意:/ 9 H% g5 u( V% j在渐渐打开泵出口阀的同时,注意观察电机电流、泵出口压力和流量变化,如发现压力指示值突然下降,应关闭出口阀,待压力正常后再渐渐打开出口阀。/ d/ e* H7 y7 s6 p; 如泵出口改用调节阀调节流量,其出口截止阀应全开。6 & Z9 J# 9 E+ I4 r+ 应避免泵在截止阀关闭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新泵初次启动,不采取一下子增加到额定转速,而是作二、三次反复启动后,再慢慢增加到额定转速; 在泵的运转状态下,进口阀门应完全打开,决不允许用吸入口的阀门调节泵的流量,以避免发生汽蚀。R9 J4 d/ h. J9 H% U. z11、检查前后轴承的振动情况;8 s! S6 i- Jw0 D12、检查填料压紧程度;13、检查泵体、电机是否有杂音;3 l! N! s N- d l- 8 q1 M6 L14、检查泵轴承温度、电机轴承温度;15、检查冷却水、润滑油系统,要求无泄露;16、检查各连接部位的螺栓有无松动,非转动部位震动是否过大,温度是否过高;17、泵房或泵周围有无异常气味;y# T) 4 a% q# O& L7 % G y6 Z18、无气蚀现象7 _& Z; I; 3 n; z$ R19、泵运行期间,定时检查压力、流量、电流值及上述11-18项,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查找原因后排除;20、普通离心泵平时的开车也应按照以上程序进行。* k; l* M3 v1 ?; j二、离心泵的运行监控9 + _: Pp& a. Y1、检查泵、电机运行是否平稳无杂音,做到勤摸、勤听、勤看、勤检查;2、检查冷却水循环是否正常,要求投入适当流量、无泄露;/ CA& X1 l3 o3、检查机械密封冲洗液是否正常,要求投入适当流量;# D M$ U, x 7 q# u4、注意油杯应保持看到油位,防止出现假液面,并通过油尺检查轴承箱的油位,及时补充润滑油,保持油位在液位计的1/32/3处。润滑油系统,要求无泄露;经常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发现乳化变质,应立即更换;) N6 a8 F6 3 o$ x5、泵房或泵周围有无异常气味;) c/ v c2 R & $ ?/ T p$ 6、检查各仪表(真空表、压力表、电流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特别注意电机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电流过大或者过小都应立即停车检查;一般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有:3 a$ v9 t# 3 p1 O0 y: g5 ; Y1 d 轴承损坏 叶轮被脏物卡住或者叶轮盖板与泵壳、泵盖发生磨擦$ K& b8 L* | J+ A& s u& ( p 泵轴向力平衡装置失效等引起电流过小的原因有:6 Q2 G% R: j7 L 出口阀没完全打开 泵发生气蚀或者进气. G) g) z% i/ R) 1 T& s 泵流道堵塞等& _) 8 Q- r; ?; v压力表读数过低,可能是泵内泄漏,如密封环磨损严重等;7、定期检查前后轴承的振动情况;(参见离心泵的振动监测),检查各连接部位的螺栓有无松动,非转动部位震动是否过大,温度是否过高;电机表面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泵振动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泵的振动幅度一般不超过0.08%)轴承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s6 P; S% K; x+ E$ E滑动轴承温度小于70;滚动轴承温度小于75;电机轴承温度小于70;8 + G6 _9 k+ u3 q8、无气蚀现象$ I5 k$ & ?9 A+ S1 9、检查泵体和各连接部分及密封装置有无泄漏,检查填料压紧程度,泵密封泄漏率不大于10滴分;. x6 Le F- h# r; B$ U9 10、运行中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泵并查找原因;7 H; E# N5 o2 % s3 F: r4 O, c11、按时做好检查情况、运转记录,每两小时记录一次;三、离心泵的停车操作9 P4 . R7 v, ; k- K5 , l8 r4 a4 C+ C, f$ a* I, H1、/ k, w, # B. m z( - 有关岗位做好停运准备工作;8 L M; c$ q$ A. b _% o( E0 E2、关闭泵的出口阀;& q2 3 B8 : d* l/ l, j3、将电机开关按钮旋至“”位置,观察泵均匀减速,停运;4、若停运后作为备用泵,进口阀应全开,冷却水也应保持循环,而出口阀门打开到适当程度使液体有一点回流,既保证使泵体灌满,排出气体,处于工作温度上,又应避免泵机倒转(检查泵轴是否处于停止状态);) d2 o9 p X8 1 h! |8 O5、若泵长时间不用,关闭泵的入口阀;关闭压力表阀;轴承温度下降至正常后,, u% a$ h5 K- m2 I% b排放壳体冷却水,切断冷却水;切断密封液;6、泵停运后,如需要检修,应关闭进口阀,打开泵体排放阀及其自密封排放阀,将液态排尽,然后关闭冷却水,并通知电气切断电源。四、离心泵的切换操作1、首先对备用泵进行全面检查,按照普通离心泵平时的开车程序,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l/ l6 |+ x) n- |& x8 T* f2、打开备用泵的入口阀,灌泵;9 B6 h8 m- V2 / l3、打开压力表阀,打开泵冷却水阀,观察是否正常;% ?. w+ L, m+ c% P# C/ 4、启动备用泵,待达到额定转速、压力稳定后(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缓慢打开备用泵出口阀,慢慢调节阀门至正常开度,待泵上量后,压力表、电流表数值在规定范围内并稳定后,逐渐关小原运行泵的出口阀,尽量保持泵的出口流量、压力的稳定,严禁抽空、抢量等现象发生;8 y+ o8 i! d9 X0 J/ b9 S. e R5、待切换泵正常运转后,关闭被切换泵出口阀并切断电源,然后按正常停泵程序处理。关闭原运行泵的出口阀,切断原运行泵的电机电源,关闭其入口阀门及压力表阀,轴承温度下降至正常后,关闭其冷却水阀;6、切换泵正常运转后,巡检检查按离心泵的运行监控要求执行。五、离心泵的维护保养8 T( j- Y P/ ( B4 1 1、挠性联轴节出现明显磨损时,应及时更换新件;6 4 I9 c/ ; j2、经常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发现乳化变质,应立即更换;新泵运行的最初阶段,润滑油容易变脏,一般运行三个月更换,或者按厂家的维修手册进行;3、冬季泵冷却水应保持长流水或倒空,防止冻坏泵;4、备用泵应按时盘车。冷泵每天盘车一次,每次盘车角度180度;热泵在停车后1小时之内,每30分钟盘车一次,以后每8小时盘车180度;5、备用泵定期短时间运转一次;6、泵不应在低于30%的标定流量的工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工况下运转,则应在泵出口接旁通管路,以满足使用工况的要求。六、离心泵的抽空现象与处理- y e/ ; i- M# 3 : a1、抽空的现象; A) 8 q0 N1 ?+ t! z4 l+ D+ / q/ H2 a 振动大 噪音大 出口压力急剧下降6 W q( s5 J1 Q5 流量急剧下降 电机电流下降! u# J3 o; _. ; R* Z$ G2 q 管线内有异常声音2、抽空的处理+ 7 p1 k% X) |2 i* j. L u- d 判断查清抽空原因 停车检查,重新灌泵* 2 b* # y7 R: U5 H g& k4 w 检查泵旋转方向5 H% i8 ; t% S 查漏堵漏4 # p9 G7 N8 3 y! H5 a2 0 u 高粘度的介质要打开加热装置6 r. K+ Q+ D9 Y9 p 切换到液位高的罐子 清洗过滤网,泵进口管路阀门全开七、离心泵气蚀的判断与原因分析1、气蚀的判断 振动剧烈% c5 A g; ; y# R6 + S 泵发出“噼噼啪啪”爆裂响声,严重时,响声像飞机尖锐的啸叫声 流量、压力下降,电机表电流下降 P! z! U- J0 + R* _* H0 rw2、气蚀的原因分析# B/ 6 _8 r Q* B! S 泵的安装高度过大8 & q a1 n: p4 v 吸入管路阻力过大(吸入管路过长或者管径过小,过滤网堵塞)1 l4 D& T* 0 M& X. j7 t 输送介质温度过高 输送介质温度过低8 i1 ; A N+ I: a! o5 J$ . z 泵的工作点偏离额定流量过远3 d5 Q0 I1 * Q* 1 b, W, 泵入口阀门未全开 泵出口阀门开的过大 罐子液面压力过低7 e/ c( w) W( u; U. N! g 输送介质饱和蒸汽压过低/ J y. q& w7 P( T# : Y 输送介质粘度过大) k! j# Z: I+ Y. ?/ f7 q! H八、离心泵的振动监测1、操作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用具;8 e8 M9 o$ m V5 D; j( P0 ! K2、按正常程序启动离心泵;# 5 u) u5 Q H5 H) B3、用手握紧轴振动监测仪,针端紧靠泵轴承箱;% O- C, 3 % P4 M) Y4、按下轴振动监测仪开关,针端停留在监测位置35秒,读取振动监测仪显示最大值,即为轴振动最大值。( e, v, I5 K$ Y! Q/ A! Y/ i5、转速在1950rpm时,轴振动最大值应小于0.05mm。九、离心泵的润滑油更换操作1、操作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用具;, E$ P: x9 1 a5 M$ s, u2、泵停用,等油温降至常温;+ _4 K V o! ! H3、打开底部排污旋塞及上部加油孔,将污油放出,并接入托盘中,集中回收。一边盘车,一边放,放尽为止;6 P- r3 V; f( C2 Y; m$ G4、从加油孔加入清洁油冲洗,一边加油,一边盘车,看到放出的油干净后,停止加油,继续盘车,放尽冲洗润滑油/ j s% j9 N: a& h5、上好排污旋塞,按照润滑管理制度,从加油孔加入进过三级过滤的润滑油至液位计的1/32/3处,上好加油孔旋塞。& C; _: 5 y5 Z! XN) o6 k# g6、打扫清理泵周围的卫生。; 0 c5 l; n5 g6 H* I* e十、离心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及处理措施机械密封的泄漏是衡量密封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泄漏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需从结构尺寸、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安装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6 P1 P; R5 n 3 g |归纳如下表:5 q7 z# K) e7 N! 1 C/ TE6 O( O3 l2 t* A+ L5 ; F1振动、发热、冒烟、漏出磨损生成物1. 端面宽度过大2. 端面比压太大, c, i- H* 5 v3. 动、静环端面粗糙4. 端面材料不耐高温 U7 x4 E p3 Y5. 端面材料不耐腐蚀2 K& F* Y* N, t4 a6. 冷却不足,润滑恶化7. 介质为高黏度液体。停泵时,由于温度下降液体黏度增大使泵重新启动出现问题。 1 W# a% z% X! P1. 减小端面宽度,降低弹簧压力% k* T/ ?+ Y9 D4 z$ e9 U# O2. 降低端面比压3. 提高端面光洁度4. 更换端面材料/ W0 XA/ y5 H5. 更换端面材料6. 加强冷却措施,改善润滑条件7. 检查循环情况;采用1530min的蒸气预热或低压蒸汽保温。8 Q% ?& o% g7 n8 S* ) t机械密封的端面泄漏1.机泵启动时,密封发生泄漏且泄漏量随时间变化。将端面在平台上轻研,有变形痕迹。2.弹簧变形和断裂5 a$ W+ B- N+ R: V3 3.在冲洗液入口正对的石墨元件处有冲蚀坑槽。4.端盖与轴不垂直有偏移: Y! X2 Y8 X0 $ b. c T5.动、静环浮动性差- S?1 _+ * J pJ7 R4 F( 6.抽空,端面圆处掉渣,圆周呈波纹状,O型圈挤出,静环离位。; K- X/ J) M5 V! E* o1.自然时效变形,重新研磨; k& x/ q- At! N+ j* B8 g H; l8 A, Rg( w5 x& o( k3 D装配不当,重新仔细装配;3 J% r- K6 d0 ?# 机泵对中不良、轴承损坏,调整机泵。9 W8 e K* q) vr8 |2.检查旋向是否正确。$ + ! 1 t: H3.降低冲洗液压力;采用旋液分离器。; L8 m! * g9 T- z+ n Z m% g2 a4.调整端盖与轴垂直* A5 f7 u% T0 G% l5.改善弹性,增加动、静环与轴的间隙6. 改变系统操作工艺,加大冲洗量- S6 V7 d% * a# t1 |) H6 L S) n. R, Dg6 xg3C, U/ N, j; ; 1 C! a( n# N- H% x$ h1 T2 4 c1.橡胶圈硬化、开裂。聚四氟乙烯变蓝或变黑。靠近密封端面的情况最严重。- W* o* / . Z6 ; H# y2.O型圈被切割或撕破外皮。3.O型圈与轴配合太紧或者太松$ - i. vd& x; e. k4.安装时O型圈卷边扭劲% l& s4 8 |! r. ?1.校核密封设计;检查并改善循环状况。& P9 # % N o1 fSE2 N; p: Z5 p i- p2.检查装配方法。6 g& W0 $ N% G5 h( t0 % t9 A2 G9 |$ ?0 H( p# E0 ( F x* F) t( p G: v/ 7 s$ T8 f8 x$ V3.选择合理的配合尺寸4.选择合理的配合尺寸,仔细的安装+ D, l8 # $ _7 M& b: R4 f$ S5 Z- z十一、离心泵的故障判断及处理% Y- Y( w: U( m3 v序号故障名称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泵体振动- D2 U) cJ. T, D S1.电机与泵不同心2.基础螺栓松动; m! h/ u2 h( C/ x3 C0 t3.轴承间隙大或者损坏o e& Y N/ A6 p4.泵叶轮堵塞5.电机振动传导至泵6.管路振动传导至泵5 a6 f3 a$ F: e- t. X1.校正$ N. F8 y$ J) M% c# f* 0 g2.上紧螺栓3.更换轴承4.检修泵叶5.消除电机振动6.增设管路支架2泵不上量1.泵内有气体L1 I! q( R# L( d0 c9 : N2.入口过滤网堵- j. v# l- C; p% nw# _. C- B ; D3.入口阀门开度小或阀坏2 u5 k& Z7 3 z: S! V4.泵叶结垢严重/ W3 d0 j! L* 7 5.电机反转, r% : S1 Q5 Y- a6.吸入口环磨损、间隙过大2 x( y7 - v- H4 R4 z1.停泵排气, r$ i& N& l1 2.清洗更换过滤网( e* O, n5 L4 ; r3.开大阀门或检修阀门 L; ; V2 y8 , m|6 u4.停车检修泵叶(酸洗)5.电机重新接线3 f2 I7 L Y* 3 U: s6.更换口环% O% i8 D9 R 6 |3电机电流超指标0 X. % t, O( A1.流量太大1 m( ) H5 p& E6 P$ c2.泵不同心3.电机或泵轴承坏4 L( 7 6 E% w4 ?( W, * d/ R4.电压低或断相运行: A- . u5 b* n X! e0 1.关小出口阀调节流量/ t8 k, G5 Q2 R/ U6 Q2.校正3.更换轴承4.停泵检修变压器开关或电4轴承发热超温; n S6 J9 D! r/ M m1.润滑油太少2.润滑油进水、进杂质3.轴承损坏4.润滑油太多,散热太慢5.电机与泵不同心/ E7 N! O( P, a% B5 m6.轴承跑外圈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