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露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露珠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集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的优美童话。本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根据时间的推移,通过描写小露珠的形成到消失的过程,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更美。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的质。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这篇美文,意境优美,语言充满童趣。作者对它的赞美,主要体现在小露珠受到大家的喜欢。小动物们见到小露珠纷纷和她打招呼,并且赞美她“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归结起来,这些赞美称颂的是小露珠美丽的容颜。小露珠不仅本身很美,而且还装点了花草树木,让植物们显得更精神更美丽。作者对它的赞美还体现在小露珠悄无声息、毫不张扬地来到了世上,又与大家依依不舍的告别中。除了小露珠,文中“蹦到大荷叶的小青蛙”、“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披着云霞的太阳公公”、“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无不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独有的魅力。文中在描绘美景的过程中,传递着许多美好的情感,如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植物们对小露珠的依依不舍之情,似乎都在传递着和谐、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让孩子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3、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教学准备幻灯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出示幻灯片(指名读课题)。2、说一说,你对小露珠的印象。(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 幻灯片出示自读要求: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检查自读课文情况。4、幻灯片相机出示词语,小露珠身上的词语你能准确读出来吗?指名读。草秆 珍珠 俊俏 吹奏 袭来 水蒸气 笑盈盈 夜幕降临 钻石 钻山洞 乐曲 快乐5、幻灯片相机出示文中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及时纠正错误。指名读,齐读。(1)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2)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6、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同学们这篇童话写得这么美,我们来读一读吧,指名分自然段读,读完评议。7、文中的哪些词语你们已经知道它们的意思了呢,指名反馈:夜幕: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因此叫夜幕。降临:来到。即夜晚来到。水晶: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矿物。圆润:饱满而又润泽。精神:本课是指“活跃”“有生气”的意思。动情;情绪激动。8、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再来读一读课文。三、写字指导1、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识字方法,看看哪些字是比较难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2、出示幻灯片:临 戴 奏 袭。边出示,投影边示范书写。临:左面是两竖戴:比较难写,教师范写,注意笔顺。奏:注意第六笔是横,不是撇。袭:上部分是龙,不能少写一撇。3、学生描红,师随机指导。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幻灯片出示草秆 珍珠 俊俏 吹奏 袭来 水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