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一讲声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速的传播规律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3、明确噪声的危害与防止4、知道声音的利用(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深学生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重、难点:(一)理解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二)理解掌握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三)如何解释乐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运用。教学过程:自主学习检测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二、任务单检测任务单检测答案大屏幕显示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答案针对性习题【例1】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到人耳的.【例2】图1-1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图1-1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分析】用同样的力吹,一般来说空气的振幅差不多,声音的响度也差不多,同一种乐器的音色相同,因此,老师研究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音调.【解答】C【点评】这要求对辨别声音的三要素,理解影响声音三要素的因素是什么,同时也对控制变量法进行了考查.【例3】(04南京)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这是一道对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的问题,对比铝、铁、铅的密度可知,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小,对比空气和铝的密度又可知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大,而对比气体和金属,发现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的速度大.【解答】C【例4】(05南京)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分析】噪声的控制主要有三个环节,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其中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C三、限时课堂作业1.小华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2.小明在观看学校管乐队排练时,听到钢琴和胡琴都发出C调的“1”,小明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胡琴的声音,这是依据 ( )A.它们的声音的高低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3.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 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4.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5.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6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8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10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_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11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12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13右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1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约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_。15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大。16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造成的。17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 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 l 拓展与延伸18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情况有什么关系,某同学找来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往玻璃瓶里装不同高度的水,并做了仔细的探究,如右图所示。步骤1:当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听到四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瓶子。步骤2:当他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瓶时,听到四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也有高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再排列瓶子。19北宋时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古法以牛皮为天服(即箭袋),卧则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振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其意思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段记载蕴涵了什么科学道理?20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