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义_第1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义_第2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义_第3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义_第4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义 法规知识班课程安排 第一天: 08: 3000 教学安排、教学目标、合格评定介绍 09: 0000 环境法律法规基本框架 10: 0015 课间休息 10: 1500 环境法律法规讲解 14: 0030 环境法律法规讲解 15: 3045 课间休息 15: 4530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讲解 19: 0000 个人复习 法规知识班课程安排 第二天: 08: 3000 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分组练习 10: 0015 课间休息 10: 1500 学员分组发言、教师讲解 11: 0000 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分组练习 14: 0015 学员分组发言,教师讲解 15: 1530 课间休息 15: 3030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讲解 19: 0000 个人复习 法规知识班课程安排 第三天: 08: 3000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解 10: 0015 课间休息 10: 1500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讲解 14: 0000 学员分组案例练习 15: 0000 学员发言及教师讲解 16: 0015 课间休息 16: 1530 合格评定 环境方针 规划(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与其他要求 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实施与运行 组织结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与能力 信息交流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持续改进 检查与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 措施 记录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环境 部存在 ,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 . 注 部存在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统。 管理评审 境方针 境因素 律与其他 要求 标和指标 境管理 方案 织结构与职责 识与能力 录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与响应 监测测量 合规性评价 文件控制 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一法律名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12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9903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05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04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 1995103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04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11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062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070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003100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012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 1991062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062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1027 二 法规名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00320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18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0126 4征收排污收费管理条理 20030701 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20623 三其它要求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011227 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0104 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9990622 4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19920814 5国务院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0803 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990625 7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1114 8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 6号令 20010122 9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 16号令 199991230 10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32号令 20020602 11 防止含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 19910301 1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20021231 1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19940125 14压力管道安全与监察规定 19960423 1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20030519 四 国际公约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91230 2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20820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二、环境保护标准 三、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法的特点 ( 1) 广泛性 ( 2) 综合性 ( 3) 较强的科学技术性 ( 4) 世界共同性 ( 5) 社会公益性 ( 6) 某些规范的科学不确定性 ( 7) 地域特殊性 法律体系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基础,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 一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法体系组成 1、 宪法 2、 环境保护法 3、 环境保护单行法 4、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5、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6、 环境标准 7、 其它法中关于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8、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环境法体系 宪 法 环保法 环保单行法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土地利用规划法 污染防治法 环境资源 环境标准 刑法 消防法 节能法 环评法 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国家性法规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全国人大特别程序通过 环境保护法律、其它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款,有关国际公约 法规(国务院)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 国务院通过 环境保护 地方性法规 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 环境保护 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省会特区直辖市)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城市人民政府通过 国务院部、委、局、办通过 环境法的制定 环境法的实施 是指环境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贯彻和实现。环境法的实施需要人来进行。在我国根据 “ 人 ”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1)国家立法机关: ( 2)国家司法机关: ( 3)国家检察机关: ( 4)国家行政机关: ( 5)企事业单位: ( 6)社会团体: ( 7)公民个人: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摘录 ) 1982年 12月 04日 2004年 3月 14日修订 第九条 矿藏 、 水流 、 森林 、山岭 、 草原 、 荒地 、 滩涂等自然资源 , 都属于国家所有 , 即全民所有; 。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摘录 ) 第二十六条 :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摘要 ) 1989年 12月 26日 ( 6章 47条 )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 、 渔政渔港监督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 、 交通 、 铁道 、 民 航管理部门 , 依照有关法律的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 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 , 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 , 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 、 技术条件 。 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 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 , 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 , 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 , 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家环境环保总局令 ( 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已经 2002年 7月 19日第五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议通过,现予公布,2003年 1月 1日起实施。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 解振华 2002年 11月 1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 1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已于 2002年 7月 19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现予发布。自 2003年 1月 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解振华 2002年 10月 13日 第二十七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第二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使用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九条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 限期治理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 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二十五条 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第四十一条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 3)环境保护单行法 土地利用规划法 污染防治法 、声、渣海洋等 环境资源法 原法、水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05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09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1996 04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03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污染防治法 2000 04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四章 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五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条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规定 ,不适用本法 。 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 按照国家规定交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 按照国家规定交纳超标准排污费 。 第五十五条 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 、 酸液 、 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 第三十条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 第三十一条 禁止将含有汞 、 镉 、 砷 、 铬 、 铅 、 氰化物、 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 、 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 , 必须采取防水 、 防渗漏 、 防流失的措施 。 第三十二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 、 倾倒工业废渣 、 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 第三十三条 禁止在江河 、 湖泊 、 运河 、 渠道 、 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 、 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 第三十四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 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的规定和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四章 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 第五章 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三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定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有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辖区内划定禁止销售、使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第三十三条 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对在用机动车实行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对其进行改造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机动车维修单位,应当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维修,使在用机动车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四十一条 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第四十四条 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量,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 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进行生产、进口。 关于禁止使用四氯化碳作为清洗剂公告 1、国际社会 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列尔议定书 2、 1991年 6月我国加入议定书 3、承诺 1999年开始逐步淘汰 4、清洗业在 2003年 6月 1日全国禁用四氯化碳 关于在非必要场所禁止重新在配置 1211哈龙灭火器 1、 1994年 11月 11日 2、 1995年 10月 12日 2005年 12月 31日 2010年 12月 31日 2020年 12月 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五章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第六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十七条 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对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二十九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四章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七十五条 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排入大气的废气的污染防治适用有关法律,不适用本法。 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 第四十四条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第四十五条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 第四十七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的设施。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1998年 1月 4日 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 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 1998年 7月 1日实施 环发 1998089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说明 一、为防止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制定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二、国家制定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凡 名录 中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三、对需要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废物类别,在其鉴别标准颁布以前,仅作为危险废物登记使用。 四、危险废物的管理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洁法 中有关危险废物的管理条款执行。 五、本次公布的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为第一批执行 名录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将不定期修订。 六、本 名录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医院 临床废物 从医院、医疗中心和诊所的医疗服务中产生的临床废物 手术、包扎残余物 生物培养、动物试验残余物 化验检查残余物 传染性废物 废水处理污泥 手术残物、敷料、化验废物、传染性废物,动物试验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医药废物 从医用药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包括兽药产品 (不含中药类废物 )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高浓度母液及反应基或培养基废物 脱色过滤 (包括载体 )物 用过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溶剂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 废抗菌药、甾类药、抗组织胺类药、镇痛药、心血管药、神经系统药、杂药,基因类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废药物、药品 过期、报废的无标签的及多种混杂的医物、药品 (不包括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 (包括药品废原料和中间体反应物 ) 使用单位 (科研、监测、学校、医疗单位、化验室等 )积压或报废的药品 (物 ) 经营部门过期的报废药品 (物 ) 废化学试剂,废药品,废药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农药废物 来自杀虫、杀菌、除草、灭鼠和植物生物调节剂的生产、经销、配制和使用过程产生的废物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生产过程母液及 (反应罐及容器 )清洗液 吸附过滤物 (包括载体,吸附剂,催化剂 ) 废水处理污泥 生产、配制过程中的过期原料 生产、销售使用过程的过期和淘汰产品 沾有农药及除草剂的包装物及容器 废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螨剂、有机磷杀菌剂、有机氯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有机锡杀菌剂、有机氮 杀菌剂、醌类杀菌剂、无机杀菌剂、有机胂杀菌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醚类除草剂、酚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取代脲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无机除草剂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木材防腐剂废物 从木材防腐化学品的生产、配制和使用中产生的废物 (不包括与 生产单位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工艺反应残余物、吸附过滤物及载体 使用单位积压、报废或配制过剩的木材防腐化学品 销售经营部门报废的木材防腐化学品 含五氯酚,苯酚, 2酚,对氯间甲酚,三氯酚,屈萘,四氯酚,杂酚油,萤蒽,苯并 芘, 2,42,4并 (b)萤蒽,苯并 ()蒽,二苯并 ()蒽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有机溶剂废物 从有机溶剂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不包括 有机溶剂的合成、裂解、分离、脱色、催化、沉淀、精馏等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残余物,吸附过滤物及载体 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溶剂的清洗杂物 废催化剂,清洗剥离物,反应残渣及滤渣,吸附物与载体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热处理含氰废物 从含有氰化物热处理和退火作业中产生的废物 金属含氰热处理 含氰热处理回火池冷却 含氰热处理炉维修 热处理渗碳炉 含氰热处理钡渣,含氰污泥及冷却液,含氰热处理炉内衬,热处理渗碳氰渣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废矿物油 不适合原来用途的废矿物油 来自于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矿物油类仓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 (泥 ) 金属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 (渣 ) 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及油泥 油加工和油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油渣及过滤介质 废机油、原油、液压油、真空泵油、柴油、汽油、重油、煤油、热处理油、樟脑油、润滑油 (脂 )、冷却油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废乳化液 从机械加工、设备清洗等过程中生产的废乳化液、废油水混合物 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过剩乳化液 (膏 ) 机械加工、金属切削和冷拔过程产生的废乳化剂 清洗油罐、油件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 来自于 (乳化液 )水压机定期更换的乳化废液 废皂液、乳化油 /水、烃 /水混合物、乳化液 (膏 )、切削剂、冷却剂、润滑剂、拔丝剂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多氯联苯废物 含有或沾染多氯联苯 (多氯三联苯 (多溴联苯 (废物质和废物品 过剩的、废弃的、封存的、待替换的含有 容器、变压器 ) 来自含有 缘油、冷却油及传热热油 来自含有 被 含多氯联苯 (多溴联苯 (多氯三联苯 (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精 (蒸 )馏残渣 从精炼、蒸馏和任何热解处理中产生的废焦油状残留物 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渣 原油蒸馏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残余物 原油精制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状焦油及酸焦油 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和蒸馏釜底物 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和蒸馏釜底物 被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或蒸馏残余物所污染的土壤 盛装过焦油状残余物的包装和容器 沥青渣,焦油渣,废酸焦油,酚渣,蒸馏釜残物,精馏釜残物,甲苯渣,液化石油气残液 (含苯并 ()芘、屈萘、萤蒽,多环芳烃类废物 )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染料、涂料废物 从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颜料、染料、涂料和不合格产品 染料、颜料生产硝化、氧化、还原、磺化、重氮化、卤化等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废母液、残渣、中间体雇废物 油漆、油墨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颜料、油墨的有机溶剂废物 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清洗溶器设备产生的污泥状剥离物 含有染料、颜料、油墨、油漆残余物的废弃物包装物 废水处理污泥 废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偶氮染料、直接染料、冰染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活性染料、醇酸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树脂涂料、聚乙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双组份涂料、油墨、重金属颜料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有机树脂类废物 从树脂、胶乳、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合格产品、废副产物 在合成、酯化、缩合等废催化剂、高浓度废液 精馏、分离、精制过程中产生的釜残液、过滤介质和残渣 使用溶剂或酸、碱清洗容器设备剥离下的树脂状、黏稠杂物 废水处理污泥 含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酸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化合物类,偏苯三甲酸酯类,聚酯类,氯化石蜡,二元醇和多元醇酯类,磺酸衍生物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新化学品废物 从研究和开发或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尚未鉴定的和 (或 )新的并对人类和(或 )环境的影响未明的化学废物 新化学品研制中产生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爆炸性废物 在生产、销售、使用爆炸物品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废品及具有爆炸性质的废物 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容易发生剧烈变化的废物 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经过发热吸湿、吸湿、自发的化学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废物 在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的废物 含叠氯乙酰,硝酸乙酰酯,叠氮铵,氯酸铵,六硝基高钴酸铵,硝酸铵,氮化铵,过碘酸铵,高锰酸铵,苦味酸铵,四过氧铬酸铵,叠氮羰基胍,叠氮钡、氯化重氮苯,苯并三唑,亚硝基胍,硝化甘油,四硝基戊四醇,三硝基氯苯,聚乙烯硝酸酯,硝酸钾,叠氮化银,氮化银,三硝基苯间二酚银,四氮烯银,无烟火药,叠氮化钠,苦味酸钠,四硝基甲烷,四氮化四硒,四氮化四硫,四氮烯,氮化铊,二氮化三铅,二氮化三汞,三硝基苯,氯酸钾,雷汞,雷银,三硝基甲苯,三硝基间苯二酚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感光材料废物 从摄影化学品、感光材料的生产、配制、使用中产生的废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及废水污泥 出版社、报社、印刷厂、电影厂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 )影液、胶片及废像纸 社会照像部、冲洗部在使用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 (定 )影液、胶片及废像纸 医疗院所的 定 )液及胶片 废显影液、定影液、正负胶片、像纸、感光原料及药品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表面处理废物 从金属和塑料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电镀行业的电镀槽渣、槽液及水处理污泥 金属和塑料表面酸 (碱 )洗、除油、除锈、洗涤工艺产生的腐蚀液、洗涤液和污泥 金属和塑料表面磷化、出光、化抛过程中产生的残渣 (液 )及污泥 镀层剥除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残渣 废电镀溶液,镀槽淤渣,电镀水处理污泥,表面处理酸碱渣,氧化槽渣,磷化渣,亚硝酸盐废渣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焚烧处置残渣 从工业废物处置作业中产生的残余物 焚烧处置残渣及灰尘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 在金属羰基化合物制造以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羰基化合物成份的废物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金属羰基化合物 (五羰基铁,八羰基二钴,羰基镍,三羰基钴,氢氧化四羰基钴 )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铍废物含铍及其化合物的废物 稀有金属冶炼 铍化合物生产 含铍,硼氢化铍,溴化铍,氢氧化铍,碘化铍,碳酸铍,硝酸铍,氧化铍,硫酸铍,氟化铍,氯化铍,硫化铍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铬废物含有六价铬化合物的废物 化工 (铬化合物 )生产 皮革加工 (鞣革 )业 金属、塑料电镀 酸性媒介染料染色 颜料生产与使用 金属铬治炼 (铁合金 ) 含铬酸酐, (重 )铬酸钾, (重 )铬酸钠,铬酸,重铬酸,三氧化铬,铬酸锌,铬酸钾,铬酸钙,铬酸银,铬酸铅,铬酸钡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铜废物含有铜化合物的废物 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 金属、塑料电镀 铜化合物生产 含溴化 (亚 )铜,氢氧化铜,硫酸 (亚 )铜,磺化 (亚 )铜,碳酸铜,硝酸铜,硫化铜,氟化铜,硫化 (亚 )铜,氯化 (亚 )铜,醋酸铜,氧化铜钾,磷酸铜,二水合氯化铜铵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锌废物含有锌化合物的废物 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 金属、塑料电镀 颜料、油漆、橡胶加工 锌化合物生产 含锌电池制造业 含溴化锌,碘化锌,硝酸锌,硫酸锌,氟化锌,硫化锌,过氧化锌,高锰酸锌,醋酸锌,草酸锌,铬酸锌,溴酸锌,磷酸锌,焦磷酸锌,磷化锌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砷废物含砷及砷化合物废物 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 砷及其化合物的生产 石油化工 农药生产 染料和制革业 含砷,三氧化二砷,亚砷酐,五氧化二砷,五硫化二砷,硫化亚砷,砷化锌,乙酰基砷铜,砷化钙,砷化铁,砷化铜,砷化铅,砷化银,乙基二氯化砷,(亚)砷酸,三氟化砷,砷酸锌,砷酸铵,砷酸钙,砷酸铁,砷酸钠,砷酸汞,砷酸铅,砷酸镁,三氯化砷,二硫化砷,砷酸钾,砷化(三)氢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硒废物含硒及硒化合物废物 有色金属冶炼及电解 硒化合物生产 颜料、橡胶、玻璃生产 含硒,二氧化硒,三氧化硒,四氟化硒,六氟化硒,二氯化二硒,四氯化硒,亚硒酸,硒化氢,硒化钠, (亚 )硒酸钠,二硫化硒,硒化亚铁,亚硒酸钡,硒酸,二甲基硒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含镉废物含镉及其化合物废物 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 镉化合物生产 电池制造业 电镀行业 含镉,溴化镉,碘化镉,氢氧化镉,碳酸镉,硝酸镉,硫酸镉,硫化镉,氯化镉,氟化镉,醋酸镉,氧化镉,二甲基镉的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废物来源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