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情况。2.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3.分析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预习内容一、交通工具的进步1.铁路(1)19世纪80年代初,。(2)到辛亥革命前夕,。(3)新中国成立后,。(4)到“九五”时期末,。2.公路(1)20世纪初,。(2)新中国成立后,。3.水运(1)19世纪70年代初,。(2)新中国成立后,。4.航空(1)1909年,。(2)1920年,。(3)新中国成立后,。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1)19世纪70年代,。(2)20世纪初,。2.电话(1)19世纪70年代,。(2)19世纪80年代,。(3)20世纪初,。(4)新中国成立后,。3.互联网:。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68第一段和“历史纵横”,归纳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2.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3.中国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4.近代以来电讯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课堂练习1.1908年4月3日申报这样报道:“沪宁铁路告竣举行开车典礼仪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感。”史料说明()A.国民政府建立后,南京和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C.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2.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叶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公共汽车B.飞机C.火车D.轮船3.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4.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讯6.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A.B.C.D.7.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宝山县筑路时,因一寡妇担心破坏坟墓风水而阻止开路,只能拖延多日,并“议定纡绕兜开”。还有苏姓乡民认为筑铁路破坏风水,使其长眠的祖先不得安宁,联合乡民阻挠筑路,打伤铁路督工和外国雇员。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材料二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曰苏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材料三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舍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摘编自清史稿交通志内阁学士张家骧(光绪帝的师傅)上奏反对修建铁路,他列举三大弊端:一是若铁路造成,商旅辐辏,洋人觊觎,何以应之?二是铁路沿线遇到田亩、屋庐等,必至贻害民间;三是建设铁路会影响招商局(注:清廷官营企业)海运收入。摘编自姜鸣起草修建铁路的幕后人物材料四“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6日)(1)材料二所持铁路观与材料一有何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原因。(2)材料三中刘铭传主张兴建铁路的理由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铁路兴建争论的实质。(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概括中国近代、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不同特征。检测反馈1.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中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担心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A.B.C.D.2.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了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说明()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3.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4.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A.广州B.天津C.上海D.福州5.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6.1918年,一名外国商人在中国做生意,他往来于中国各地,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包括()轮船火车飞机有轨电车A.B.C.D.7.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如果100年前,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人了解世博会不可能采用的方式是()A.充分利用各轮船公司的客轮B.增加各地飞往上海的民航班次C.通过政府增发的报刊杂志D.通过上海装置的无线电台8.交通工具的变化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是()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A.B.C.D.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 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 000英里和1 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材料二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摘编自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材料三事实上,四川商办公司原先就存在着温和派与激进派的观点的分歧,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却起到了“为渊驱鱼”的作用。保路运动中的上层温和派原先主张,只要政府如数还款,就同意把商办改为铁路官办,此时,由于清政府不愿全数还款,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与威胁,于是一反原来的态度,也跟着激进派一样,变得强硬起来。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铁路诞生的历史背景及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铁路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2.提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制;国内政局不稳,军阀混战。国内顽固势力的反对。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思想的阻碍。缺少资金、技术,重工业发展缓慢。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提示:原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特点: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4.提示: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环境污染等侧面影响。课堂练习1.C解析:“沪宁铁路告竣举行开车典礼仪式”说明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是车轮还是光阴”可供选择的是汽车和火车,但依据材料信息“匆匆匆!催催催!”可以判断这是对火车的描述。3.D4.A5.D6.C7.A8.(1)材料一认为外国人筑路破坏风水;材料二认为外国人筑路破坏国家主权。原因:阶级属性及立场不同。(如答“百姓愚昧;绅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维护国家主权”也可)(2)理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有利于减少军费的开支;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质:近(现)代化问题上的观念冲突。(3)原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重视铁路建设,制定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特征:近代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发展困难;现代交通在国家独立、国力强盛的前提下迅速发展。检测反馈1.A解析:由“山川之神”看封建官僚受迷信思想影响,由“激轮皆碎”看出技术缺乏,由“借英、法等国金钱”看出资金缺乏,由“诸强凌逼”看出清政府担心列强控制中国,由“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可知修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2.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慈禧坚持封建等级观念,对近代化交通工具持反对态度,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3.B解析:根据材料“近代”“轮”“车舟”等信息可知此诗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生活的史实,故选B项。4.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5.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说明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故选D项。6.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近代轮船业起步;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业出现,故选D项。7.B解析:中国首条民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是1920年才开通的,100年前的1910年前后中国人通过民航了解世博会是不可能的;B项符合要求。中国最早的轮船公司创办于19世纪70年代的上海;报刊杂志是较早出现的大众化的传媒工具,中国第一份政府报纸是1901年8月由袁世凯在天津创办的北洋官报;上海装置无线电台是在20世纪初,A、C、D三项都是可能采用的方式。8.A解析:中的“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不准确。9.解析:第(1)问中英国铁路“狂飙”时期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运输业革新,结合工业革命史实来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1879年,李鸿章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化金融业务管理办法
- ppp项目部管理办法
- 融资租赁定价管理办法
- 精装房安装管理办法
- 莲花湖夜间管理办法
- 装修装饰材料管理办法
- 业务限时办结管理办法
- 个人信息专项管理办法
- 芙蓉镇景区管理办法
- 个人转贷服务管理办法
- 轴承装配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车仪表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分步重复光刻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探伤工(二级)重点难点考试试卷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村级财务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压力管道检验师GDS)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青光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药品停产管理办法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