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实用操作(下).doc_第1页
养鱼实用操作(下).doc_第2页
养鱼实用操作(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病害防治鱼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鱼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受伤,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1%的食盐水或青霉素5000万国际单位/吨水体积浸泡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杀虫类药物等药物全池泼洒。水温与鱼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各种病原体都有其繁育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很多致病菌和病毒在平均水温 25左右时,毒力显著增高,水温降到20以下时,则毒力减弱,使病情减弱或停止。 水中的溶氧量关系到鱼类能否生存以及各项生命活动的强度。水中溶氧量的变动,导致鱼血氧含量的变动,从而影响鱼类的各项生命活动。水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时,由于强烈的光合作用,产生过多的氧气,或者由于强烈的将水和空气混合,造成溶解气体的过饱和,而导致鱼患气泡病,这对鱼苗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通常表现出充血、发炎、腐烂、脓肿、蛀鳍、竖鳞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常表现出粘液过多、出血、羽点状或块状的孢囊等,根据寄生部位和所引起的症状不同,有的凭肉眼即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许多养鱼户用药时都超过规定的用药量施用,或凭眼观估计用药,都没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药量要求施药,如此,每年发生的药害事故枚不胜举,造成的渔业损失令人憾心。其实,大可不必超量施药,假如你认为药效不佳,还可多施一次(疗程),较加大药量的做法好得多.定期消毒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也并不是消毒周期越短、药效越大越好。在池养水域环境及鱼体内部都存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它们可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同时其拮抗作用也可抑制和杀灭有害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经常存在于水体和鱼体内的,它们在良好的水域环境中的作用是被抑制的。当环境恶化、平衡失调时,它们便会发挥作用,引起鱼病暴发。定期消毒会不断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其中包括有益微生物。如果不注意调节水质使水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就会造成池养水域微生态环境失衡。长此以往,鱼类排泄的废物得不到有益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便会形成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体中沉积,为养殖埋下隐患。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水质和鱼体情况确定消毒时间,而且在消毒后要及时调节水质,少量施肥或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的微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为鱼类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给鱼治疗疾病的一般原则: 1。先水后鱼。 “治病先治鳃,治鳃先治水”,对鱼而言,鳃比心脏更重要,各种鳃病是引起鱼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先外后内。先治理外部环境,也就是包括水体,底泥,鱼体表与肠道,然后才是对体内即内脏疾病进行治疗,也就是先治疗各种体表疾病,这也是相对容易治疗的鱼病,然后才通过药饵,注射等方法治疗内脏病。 3。先虫后菌。寄生虫特别是大型寄生虫对鱼体表有很大的破坏能力,而且伤口正是细菌入侵感染的途径,所以会产生各种并发症。 鱼病用药常见种类福尔马林:对细菌、芽孢、寄生虫、病毒及真菌具有杀灭作用,多用于防治寄生虫鱼病,安全高效。全池泼洒用量为10-30毫升/立方米。漂白粉: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全池泼洒用量为1.0-1.5克/立方米。硫酸铜(硫酸亚铁):主要用于防治原虫类寄生性鱼病,对病原体有较强的杀伤力和收敛伤口的作用。硫酸铜过多或超量施用,易造成鱼体长势不好,慎用或少用。对水质的影响最大,但治病的效果最好。硫酸铜常与硫酸亚铁合用,合剂比例为5:2,用量为0.7-1.0克/立方米。另有灭绝青泥苔、蓝绿藻、水网藻的作用。食盐:具有强烈的渗透和脱水作用,不但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的效果较好,而且安全(是最大的优点),价格低廉。多用于鱼体消毒浸洗。生石灰:能迅速提高池水PH值,改良水质,并对病原体有强烈的杀灭作用。治疗时全池泼洒用量为40-60斤/亩米。高锰酸钾:为强有力的氧化剂,杀菌力强,并能灭杀寄生虫,同时还具有收敛、解毒的作用。鱼体浸洗用量为10-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用量为2-4克/立方米。敌百虫: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虫剂,对虫体具有强烈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广泛用于防治寄生虫鱼病。全池泼洒用量为0.5-3.5克/立方米。另有灭杀甲壳类水蚤和水蜈蚣、蚌虾、鱼鲺以及黃鳝的作用。对某些名优鱼类有过敏作用,慎用。敌杀死:又名溴氰菊脂,其杀虫活性高,以触杀和胃杀作用为主,但安全性没有敌百虫高,慎用。2.5%乳油全池泼洒用量为10-20毫升/亩米(0.015-0.03毫升/立方米)。中草药:常用清热解毒,抗菌谱广,收敛止血,杀虫作用的药物种类。大黄、五倍子、苦楝、三黄(黃莲、黄芩、黄柏)、生姜、大蒜、菖蒲、辣椒等等是常用品种。 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水霉病:易流行于春季,主要由于水霉病和绵霉等真菌附生于体表引起。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症状。严重时,在鱼的体表覆盖一层灰白色棉毛状物。治疗:1、各用40克/立方米水体积小苏打和食盐合剂溶液水面泼洒; 2、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叶2.5公斤5公斤和食盐0.5公斤1公斤,加入人尿2公斤5公斤,全池泼洒;3、市售其它对症治疗的药物;4、食盐;5、高锰酸钾。 细菌性烂鳃病:发病多在水温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容易暴发流行。主要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治疗:1、用0.3克0.6克/立方米的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或0.2克0.5克/的立方米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全池泼洒,连用3天4天,或用挂袋治疗;2、内服鱼用聚维酮碘,每100公斤鱼每天用量为25克,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3、全池泼洒大黄液或五倍子药液,各用量为2.5克4克/立方米; 4、市售其它对症治疗的药物。5、漂白粉;6、生石灰;7、强氯精或氯杀灵0.3-0.5克/立方米泼洒; 8、香烟或烟叶:香烟180-200克/立方米或烟叶3-4斤/立方米煎熬或开水浸泡半天后全池泼洒。 细菌性败血症:发病流行季节主要在4月11月,水温931之间。主要病原是肠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病鱼体内外全身充血、出血。肛门红肿,眼球突出。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红色腹水。严重贫血,肝、脾、肾肿大。呈超急性感染。治疗:1、内服鱼用聚维酮碘,每100公斤鱼,每天用量为25克,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2、内服磺胺嘧啶,每100公斤鱼用5-10克,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在内服的同时,还要结合使用0.3克0.6克/立方米水体积的优氯净或0.2克0.5克/立方米水体积的强氯精全池泼洒,或用挂袋治疗; 3、全池泼洒0.3克0.5克/立方米水体积的二氧化氯,每天一次,连用3天6天; 4、市售其它对症治疗的药物;5、强氯精或氯杀灵0.3-0.5克/立方米泼洒。 细菌性肠炎病:流行季节主要是4月11月。主要病原是肠型点状气单胞和豚鼠气单胞菌等。病鱼肠壁充血发炎且弹性较差,肛门红肿。轻按腹部,有脓状体流出。治疗:1、内服鱼用聚维酮碘,每100公斤鱼,每天用量为25克,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2、用0.3克0.6克/立方米水体积的优氯净或0.2克0.5克/立方米水体积的强氯精全池泼洒,每天3次5次,连用3天4天,或用挂袋治疗;3、内服大蒜,每100公斤鱼用13公斤(加食盐200克)或内服地绵草,每100公斤鱼用052公斤。连用6天;4、市售其它对症治疗的药物。 赤皮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常与烂鳃病、肠炎病并发。病原由荧光极毛杆菌感染引起。鱼体表出血,鳞片脱落,皮肤溃烂,常伴有水霉寄生,鳍条(划水子)充血腐烂。治疗:1、五倍子煎汁1-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2、生石灰连用两天以上;3、漂白粉;4、优氯净、强氯精或氯杀灵0.3-0.5克/立方米泼洒;5、市售其它对症治疗的药物;6、香烟或烟叶:香烟180-200克/立方米或烟叶3-4斤/立方米煎熬或开水浸泡半天后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以春、夏、秋三季为主。鱼体多消瘦、迟钝、惊慌,体表粘液增多,食欲不旺。常见有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