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断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阅;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教学难点: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 趣味导入:民间小故事: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二、断句的方法: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3、 归纳断句规律 例句(一): 1、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方法归纳一】找“曰”“云”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谓”“对”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把主语省略。例句(二): 4、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5、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方法归纳二】 找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的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 词、代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例句(三):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孔子云何陋之有 9、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方法归纳三】 找固定句式 常见固定结构: “者也”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何之有” (何陋之有?)“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不亦乎” (不亦说乎?)“得无乎”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非惟抑亦”(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犹 之与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例句(四):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方法归纳四】 找对称、对偶 对称、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句(五):1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4、衔远山吞长江 1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方法归纳五】 找动词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作为谓语的中心。找出了作为谓语的动词,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例句(六):1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方法归纳六】 找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1、 句首的语气词:其、岂、安、孰、盖、凡、诸、故、夫、若夫2、 句末语气词 :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归纳小结:找曰云, 找名词,找句式, 找对称, 找动词, 找虚词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四、拓展练习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3、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臧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五、提升练习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六、总结古文断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时就应该多朗读,培养语感;做练习时,注意各种断句技巧;多联系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这样断句能力才能提高。七、作业1、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2、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