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证券业绩效评估指标EVA之探讨-会计学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证券业绩效评估指标EVA之探讨-会计学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证券业绩效评估指标EVA之探讨-会计学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证券业绩效评估指标EVA之探讨-会计学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证券业绩效评估指标EVA之探讨-会计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立台湾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研究所 士论文 指导教授:蔡扬宗 博士 证券业绩效评估 指标 探讨 研究生:安芝立 撰 中华民国九十二年六月 论文 摘要 证券业绩效评估指标 研究生姓名:安芝立 中华民国九十二年六月 指导教授:蔡扬宗 博士 近年来在美国,已有不少知名的国际企业采用经济附加价值( 的观念,而在学术界也有许多相关的研究。 视为剩余利润的修正, 其 与剩余利润( 念相近,两者皆强调计算营运资金成本时,必须考虑负债及权益的成本,并在收益超过成本时,才可谓创造出企业的经济价值。而两者区别在于剩余利润直接以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计算,然经济附加价值则将会计数字经过部份调整过程后才计算出来。 有部份实证研究显示经济附加价值并不如 引发本研究探讨经济附加价值与其他常用财务衡量指标应用于台湾证券产业优劣之动机。本研究探讨样本证券公司在解释当期股价与市场附加价值( ,四个会计衡量指标:每股盈 余 东 权益报酬率 产报酬 率 者较攸关,较能提供增额资讯内涵。 实证结果汇总如下: 一 . 模型倾向支持 股价的解释力较佳,次为 标。一般认为应具高度解释力之 者对股价的解释力则更弱。 二 . 另实证亦显示出 解释及预测能力皆非常薄弱。实证结果显示所谓公司价值衡量应非能仅就单一指标为之,即使如 类的评估指标亦不例 外。此结论进一步支持以包含财务及非财务性等构面的平衡计分 卡来作为衡量企业整体经营绩效指标。 003 VA In S, by in of in to be as an of or an on on an of a by is Is is on VAs a of to in by to be as as at VA OA in of as of of a is by as of as 1. to PS of of In OE 2. of in to a s be by VA is no of in of a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页次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2 第三节 研究架构 . 3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企业绩效评估 . 5 第二节 企业常用绩效衡量指标 . 9 第三节 经济附加价值 进历程 . 13 第四节 定义与计算 . 14 第五节 其他绩效指标之比较 . 31 第六节 证券业产业现况与经营绩效探讨 .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54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55 第三节 研究变数之定 义 . 59 第四节 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 60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营运法及融资法计算 . 61 第二节 证券业个案 . 65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節 模式 (1)-(4)实证结果与分析 . 69 第二節 模式 (5)-(8)实证结果与分析 . 72 第三節 研究限制与建议 . 75 参考文献 中文部份 . 78 英文部份 . 79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组织为了生存,必须不断的创新与学习;二十一世纪知识代替工业社会中的土地、机器、人力、资本等,成为最重要的价值来源之一;知识工作者取代从事体力及文书工作的人,成 为组织中的主流,且不再接受上一世纪那种建立在指挥及控制之组织和管理方式。在知识创新时代下,组织为了培养及发挥本身之核心专长,发展成为以任务导向和多功能团队为主的组织,并且以程序整合和同步作业为其主要功能。使得价值链的整合超越了法律上的组织界限。 绩效评估是组织整体管理制度之一,随着整体管理制度发生转变,绩效评估观念和制度也发生重大变化。最基本的在于原本居于绩效评估制度中核心地位的评估标准,由原来传统上偏重财务标准扩大到包含许多非财务性指标。这种发展将绩效评估提升为策略管理制度;使得绩效评估不仅反映财务面 的经营成果,更能将达成经营绩效背后的关键要素,纳入这个策略管理制度中。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企业的策略则应先对该公司真实的财务绩效和部位作评估。在企业层级指的是彻底分析该公司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在事业单位或部门别的层级,这类的评估通常限于损益表和现金流量的分析。 经济附加价值 (本文 以下 简称 由 与剩余利润观念相近,两者皆强调计算资金成本时,必须考虑负债及权益的成本,并在收益超过成本时 ,才创造出企业的经济价值。两者区别在于剩余利润直接以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计算,而经济附加价值则将会计数字受到的扭曲调整后才计算之。该公司认为经济附加价值不但可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用的绩效衡量指标,亦可做为外部报导之财务衡量指标,该顾问公司认为 企业内在市场价值( 接相关的衡量指标,并且可说是促使股价上涨的动力。 然而有一些结果显示经济附加价值并不如该顾问公司宣称来的理想,故引发本研究探讨经济附加价值与其他常用财务衡量指标应用于台湾证券产业优劣之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 所谓绩效评估,在本质上,即系管理活动中之控制功能。这种控制功能有其消极与积极的含意。消极而言,绩效评估可以透过控制而了解规划之执行进度与状况,如有差异,且其差异达到某一定程度时,即应采取修正之因应对策;而积极的绩效控制,则希望藉由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能在事前或活动进行过程中,对于行动者之决策与行为产生影响或引导,促使其努力的目标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以期达到个人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化( 3 投资人希望可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财务性指标,其能反映出企业现况,不易受到会计制度扭曲,也不为企业所蓄意操弄。本研究目的系选择金融产业中之证券产业作为对照模型,搜集它们个别的传统财务绩效资料,调整后运算出各家券商之 进一步以样本券商之每股盈 余 东 权益报酬率 产报酬 率 自变数,而以各期底股价、 因变数, 进行简单回归检定分析,探讨每股盈 余 东 权益报酬率 产报酬 率 各期底股价、 解释及预测能力强弱 。 第三节 研究架构 本研究架构如图 1 1, 全文共分五章,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 绪论 说明本研究之研究动机、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架构。 第二章 文献探讨 说明企业绩效评估,介绍 历史演进、核心概念。 用于绩效衡量,将 其他财务绩效指标进行比较。说明公司应确保企业绩效符合股东期望。一般所称的企业利润,也就是扣除各项费用之后剩下来的净值,还不能算做利润。除非公司的利润大于资本成本,否则该公司仍然有亏损。换言之,这些公司并非创造财富,而是侵蚀其股东价值。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中说明如何计算 义变数、回归模型4 之建立及资料来源。 第四章 实证分析 本章由搜集到之部份证券业财报资讯进行 进行资料回归分析,推论出个别 各该公司经营实质的关联性,说明 传统会计财报盈余资讯对于股价与解释力。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本章将研究结果予以汇总,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图 1文架构 开始 研究动机与目的 文献探讨 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 结论与建议 5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企业 绩效评估 一、评估标准 当某企业的股东,想要知道所投资的这家公司是否获利,除了观察市面上该公司产品的热 卖程度之外,较可信赖正确的资料莫过于来自公开说明书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每季或年度财测资讯,这些数据都可以让投资人决定是否要加码投资这家公司,或是趁早抽身;如果该企业的高阶主管,遇到每季要考核手下这些各擅胜场的前锋部队成员时,从出勤状况或是工时记录都远比不上从客户开发数量、销售数量与金额等判别业务绩效还来得正确。 上述实例中的营业收入、每股盈余、客户数目、销货金额等,都是日常生活或是工作时经常使用的衡量,也就是所谓的指标( 以量化方式客观呈现某现象(如:身 体健康、驾车、获利、业绩等)目前的状态,并藉由这些指标进而了解、分析、控制、改善、追踪这些现象。 二、评估指标对供应链管理绩效之意义 对企业而言,利用量化指标衡量营运与管理状态的需求无所不在,举凡财务、生产、内部稽核、员工出缺席、销售、行销效益等,都需要搜集分析相关数据资料,如:销货收入、营业成本、生产线效率,平均每位作业员贡献度、产能、出货速度等,才能多面向地从企业各种活动产出,鸟瞰企业的运作现状,并预估发展前景。 6 不断变动的全球竞争态势,迫使企业重新思考传统策略架构下的一些基本假设。例如,传统想法 认为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市场影响力的最佳指标,占有率等于竞争优势,因此市场占有率为获利力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几个产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后,特别是合资、策略联盟和其它所谓的合作竞争模式之合作策略,不得不让企业重新检视某些策略的评估指标。 任何策略最终的考验,在于它是否能产出一个超越平均报酬以上的永续竞争优势。身处在这个激烈的竞争时代中,企业莫不重视以最精省的成本,最有效率的资源布局,创造最高的效能、速度与反应力等绩效,这也是绩效管理备受重视的原因,而量化指标即是企业进行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让管理者可藉由各种 指标背后的意义,诠释营运与管理的绩效,再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绩效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即是希望不断提升各种绩效,为企业带来实质竞争优势。而从整体营运来看,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提升为近几年来企业投注最多心力的部分,无论是进行企业流程改造 , 或是导入相关资讯系统,皆是企业冀望从原物料的寻求开始、到生产规划排程、制造产能的提升、在交货期限完成、增加库存与现金周转率、临时插单、至客户端及时达交、客户服务、退货或维修等,都能够达成效能、速度、反应度,以及客户满意度等绩效,并且在财务上获得正面报偿的明证。 目前较常用于衡量 经营绩效之指标有以下数种: 7 1. 平衡计分卡( 1992)提出,可从财务、顾客、内部、创新与学习等四大观点,检视绩效管理的平衡度。 2. 供应链管理操作参考 ( 模式:由供应链协会 ( 制订之指标,从周转期( 、成本、服务 /品 质、资产等项目评估供应链管理绩效。但而后由 子公司 而发展成为供应链管理绩效计分卡( ,其中,包括几个关键指标,分别是着重于客户面向的客户要求之交货绩效 ( 、承诺之交货绩效 ( 、订单完成前置时间( 、向上生产弹性( ,以及偏重内部作业面向的整体供应链管理成本( 现金周转期 ( 、全部库存供货日( 以 及资产净值周转( 等。同时, 利用这些指标进行研究,相关结果提供给企业本身,也与 顾问业务整合。 3. 作业基础成本制 ( :尝试由财务观点来看营运绩效,将企业活动拆解成各个独立任务,或是时8 间金钱成本,可藉以了解供应链流程中细部单位的生产力与成本。 4. 用较长期的财务观点分析一个企业或事业部门在每一项投入资本 的投资回收,可了解企业在供应链所创造的附加价值贡献程度。 5. 物流计分卡 ( 由 发展之 绩效指标,专门针对运送与仓储管理的财务、生产力、品质、周转期等进行分析。 三、评估策略的选项 对许多企业的高阶 经理人而言,事业单位或公司的绩效,是评估策略的主要标准。事业是否有成长?企业以股东价值取向 (评估策略的作法,是假设企业的价值决定于可能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之折现值。当公司投资报酬超越所投入的资本时就会创造价值。因此,应该将任何策略创制视同公司的其他投资一样,以股东价值来制定和评估其成效。价值导向管理 (是依照这个想法创造的管理架构。 9 第二節 企业常用绩效衡量指标 当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 分离,高阶主管与股东间的立场并不完全相同,在各自追求本身的利益下,有时会出现利益冲突,而股东为避免高阶主管行为偏差,必须设计一套诱因系统 (奖酬系统 )以引发高阶主管的行为以与股东之目标一致。此外投资大众选择其投资标的时,究竟要以何种指标最能代表公司绩效,真正显示出该公司的经营绩效呢?绩效的评估,应建立在客观的、可衡量的标准上。以下为常见的财务绩效指标: (一 )会计盈余 会计盈余包括销货毛利、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以财务报告资料为基础所计算之数值、比率。以会计盈余作为指标的方法虽较简易,但会计盈余与股东 财富并不直接相关,高阶主管欲达到利润极大化,却不一定能够促成股东的股价极大化。而高阶主管可操纵增加会计盈余,而事实上却未增加公司价值,甚或减少。如此只是为求己利,而产生偏差行为。因而有部份学者认为应以股价来作为绩效指标。 (二 )股票绩效指标 许多学者认为股票报酬最能代表股东财富变化,而认为应以股票报酬来衡量公司绩效。股票报酬的衡量则是以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市场上变动的情形。 但是,股价的变化并非高阶主管酬劳的唯一决定因素,其酬劳10 会与过去绩效结合。为了避免过度的简化,而采用累积股价绩效得概念计算股价 指数,再以对数方式转换股价指数。 然而,市场上,也有许多非高阶主管所能控制的因素 (如政治、景气循环、战事等等 )会影响股票价格。因此,有学者提出以 异常(票报酬作为 公司绩效指标。而实证结果发现:以异常股票报酬作为衡量指标时,公司绩效与高阶主管酬劳有显著正相关。 (三 )新近观点 天下远见杂志 89 年所出版的绩效评估一书,引用哈佛商业评论中之 1992/1996) 根据许多自行发展出创新绩效衡量系统的公司进行个案研 究后,提出平衡计分卡的观念。平衡计分卡的观念主要系以平衡为诉求,寻找企业短期与长期目标间、财务与非财务之量度间、落后与领先之衡量指标间、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绩效构面间之平衡状态。 飞机驾驶为例,说明在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中,欲了解组织目前营运的现况,需透过像飞机之仪表板的绩效评估制度,随时将营运情况回馈给组织之相关人员,期能在会计期间内做必要的营运调整,确保期末能达成组织设定之既定目标。 绩效评估指标分成四个重要的构面,认为依此四构面分别设计适量的绩效 衡量指标,可以提供公司营运所需的资讯,又不会使资讯因太过庞杂而失去效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企业策略与远景的达成,除了传统衡量绩效之财务面之外,还包含顾客面、11 内部程序面及学习成长面。如图 2示: 图 2衡计分卡架构 资料来源:摘自 哈佛商业评论精选绩效评估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9 年 了达成愿景 (应如何面对顾客? 1996)曾表示在顾客方面,企业应先找出市场与顾客区隔,将顾客面的核心衡量群 (目标市场及顾客结合,帮助企业找出及衡量企业顾客面的价值计划 ( 了成功的获取资金,应如何面对股东? 为企业应针对其所处之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因应不同的财务策略,并决定适合的财务衡量尺度。企业之生命周期可简化为三个时期:成长期、保持期、收割期,无论企业处于何种阶段,均应配合收入成长与组合、成本降低生产力改进、资产利用投资策略等三个财务性议题。企业在依自身所处之生命周期分析决定策略后,据以找出各财务 性议题适合之绩效衡量指标。 12 了满足顾客与股东,必须采取何种营运程序? 为满足股东及目标顾客的期望,企业必须确认其创造顾客价值的程序,以有效运用有限之资源。企业目前之绩效指标仍着重于改善现有之营运程序,虽有尝试增加品质、产出率、循环时间等指标,但仍并非针对企业程序之整体概念。而平衡计分卡则有别于传统,建议企业应就完整内部程序价值链,包括创新程序、营运程序、售后服务程序,建立各种衡量指标。 了达成愿景,应如何保有持续改变及改进之能力? 此构面之主旨在使平衡计分 卡之前三项构面能顺利达成,实现企业长期成长之目标。此构面强调对未来投资的重要性,但并非如传统的投资观点,仅着重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发展。虽然设备及新产品的研究发展是很重要,然而为了达到长期的财务成长目标,组织必须投资在基础结构上,包括人员、系统及程序,透过员工能力之增强、资讯系统能力之增强、激励及授权一致性之增强等三个主要原则,以构建学习与成长构面的绩效指标。 绩效是管理上普遍应用的名词,管理意义在于藉由他人及团体的力量以达成组织目标,以提升组织的效能。绩效评估是对组织达成既定财务或品质等目标的检视衡量 ;也可以说是,在某一时间内,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价与衡量,藉以作为调薪、叙奖、任免、晋升、职务调升、工作辅导改进、决定训练需求、员工生涯规划之参考依据、13 以提供员工工作回馈,主管了解其部属,并藉以改善其行为。 设计绩效评估系统时,不只需决定什么资讯应提供,还要知道资讯如何被报导及使用,不论是传统的各式考核表,或是复杂的决策资讯系统 (皆须包含利润报导及绩效资讯,以供高阶管理者决策之用。 绩效管理必须先建立组织目标、迅速发展观念性设计、实际执行以达成目标,最后经由绩效评估系统,监控未达成目标所采的决策与行 动是否正确成功,作为日后发展的改进根据,才确实达到绩效衡量之回顾及前瞻意义。 第三节 经济附加价值 进历程 回顾一些与经济附加价值发展相关的重要里程碑:西元 1917 年志的创刊号开始发行,定期报导每股盈余及投资报酬率( 资料;在 1920 至 1950 年代期间, 金流量折现法、投资计画评估、绩效评估等观念的基础。 在实务界, 领导下于 1920 年代便开始采用剩余利润的概念。到 1950 年代,美国奇异电子首先提出余利润)的名词。 14 000 家上市公司的 市场附加价值 (并在 财富杂志刊登。在 资收益率高低并非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估标准,关键在于是否超过资本成本。 根据 公司声称果与传统出售收入、会计利润或股票市值等指标排序结果大相径庭,因而 引起企业界不少的回响。例如,英代尔、可口可乐、微软等公司之资本收益远远超过资本成本,其 ,可视为价值创造能力强的公司 ;而通用汽车, 、 公司之资本收益低于资本成本,其 ,即被认为股东价值受到破坏。 第四节 定义与计算 一、 定义 天下出版社 89 年之哈佛商业评论精选绩效评估一书中引述管理大师彼得 杜拉克 ( 1995 年的哈佛企管评论中所道:经济附加价值立基于我们早已熟知的事情:我们习于将余留给股权的资金称为利润,事实上这是错 误的观念。在企业的获利还没有超出其资本成本之前,它的经营实际上是亏损的。 15 简单的说,一个企业若要创造财富,其报酬率必须要超过负债及权益资金的成本,经济附加价值 便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计算方式。传统上最常用的衡量标准大部分都是每股盈余或投资报酬率( 这些标准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在于它们并未考虑权益投资人的资金成本且会受到财务会计规范的影响,而这些都是采用 考虑了资金成本的 式如下: 济附加价值)公式: ( 当 于零时,创造经济价值 当 于零时,破坏经济价值 调整营业利益 入资金 金成本 由于 概念与 似,两者之差异在于调整项目之有无,下图归纳出,由营运现金流量( 换为经济附加价值( 步骤: 16 :营运现金流量 :将 整为 除特别项目前之税后净利)之所有应计项目 税后利息费用 负债与权益资金的成本 经济附加价值的基本计算方式范例如下: 在息前税后盈余 2,250 下,假设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为 10%,则第一种与第二种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如表 2 表 2本计算方式 (单位:元 ) 第一种作法 运用资本 $ 4,000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10% 资金成本 $ 400 息前税后盈余 $ 2,250 减资金成本 (400) 经济附加价值( $ 1,850 17 二、 调整方式 在 1997 年 12 月美林证券研究报告 ”文引述 方法: 营运模式 (融资模式 (而营运模式中,主要项目来源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融资模式中主要的项目来源为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项目。这两种方法算出的投入资金与经调整营业利润的结果应相同。以下表格为这两种模式中,对投入资金与经调整营业利润的详细计算过程: 表 2入资本 (算表 金 ) 应收帐款 ) 存货 ) 后进先出准备 ) 其他流动资产 ) 短期负债 ) 长期负债 ) 营运租赁资产现值 of ) 其他长期负债 ) 第二种作法 运用资本报酬率 减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 10% 超额报酬率 运用资本 $ 4,000 超额报酬率 经济附加价值( $ 1,850 18 流动资产 ) 应付帐款 ) 应付 所得税 ) 其他流动资产 ) 负债与租赁 ) 股东权益 ) 累积商誉摊提 ) 研发费用 R&D ) 后进先出准备 ) 其他准备 ) 延递所得税 ) 流动负债 ) 净营运资金 营运租赁资产现值 of ) 土地、厂房与设备 +) 约当权益 ) 调整后约当权益 +C) 投入资本 A+B+C) 调 整后土地 ,厂房与设备 ) 商誉 ) 累积商誉摊提 ) 调整后商誉 ) 递延所得税 ) 无形资产 ) 其他无形资产 ) 投入资本 +D+E)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整理 19 表 2后净营业利润计算表 销货收入 ) 销货成本 of ) 可供股东权益分配之净利 to A) 递延所得税增量 in ) 商誉摊提增量 ) 研发费用增量 &D ) 后进先出准备增量 ) 其他准备增量 ) 销货毛利 ) 一般管销费用 ) 累积商誉摊提 ) 研发费用 R&D ) 后进先出准备 ) 营业租赁利息支出 ) 其他准备 ) 约当权益调整数 ) 调整后营业支出 ) 调整后可供股东权益分配之净利to +B) 利息支出 ) 营业租赁利息支出 ) 利息之税盾 on ) 营业净利 利息支出 ) 其他收入 ) 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增量 in ) 利息之税盾 on ) 税后利息支出 ) 税后净营业利益 后净营业利益 +B+C)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以上所列的会计调整项目通称为约当权益调整 (约当权益调整是将会计帐面价值 (整为经济帐面价值20 (所需调整的科目。计算 ,必须重新审视会计科目,以经济的角度为出发点,依据会计科目代表的经济意义重新归类。 公司的管理者必须带 领公司赚取高于其他相同风险公司的报酬率 (on 以打败其他资金需求者 (即竞争者 ),才能使股价上涨。是故,正确的衡量公司报酬率是相当重要的。 认了 164 项约当权益调整项目,然而,只有少部分约当权益调整项目真正应用在计算 。这些项目大都可以在公开的财务报表中与其附注中找到。重新调整会计科目,找出约当权益的准则如下: 1. 从应计基础转换成现金基础: 加回各类没有现金流出的会计准备,如:递延所得税准备。 2. 从债权人清算角度转换成股东永续经营角度: 未来具经济效益的支出 从费用化转成资本化,如:研发费用。债权人认为若公司发生危机时,便会面对清算的危机,于是会站在清算的角度来处理公司的无形资产;而站在股东永续经营的角度,应将所有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支出视为资本投入。 此外,也可根据以下四项原则来判定是否需要调整: 1. 对最后要算出的经济附加价值数字影响的大小,即必须符合重要性原则。 2. 管理人员是否可以影响到结果,即必须符合中立性。 21 3. 实际计算的人员是否能够了解,即必须符合可了解性。 4. 是否可以搜集到需要的客观资料,即必须是客观且可取得的。 表 2算 常见的重要调整项目: 需要调整的项目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计算 调整方式 研究开发支出 当作费用 列为资产并摊销之 行销支出 当作费用 列为资产并摊销之 商誉(购买进来者) 当作资产并摊销 不摊销并列出原来的金额 停业部门损益 纳入盈余及资产中 由资产及盈余中扣除 递延所得税 当作资产或负债 反转会计的作法以反映现金基础下的数字 货处理方法 可采用 部转为 帐及保证成本 估计应计数字 反转会计的作法以反映现金基础下的数字 营业租赁 当作费用 以资本租赁的方式处理 在建工程 当 作资产 由资产中扣除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说明: 1. 研究开发支出 (R & D) 在一般传统会计原则下,研究开发支出被归于当期发生的支出,被视为无法创造未来价值的管销费用,而记在损益表费用项之下。因此,研发的增加会使得公司利润减低。然在 观念下,研发是对未来的投资,可以创造未来经济效益,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公司的投入资本中,而非损益表中的费用项目。也就是说,将研发支出资本化,视为无形资产 (依我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 23 条,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超过 20 年 ),在一定的效益期间内摊销。 研发的详细项目如下: 22 专为研发目的而购置、或用于研发之材料、仪器及设备;研发人员之薪资,即相关人事费用。 向他人购置之无形资产 (专利权、特许权 ),而用于研究开发,其无形资产之成本。 委托他人从事部分研究开发工作,或提供劳务之成本。 在计算 ,调整方法就是将研发费用加回公司的投入资本中,视为创造未来经济效益的项目。 2. 行销支出 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行销的支出应于发生时即作为费用处理,作为为收益的减项,使会计报表上的盈余降低。但事实上,这些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常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循环,故可以带来未来经济效益。行销支出可分作: 销货运费、广告费用、销货员工薪资等等;而这些支出,通常是为了服务客户而发生,对于公司未来的经济利润是正向的帮助。若按会计的规定,记在费用科目下,可能会低估净利、低估运用资本。 计算 ,应将行销支出在净利中加回,观念与研发支出类似,要把过去当作费用的支出当作资产并如同一般固定或无形资产分期提列摊销费用。 3. 商誉 当企业以正当手段进行合并时,可能会产生商誉 (当购并公司支付的价格超过被并公司公平市价的部分,即称为商誉 ),包括技术能23 力、专利权与被并公司在既有品牌或通路上、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原 则,购入的商誉应当作资产并分期摊销,最长不得超过 20 年。 建议列示原始成本,但不作摊销,原因在于他认为一般而言商誉有额外的获利能力,可带给公司未来创造经济效益的机会,其价值并不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减少。 在计算 ,应将累积商誉加回投入资本中,视其可产生未来经济效益。而当期的商誉摊销费用,并非实际的现金支出,应加回税后净营业利润,才能避免低估盈余。 4. 停业部门损益 企业永续经营为前提,因此,在税后净营业利润及投入资本下,应以现今继续营业部门的数据作为基准,而关于停业部门的损益及资产设备 ,必须予以减除。如此才可避免当停业状况发生时,法及时反应企业创造未来经济效益的效果。 而停业部门损益性质非属经常性,故不应列入经济损益的计算中。在计算时,应由税后净营业利润及投入资本下给予减除。 5. 递延所得税 由于所得税法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在衡量资产负债与收益费用上有所不同,造成应付税款与实纳税款不同,因而提列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 )科目。其用意在于:当课税所得大于税前财务所得时,收益获利得依税法规定在当期纳税,而在财务报表上,则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作为调整,将于以后期间认列;若是课税所得小于税前财务所24 得时,在财务报表上,则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作为调整。因课税所得与税前财务所得造成的暂时性差异,将会在以后年度的报表中加以消除。 针对递延所得税调整则是要把会计处理的方式,转成以现金制为基础的方式。在计算 ,调整运用资本时应加上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视为无须支付,加回运用资本中,视为使用资金的来源。在调整税后净营业利益时,不该当作费用项目而使盈余有所偏差,应加上 (减去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减少 )的部份。 6. 货处理方法 公司使用后进先出法 (计算销货成本,使得成本高估,以使物 价上涨时,得以降低会计报表上的盈余,进而减少所得税费用。但在 下,近期取得较高之存货成本被销耗掉,而早期取得较低之存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