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育语文教学之花,同撷校本研训之果(与四中校际交流)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常州市丽华中学 杨 华一、单元文本分析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体裁上看:有杂文,有散文,有古代的赠序,有现代诗歌;从内容上看:有珍惜生命历程的独特体验,有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弘扬,有对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的提倡,有对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的歌颂。 刘心武的错过辨证地叙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我们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人生的终点”。莫怀戚的散步通过描写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勉励之情。李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以及崇高精神。臧克家有的人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打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二、单元教学设想及构思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体验什么呢?当然指体验人生经历:如错过的体悟,散步中的亲情,生死的解读等。怎样才能通过阅读这些“人生体验”的作品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呢?这就需要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与作者、与作品用心灵、情感去感受、体悟!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过程。错过这是一篇语言鲜明 、生动、含蓄的教育意义很强的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学习本文,不仅要了解文章内容,分析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面对人生中接踵而至的“错过”,在“错过”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虽然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我仍然想避开议论文体知识,重点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来感知品味作者对“错过”的体验以及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教学时分成四个板块:曾经错过、解读错过、品味错过、直面错过。散步就是其中一篇文质兼美文学作品,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对阅读这样一篇文质兼美文学作品,新课标的要求是“突出强调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本文中作者选择的题材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散步;表达的情感也是生活中沉淀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尊老爱幼的亲情。因此,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理解感受起来才会产生共鸣。预设定位1:感受亲情。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并且要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预设定位2:解读生命。作者在谈他的写作挈机时谈到“强化生命,淡化论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文本第四节初春田野的景色描写,“新绿”“嫩芽”“冬水”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由此自然想到了“生命”;“我”、妻子代表成熟的生命,母亲代表衰老的生命,儿子代表幼小的生命,所以作为主体的“我”和妻子(成熟的生命)尊重衰老的生命,呵护幼小的生命,这是人生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解读文本之后拓展:把汶川地震中的许多闪烁生命之光的事迹材料引进课堂,让学生真切的感悟生命。预设定位3:探究学习。阅读文章前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什么?由学生的回答中确立选题,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1)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句子;(2)补充课外材料(选题参考:血融于水的至爱亲情;熠熠闪光的人性之美;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等)关于诗歌教学:(一)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本课学习设想分为三块:1、反复朗读,初步整体感知“树”的形象;2、注意诵读指导,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涵,体会诗人对树的赞美;3、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二)有的人分三块:1、交流资料,了解鲁迅;2、反复朗读,学习对比写法;3、交流收获,感悟生存意义。(三)语文活动:诗歌朗诵会三、单元学情研究1、学生基础:通过已经学过几个人文色彩浓郁的单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对于象征手法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受到了年龄与生活体验的制约,他们在理解本单元含蓄深刻的人生体验时还有一定的难度。再者,由于生活过于平淡,阅读又少,情感比较淡漠,需要老师引导他们通过解读文本来获得感受,提高感悟能力。2、教学方法:学习本单元重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整合,产生对生命历程的更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品位。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文本的阅读,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透过品味语言把握感情。另外还应提倡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个性反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和生成新的意义。3、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多用勾画法;解读文本时错过送东阳马生序有的人可以用比较法来学习;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可以通过想象来把握一棵树的形象;散步可以用列提纲的方法来学习。在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写法、语言、修辞等进行学习时,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质疑。要重视质疑、提问,因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形成技巧,促进能力的发展。总之,方法很多,但是要因文而异,灵活多样。四、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收集作者资料,研读作品,了解文学家崇高的人生境界,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历程。2、通过品味作品中含蓄隽永、富含哲理的语言,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3、通过诵读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深入领会诗的主旨。4、通过诵读、识记,积累优美的语言。5、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与人交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时的选材能力。6、关心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5、单元教学过程错过(刘心武)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3、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学法设想: 熟读课文,从感情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人生中“错过”的认识和态度。 学习方法上,采取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联系生活、自由讨论的模式进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学习难点:学生有“错过”的经历,但缺乏对“错过”的深刻体验。学习过程:第一块:曾经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真情告白听,思考,回答。回顾往昔的岁月,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你人生最难忘的“错过”,以及当时你对这次错过有怎样的体验?1、情境导入:2、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千万不要让错过变成过错。4、出示课题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错过”为题好不好,为什么?“错过”能改成“过错”吗?为什么?听,指导学生评价。第二块:解读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思考问题问题情境:1、作者对于错过的体验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小组交流巡视,或参与某组。3、全班交流听,指导学生评价。第三块:品味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学法实践:根据学法完成示例(2)1、根据学法,修改课前批注2、交流批注3、交流质疑4、同学评价5、明确归纳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示例:(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的闪动着变换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点拨:朗读句子,找出你读不懂的地方讲解:“美景、奇景”:小的错过组织语言: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学法探究:如何来品位语言的深刻含义?明确归纳:找出文章中所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之处,联系语境加以理解,品味出语句的深刻含义,然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示例(2):“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第四块:直面错过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阅读材料思考感悟谈看法问题情境: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面对“错过”你该怎样表现呢?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阐述你的看法2仿写练习,经典勉励2、指导仿写错过是贻误也是收获,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它;错过是失望也是希望,关键在于是否把握它; , 。 课后学习:了解亲人的“错过”,从你的记忆库里或用你背诵的精彩语句挑选出正确对待“错过”,抓住机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等评点或鼓励他们。补充材料:(1)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归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2)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做义教,用自己娇嫩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种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了希望、光明。 散步(莫怀戚)教学设计一 学习重点:感悟亲情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揣摩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亲情。2、通过朗读,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并且要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教学过程: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回答思考情境导入:很多人家都有晚饭后看电视的习惯。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可各自喜好不同:你的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你的爸爸妈妈呢喜欢看看新闻;而你呢,更钟情于音乐台!此时,遥控器就在你的手中,你会怎么办?(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其实无论选择谁喜欢的节目,你们全家都是那样温馨幸福!因为你们的家充满理解、充满亲情、充满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步就是这样一篇以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浓浓亲情的散文。2、听读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事件及表现的主题。听配乐朗诵,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注意:概括内容要有人物、事物、主旨。)巡视;指导。3、回答事件及主题。听,适度评价。二、再读课文,感悟亲情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句子,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指导学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找出文中表现浓浓亲情的句子,说说表达了怎样的亲情。归纳明确2、成果展示听,适度评价。三、三读课文,品味亲情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圈划句子,有感情的朗读本文之所以感动无数人,其重要原因在于亲情之美、语言之美。本文语言简洁优美,极富表现力。指导学生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品读。朗读指导:提示: 文章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欢愉时语速快,深沉时语速慢。把握人物性格2、交流,有感情的朗读听,点拨,讲评四、拓展延伸,体验亲情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反思1、 谈生活在具体的小事 生活中你遇到过令你感动的人或事吗? 从生活中选取与亲情有关的真实、具体的小事,从中感受人间真情,感悟世间真理。然后用下列句式写一段话:句式:亲情是_,从中我感受(悟)到了_。五、布置作业:选取生活中与亲情有关的事情,以“最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随笔。 教学设计二学习重点:感悟生命学习过程:一、 营造氛围,导入新课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三、 情感诵读,读出精彩1、 创设情境,读出情感交换身份(父亲、儿子、母亲)朗读,并说说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什么?2、各抒己见,交流心得结合课文内容来阐述见解明确归纳:血融于水的至爱亲情;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熠熠闪光的人性之美;责任心、使命感;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等资源共享,感悟生命1、 交流共享课外收集的有关汶川地震中的许多闪烁生命之光的事迹材料;2、 巨大的灾难引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读完这些材料,你是怎样看待生命的呢?请你说说你对 “生命”的理解和思考。五、布置作业:练笔“感悟生命”附补充材料:作文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晴温暖,在土地上复苏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顷刻间让原本还在地上跳动的鲜活生命埋藏地底,生死未卜。不断更新的残酷数据背后是地震带来的那种难以名状的痛苦与伤害。都江堰,时隔千年之后又再度引起世人关注,更确切的说,是牵挂。而汶川县,现已是横尸遍野,哀声震天。在现场,我们看到了多少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多少少年近乎绝望的哽咽,多少双眼睛透露着生存的渴望,多少个曾经阳光的笑靥带着惨白的悲恸离开世界。废墟之上是一张张合家团圆的照片,那场景就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可却再也不能实现。灾难已经发生就不可挽回,但面对突如其来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了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了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灾难中,我们发现那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不顾余震危险奔向灾区,一线指挥。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风雨中,我们看到总理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在那并不壮硕的身躯上,我们发现了一种赤子的情怀,一种伟岸的精神和一种大国的责任。强震中,那些医护人员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5月12日本是护士节,地震却给这个本应温暖的节日带来了颤抖,但白衣天使们始终毫无怨言,恪尽职守,在危难面前用救死扶伤捍卫了职业操守。强震中,人民子弟兵迎难而上,风雨无阻,道路阻塞便徒步出入,天气恶劣也愿甘愿冒险跳伞救人。8万多名子弟兵不顾生命危险冲上一线,将人民的安危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救援中,我们更听到“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这样发自生命最深处的呼唤,子弟兵用行为诠释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感谢你们。生命的色彩,在废墟上是“天使白”和“橄榄绿”,在别处,是一片众志成城的“红”。乡亲自发投入救援,成都市民自带食品赶往救助,大学生踊跃献血,社会各界筹资相助,外国友人伸出援助之手,千万网民在线祈福,这一刻,我们与抗灾前线的百姓一起奋战在同一条战线上,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这一刻,曾经的矛盾都以不再重要,在自然的破坏力面前,人类的普世价值让我们不再形单影支,不再孤军奋战。当哀乐低回,当青山垂泪,当一张张悲戚的面孔时时浮现,让我们止住哽咽,强忍泪水,一起承受,一起战胜灾魔,一起将温暖传递。也许我们能把这场地震理解为国家的一场伤痛,地心释放出那令人恐惧的力量,但它唤起的,是众志成城,是爱心无限,是饱含深情,是无所畏惧。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能为每一个在这场抗灾战役中做了贡献的人停留,但历史已经在悄然书写,2008年5月的中国,不仅仅有地震的痛,更有温暖的重!演讲稿带着微笑出发带着微笑出发5月,本该带着微笑出发,去迎接我们期待了百年的奥运圣火;5月12日,本该带着微笑出发,去实践母亲节对母亲的祝愿;5月12日14时,本该带着微笑出发,去开始周一下午工作的挑战;5月12日14时28分,本该带着微笑出发,去体验挑战工作带来的快感;可是,14时28分04秒四川的那一震,竟成了我们永远的伤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让我温暖了许久我坚信:不仅温暖了汶川人,四川人,更温暖了所有的中国人。灾区的人民一定会记住,历史也一定会记住,有一位总理是如此的执著,如此的爱民。想想我们,正缺少这种矢志不移的决心,爱民如亲的情怀。让我们与灾区的人民一道,带着总理的微笑出发,用我们的百倍努力为灾民尽我们一份力量!活着,真好或许,你对这张照片不会陌生,照片上的主人公是一个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小朋友,他躺在担架上,许多地士兵将他送往医院,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右手,给在场的人们行了一个队礼!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真是热泪盈眶。多么好的小朋友,在自己面临着如此的境遇之后,知道用自己最高的礼仪,向帮助自己的人感恩。想想我们,正缺少这种知恩图报的品德,沉着镇定的风度。让我们与孩子们一道,带着小朋友的微笑出发,用我们的努力工作去诠释活着,真好!我也来帮帮你网络上有张照片不得不提,照片上是一位老乞丐,穿着破旧的衣服,将自己的所有积蓄150多元塞进了募捐箱。当我看到了这张照片的时候,这位“老者”的善举,让我感动了很长时间。相信你看了,也一定会解囊相助。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人,正因为有像这位“老者”这样的一群有良知的中国人,汶川才有了希望,中国才有了希望!想想我们,正缺少这种倾情相助的豪情,走自己的路的勇气。让我们与这位“老者”一道,带着“老者”的微笑出发,用我们每一个人的微薄力量,为灾民送瓶水,送包方便面谢大概是汶川的一位老奶奶,面带微笑,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字“谢”,画面的意思不言而喻!老奶奶,你们受难了!不要谢!我想,你想表达的是自己的心声,是汶川的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成都购房贷款合同样本
- 2025商业房产租赁合同包含内容
- 2025赠与合同范本
- 2025房产抵押贷款合同
- 2025劳动合同无效类型
- 2025-2030年中国水上运动设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融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气体探测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模塑纸托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林业起重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杏干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美发店入职合同保密协议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肿瘤医院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南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财务公司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不分手协议书合同书
- 室内空间设计方案汇报
-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调饮技术大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5年山东青岛东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