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1页
286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2页
286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3页
286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4页
286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6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的检出率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常规培养检出的286株肠球菌属,分析其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征、耐药状况、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状况。结果检出的286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166株(58.0%)、粪肠球菌96株(33.6%)、其他肠球菌共24株(8.4%),临床标本主要来自尿液和痰液,尿液149株(52.1%)、痰液59株(20.6%);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呋喃妥因、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均85.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75.0%,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耐药率为0.0%;筛选出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株210株(73.4%)。结论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可引起泌尿和呼吸系统等多部位感染,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多药耐药和高耐现象相当严重。关键词肠球菌;耐药率;检出率;临床分布中图分类号R3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2(c)-0110-02肠球菌多引起免疫力低下宿主的机会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泌尿道、呼吸道、血液、伤口、心内膜炎、腹腔和胆道等多部位感染。肠球菌感染不断上升和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的肠球菌耐药性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就本院一年多分离的286株肠球菌作一简单统计分析,希望为临床对肠球菌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11年1月2012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各临床科室的尿液、痰液、血液、体液、脓液、分泌物等标本。1.2仪器和方法美国BDPHOENIX100细菌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结果分析用BDEpicenter工作站,NCCLS最新版本。2结果2.1分离的肠球菌属的种类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最多分别占58.0%、33.6%,具体见表1。2.2分离的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2.3主要两种肠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呋喃妥因、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均85.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75.0%,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耐药率为0.0%。见表3。3讨论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最常见的是粪肠球菌,占80%90%,屎肠球菌占5%10%1,而从本院实际分离的结果看到,分离的6种肠球菌中,最多的为屎肠球菌(58.0%),其次为粪肠球菌(33.6%),为主要致病的两种肠球菌,这可能存在着地域差异和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有种属的差别和区域性差别2,从而造成主要致病菌分布的改变,耐药菌种的改变和分布迁移也应引起我们不断的重视;我院也分离出少见的鹑鸡肠球菌(9株)、铅黄肠球菌(8株),鸟肠球菌(4株),钱扬会等3有报道3种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90.0%,所以一些少见的致病肠球菌的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对一些抗生素有天然耐药,耐药性也更严重,所以同时对分离少见的致病肠球菌也要给予关注。在分离的肠球菌临床标本分布中以尿液和痰液最多,其次为胆汁、脓液、血液等,故分离的肠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系感染和呼吸系统感染。由于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在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生殖道,呼吸道感染偶见。如今人们医疗防护意识不断提高,而处方药的购买和控制力度不够,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患者常能轻易进行口服抗生素的使用,而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且在某种程度上医院内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不合理使用,致使菌群失调,导致机会感染的增加,以至呼吸道感染的比率明显上升,应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肠球菌的监测力度4,控制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防止呼吸道肠球菌感染不断上升的趋势。从两种肠球菌耐药率结果可以看出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呋喃妥因、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均85.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75.0%,屎肠球菌对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这4种药物以外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同时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1.0%和88.6%,而粪肠球菌也分别为61.5%和65.6%,这与林奇龙等5报道一致,可以看出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LAR)的肠球菌在我院出现比率非常高,有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的产生是导致HLAR的主要原因6,这对临床治疗用药应给予警示,另外两种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说明肠球菌对天然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都有较高耐药,尤其对红霉素均85%,这可能与肠球菌的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7和广泛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肠球菌的多重耐药和高耐药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应高度重视。另外,在理论实验中检测出HLAR,则对于HLAR耐药的肠球菌就不能和作用细胞壁的药物(如氨苄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协同,而实际我院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耐药率均为0.0%,说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还保持着很高的抗菌活性,但是近年来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略有上升趋势8,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给临床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虽未出现VRE,但不容乐观,因为万古霉素副作用大,易造成听力和肾损害,临床一般不轻易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所以对多重耐药和高耐药的肠球菌治疗有一定难度,同时我院分离的肠球菌也未发现耐利奈唑烷的肠球菌,利奈唑烷也有着很好的抗菌活性,但是仍应提示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合理应用,希望能在本地区继续保持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两种抗生素很好的敏感性,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总之,合理应用抗生素尤为重要,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加,而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对医院感染治疗必定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倪语星,尚红.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9-90.2陈泳,张丽华,郭主声,等.424株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异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1):36-38.3钱扬会,郭建巍,马骢,等.243株肠球菌属临床分离株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92-1893.4王铭超,张会敏.医院下呼吸道肠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7):1028-1029.5林奇龙,夏邦世,沈忠海,等.201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58-860.6姚杰,徐元宏,王友梅,刘灿.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1):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