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预习展示教案杜 艳 凤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我校五年级共八个班560人,他们经过二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的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以学生对地球的认识以及对火山、地震现象的了解为主要内容,以“解暗箱”为主要探究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由表象推测事物内部变化规律的科学探究方法;声音的秘密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声音为探究主题,在内容设置上突出“做”科学的特点,强调体验式、发现式的科学探究方法;秋冬星空依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要求,将星空作为学生长期观察探究的目标,让学生重点研究秋冬星空的显著特征,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观察结果,对星空的变化进行预测,“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旨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生活中的材料以学生熟知的“常见材料”为研究目标,培养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行选择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严谨性、实验材料的多样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水循环单元从学生熟悉的蒸发、沸腾等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认识水在自然界循环变化的内联系,教科书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向学生展现了新的天空方法,提示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研究事物之间的变化;研究与实践单元以研究学校里的噪声问题、材料与我们的生活两个专题,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的科学问题,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三、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2、通过各单元的学习,掌握各单元的知识。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五、基本教学措施: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五、实验计划五年级上册实验计划序号实验名称实验类型所需器材1 火山 分组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水槽、玻璃瓶、冷水、热水等。2地震演示实验筷子、毛巾等。3做一块卵石分组瓶子、水、砖块。4声音的产生分组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5谁能传播声音小组闹钟、塑料袋、水槽、水。6各种各样的声音分组尺子、鼓、橡皮筋。7纸小组各种纸和纸制品(卡纸、信纸、餐巾纸)剪子、水等。8蒸发小组温度计、棉纱。9凝结小组带盖杯子3个、热水、冷水。10沸腾小组酒精灯、试管夹、试管、钟表。六、教学进度安排:时间(周) 教学内容第 1周 1-2课第2周 3-4课第3周 5-6课第4周 一单元练习第5周 7-8课第6周 9-10课第7周 11课-二单元练习第8周 12课-13课第9周 三单元练习第10周 复习第11周 期中考试第12周 14-15课第13周 16-17课第14周 18-19课第15周 四单元练习-20课第16周 21-22课第17周 23-24课专题一第18周 24课专题二-专题三第19周 第五单元练习第20周 总复习1、地球内部有什么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地球内部有什么进行猜测。2、情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识:知道地球内部有什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及特点。重点知道地球内部有什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及特点。个性化设计教学措施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对,它就是人类的家园-地球。说起地球,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生在地球上,长在地球上。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在以前的学习当中我们对地球有了一些了解,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谁愿意来说说在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在地球上有陆地、有海洋、有植物、有动物等,那么关于地球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师随机板书课题:地球内部有什么。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真不少,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研究这些问题。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课前同学们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下面先请每个小组选择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时间1分钟。研究第一个问题的小组举手,第二个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搜集的资料并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和资料卡,把你组要解决的问题标注下来。研究第一个问题的小组先来说说?火山喷发物这说明地球的内部温度是怎样的?它能从地下喷涌而出这又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地球的内部有石油、煤、水等物质,那么人类又是靠什么方法探索地球内部情况呢?下面研究第二个问题的小组先来汇报。是的,人类用钻机可以钻探到地下的一些物质,但钻机能钻探到地球内部的情况吗?(出示课件资料卡)。科学家又是利用什么来对地球的内部情况进行探索的呢?请研究这个问题的小组来介绍一下吧。小结:地球表面的物体,人们能够看得见,可是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我们没法看到。科学家就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多媒体出示)通过科学家不断的探索地球内部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请研究这一问题的小组来介绍。师出示多媒体地球内部结构图。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它的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谁愿意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同学们介绍得非常详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资料,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在这三层里,地壳最薄,地核最厚。温度越往里越高。同学们再来看一下地球内部结构图你觉得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相似?并说出这个物体的结构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哪些部分相对应?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地球的构造,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用什么做?该如何去做呢?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案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在制作时,如果同一个颜色的橡皮泥不够用,相邻的小组可以调换颜色。好,下面开始制作吧!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变化的。那么,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呢?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研究。学生抢答。学生抢答。学生提出问题各小组商讨。小组内交流整理资料。小组汇报。学生抢答。研究第二个问题的小组汇报。小组汇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小组汇报。学生介绍。学生阅读多媒体上的资料。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学生汇报,抢答。(如:鸡蛋、荔枝等)。小组讨论交流方法。小组汇报。小组动手制作后展示。2、火山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 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运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情感: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3、知识: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重点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火山喷发视频短片。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短片就是火山喷发时候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火山喷发会覆盖城市,夺取人类宝贵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火山。(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资料卡。关于火山,你能提出哪些科学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那我们今天就主要来研究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你认为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研究科学问题有许多好的方法。之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火山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整理交流你们搜集的资料,总结一下火山是怎样形成的。2、 (此环节因实验材料较难准备,可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能够具体操作,不能实际操作的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短片)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检验一下你们的结论是否是正确的。出示材料:酒精灯、三脚架、铁盘、火柴、番茄酱、土豆泥等。(该实验有多种方案,如学生能够想到用其他实验材料做简单的实验尚可,如:晃动未开启的雪碧饮料,观察开启时雪碧有哪些变化。)怎样利用这些材料看到类似火山配发的情景?教师完善,出示注意事项。3、 做实验。小结:好,同学们,我们已经简单了解了火山喷发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对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作出的解释。(关键词:温度、压力、岩浆运动、上升至喷出地表,形成火山)三、迁移应用,拓展延伸了解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教师可适当讲解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等情况使学生了解火山对人类有利也有弊。课下继续搜集有关死火山的资料。(形成美丽的风景区)学生观看。谈感受。学生阅读,汇报从资料卡中获取的信息。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并汇报。自由回答。学生整理交流资料,作总结。4组、7组2号展示汇报。分组设计实验方案。9组、11组的1号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分组领取材料,做实验。1、5、8组的3号汇报实验结果。学生阅读课本P6资料卡。指一名学生朗读。学生可根据之前搜集资料或观看视频短片谈感受。3、地震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运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情感: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3、知识: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重点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火山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火山喷发时时常会伴有地震这一现象的产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震。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了解有关地震的资料。谈话: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之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地震的资料,请同学们在组内整理交流一下。展示资料。多媒体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资料卡。小结: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地震的危害性非常大。(二)研究地震的成因。1、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2、设计实验方案。出示实验材料:木棍、毛巾等。你能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检验自己的猜想呢?教师完善:向中间挤压叠成多层的毛巾;分别用力压不同数量的木棍。3、做实验。想想看,在这个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石层。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小结: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都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提出问题: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资料卡。了解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在课下探究有关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等相关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学生组内整理交流资料。分组展示汇报。学生观看、阅读。谈感受。学生猜想并汇报。(做实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1、3、5组的1号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分组领取材料,做实验。2、6、10组的2号汇报实验现象。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震的成因。4组、7组的1号汇报。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汇报。学生阅读资料卡,了解防震知识,掌握避震小常识。4、做一块卵石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2、情感:喜欢大胆想象;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3、知识:了解卵石的形成原因。重点了解卵石的形成原因。个性化设计教学措施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下面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如果我们想采集卵石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同学们说得真好!观察得也很仔细!不但发现了卵石的特点还感受到了卵石给我们带来的美。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那么你对卵石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解决怎样来做一块卵石和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三、自主探究,猜想假设1、初步探究,引导学生制作一块卵石。下面我们先来制作一块卵石,在制作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想一想,制作一块卵石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用什么方法制作呢?小组讨论一下。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些什么呢?同学们不但说得好,做得也好。刚才实验的时候,老师仔细观察了一下,每个人都非常认真,表现得非常棒。实验成功了!同学们思考一下,让砖块变圆都受到了哪些外部力量呢?2、深层探究,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刚才我们自己动手制作成功了一块卵石,那么自然界中的卵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先来观察一幅图片。(出示挂图:卵石形成的情境图,书中插图。)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卵石多分布在河道里或河滩上,而河道两旁不一定都有山。这说明什么呢?从发现卵石的地方沿河往上走,可以看到:在河流上游的两岸有高山,山上的石头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裂缝,摇摇欲坠;在山脚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这说明什么?石块从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你能发现什么?河道中的石块越来越小,棱角越来越不明显,表面越来越光滑。这说明了什么?从发现卵石的地方沿河往上走,可以看到:在河流上游的两岸有高山,山上的石头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裂缝,摇摇欲坠;在山脚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这说明什么?卵石多分布在河道里或河滩上,而河道两旁不一定都有山。这说明卵石的形成可能与河水有关系,这些石头很可能是从远处冲来的。在山脚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这说明河道中的石块可能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从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可以发现:河道中的石块越来越小,棱角越来越不明显,表面越来越光滑,这说明卵石可能是在水的流动过程中被搬运逐渐被磨圆的。那么高山上的岩石是如何落下来的。难道是有人拿锤子敲下来的?可能是什么原因?刚才有的同学说温度变化有可能会使岩石从高山崩落,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证明一下。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请小组内讨论一下。实验的方法是:用燃烧钳夹一小块岩石,先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放到烧杯里的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一下岩石有什么变化。(这里酒精灯代表大自然中温度升高,凉水代表大自然中温度降低。)同学们想的方法非常好!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模拟一下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实验。师: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师:看来温度的变化可以使岩石出现裂缝或破裂。自然界中,不仅是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水、植物对岩石也有破坏作用,像气温、水、植物等自然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现象叫风化。而且这些因素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并且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作用,才能使岩石风化、崩塌。师:那么通过以上的研究和推理,你能归纳出自然界中卵石的成因吗?师:说得很好!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渐失去棱角而形成了卵石。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师:我们知道了河滩上卵石的成因,那么你能以此推理出海滩上卵石的成因吗?海滩上的卵石应该和河滩上的卵石成因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掉到海里,受到海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形成了卵石。师:说得很对!老师给你补充一点,海水的力量很大,所以海滩上的卵石要更小、更圆!你们说,卵石越来越小,最终会怎样?师:对了!变成沙子。所以海边有美丽的沙滩!光着脚丫,挽起裤子,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有一种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快乐感觉,希望这种感觉你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感受一下!学生观看后谈发现。学生抢答。(海边,河边等。)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制作方法。小组汇报。学生汇报,抢答。学生汇报,抢答。学生汇报,抢答。学生汇报,抢答。学生自由答。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实验。学生汇报。学生推理自然界中卵石的形成。学生自由答。学生抢答。5、各种各样的矿物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运用简单的工具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2、情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知识: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重点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物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矿物的图片。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教师梳理,选择本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如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矿产怎样开发?怎样利用?等。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仔细观察矿物,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小结:矿物是埋在地下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有晶体结构、有光泽等等。(二)矿产和人类的关系。1、了解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加工和提炼。提出问题:你认为矿产是怎样开发的?媒体播放古法开采和现代开采视频短片。引导:看到煤井下的昨天和今天,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2、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多媒体播放煤的形成过程。根据煤的成因,引导学生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多媒体播放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3、 了解矿产的利用。提出问题:你认为矿产都是用在哪些领域?小结:(课本P13资料,能源矿产、金属狂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划分)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认识矿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意识到煤和石油全身都是宝,认识到许多矿物是不可再生的,过度的开采只会破坏自然资源。写一份倡议书,倡导保护能源矿产。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学生观看,谈感受。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小组内讨论,总结矿物的基本特征。自由汇报。学生猜想并汇报。学生观看并思考。学生谈感受。学生观看并思考。小组讨论煤是怎样形成的。自由汇报。小组讨论。5、6组1号尝试说出本组的想法。学生观看课本P13图片。用所获取信息及其生活中的经验自由汇报矿产在生活中的利用。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意识到矿产的重要性,知道要合理的开采,节约使用,保护能源矿产资源。6、地表的变化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2、情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知识: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重点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各种地貌的图片。提出问题: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表的变化。(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关于地表的变化,你最想研究什么?教师梳理: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猜想:你认为地表变化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探究地表变化的原因。1、设计实验:出示材料:托盘,沙子、水等。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地表变化的实验吗?教师完善。2、实验。3、多媒体播放奇特地貌景观。小结: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地震、风化作用、搬运作用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成很大影响。(二)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多媒体播放三峡水利工程,防护林,开山修路,乱砍乱伐。填海造陆等图像资料。小结: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一切活动有利也有弊。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课下继续进行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各小组做一份详细报告。学生观看、谈感受。学生猜想,做简单回答。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小组讨论,根据已有经验对火山、地震、风化等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分组设计实验方案。1、3、5组的1号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分组领取材料,做实验。2、6、10组的2号汇报实验结果。学生观看,体会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学生观看,小组交流,谈感受。小组讨论,视时间,展示汇报。7、声音的产生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2、情感:乐于观察,善于发现,喜欢合作。3、知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重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各种不同的声音。小结: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那么通过这个短片,你想知道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真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制造声音,体验声音产生的过程。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可以自己先制造出一些声音。提出问题:你用的什么材料?用的什么方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看到了什么现象?(二)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1、猜想:根据刚才的活动,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引导学生思考:发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现象?3、设计实验:同学们认为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会振动,你能利哪些简单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能发出声音?教师完善。并出示注意事项。方案一:吹气球,弄破吗,观察现象。方案二:水槽里装上水,用杯子盛满水向水槽内倒水,反复,观察现象。方案三:把橡皮筋紧绷在空纸盒上,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现象。方案四:用槌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4、做实验。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们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三、迁移应用,拓展延伸提出问题:锣声、鼓声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做才能使锣声、鼓声立即停止?揭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要使锣声、鼓声立即停止,可以用手按住鼓面、锣面,让振动停止,产生的声音就会停止。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观看,倾听,谈感受。学生自由提出想研究的科学问题。学生利用周围的任何材料制造声音。观察、感受,并进行思考。学生根据活动情况逐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析。1、5、9组1号汇报讨论结果。分组设计实验方案。2、4、7组的1号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小组补充。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实验领取材料,做实验。3、6、10组的2号汇报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并总结。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思考,自由回答。8、谁能传播声音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 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运用简单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2、情感: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3、知识:知道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重点知道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每天上下课的时候,铃声一响,在学校各个地方都能听到,铃声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的传播。(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猜想: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在哪里可以传播?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怎样做实验能够知道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指导学生参考课本P22空气传播声音实验方案。教师完善。实验:声音的传播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中的?(2)用手指轻挠桌面,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到声音吗?(3)将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入水槽中,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4、 做实验。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4、认识声波。指一名学生朗读。5、制作简易电话。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课下思考,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猜想并自由汇报。学生阅读P22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设计在液体、固体中能否传播声音的实验方案。7、8组1号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分组领取材料,做实验。1、5、组的4号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P23资料卡,了解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学生小组制作,视制作情况课堂展示。9、怎样听到声音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对耳朵的内部构造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验证假设。2、情感: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证据。3、知识:知道耳朵的内部构造;了解耳朵的卫生保健知识。重点知道耳朵的内部构造;了解耳朵的卫生保健知识。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 人是靠什么器官来收听声音的? 那么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它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听到声音这一课。 (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猜想:你认为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了解耳朵的构造。出示耳朵模型。教师讲解: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2、 探究耳朵的作用。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也就是说耳朵有什么作用,让我们设计实验来研究一下。出示材料:纸筒、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等。你能利用这些材料做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吗?教师完善。(实验过程参考教参P89)3、做实验。现象: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橡皮膜一旦破损不能形成振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4、了解耳朵的卫生保健。提出问题: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对人会有哪些危害?小结:耳朵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指导学生阅读P25资料卡。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课下继续了解声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抢答。小组讨论,猜想并汇报。学生观察耳朵的构造。分组设计实验方案。1、3、5组的1号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分组领取材料,做实验。2、6、10组的2号汇报实验现象。学生思考。 学生畅所欲言。小组讨论分析,各小组自由汇报。学生阅读资料卡,了解耳朵的卫生保健。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10、各种各样的声音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用尺子、鼓、橡皮筋等简单器材作对比实验。2、情感:喜欢大胆想象;原因合作交流。3、知识:知道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了解自然界存在超声波、次声波等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重点知道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了解自然界存在超声波、次声波等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谈话: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制造各种声音,了解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同学们,你能利用身边的各种物品制造出声音吗?注意仔细倾听, 声音有什么不同?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声音有大小和音调的高低的不同。(二)探究影响声音大小与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2、设计实验:那么声音的大小是不是和用力的大小有关?音调的高低是不是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你能利用身边的任何物体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吗?教师完善:拍桌子;敲击物品;弹绷紧和松弛的橡皮筋;尺子裸露长短不同,在振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等等。(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一切好的想法)3、 实验。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声音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用的力量越大吗,振幅大,声音也大;用的力量越小,振幅小,声音也小。当物体振动的频率快的时候,音调就高,反之音调就低。(三)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自然界中有这么多的声音,是不是所有的声音我们的耳朵都能听得见呢?指一名学生朗读,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26图片。小结:医学领域、军事领域。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课下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噪声的危害与防治。学生倾听,感受。学生抢答。学生利用身边物体发声,区别声音的不同。自由汇报。学生猜想。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自由汇报。各小组利用身边的各种物品,选择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操作。学生思考,阅读P27资料卡。学生观看图片,小组内交流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懂得交流,会查阅信息,能选择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2、情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3、知识: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重点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两段音频资料:乐音和噪声。谈话:听了刚才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生活中,人们通常把那些好听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声音叫做乐音(板书),把那些难听的、令人烦躁的声音称为噪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噪声的危害以及怎样去防治噪声。(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了解噪声的来源。噪声来自哪里?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28图片。小结:飞机起降;建筑工地的机器轰鸣;川流不息的车辆;歌舞厅内喧闹的音响。这些都是噪声的来源。2、噪声带来的危害。提出问题:你认为噪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之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整理交流一下你们的资料,看看噪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小结:噪声的危害(1)影响听力(2)影响工作学习,干扰睡眠(3)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3、 如何防治噪声。噪声使我们深受其害,我们应该想办法防止噪声,减少污染。你都知道哪些防止噪声的方法和措施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9资料卡,了解人们控制、消除噪声污染的方法和措施。噪声的危害很大,人们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来防治噪声,那么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去做?三、迁移应用,拓展延伸研究哪些材料可以降低或消除声。学生倾听,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观看,小组内交流,结对讲解。5、10组6号班内讲解图片内容。学生简单回答。小组内整理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各小组自由展示汇报。(汇报资料时每小组不得超过50个字,简洁,重点。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不要汇报重复的内容)学生组内整理交流资料,自由展示汇报。学生阅读资料卡。指一名学生朗读。学生思考,畅所欲言。意识到防治噪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12、秋季星空预习展示教案教学设计:杜艳凤学 习 目 标1、探究:能对四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2、情感:乐于观察,善于发现,喜欢合作。3、知识: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重点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教学措施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星空的视频资料。同学们,星空是美丽、浩瀚和神奇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秋季星空。(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认识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1、交流:同学们,关于星空,你知道什么?2、 认识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多媒体出示大熊座和仙后座的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小结:大熊座的尾巴部位有7颗星组成的勺子形,这就是一年四季全天最显著的星座之一北斗七星。仙后座的主要标志是由5颗亮星组成的W或M形。3、 学会看星空图。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33南天星空和北天星空图,了解南北两天具体的方位。小结:南天星空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北天星空是上南下北左西右东。4、 画出北斗七星的样子。5、了解星空的划分。引导学生阅读P34资料卡,了解星空的划分。(二)制定长期研究星座的计划。1、提出问题:星空中有许多显著的星座,以北斗七星为例,北斗七星组成的形状的、在天空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2、制订观察计划。怎样才能知道北斗七星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呢?(三)制作观星箱。教师出示制作步骤。三、迁移应用,拓展延伸利用观星箱长期观察研究星座的活动。 学生观看,谈感受。学生交流课前对星空的观察和发现。学生观察,找出这两个星座的主要标志。自由汇报。学生观察P33南北天星空图。小组讨论南天北天的具体方位。1、3组1号汇报。各小组自主纠正和补充。小组观察星空,找到北斗七星,画出北斗七星的排列形状。组内结对交流。5、7组3号板书。学生阅读资料卡。小组讨论、猜想。小组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济源市思礼镇招聘畜牧防疫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动物防疫法考试题及答案
- 西方行政学说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污水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 车辆识别与目录检索课件
- 特行场所知识培训会课件
- 度初中数学期末考试卷-函数及其图像1-1432948707407360-237-A4
- 12K101-3 离心通风机安装
- 2023年安徽师范大学医院高校医学专业毕业生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经典分镜教程-电影分镜头画面设计机位图设计课件
- Test Plan Template:测试计划模板
- 心衰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培训精品课件
-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 金属封闭母线
- 道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