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诗润桃李溢芬芳_第1页
春色满园关不住诗润桃李溢芬芳_第2页
春色满园关不住诗润桃李溢芬芳_第3页
春色满园关不住诗润桃李溢芬芳_第4页
春色满园关不住诗润桃李溢芬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色满园关不住诗润桃李溢芬芳辽宁省大石桥市钢都小学,坐落在大石桥市东南端的红旗山脚下、淤泥河西岸,这是一所具有55年建校史的城郊小学。学校现有教师110名,教学班32个,学生1400名。2008年以来,和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主旋律,钢都小学以“传承民族文化、打造诗香校园;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内涵”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以背诵为侧重点,以改写、仿写为转折点,以儿歌创作为生长点,以格律诗入门为催升点,成功探索了一条“诗词进校园”特色校创建之路。一、寻找发展出路众里寻他千百度大石桥市钢都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多是流动、留守儿童。学校从2005年开始列入大石桥市城市规划的重建行列,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一直没有在外部环境上多做文章,因此,学校无论从外部环境和生源上都不占任何发展优势。如何克服劣势,寻求到学校发展的出路,是摆在以董静兰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8年,大石桥市教育局下发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参考意见,那么“以特色校创建为载体提升办学品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便成了钢小人的办学思路,而确立哪种特色项目便成了钢小人的搜索目标。二、确立特色项目借取东风第一枝(一)“诗词进校园”特色校创建背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中华诗词总会发出了传承中华诗词文化的大背景下,大石桥市政府提出了“文化兴市、打造诗词之乡”的战略构想。钢小人认识到:中华诗词,是国学之精华,文明之奇葩,既能抒怀启智,又可立德修心。“诗词进校园”是继承中华文化遗产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最终锁定了“诗词进校园”这一特色校创建项目,并开始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二)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规划2008年3月,学校把“诗词进校园”同特色校创建工作合二为一,定位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了创建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目标。1、创建工作的纵向目标即近期目标为(2008年2010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诗词、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及积累诗词的习惯;远期目标(2010年2月2013年7月):通过持之以恒的系列创建活动,最终达到100%的毕业于钢都小学的学生都能声情并茂地背诵100多首古诗词,积累200多个诗词佳句,并能灵活地在作文中引用,50%毕业生能仿写诗词,30%的学生能尝试诗歌创作。2、创建工作的横向目标即校校有特点、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长。3、创建工作的梯度目标即低年段着重通过引导学生读、背、写、画古诗词,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和积累古诗词的习惯;中年段侧重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改诗成诗,改诗成文,将古诗词佳句恰当引用到作文中;高年段侧重渗透诗词创作知识,将学生逐渐引领到诗词创作的轨道上来。围绕上述不同层面的目标,2008年4月,钢小人如火如荼地展开一系列创建工作。三、开展创建活动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诗韵氛围钢都小学以“一墙一壁”为阵地,渲染古诗词文化。教学楼内走廊北墙挂满了学校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诗词传世佳作、师生的诗配画、画配诗及以书写诗词为内容的软硬笔书法作品;南墙设一道横贯东西的“诗苑风景线”,上面贴满了学生收集书写的精美诗词、改写的诗文、恰当引用诗词名句的作文、创作的儿童诗歌。各班教室四壁开辟了师生共同设计的诗词专栏。校园处处诗情涌动、诗韵飘香。(二)开展“诗教”活动抢占“诗教”主阵地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进“诗教”方法为突破口,探索了一套完整的“学、读、练”系列教学模式。这套教学模式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教师的智慧,夯实了教师的诗教功底。(三)开展诵背活动厚积文化底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背诵是更好地吸收诗词经典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钢都小学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从激发兴趣入手、引领学生大量诵背。1、指导朗读,循声入境经典诗词语言精练,只有反复咏唱,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老师们首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懂词意,其次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读出意蕴,领会含义。“知其意,会其神,悟其美”的朗读,使学生对古诗产生浓浓的兴趣。2、引导“趣”背,厚积薄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们主要采取以“唱”助背、以“玩”助背、以“画”助背、以“赛”促背、以“演”助背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大量古诗词。四、创建特色班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了推动“诗词进校园”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2010年秋学期钢小人又提出了创建诗词特色班的构想,学校要求36年的班级在普遍读背积累古诗必背70首的基础上,结合师生兴趣,或深入研究一位诗人的诗,或深入研究一种体裁风格的诗、或进一步凸显一种诵背或创作形式。各个教学班分别申创了:爱国立志诗词特色班、诗词朗读特色班、诗词配画特色班、诗词演唱特色班、诗改诗特色班、诗歌创作特色班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了相应的创建活动。从搜集的诗词到诵背的诗词,再到诗词配画、诗词书法,到唱诗词、演诗词、改写诗到创作诗词,办板报、诗词特色报,都紧紧围绕特色项目凸显班级特色。经过半年多的尝试,班级特色创建已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五、回首来时路亦有艰辛亦有歌从2008年4月至今,钢都小学“诗词进校园”创建工作经过了四个春秋。四年来,为了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整体推进的目的,学校先后于2010年10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校际交流,于2011年的4月15日进行了一次阶段成果展。那一张张稚气中不乏儒雅的脸,那一堂堂生动的诗词展示课,那一摞摞厚厚的档案,一本本师生诗词采蜜集、师生诗词书法集、师生诗配画集、学生诗词特色报集、师生诗词创作集,无不氤氲着诗词的意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钢都小学诗词进校园创建工作不仅使师生在诗词创作方面实现了很多零的突破也促进了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2010年在大石桥市钢都区庆祝建党汇演中,副校长江冬梅创作的诗党旗飘飘荣获一等奖;在2011年庆“七一”大石桥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中,李春茹主任朗诵的沁园春雪获得一等奖;百余首师生创作的诗词作品先后发表在省市诗词刊物上,在大石桥教育局组织的近几届师生艺术展演中,学校展示的节目无论歌、舞、还是书画、摄影作品均以诗词为内容,彰显了诗词进校园的特色。2009年以来共有百余个节目或书画、摄影作品获奖。经典诗词不仅浸润了孩子们的金色童年,同时也涵养了这所历久而弥新的学校。在大石桥教育局近几年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测试中,钢都小学均名列前茅;2008年以来学校还多次获得了辽宁省实验教学先进校、辽宁省体育锻炼先进单位、营口市科普示范校、营口市德育工作先进校、营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