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ppt_第1页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ppt_第2页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ppt_第3页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ppt_第4页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主讲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服装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保暖美观的服务性能 人们在纺织品使用和服装穿着方面有了不少新讲究 新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纺织品使用及服装穿着的安全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无污染无危害和有利于健康及环境保护的 绿色纺织品服装 已被不少消费者认同 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出台的国家级标准分为推荐性和强制性两种类型 推荐性的国家标准通常以 GB T 的形式作为标准代号的开头符号 所谓强制性标准是指生产单位 经销单位在产品生产 加工及销售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的标准 以确保产品 或商品 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由于目前国内纺织品及服用面料在印染 后整理等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些含有化学物质的染料 助剂和整理剂 其中有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一定毒害作用与不良影响 存在安全隐患 违反了国家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的原则 保护环境的原则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 因此制定相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制约是十分必要的 强制性标准一经颁布 必须贯彻执行 否则对造成恶劣后果和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 要受到经济制裁或承担法律责任 现在我们着重解读一下2011年1月14日正式颁布 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新版 GB18401 2010国家强制标准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下简称 技术规范 一 技术规范 的标准适用范围 在我国境内生产 销售的服用 装饰用和家用纺织产品 都属标准监控的范围 都必须达到 技术规范 的技术质量要求 二 技术规范 中产品的分类按婴幼儿类 直接接触皮肤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类3个类别划分纺织产品 分别以A B C为代号 产品分类为 A类 婴幼儿纺织产品B类 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C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 A类婴幼儿纺织产品定义 年龄在36个月和身高在100cm及以下的 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 如 尿布 内衣 围嘴 睡衣 手套 袜子 外衣 帽子 床上用品等 详见下附表 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中 吊牌 中标明 符合安全技术类别GB18401 2010A类 婴幼儿用品 婴幼儿纺织品包括 1婴幼儿内衣 宝宝套装 婴幼儿套装 连体装 婴幼儿背心 肚兜和内衣等 2婴幼儿外衣 各类外衣 开裆裤 裤子 棉服和斗笠 斗篷 等 3婴幼儿床上用品 床单 床罩 婴儿被 毛巾被 毛毯 绒毯 枕套和枕巾等 4其他婴幼儿用品 尿布 尿裤 尿不湿 围嘴儿 毛巾 手帕 袜子 手套 帽子和布鞋等 婴幼儿是一类特殊的人群 他们各个器官尚处在生长期 身体机能还不完善 容易受到各种物质侵害 因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是人们重点关心和保护的对象 因此对安全卫生方面应有严格要求 针对儿童特殊要求 国内外都制定了相关检验标准 婴幼儿针织服饰的执行标准FZ T7025 2006自2014 3 1起新执行标准为 FZ T7025 2010针织儿童服装的执行标准FZ T7045 2006自2014 3 1起新执行标准为 FZ T7045 2010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 在穿着或使用时 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 如 内衣 衬衣 裙子 裤子 袜子 床单 被套 毛巾 泳衣 帽子等 详见下附表 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中 吊牌 中标明 符合安全技术类别GB18401 2010B类 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B类产品包括 1贴身内衣 胸衣 文胸 腹带 紧身衣 连裤胸衣 胸衣衬裙 背心 内裤 汗衫 连裤袜 睡衣 浴衣及泳装等 2普通内衣 中衣 二层衣 棉毛衫裤 衬衫 衬裤 羊绒衫 针织内衣 包括棉 毛 丝 麻 化纤纯 混纺 交织品 精梳轻薄型毛针品毛 包括各类毛 化纤纯 混纺或交织品 线衣 保暖内衣 短衬裙 T恤衫 针织工艺衫 女罩衫 连衣裙 旗袍 沙滩装 背心裙 连衣裤和体操服等 3单外衣 短裤 西裤 便裤 除粗纺呢绒 休闲裤 西服裙 长裙 短裙 裙套 裙裤休闲服装 免烫服装 牛仔服装 单服装 单便服 中式罩衫和运动装 职业装 春秋装等 4家用或公共场所用纺织品 手帕 毛巾 浴巾 餐巾 沙发巾 沙发 椅 套 床单 纺织凉席 兼作床单使用的床罩 被子 毛巾被 线毯 枕巾 被套和枕套等 5其他制品 帽子 纱巾 围巾 头巾 脖套 手套 护肘 护腰及护膝 和袜子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在穿着或使用时 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 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 如 外衣 裙子 裤子 窗帘 床罩 墙布等 详见下附表 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中 吊牌 中标明 符合安全技术类别GB18401 2010C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产品包括 1外衣 外套 西服 中山装 茄克衫 猎装 夹便服 外罩衫 粗纺呢绒裤子 粗纺呢绒裙子 厚罩裤 大衣 披肩 披风 棉衣裤 防寒服 羽绒服 制服 礼服 运动装 罩衫 风雨衣和其他外套服装等 2家用或公共场所用纺织品 床罩 多层复合 被芯 枕芯 靠垫 窗帘 墙布 门帘 帷幕 床幔 蚊帐 公共场所家具套 台布 围裙 餐桌用纺织品 3其他制品 领带 领结 腰带 袜带 背带和睛雨伞 厚型涂层织物 仿麂皮面料 植绒布 粗纺呢绒 长毛绒 针织毛皮 粗梳绒线和棒针毛线等 附录 现行国家行业的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 T18132 2008丝绸服装QB T1615 2006皮装服装GB T2660 2008衬衫GB T2662 2008棉服装GB T2664 2001男西服 大衣GB T2665 2001女西服 大衣GB T2666 2001男 女西裤QB T2822 2006毛皮服装GB T14272 2002羽绒服FZ T81004 2003连衣裙 裙套FZ T81006 2007牛仔服装FZ T81007 2003单 夹服装FZ T81008 2004茄克衫FZ T81009 1994人造毛皮服装FZ T81010 2001风雨衣 风衣FZ T73001 2008袜子FZ T73002 2006针织帽FZ T73006 1995腈纶针织内衣FZ T73007 2002针织运动服FZ T73008 2002针织T恤衫FZ T73009 1997羊绒针织品FZ T73010 2008针织工艺衫FZ T73011 2004针织腹带FZ T73012 2008文胸FZ T73013 2004针织泳装FZ T73015 1999亚麻针织品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名称FZ T73016 2000针织保暖内衣FZ T73017 2008针织睡衣FZ T73018 2002毛针织品FZ T73019 2004针织塑身衣FZ T73020 2004针织休闲服FZ T73021 2004针织学生服FZ T73021 2004针织学生服FZ T73023 2006抗菌针织品FZ T73024 2006化纤针织内衣FZ T73025 2006婴幼儿针织服饰FZ T73026 2006针织裙套FZ T24009 1999精梳羊绒织品FZ T24007 1998粗梳羊绒织品GB T8878 2002棉针织内衣FZ T81001 2007睡衣套FZ T43015 2001桑蚕丝针织服装GB T18863 2002免烫纺织品FZ T64010 2000远红外纺织品FZ T81012 2006围巾 披肩FZ T43014 2008丝绸围巾FZ T81011 2008领带FZ T62003 2006手帕FZ T62006 2004毛巾QB T2493 2000纸尿裤 三 技术规范 的五大要求 技术规范 对纺织产品提出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共有5个大项 1 甲醛含量2 pH值3 色牢度4 异味5 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1 甲醛含量 视不同产品的分类 对甲醛含量做出了允许限量存在的规定 A类产品 婴幼儿用品 其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mg kg B类产品 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产品 其甲醛含量必须低于75mg kg C类产品 非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产品 其甲醛含量必须低于300mg kg 2 pH值视不同产品的分类 对pH值做出了允许限量存在的规定 A类产品的pH值应在4 0 7 5之间 B类产品的pH值应在4 0 7 5之间 C类产品的pH值应在4 0 9 0之间 3 色牢度色牢度是指染色纺织产品色泽耐受外界影响的坚牢程度 即经过洗涤 摩擦 汗渍 熨烫或光照等作用后其褪色 沾色程度 染色牢度一般包括耐日晒 耐水洗 干洗 耐酸 碱汗液 耐唾液 耐干 湿摩擦 氯漂白 非氯漂白等具体内容 染色牢度问题不仅涉及产品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而且也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技术规范 对色牢度合格的判定共有五项具体要求 详见下页表1 技术规范 还明确了B类和C类产品不要求做耐唾液项目检验 洗涤褪色型产品不要求做整个色牢度项目检验 表1 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对色牢度合格的判定要求产品分类具体项目A类B类C类耐水 变色 沾色 3 4级3级3级耐酸汗渍 变色 沾色 3 4级3级3级耐碱汗渍 变色 沾色 3 4级3级3级耐干摩擦4级3级3级耐唾液4级 4 异味纺织品服装自身材料不清洁 含有毒性的物质或在生产 运输 贮藏过程中方法不当受到某些毒性物质的污染 会发出异常气味 如霉味 高沸点汽油味 煤油味 鱼腥气以及刺鼻的芳香烃味 香水味等 技术规范 规定 A类 B类 C类各纺织品服装产品均不得出现危害人体健康的异味 5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采用芳香胺致癌物质的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和服装 通过与人体长期直接接触 毒性物质会被皮肤吸收 深入体内影响组织和脏器 改变原有DNA结构 最终诱发病变和导致癌症发生 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规范 明确规定 A类 B类 C类各纺织产品均禁止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检出限为20mg kg 并在附录中列出了23种会分解芳香胺致癌物质染料的名称 国家强制标准GBl8401 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由于只涉及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产品的其他要求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但相关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对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不符合该技术规范规定的 必须以该规范为准 对违反本 技术规范 的行为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等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处罚 目前 国际上几乎所有的纺织品生态标准都是实行自愿采用的方式 众多的限量控制要求也常常被有选择地加以采用 而我们所讨论的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由于是具有法规性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因而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既要考虑到对人体的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又必须顾及我国纺织业目前实际的技术水平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实际消费水平 具体分析这五项强制性的监控内容不难发现 甲醛含量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这两项内容 其实已经成为目前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中的最基本的安全技术要求 我国现阶段出口欧美和日本等国的纺织品服装几乎都已被要求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 而欧盟和日本亦已都有相关的法规来对这两项内容进行严格的管制 至于所列的几项色牢度指标 无论国内 国外 都是染色纺织品所必须检测的内容 虽然并无直接的证据证明色牢度与人体的健康安全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但良好的色牢度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染料脱落转移到人体皮肤上而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