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doc

小麦割晒机的设计【带SolidWorks三维】【4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稿】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278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8-12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小麦 割晒机 设计 solidworks三维 cad图纸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小麦割晒机的设计 答辩
资源描述:

小麦割晒机设计

26页 11000字数+论文说明书+答辩稿+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分禾器.DWG

割刀.DWG

小论文.doc

小麦割晒机三维图.rar

小麦割晒机总装配图.DWG

小麦割晒机的设计答辩稿.ppt

小麦割晒机设计开题报告.doc

小麦割晒机设计开题报告.ppt

小麦割晒机设计论文.doc

带轮.DWG

  前 言

小麦是一种在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的食用作物,它的发源地是中东地区。因为小麦是世界上生产总量仅次于玉米且高于稻米排名第二的粮食作物,所以小麦收割的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较为重大的课题。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多发展,大型的收割机已在世界各国的平原和大片的土地上广泛使用。但是,我国大部分种植的小麦除了在平原或大块的土地上,还有在高原或山地上,以及一些小麦种植面积较小的地区,它们都无法应用大型的收割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现有的收割机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小型拖拉机驱动的收割机。该收割机可以应用在山地、小块土地和不规整地块种植地区。

本文在对该设计的小型收割机的基础上、借鉴许多联合收割机,本着结构简单、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为目标的同时还要遵循可靠性的原则,设计出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适合于多种环境下工作、而且具有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驱动式收割机。

收割机设计方案设计农业机械收割机,通过对比研发,综合考虑传动效率,结构外观、收割方式与加工成本,确定最合理的方案。然后对割麦机的整体结构与关键组成机构做了具体设计与理论研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机架、割台、分禾器、拨禾轮、曲柄连杆机构等部分。并且对收割机的重要部件如轴承、齿轮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和理论校核,使所选机构为最优,以保证机构的可靠性,装配后的收割机最优。

关键词:小麦;割晒机;设计

目 录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小麦割晒机发展状况 1

    1.3小麦割晒机存在的问题 4

1.4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4

1.5预期目标 5

1.6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5

1.7工作条件及解决方法 5

2小麦割晒机总体设计 5

2.1收割的典型方法及收割方案的选择 5

2.2小麦割晒机机的结构 6

3收割机的基本参数的确定及相关设计 7

3.1作业速度 7

3.2割幅 7

3.3喂入量 8

3.4割刀速度和机器前进速度的关系 8

3.5小麦收割机下刀的直径,拔麦尺寸和收缩比 9

3.6轴距、轮距、接地压力和最小离地间隙收割机的轴距 10

3.7割刀切割数据计算 10

4切割系统的设计 12

    4.1收割机的上、下刀设计 12

    4.2切割器的确定 13

5其他结构的确定 14

    5.1轴、轴承、键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14

    5.2小麦割晒机输送系统的设计 19

    5.3总体结构尺寸 19

    5.4外形结构尺寸确定和中心估算 20

总 结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麦是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主要主食,我国2014年小麦播种面积为3.69亿亩,全国小麦产量高达1.26亿吨左右,比2013年增长3%左右。到目前为止,全国小麦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已远超70%,尤其是南方平原地区,其机械化已达到了世界先进化水平。但由于我国建国较晚和科技较为落后等因素,导致我国小麦收割机的研发相比较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地通过研究国外收割机的的先进收割机和开发自主机器才逐步发展起来,并且某些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对种植在平原或大块的土地上的小麦,使用大型的收割机。但,对种植于山地上的和较为分散的小块土地上的小麦不适合用大型的收割机,所以在区域进行劳作的农民只能运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作业——使用镰刀进行人力收割。该方法劳动量非常大,工作效率非常低。

小麦收割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及时进行,以保证丰产丰收。如小麦一般要求在5-8天的黄熟期或完熟初期内收获完毕。收获过早,籽粒不满,影响产量;过迟,易造成脱离损失。小麦收获时期又正值雨季。若不及时收割,会造成植株倒伏、穗上发芽和种子霉烂等损失。俗语说“麦熟一晌,龙口夺粮”、“八成熟,十成收”、“十成收,两成丢”,说明小麦及时收获的重要性。因此,实现具有生产效率高、谷物损失少、高效优质特点机械收割,对确保粮食丰产丰收起着重大作用。其中,小麦割晒机成本低、割收后小麦的浪费率低、特别适合我国现在的土地状况。为使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尽出自己的贡献,自己将会对传统小麦割晒机制作、设计及优化等。

1.2国内外小麦割晒机发展状况

1.2.1国外小麦割晒机发展现状

国外农业发展主要以大型农业生产模式为主,而具有高生产率和良好稳定性的联合收割机则具有广阔的市场。为了适应能够赶上这一变化潮流,近些年,国外联合收割机研发生产在不断地改进与进步,如增大分离系统结构尺寸、装用大功率发电机、采用电子和信息技术系统等。联合收割机的发展方向体现出的特点为:宽割幅、大喂入量;通用型、组合型收割;人机舒适性、操作简易性并且更加的智能化和数控化。

国外收割机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为欧美和日本等地。其中全喂入脱粒收割机大多应用在欧美等地区,由于该机型具有体积大和高生产率等特点,因此可以在小麦生产量较大的地区应用;而日本则以中小型机为主,其特点是半喂入,体积较小,其工作效率比欧美等地区的收割机的工作效率要低。大型收割机,喂入量一般为5-6公斤/秒,高者达10-20公斤/秒,装有功率为130-160马力的发动机,甚至还配有功率达250左右马力的发动机,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投资和使用成本,节省了能源。据约翰?迪尔公司的有关资料分析,喂入量为1.5-2公斤/秒的机器与喂入量为6-7公斤/秒的机器相比,单位生产率所配的发动机的功率和机器购置费用要高一倍。

七十年代末期,北美几家公司研制了几种轴流型联合收割机。这种机器收割效率高,适于收割干燥地区的小麦、大豆,玉米,籽粒破碎率低。但对收获潮湿小麦适应性差,能源消耗较多,未能推广。

 欧洲几家公司现在研制出一些新型联合收割机,这些新机型采用了传统型脱粒装置,用离心分离装置替代逐稿器,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效率,如克拉斯(Class)公司研制了一种带有多轮式分离装置的联合收割机D0116cs,据称喂入量可达10公斤/秒以上。斯佩里一新荷兰(Sperry-New Holland)公司研制成一种采用传统脱粒装置,加分离轮和轴流式分离装置的联合收割机TF42型和TF44型。

 图1-1国外最新小麦联合收割机

1.2.2国内小麦割晒机发展现状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研制铺放式收割机,经过不断地研究外国收割机的基础上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规模[2]。1960年,我国开始应用国外的畜力摇臂收割机,这种收割机产自荷兰、捷克等一些西方国家,然后我们在对国外的这些收割机进行研究与分析,逐渐设计了许多适应我国收割特点的蓄力收割机,其中太谷号和霍邱号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其设计的结构有缺陷,可靠性系数低,后期保养不健全和受畜力条件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未能够实现普遍的应用。而在此时,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吉林省东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自行研究与开发了许多前悬挂式和后牵引式的收割机,它们是由大中型拖拉机为动力,其割幅大约是在2.0 -4.9m之间,GS-4.6型、4SX-3.8型等是其主要代表。但是它们存在着较大的限制,它们的铺放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只能应用于联合收割机分段收获阶段当中的拣拾阶段,而不能应用于分堆打捆。为了达到分堆打捆的作业目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全国各地开始致力于研发新机型致力于解决上诉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是卧式割台双帆布转向条放式和上海一108型立式割台式收割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结构的不合理、后期的维护等)一直得不到普遍的应用。一直到1970年,我国小麦收割机的研制与开发才日益走向成熟。我国再对日本立式割台收割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摒弃其缺点,然后增加了一个构件一一星轮扶禾器,并且被切割割下来的作物铺放垂直于与机器前进方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人工打捆。北京一18-5型以及130(140)型、160型等铺方式联合收割机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联合全国许多省份的农机研究部门以及十多个厂家对该类收割机重新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对其结构加以完善,进而再原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新型的收割机,并且确定了其定型的依据是靠其配套的动力装置(手扶和小四轮拖拉机)而决定的。至此在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推广小型铺放式收割机的热潮,其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这一期间得到了较快的进步。

在国外收割机器和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发了谷物联合收割机,它的逐步发展是通过消化、吸收、仿制国外的收割机。到目前为止,己经形成了以大、中、小型并重,自走式、牵引式以及拖拉机悬挂式共存,自主研发式机占主导的局面,而且己有不少产品出口国外,走向世界。

  总 结

此次设计的任务是完成小麦割晒机机的设计。这是我们在大学期间所进行的一次非常全面的设计,为自己在大学四年所学习知识的全面总结和巩固,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做设计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通过本环节把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学课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把大学四年来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为我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个非常全面而系统的设计题目,非常锻炼人。从方案的论证到最终的设计,涉及的领域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等等。通过设计实践,提高我计算、制图能力;使我们能熟练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图集、规范,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机械方面知识得到系统的巩固和提升。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我还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如Solidworks,CAD2007的使用和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应用。

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设计人员只是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具有更加渊博的知识,如应该对计算机应用,农产品的特性,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等各个方面能力进行加强。

在设计过程中也曾遇到很多的问题,但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手册以及老师的精心指导,都得到了解决,设计过程基本顺利完成。 致 谢

毕业在即,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在范修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设计任务基本完成了。在撰写论文期间,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范修文,从设计的选题、实施到撰写、修改和定稿,范老师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导师的悉心指导、热忱鼓励不仅使我树立了深远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还有,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将使我终生受益。同时我还要感谢大学期间各位任课老师在学习上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他们的关怀和熏陶让我在这四年里收获颇丰。

最后,也感谢和我一起学习的同窗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感谢他们的陪伴与帮助,愿我们以后的人生都可以充实、多彩与快乐!

参考文献

[1]魏宏安.我国小麦收获机械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36(10):2-6.

[2]景晓村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工业[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北京农业工程大学[J].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12:27+30.

[4]胡伟.我国联合收割机技术与市场发展分析[J].农村机械化,1998,(2):38-39.

[5]杨家军主编.机械创新设计技术[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韩正最,栗震霄,魏宏安等.齿形链式切割器的研究实验[J].农业工程学报,1998 14(2):86-89.

[7]日本农机学会.农业机械手册[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8](俄)卡那沃依斯基编,吴春江译[J].收获机械.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 

[9]沈鸿.机械工程手册(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10](日)江崎春雄,姜领雄译.割捆机和联合收割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11]魏道德.工程力学[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53-54+68.

[12]张民安.圆柱齿轮精度[J].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03:210-211.

[13]淮良贵等主编.机械设计[M].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内容简介:
200 年 月 第 期 - 94 - 分体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设计 摘 要:小麦是一种在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的食用作物,它的发源地是中东地区。因为小麦是世界上生产总量仅次于玉米且高于稻米排名第二的粮食作物,所以小麦收割的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较为重大的课题。进入 21 世纪,随着科技的不多发展,大型的收割机已在世界各国的平原和大片的土地上广泛使用。但是,我国大部分种植的小麦除了在平原或大块的土地上,还有在高原或山地上,以及一些小麦种植面积较小的地区,它们都无法应用大型的收割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现有的收割机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小型拖拉机驱 动的收割机。该收割机可以应用在山地、小块土地和不规整地块种植地区。本文在对该设计的小型收割机的基础上、借鉴许多联合收割机,本着结构简单、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为目标的同时还要遵循可靠性的原则,设计出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适合于多种环境下工作、而且具有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驱动式收割机。 关键词: 小麦;割晒机;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小麦是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主要主食,我国 2014 亩,全国小麦产量高达 吨左右,比2013 年增长 3%左右。到目前为止,全国小麦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已远超 70%,尤其是南方平原地区,其机械化已达到了世界先进化水平。但由于我国建国较晚和科技较为落后等因素,导致我国小麦收割机的研发相比较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地通过研究国外收割机的的先进收割机和开发自主机器才逐步发展起来,并且某些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对种植在平原或大块的土地上的小麦,使用大型的收割机。但,对种植于山地上的和较为分散的小块土地上的小麦不适合用大型的收割机, 所以在区域进行劳作的农民只能运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作业 使用镰刀进行人力收割。该方法劳动量非常大,工作效率非常低。 小麦收割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及时进行,以保证丰产丰收。如小麦一般要求在 5的黄熟期或完熟初期内收获完毕。收获过早,籽粒不满,影响产量;过迟,易造成脱离损失。小麦收获时期又正值雨季。若不及时收割,会造成植株倒伏、穗上发芽和种子霉烂等损失。俗语说“麦熟一晌,龙口夺粮”、“八成熟,十成收”、“十成收,两 收割,对确保粮食丰产丰收起着重大作用。其中,小麦割晒机成本低、割收后小麦的浪费率低、特 别适合我国现在的土地状况。为使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尽出自己的贡献,自己将会对传统小麦割晒机制作、设计及优化等。 1 设计原理及机构 设计原理 小麦割晒机是通过拖拉机右侧皮带轮动力输出传动到离合分离主轴,离合随时控制割晒机的运动和停止,再把主轴动力传动割晒机齿轮箱中。齿轮箱变速后把动力一部分输送到曲柄摇杆机构上,为割刀切割小麦茎秆提供动力;另一部分动力带动皮带转动,将割刀切割后的小麦输送至该机构的一侧。从而实现割晒机各个工作部位完成小麦割倒、输送、铺放工作。小麦割晒机是通过拖拉机为机构 提供动力。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土地使用状况“每家每户土地少且不集中”。并且,小麦割晒机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条件,山地、高原等。小麦割晒机极大的方便人们收获小麦。 图 1 割刀作业切割小麦截面图 of of 优点是小麦割晒机非常适合我国现有的现有土地使用状况,每家每户拥有的耕地面积小且不集中。200 年 月 第 期 - 95 - 小麦割晒机用于成熟不一致、田间杂草较多或由 于机具、劳力安排等原因需要提前在蜡熟期割倒铺放的小麦收获作业,延长了小麦的收获期,提高了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利用率。麦穗经通风晾晒后具有后熟增重作用,因而能使小麦增产,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和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农民对机具 一要小 ,二要巧 ,三要花钱少 的要求。并且,对工作环境要求低,适用于多种场合。 总体设计 小麦割晒机的机结构示意,如图 2 所示。 齿轮箱 图 2 小麦割晒机结构示意图 of 5上的拖拉机配套使用。作业时,小麦割晒机把动力通过转动轴传递到切割器上切割小麦,小麦通过麦秆的挤压紧贴于传送带上。带轮带动传送带转动,被切割的小麦就通过输送带 的作用铺放与小麦割晒机的一侧。本机整体采用 3 部分结构,主要有切割系统、输送系统和传动系统。切割系统主要是使小麦茎秆被切割;输送系统主要是将切割系统切割后的小麦茎秆运至机器的一侧;传动主要是为切割系统、输送系统提供动力。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 外形尺寸 /844 1841 640 收割幅宽 /1500 作业速度 /轴转速 /r 240 配套动力 /拖拉机 切割器形式:往复式切割器 2 关键部件设计 割刀 切断茎秆 要求个到必须克服其横切面内的切割阻力,但是由于水稻、小麦等作物的茎秆刚度小,在受到极小的外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弯斜,从而导致切割较困难。因此,为了能够顺利切割茎秆,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比如说增加割刀的速度、 给予被切割的茎秆适当的支撑或是提高切割效率等。 无支撑切割 :它是动刀片直接切割茎秆。无支撑的茎秆在较低速度被切割时,会很容易被推倒或折断,从而失去了切割效果。其原因是茎秆无支撑,只能依靠其自身的弯曲 P、是很难与动刀的切割力200 年 月 第 期 - 96 - 相平衡的。这就导致动刀必须以一定的切割速度才能使原来静止的茎秆在瞬间获得来自其 传递的速度,随即茎秆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及与其反方向的惯性力,茎秆就可以被切割。所以,在使用无支撑切割时就必需要有较大的切割速度才能实现切割,而且还能提高切割效率。但是,却增加了功率的消耗、增加了整机的振动和徒添一些不必要的空割。 (1 1 / ) /q B V m W C 式中 m/s ; ,取 450 亩; B 称谷草比。 由此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B 与 反比关系。对于收割一定的喂入量,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对比采用小割幅配以较快的前进速度,还是采用较大割幅配以较低的速度。从小麦收割机的受自身结构的限制出发来看 :割幅越大收割机的尺寸和重量也就越大 ;进而导致增加行走消耗的功率,进而引发劳动强度的增加,也就是人要提供更大的力。 / ( / 3 0 ) ( / 3 0 ) /j d m m S H S H 式中 进距。 上所诉实际工作当中的上刀盘若凡过小,则割断刃口容易发生杂乱的现象,将会影响切割质量,进而诱发茎杆折断和拉断等问题 ;反之,重割现象将不可避免,进而引发剧烈的震动。 动力机功率(马力) 整机重量(公斤) 割幅(米) 3 4 200 左右 0 12 500 左右 0 30 1500 1800 0 50 2000 以上 目 参数 偏距 柄半径 39 连杆长度 1 割刀工作数据 of 3 旋耕刀结构示意图 of 传动系统 偏置的曲柄连杆机构示意图如图 2示。割刀的运动特性对切割器性能有直接影响,往复式切割器工作时动刀片在曲柄连杆机构的驱动下做横向的往复直线运动,且运动是间歇的。通过对该机构的运动分析找出割刀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合理的割刀速度提供理论依据 往复式切割器割刀的速度是实时变化的,在实际运用中多采用割刀的速度,割刀平均速度表示的是割刀完成一个行程的平均速度,而实际的切割速度都大于割刀平均速度,割刀平均速度是往复式切割器中用 来确定曲柄转。 200 年 月 第 期 - 97 - 22 2 2222c o s ( )s i n ( )1 c o s ( )s i n ( )c o s ( )xx r r r 式中 : 一曲柄轴旋转角速度, s ; r 曲柄半径, t 曲柄由左极点起转过的时间 S。 速度是往复式切割器中用来确定曲柄转速只有当切割速度与作业速度相适应时才能保证不漏割。 3 0 1 5p S nS t 只有当切割速度与作业速度相适应时才能保证不漏割,否则将产生漏割。 往复式切割器割刀的运动是由水平横向运动和机组前进运动合成的,割刀横向运动平均速度与机组前进运动速度的比例关系,决定了割刀的运动轨迹。 图 4 小麦割晒机结构示意图 of 对曲柄连杆进行运动分析时,由于连杆长度远大于曲柄半径 r,动刀片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简谐运动,以曲柄中心为原点, X 轴右方向为正,可得到动刀片位移 x、速度 v 和加速度。 其它部件 本机 输送系统是油菜割晒机的重要装置,其输送通畅性能直接决定作业 效率和收获损失。本设计的输送系统由立辊总成、伸缩拨指滚筒总成和输送带总成构成,采用输送比较可靠、损失较低的立式输送形式。工作时被切断的小麦茎秆跳上割台之后在拨指的作用力下被推向输送带,割台两端的小麦茎秆则再经由做相向运动立辊的辊齿作用 缘宽度 1 力下被横向推至伸缩拨指滚筒中间位置,再被推向输送带,到达输送带上的油菜茎秆由输送带输送至割晒机右侧,再经铺放置田间。整个输送系统在三个部分的匹配协同作用下完成小麦茎秆流的输送。 3 结论 1) 本产的的设计主要针对小块儿土地而设计。产品的设计是悬挂式机械,通 过拖拉机的发动机来源使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送给切割器和拨禾轮装置。该产品体积较小,安装和拆卸方便。 构,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单圆盘开沟器实行错排排列提高了机具的通过性,防堵效果显著;本免耕播种机动土量在 25% 30%左右,土壤扰动性较小。 2) 小麦割晒机能实现生产效率高、谷物损失少、高效优质特点机械收割,对确保粮食丰产丰收起着重大作用。其中,小麦割晒机成本低、割收后小麦的浪费率低、特别适合我国现在的土地状况。 参考文献: 1魏宏安 J2001,36(10):22景晓村主编 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3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J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12:27+30. 4胡伟 J1998,(2):385杨家军主编 J科学出版社, 2008. 6韩正最,栗震霄,魏宏安等 J1998 14(2):867日本农机学会 D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 8(俄 )卡那沃依斯基编,吴春江译 J北京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3. 9沈鸿 七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10(日 )江崎春雄,姜领雄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0. 11魏道德 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538. 12张民安 J中国标准出版社, 19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麦割晒机的设计【带SolidWorks三维】【4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稿】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2785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