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1页
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2页
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3页
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4页
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宋家川镇精准扶贫工作做如下发言。 一、高度重视,形成合力。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全镇的首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每个村及社区也相应成立的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召开了村级负责人和全体干部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 二、深入农户,细致调研。根据县上的统一要求,年初,我们对全镇的贫困户进行了重新摸排登记,登门走访,按户调查,严格程序,严格把关,严守纪律,公开评选,民主确定,张 榜公示,使真正困难的家庭得以登记确定,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对全镇 1489户贫困家庭,根据致贫原因及劳动能力情况进行分类细化,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对年老多病、劳动能力差的家庭,将实施政策性生活保障 ;对家庭基础差、文化程度低、无技术、供学压力大、残疾程度较轻的家庭,将重点在种植、养殖、加工业方面进行创业扶持,努力实现精准用力、稳定脱贫。 四、以点带面,示范推动。我们将依托养殖基础较好的优势,在呼家山村、慕家崖村,以 5只、 10只、 15只、 20只为单位,以补贴扶持为手段进行舍饲养羊 ;以刘家沟的矮植枣园为基础,发展现代科技枣园 ;以杏子塔的花椒为重点,发展多元特色种植业 ;以张家山手工挂面为基准,发展空心手工挂面加工厂 ;以辛庄特种养殖为重心,发展狗、驴、鸡、猪、牛等多种养殖 ;以养殖业为核心,发展相应的食品加工厂 ;以服务城市建设为中心,发展各类建材加工业,使我镇实现种、养、加工为主的各种产业纷呈的优良创业格局,真正让贫困家庭实现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稳定收入、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五、多措并举,扎实推动。为了使精准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动扶贫 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实行包抓制。主要领导挂帅包抓、其他班子成员按片包抓、党员干部按户包抓,使每户贫困户都有乡镇领导包抓脱贫。二是抓住重点。我们将主动引导村负责人、村致富能人等,以建合作社的形式,将劳力差、体质弱、病体缠身等贫困家庭入股合作社,实行能人创业帮扶脱贫致富。三是加大技能培训。我们将邀请资质学者对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四是参考成功经验。我们将适时组织到兄弟县、乡学习好的做法和经验,适时播放创业的模范事迹,开阔贫困户的视野,使他们能创新创业,走上致富道路。五是按期完成。我们将按省、市、县的要求,分批、分期、分类,按进度、按标准扎实推进,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正宁县西坡乡高红村位于子午岭林缘区,过去一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精准扶贫行动中,该乡实施贫困户调查摸底、产业富民、基础设施配套、金融支撑、技术培训、公共服务 “六大工程 ”,群众收入持续增加,脱贫成效显现。 “在各级干部的帮助下,我成立了同力养殖合作社,并从山东引进了 500只小尾寒羊,在本地购买了 200只山羊,预计今年收入可比去年翻一番。 ”村民巩东红说,这都是托精准扶贫的福,才让他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老区脱贫致富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任务和最大的责任,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 “1236”扶贫攻坚和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两大行动载体,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一条主线、弘扬一种精神、紧扣一个核心、遵循一个原则、建立一套机制的 “五个一 ”工作思路,着力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 精准部署出实招 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全省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座谈会之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安排组织对全市扶贫工作进行再摸底、再调研,掌握实际情况,寻求有效对策。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陕甘 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精神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将扶贫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全力推进。 在省委、省政府出台 “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后,市委、市政府迅速贯彻落实,分析研判我市市情,制定出台了全市精准扶贫 “1个意见 20个专项方案 ”,实现工作部署精准化、目标任务精准化、对策措施精准化,把各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举措进一步细化、实化、责任化,为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今年是 “十二五 ”规划收官和 “十三五 ”规划 的开局年。近日,市委书记栾克军在安排全市 “十三五 ”规划编制工作时,对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要围绕打造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示范区,突出“六个精准 ”要求,深化 “五个一 ”模式,推动扶贫攻坚由注重 “强基础 ”向着力 “提效益 ”转变,由政府 “主导型 ”向社会 “多元型 ”转变,由依靠“外推力 ”向催生 “内动力 ”转变,由 “多因性 ”返贫向 “稳定性 ”脱贫转变,探索走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精准落实务实功 精准扶贫贵在 “精准 ”二字。为了改变以往 “大水漫灌 ”的粗放式扶贫模式,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 式、考评和保障 “六个精准 ”,严格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落实,尽快摸清底数,找准对象,明确原因,精准施策。 以 537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在去年建档立卡信息的基础上,全市组织 7000多名干部重新进行核查,将因灾、因学、因病等返贫的 4万人纳入建档立卡系统,将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 峰区显胜乡铁楼村贫困户刘午告诉记者: “干部们做事认真仔细得很,每次来都拿着计算器,边问、边算、边记,我自己记账都没这么清楚。 ” 现如今,各县 (区 )贫困村均将贫困户 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及增收计划等基本情况挂图上墙,并建立扶贫档案,给扶贫工作提供了精准方向。 在建档立卡的同时,还根据贫困乡村基础条件和贫困农民收入状况,合理确定县、村、户整体脱贫时序,落实贫困对象精准化、动态化管理,针对需求制定个性化扶持措施,一户一策,做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改、移民搬迁、基础设施 “六个到村到户 ”,保证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 围绕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各县 (区 )在精准扶贫上积极实践,探索出针对各自县域实际的工作模式和举措。其中庆城县实施 “531”稳定脱贫工作法,环县采取特殊困难群体兜底、基础短板补齐、主导产业带动、技能培训输出、高素质人才创业等五分法推进精准扶贫,镇原县实施 “3466”工作机制,为全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注入了活力。 精准发力求实效 在我市 7县 1区中,西峰区属全省 “插花 ”型贫困区 (县 ),其他 7个县属六盘山特困片区县,自然环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要实现整体脱贫,就必须 “对症下药 ”,通盘谋划,精准发力。 针对经济发展起步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用电提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工程,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住房难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农村公路建设方面,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314条,开工率 97%,完成路基 2739公里、路面 1254公里,完成投资 村安全饮水方面,现已建成小型水利工程 2982处,完成投资 2700万元,解决了 电提质改造方面,开工建设农电线路 4174公里,改造低电压村组 683个,完成投资 地扶贫搬迁方面,今年新建项目现已开工建设移民安置点 94个,开工率 完成投资 房 (窑 )改造方面,现已开工 1万户,完成投资 域治理及梯田建设方面,已完成流域治理面积 256平方公里,新修梯田 稳步实现精准脱贫,不断壮大富民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是精准扶贫的核心任务。由于各县 (区 )立地条件不同,市委、市政府按照 “北部山区草畜、中南部塬区苹果、子午岭林缘区和宜林荒山区苗木、川台地和城镇郊区蔬菜 ”的总体布局,精确 “滴灌 ”,大力发展草畜产业、苗林产业和瓜菜产业。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投产规模养殖场(小区 )127个,新栽苹果 改造老果园 育形成百亩瓜菜生产示范点 81个,千亩瓜菜生产示范基地 18个、万亩瓜菜生产片带 4个。据了解,这些特色产业开发获取的收益可占到人均纯收入的 50%以上。 电商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平台。我市充分抓住电商发展机遇,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常态下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农村精准扶贫步伐的新战略,全市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 4个,乡级电商服务站 24个,村级电商示范店 216个,电商交易额达到 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和方式,开展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贷款试点工作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创新涉农金融信贷产品。截至 6月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 年初新增 比增长 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现乡镇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岳池县委、岳池县人民政府印发 的通知岳委 20169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 识别,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镇 26个驻村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等村委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识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意义重大。要求各村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档对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我镇 2016年到户产业项目帮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 )完成情况 花园镇位于岳池县城东北部,距县城 2、 5省道仪北路、国道广南高速公路、县道万红路、双响路纵横贯穿而过。全镇辖 1个社区 26个行政村, 148个村民小组。 2016年末全镇总人口 28300人,总户数 7860户。 2016年,县扶贫办分配我镇贫困人口总数为 640户,1798人,实际录入 1798人。我镇根据县扶贫办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按照年人均纯收入 2736元以下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640户,贫困人口数 1798人,其中:产业扶贫 到户项目 17个行政村,共有 165户, 382人, 2016年实施项目的有 101户, 277人 ;另有 9个整体推进扶贫的贫困村 475户,贫困户 1416人。 2016年、 2016年我镇均没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 (二 )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 )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镇纪委、财政所、农技 推广站、镇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 26个驻村工作组,分为 4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 26个行政村,协助开展入户调查等项工作。三是落实了工作经费,镇财政安排工作经费 10000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 )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镇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花园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两委会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 )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月 25日召开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 26个行政村成立了 4个工作片区,分别由镇 7名副职领导任组长, 26名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指导小组、指导所属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 了我镇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 )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 ;坚持分片负责、分类指导 ;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们结合 “两项制度 ”,严把 “报查评审批 ”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 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 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 “入户调查,村组评议,镇审核 ”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 )广泛宣传, 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 “以会代训、全程参与 ”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 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镇举办各级培训班 8期共 624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 26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 3000份,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 )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按照关于开展四千干部齐下乡、三万农户奔小康活动的实施意见岳委办发 20号文件的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县府办和财政局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选派领导、干部等一共 7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