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2能够描述气孔的组成。【活动方案】活动一、感受植物的蒸腾作用科学家研究发现: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大约需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200多kg水的用途如下:作为植物组成成分的水1872g0.92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水250g0.12?202106g98.96生长期中总吸水量204228g100猜一猜,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都到哪里去了?活动二、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1展示课前准备的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粗细相似的枝条两枝(甲枝条保留叶片,乙枝条去掉叶片)、锥形瓶、塑料袋、清水、食用油、细绳;实验方法:向两个锥形瓶中注入等量的清水,使得液面高度一样,再在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在瓶壁上做上记号,然后将两根枝条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内,要插到瓶底。枝条露出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将它们放到有阳光的地方,几小时后观察现象。你看到的现象是:甲乙2结合右图,进行实验分析(1)在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是为了防止 ;(2)右图中,甲锥形瓶中的液面 ,塑料袋上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而乙锥形瓶中的液面 。(3)由此看出,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 (4)上述这种水分以 状态,从 散发到 的过程,就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活动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实验材料:菠菜叶片、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滴管、显微镜2实验方法:(1)制作菠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步骤有:净、滴、取、浸、展、盖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视野中除了许多形状不规则的叶表皮细胞外,还可以看到 形状的细胞。3实验分析:(1)右图中成对的两个细胞就是 , 它们之间形成的空隙就是 ,这就是水分散失以及气体交换的“门户”。(2) 图中的气孔张开, 图中的气孔是闭合的。气孔的开闭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度。(3)阅读P89“气孔的开闭”,了解气孔开闭的原理。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_;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就_。保卫细胞就是这样来控制气孔的开闭的。活动四、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阅读P7879,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以及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讨论并归纳:1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对 的吸收和运输;2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 的运输;3降低 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灼伤叶片。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 。此外,植物还有 的作用。【检测反馈】1一棵高大的乔木,根吸收的水分要达到树冠的每一片叶,而促进水分运输的动力是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C吸水作用 D呼吸作用2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器官完成的 ( )A叶柄 B幼嫩茎C叶片 D幼根3植物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导管 B筛管C保卫细胞 D气孔4气孔的开闭由什么来控制? ( )A温度 B湿度C保卫细胞 D阳光5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 ( )A土壤根毛导管叶脉气孔大气B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6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这主要是利用植物的何种生理作用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7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 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B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C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 D以上三项都是8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上升到叶,主要依靠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9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中,两瓶水的液面上加适量食用油的作用是 ( )A使水量的变化更明显 B无任何实际作用C防止水分的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巩固提升】1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右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2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些枝叶,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植物的光合作用 B减少植物的呼吸作用 C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D以上都不是3种花或者蔬菜时,最好是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操作方便 B减少水分蒸腾C加强水分吸收 D减少光合作用4小亮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如图所示)。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 时,气球膨胀,此时相当于保卫细胞 ( )A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B吸水膨胀,气孔闭合 C失水萎缩,气孔张开 D失水萎缩;气孔闭合5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 ) 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第2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习目标】1认识和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活动方案】甲 乙活动一、认识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材料:玻璃瓶、烧杯、清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土壤浸出液、天竺葵枝条。实验方法:按照右图所示方法,将两枝同样大小的天竺葵枝条插入烧杯。甲玻璃瓶内装入氢氧化钠溶液,乙玻璃瓶内装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密封两玻璃瓶,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取出,一起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用碘液检验两枝条上叶片中淀粉的存在实验现象: 装置中,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 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实验分析:1先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2叶片变蓝,说明其内含有 ,也就是该叶片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叶片不变蓝,说明其内不含 ,原因是 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也就不能制造出淀粉。 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 作为原料。活动二、探究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资料一: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曾做过如图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释放 。 资料二:金鱼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在阳光下,水中的金鱼藻能不断地“吐出”气泡。利用氧气能够助燃的性质,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来检验它。 根据右图装置的提示,设计方案,探究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活动三、归纳光合作用1回忆前面学过的光合作用有关知识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产物是 ,需要的条件是 ,发生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的过程用式子表示:活动四、认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看图分析:右图反映的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氧气平衡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动植物的 作用、微生物的 作用以及燃料的燃烧等都要不断消耗 ,产生 ,而正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吸收 ,放出 ,最终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从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检测反馈】1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气体2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B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C 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D 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3在养金鱼的鱼缸里养一些水草,主要目的是 ( )A给金鱼提供食物 B为金鱼提供氧气 C给雌鱼提供产卵的地方 D为了美观4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够保持相对平衡“功劳”归于 ( )A绿色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人类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汽 D氮气6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的气体原料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7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 ( )A人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微生物将动植物的尸体等物质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D以上都是8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 )A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C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植物、动物和光照【巩固提升】1在欧美流行一种生态球,其中有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要提供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太阳能 D足够的有机物2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滕作用 D蒸滕作用和运输作用3将切断叶脉的一片叶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如图),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处理。结果,叶片的上半部分没有变蓝,下半部分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阳光 B水分 C叶绿体 D二氧化碳4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氧气释放量越多,光合作用强度越大)温度 氧气释放量(mL)组次01020304013.19.314.020.021.522.89.014.620.621.033.19.014.020.320.5平均值3.09.114.220.321.0(1)该学习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从表中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学习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能够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活动方案】活动一、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阅读P85的资料并分析:1在这段资料中,涉及到的生物有 。2结合右图,写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3当草增多时,鼠的数量会 ,蛇、鹰的数量也会 ,同时随着鼠类大量繁殖,草原上草的数量会很快 ,鼠类食物不足,加之天敌数量 ,鼠类数量会 ,从而减轻了对植被的破坏,草的数量又会 。4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生物数量。尝试画出鼠、蛇的数量随着草数量变化的曲线图。草5这一事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的能力。活动二、知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阅读P8687的两段资料并讨论:1森林大火、洪涝、干旱等都属于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因素,请再举几例。2人类自身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更为严重。请举几个属于破坏生态平衡的人为因素的例子。3生态平衡的破坏是 因素和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生态系统可以依靠自我调节来维持自身的稳定,但是当影响超出一定限度时,生态平衡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有时则完全不能恢复。因此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又是 。【检测反馈】1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池塘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2从前的黄土高原上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C人类滥砍乱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所致D地壳变迁造成的3人类开发利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应当是 ( )A禁止捕鱼 B及时捕捞小鱼C及时适量捕捞成鱼 D大量投放鱼苗4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猫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C猫的数量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D“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5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的原因是 (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 B食物链中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有大量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6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兔子和狼。请回答:(1)草类与兔子、兔子与狼之间的关系是_。(2)影响兔子的生物因素是_ _。(3)写出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 (4)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 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5)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将会_,狼的数量_;夏天,雨量充沛,草生长茂盛,此时,兔子和狼的数量将_。(6)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草原上的狼,兔子的数量将会_,草的数量_,最终导致_的破坏。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狼受到保护,则 的数量会减少,而 的数量会增加。【巩固提升】1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2许多自然灾害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破坏,人类的活动也在严重干预着生态平衡。下列人类活动对保持生态平衡是良性影响或没有负面影响的是 ( ) A稻田养鱼 B围湖造田 C森林中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D放宽农产品进口检疫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特点是 ( )A食肉动物总是比食草动物多 B动物的数量比植物的数量多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D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发生变化的4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B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C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人口的急剧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5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系统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的增长,给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B人口的增长,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人口的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D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利用率6近年来,我国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当地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赤潮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