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几何综合题(一)(2008学年静安区八下末)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BC的中点,点E在ABC内,AE平分BAC,CEAE,点F在边AB上,EFBC(1)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线段BF、AB、AC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二)(2008学年静安区八下末)在梯形ABCD中,ADBC,B=90,C=45,AB=8,BC=14,点E、F分别在边AB、CD上,EFAD,点P与AD在直线EF的两侧,EPF=90,PE=PF,射线EP、FP与边BC分别相交于点M、N,设AE=x,MN=y(1)求边AD的长;(2)如图,当点P在梯形ABCD内部时,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如果MN的长为2,求梯形AEFD的面积(三)(2008学年徐汇区八下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AB、BC、CD、AD边上且AE=CG,AH=CF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EADBC(四)(2008学年徐汇区八下末)如图,在ABC中,AB=BC,BD是中线,过点D作DEBC,过点A作AEBD,AE与DE交于点E求证:四边形ADBE是矩形 (五)(2008学年徐汇区八下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AB=1,BC =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BEDF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AC绕点O顺时针旋转的最小度数(六)(2008学年徐汇区八下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OABC是等腰梯形,CBOA,OC=AB=4,BC=6,COA=45,动点P从点O出发,在梯形OABC的边上运动,路径为OABC,到达点C时停止作直线CP. (1)求梯形OABC的面积;(2)当直线CP把梯形O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求直线CP的解析式;(3)当OCP是等腰三角形时,请写出点P的坐标(不要求过程,只需写出结果)(七)(2008学年金山区八下末)如图,四边形ABCD,ABDC, (1)求D的度数; (2)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八)(2008学年金山区八下末)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ADBC,AD=2,点P为梯形内部一点,若PB=PC,且PAPD(1)求证:PA=PD;(2)求PA的长.(九)(2008学年金山区八下末)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AB=3,点E在BC上且BAE=30,延长BC到点F使CFBE,连结DF(1)判断四边形AE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DF的长度;(3)若四边形AEFD是菱形,求菱形AEFD的面积ACBFDEG(十)(2008学年奉贤区八下末)如图,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线段DE的延长线相交于F点,取AF的中点G,如果BC = 2 AB求证:(1)四边形ABDF是菱形;(4分)(2)AC = 2DG(4分)(十一)(2008学年奉贤区八下末)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 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FCD于点F,作PEPB交直线CD于点E,设PA=x,SPCE=y, 求证:DFEF;(5分) 当点P在线段AO上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分) 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EC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够,请直接写出PA的长;DCBA备用图O。DCBAEFP。O如果不能,请简单说明理由。(2分)ABCDOE图1(十二)(2008学年嘉定区八下末) 如图1,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的交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证:与互相平分.ABCDMN图2(十三)(2008学年嘉定区八下末)已知:梯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如图2).求证:(1);(2).(十四)(2008学年嘉定区八下末)已知:正方形,以为旋转中心,旋转至,联结、.(1)若将顺时针旋转至,如图3所示,求的度数.(2)若将顺时针旋转度至,求的度数.ACDPB图5(3)若将逆时针旋转度至,请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的的度数(图4、图5、图6).ABCDP图3ABCDPM图4ABCDP图6(十五)(2008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如图,已知矩形中,与交于点,垂足分别是、求证:(十六)(2008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如图,点O是ABC内任意一点, G、D、E分别为AC、OA、OB的中点,F为BC上一动点,问四边形GDEF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可以,指出F点位置并且证明。(十七)(2008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在梯形ABCD中, ADBC,BC=11cm,点P从点D开始沿DA边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当点P到达点A时,点P与点Q同时停止移动),假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x(秒),四边形ABQP的面积为y(cm2)(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2)在移动的过程中,求四边形ABQP的面积与四边形QCDP的面积相等时x的值;(3)在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使得PQ=AB,若存在求出所有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十八)(2007学年青浦区八下末)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AB=13cm,AC=24cm。(1) 求:菱形ABCD的面积;(2) 如过点D作,垂足为E,求DE的长(十九)(2007学年青浦区八下末)如图,梯形ABCD中,AD/BC,BC=3AD,M、N为底边BC的三等分点,联结AM,DN。(1) 求证:四边形AMND是平行四边形;(2) 联结BD、AC,AM与对角线BD交于点G,DN与对角线AC交于点H,且。试判断四边形AGH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二十)(2008学年松江区八下末)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两腰的中点,联接AF,过点E作EGAF,交BC于点G,联结FG.求证:四边形AEGF是平行四边形.(二十一)(2008学年松江区八下末)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4,对角线AC、BD交于O点,E、F分别是边AB、BC上两点(与A、B、C不重合),且OEOF.(1)求证:BE=CF;(2)若EF=,求BE的长ABEMNFCD(二十二)(2008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如图,已知:等腰梯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分别是、的中点求证:四边形是菱形;(二十三)(2008学年松江区八下末)如图1,A、B 是直线 a 上的两个定点,点C、D 在直线 b 上运动(点 C 在点 D 的左侧),AB=CD=4cm. 已知 a / b, a、 b 间的距离为连接AC, BD, BC,把ABC沿BC折叠得A1 BC (1) 当 A1 、 D 两点重合时,则 AC= cm. ;(直接写出结果) (2) 如图2,若 A1 落在直线 b 的上方,连接 A1 D , 探究 A1D 与 B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 若A1 落在直线 b 的下方,且以点A1 、 B 、C 、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 AC 的长 (4) 若 A1 落在直线 b 的上方,且以点A1 、 B 、C 、 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则 AC= cm. (直接写出结果) 图2 图1(二十四)(2008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已知:梯形ABCD中,AB/CD,BCAB,AB=AD,联结BD(如图1)点P沿梯形的边,从点移动,设点P移动的距离为x,BP=y.(1) 求证:A=2CBD;(2) 当点P从点A移动到点C时,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2中的折线MNQ所示试求CD的长;yxOMNQ85ABCD(3) 在(2)的情况下,点P从点移动的过程中,BDP是否可能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所有能使BDP为等腰三角形的x的取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图2)(二十五)(2009学年奉贤区八下末)如图,已知ABC中,AB=AC,AD、AE分别是BAC和ABCDEFBAC外角的平分线,BEAE求证: AB=DEEACDFBP(二十六)(2009学年奉贤区八下末)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C=60,ADBC,且AD=AB=DC,E、F分别在AD、DC的延长线上,且DE=CF,AF、BE交于点P。(1)求证:AF=BE;(4分)(2)请猜测BPF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4分)(二十七)(2009学年奉贤区八下末)已知:在矩形ABCD中,AB=10,BC=12,四边形EFGH的三个顶点E、F、H分别在矩形ABCD边AB、BC、DA上,AE=2.DCABEFHGDCABEFHG(1)如图,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求GFC的面积;(2)如图,当四边形EFGH为菱形,且BF = a时,求GFC的面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二十八)(2012学年东陆中学八下暑假作业)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CBC,沿对角线BD折叠,点A恰好落在DC上,记为E,如果AD=4,BC=6,求EB的长。 A D E B C(二十九)(2012学年东陆中学八下暑假作业)(1) 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AEFG,两图叠成一个“蝶形风筝”(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求风筝的面积。 A B E F D CG(2)如图,梯形ABCD的两底长AD=6,BC=10,EF为中位线,而且B=90 如果P为AB上一点,而且PE将梯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区域,则EFP与梯形ABCD的面积比是多少。 A B E F D C图8(三十)(2013年上海中考)如图8,在中, ,点为边的中点,交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1)求证:;(2)联结,过点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求证:来源:Zxxk.ComDCBAEFP(三十一)(2009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射线BC上的任意一点(点B与点C除外),联结DP,分别过点C、A作直线DP的垂线,垂足为点E、F(1)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那么线段AF、CE、EF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P在边BC上时,正方形的边长为2设CE = x,AF = 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在(2)的条件下,当x = 1时,求EF的长DCBA(备用图)(MADCFBEGON三十二)(2009学年松江区八下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F 分别是DAB、CBA的角平分线,AE、BF交于O点,与DC分别交于E、 F两点(1) 求证:DF=CE ;(2) M为边AB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过M作MNBF, 交AE于点N,MGAE交BF于点G,求证:四边形MNOG是矩形(三十三)(2009学年松江区八下末)在一张长8cm、宽4cm的矩形纸片内,要折出一个菱形甲同学按照取两组对边中点的方法折出菱形EFGH(见方案一),记菱形EFGH的面积为S1;乙同学沿矩形的对角线AC折出CAEDAC,ACFACB的方法得到菱形AECF(见方案二), 记菱形AECF的面积为S2,请你通过计算,比较S1与S2的大小?(方案一)EGBADCFHoEFBADC(方案二)(三十四)(2009学年松江区八下末)直角梯形ABCD中,ABDC,D90,AD=CD=4,B45,点E为直线DC上一点,联接AE,作EFAE交直线CB于点F(1)若点E为线段DC上一点(与点D、C不重合),(如图1所示), 求证:DAECEF ; 求证:AE=EF ;(2)联接AF ,若AEF的面积为,求线段CE的长(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过程)(三十五)(2009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已知:如图,在中,, 垂足分别为D、E,BD与CE相交于点O,且求证:(三十六)(2009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如图所示,在中,(1)尺规作图: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写出结论);(2)在已作的图形中,若分别交及的延长线于点,连接求证:(三十七)(2009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已知:如图,在中,点M是边AC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点N在边CB的延长线上,且,联结MN交边AB于点P(1) 求证:;(2)若设,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当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M的长(三十八)(2010学年普陀区八下末)如图,在中,、是对角线上的两点,且.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十九)(2010学年普陀区八下末)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于,,求梯形的周长。.(四十)(2010学年普陀区八下末)如图,在正方形中,点、分别是边、的中点,与相交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点是的中点.求证:(1) (2)NMDCBA(四十一)(2010学年黄浦区八下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D,M、N分别为边AD与B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NMDCBA(四十二)(2010学年黄浦区八下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BMAC,DNAC,M、N是垂足.(1)求证:AN=CM;(2)如果AN=MN=2,求矩形ABCD的面积.(四十三)(2010学年黄浦区八下末)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 (1)如果A=,B=,求证:.DCBA (2)如果,设A=,B=,那么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_.ABEFCD(四十四)(2010学年静安区八下末)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点E、F在边BC上,BE=CF,EF=AD求证:四边形AEFD是矩形(四十五)(2010学年静安区八下末)已知点E是正方形ABCD外的一点,EA=ED,线段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F,(1)如图1,当BF=EF时,线段AF与D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当EAD为等边三角形时,写出线段AF、BF、EF之间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证明ABCDEFABCDEFDCBA(图5)O(四十六)(2010学年宝山区八下末)如图5,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已知菱形的周长为,且AC是BD的2倍,试求该菱形的面积(图8)(四十七)(2010学年宝山区八下末)如图8,已知梯形中, 、分别是、的中点, 点在边上,且BF=1/2(AD+BC)(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联结,若平分,求证:四边形是矩形A(图9)BCDE(四十八)(2010学年宝山区八下末)如图9,已知矩形ABCD,把矩形ABCD沿直线BD翻折,点C落在点E处,联结AE(1)若AB=,BC=,试求四边形ABDE的面积;(2)记AD与BE的交点为P,若AB=a,BCb,试求PD的长(用a、b表示)(四十九)(2010学年宝山区八下末)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 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C不重合),过点P作 PEPB ,PE交射线DC于点E,过点E作EFAC,垂足为点F. (1)当点E落在线段CD上时(如图10), 求证:PB=PE; 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试求出这个不变的值,若变化,试说明理由;(2)当点E落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在备用图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大致图形,并判断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只需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EC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AP的长,如果不能,试说明理由 AB(图6)DCOEF(五十)(2010学年嘉定区八下末)如图6.在平行四边形中,为对角线的交点,点为线段延长线上的一点,且.过点作,交于点,联结.(1)求证:;(2)如果梯形是等腰梯形,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给出证明.(五十一)(2010学年嘉定区八下末)已知:如图7.四边形是菱形,.绕顶点逆时针旋转,边与射线相交于点(点与点不重合),边与射线相交于点.(1)当点在线段上时,求证:;(2)设,的面积为.当点在线段上时,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联结,如果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线段的长.AMNDCBEF(图7)ADCB(备用图)(五十二)(2010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已知:如图,AEBF,AC平分BAD,交BF于点C,BD平分ABC,交AE于点D,联结CD.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五十三)(2010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8,对角线ACAB,B=60,M、N分别是边AB、DC的中点,连接MN,求线段MN的长(五十四)(2010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如图,ABCD是正方形,点G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DE垂直于直线AG于E,BFDE,交AG于F.(1)求证:;(2)当点G在BC延长线上时(备用图一),作出对应图形,问:线段AF、BF、EF之间有什么关系(只写结论,不要求证明)? (3)当点G在CB延长线上时(备用图二),作出对应图形,问:线段AF、BF、EF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只写结论,不要求证明)?(五十五)(2010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已知: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连接DEAFBC,且AF=BC,连接DF(1)求证: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AB=AC,BAC=60,求证:ADEF(五十六)(2011学年宝山区八下末)如图8,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BC,点E、F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直线EF交边ADABCDEFM(图8)的延长线于点M,联结BD(1)求证:四边形DBEM是平行四边形;(2)若BD=DC,联结CM,求证:四边形ABCM为矩形(五十七)(2010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E为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BFDE,垂足为点F,BF与边CD交于点G,连接EG设CE=x(1)求CEG的度数;(2)当BG=2时,求AEG的面积。(3)如果AMBF,AM与BC相交于点M,四边形AMCD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DCBAE(图9)(五十八)(2011学年宝山区八下末)如图9,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E是对角线AC延长线上的一点,(1)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证BE=DE;(2)写出(1)的逆命题,并判断其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真命题,试给出证明;若是假命题,试举出反例ABEFCD(五十九)(2011学年静安区八下末)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点E、F在边BC上,BE=CF, EF=AD求证:四边形AEFD是矩形(六十)(2011学年奉贤区八下末)已知,在梯形ABCD中, ADBC,ABC=90, BC=2AD,点E、F分别是BC和DC的中点,联结AE、EF和BD,AE和BD相交于点G.ABECDFG(图4)(1)求证: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2)求证:四边形EFDG是菱形。(六十一)(2011学年宝山区八下末)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联结CF,P是CF的中点,联结EP、DP(1)如图11,当点E在边AB上时,试研究线段EP与DP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把(1)中的正方形AEFG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试在图12中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研究这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把(1)中的正方形AEFG绕点A任意旋转某个角度(如图13),试按题意把图形补画完整,并研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图11)DCBAEFPGDCBAEF(图13)GDCBA(图12)(六十二)(2011学年奉贤区八下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点E是边CD上的任意一点(不与C、D重合), 将ADE沿AE翻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联结AG(1) 求证:ABGAFG; (2)若设DE=x,BG=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图5)CGAEDBF(3) 联结CF,若AGCF,求DE的长。(六十三)(2011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如图,已知梯形中,、分别是、的中点,点在边上,且(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联结,若,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六十四)(2011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已知:如图,梯形中,是直线上一点,联结,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联结(1)若点是线段上一点(与点、不重合),(如图1所示)求证:设,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此函数的定义域(2)直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是面积的3倍,若存在,直接写出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CDGEF(六十五)(2011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过A点作AG/DB交CB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DEBF;(2)若G,求证:四边形DEBF是菱形(六十六)(2011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已知: 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点E在边CB的延长线上,联结EO,OFOE交BA延长线于点F,联结EF(如图1)。(1) 求证:EO=FO;(2)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 OE=2OA,求BE的长;E(3) 当OE=2OA时,将F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F1OE1,使得BOE1=时,试猜想并证明AOE1是什么三角形。(备用图)ABCDOFBAODC(图1)(六十七)CBDA如图所示,中,点为边上的一动点,将沿直线翻折,点落在点处,如果时,那么 .(六十八)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BC边上,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EAFCDB(1)求证:AEDF;(2)若AD平分BAC,试判断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B C D A C B a b (六十九)一个直立的火柴盒在桌面上倒下,启迪人们发现了勾股定理的一种新的验证方法.如图,火柴盒的一个侧面ABCD倒下到ABCD的位置,连接CC,设AB=a,BC=b,AC=c,请利用四边形BCCD的面积验证勾股定理:a2+b2=c2. c D (七十)将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1摆放在一起,设较短直角边为1图1图2图3图4(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说出你的结论和理由:_(2)如图2,将RtBCD沿射线BD方向平移到RtB1C1D1的位置,四边形ABC1D1是平行四边形吗?说出你的结论和理由:_(3)在RtBCD沿射线BD方向平移的过程中,当点B的移动距离为_时,四边形ABC1D1为矩形,其理由是_;当点B的移动距离为_时,四边形ABC1D1为菱形,其理由是_(图3、图4用于探究)(七十一)(2006学年静安区二下末)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且AE = CG,AH = CF ,EG平分(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 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ABCDEFGH(七十二)(2006学年静安区八下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点E与点A、B不重合),过点E作FGDE,FG与边BC相交于点F,与边D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1) 由几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BF、AG、AE的长,从中你能发现BF、AG、AE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2) 联结DF,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设AE=,DFG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FG的长为,求点C到直线DE的距离(供操作实验用)(供证明计算用)DACBGFEDACBABCPED300(图1)(七十三)(2005学年杨浦区八下末)RtABC中,C=900,A=300,AB=4,将一个300角的顶点P放在AB边上滑动,保持300角的一边平行于BC,且交边AC于点E,300角的另一边交射线BC于点D,连ED。(1)如图1,当四边形PBDE为等腰梯形时,求AP的长;(2)四边形PBDE有可能为平行四边形吗?若可能,求出PBDE为平行四边形时AP的长;若不可能,说明理由;(3)若点D在BC边上(不与B、C重合),试写出线段AP的取值范围。ABCDM(七十四)(2006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BC=CD ,M是AB的中点。求证:DM、CM分别平分ADC和BCD(七十五)(2006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如图,在等腰梯形中,,AB=12 cm,CD=6cm , 点从开始沿边向以每秒3cm的速度移动,点从开始沿CD边向D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证:当t=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PQ是否可能平分对角线BD?若能,求出当t为何值时PQ平分BD;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若DPQ是以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t的值。ABCDQP(七十六)(2007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AFCD,垂足分别为点E、FACBDEF(1)求EAF的度数;(2)如果AB = 6,求线段AE的长ABCDEO(七十七)(2007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如图,已知在ABC中,O是边BC的中点,E是线段AB延长线一点,过点C作CD / BE,交线段 EO的延长线于点D,联结BD,CE(1)求证:CD = BE;(2)如果ABD = 2BED,求证:四边形BECD是菱形(七十八)(2007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 / BC,AB = CD,BC = 8,点M是边BC的中点,点E、F分别是边AB、CD上的两个动点(点E与点A、B不重合,点F与点C、D不重合),且(1)求证:ME = MF;(2)试判断当点E、F分别在边AB、CD上移动时,五边形AEMFD的面积的大小是否会改变,请证明你的结论;ABCDMEF(3)如果点E、F恰好是边AB、CD的中点,求边AD 的长(七十九)(2007学年南汇区八下末)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AC的平分线AF交BD于点E,交BC于点F,求证:OE=1/2CF(八十)(2007学年南汇区八下末)如图,已知点是矩形的边延长线上一点,且,联结,过点作,垂足为点,联结、.(1)求证:;(2)联结,若,且,求的值. (八十一)(2007学年闵行区八下末)在梯形ABCD中,ABC=,ADBC,BCAD,AB=8cm,BC=18cm,CD=10 cm,点P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终点C以每秒3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D开始沿DA边向终点A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求四边形ABPQ为矩形时的值;(2) 若题设中的“BC=18cm”改变为“BC=cm”,其它条件都不变,(3) 要使四边形PCDQ是等腰梯形,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的取值范围;(4)在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使P、Q两点的距离为10cm ,若存在求t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EBMCD(八十二)(2007学年浦东新区八下末)已知:如图,AM是ABC的中线,D是线段AM的中点,AM=AC,AEBC求证:四边形EBCA是等腰梯形(八十三)(2007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如图,梯形中,为底边的中点,且求证:为等边三角形(八十四)(2007学年杨浦区八下末)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对角线上的两个动点,点E从点、点F从点同时出发,沿对角线以1厘米/秒的相同速度运动,过作交的直角边于;FEGDC(2)当时,求为何值时,;BAH图过作交的直角边于,连接,设,围成的图形面积为,围成的图形面积为(这里规定:线段的面积为)到达到达停止若的运动时间为x秒,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判断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3)若是与的和,试用x的代数式表示y(八十五)已知:如图,中,于,平分,且于,与相交于点是边的中点,连结与相交于点(1) 求证:;(2) (2)求证:;(3)与的大小关系如何?试证明你的结论(八十六)(2012学年模范中学八下练习题)如图,在ABC中,BAC=90,ADBC于点D,CE平分ACB,交AD于点G,交AB于点E,EFBC于点F.求证:四边形AEFG是菱形。 AEGBF D C(八十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的延长线上,而且EACF于点H,AE与CD相交于点G,(1)求证:AG=CF;(2)当点G为CD中点时,求证:FC=FE;(3)如果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什2,当EF=EC时,求DG的长。 A D F G H B C E(八十八)(2012学年浙江德州)已知,如图2,在ABC中,D为BC的中点,且AD=AC,DEBC,DE与AB相交于点E,EC与AD相交于点F (1)求证:F为AD 的中点;(2)若SFCD=5,BC=10,求DE的长. (八十九)(2012学年东陆中学八下暑假作业)在ABC中,ACB=45,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与B,C不重合),连接AD,以AD为一边在AD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如图1,而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试判断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证明你的结论; (2)如果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货车挂靠经营与培训合同
- 2025版智能电网改造工程担保辅修合同
- 二零二五版教育培训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责任书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众筹平台股权出让合同标准模板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贷款风险评估及监控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深加工订单生产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抵押贷款与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合同编号:现代农业项目造价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置换合同范本封面
- 酒体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
- 血友病性关节炎
- DB14∕T 92-2010 M5、M15车用甲醇汽油
- 期中综合测试卷(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 中建三局安装工程“防高坠”安全管理图册
- 劳务派遣外包人力资源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人际沟通与礼仪(第五版)》全套教学课件
- 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2023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土木工程无损检测赛项规程及样题(高职学生组)
- 室内软装设计项目教程-教案 软装资源元素
- 知识题库-人社劳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十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