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古诗两首【教材分析】这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由两首古诗组成。两首均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实。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经典名篇。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品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本诗特点是寓问于答,语言平白如话。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诗人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学情分析】寻隐者不遇全诗共二十字,均是常见字词,每句诗平白如话,通俗易懂,所以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要从诗句中体会出诗的意境与内涵,感悟隐者的高洁,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好好引导。所见展现的是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波有趣,孩子们应该会有体会,至少也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诗中“林越”一词较难理解外,其他诗句的理解应该都没有问题。需要引导学生感悟的是:诗人真的只想写乡村“所见”吗?寄托的情思需要进一步向学生讲解。【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这篇课文共选了两首古诗,在进行教学时,选择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每首诗分配一课时。寻隐者不遇在教学时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块以读为主,让学生读顺全诗,尽量读出诗的味道。第二版块是细读古诗,理解诗歌的深刻寓意。在这一板块,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猜想诗人与童子的对话内容,并相互交流。第三块是抓住诗歌的意象,将诗歌中的景物与隐者联系起来,感受隐者的形象。所见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反复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感知诗中所传递出来的诗意,教师起辅助补充作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体会诗句中的意思。3.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整个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中的情与境,了解诗中事,诗中景,诗中情。4.理解诗中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的情怀,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受到美得熏陶。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憧憬乡村田园生活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教学重点】1.朗读品味,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2.理解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高大、正直、心怀百姓的情怀。【教学难点】1.寻隐者不遇中理解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高大、正直、心怀百姓的情怀。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学生从中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憧憬乡村田园生活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图片、音频、视频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寻隐者不遇):谈话导入课题;初读,读出诗味;再读,读出意境;抓住意象,感受隐者的形象;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所见):看图激趣,导入新课;初读感知,了解大意;图文结合,再读感悟;展开想象,丰富画面;指导书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寻隐者不遇):教学步骤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谈话导入课题。1.师:在我们背诵的古诗歌库里,满满当当也有几大本了。大家现在能即兴想出来的有哪些?想到的同学把它背出来。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背出了很多首。今天我们再来给歌库里增加一首以对话的形式展现的诗歌,一起感受它独特的意境。(板书课文题目)2.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题目,思考“寻”“隐”“遇”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对这首诗的作者了解多少?还想知道哪些问题?1.学生自由背。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题目。1.设计背诵古诗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起到定向引导的作用。2.从题目入手,不光让学生理解了题意,也为这首诗的进一步教学作了铺垫。二、初读,读出诗味。1.朗读诗歌。每位同学自由朗读该诗,至少三遍。第一遍要做到字正腔圆;第二遍要尽量读得有板有眼;第三遍要尽量读出诗味来。2.指名学生再读,并要求学生思考:古诗写了哪些内容?怎么停顿才对?教师提示:第二句读为:言|师|采药去3.指导朗读古诗,读出节奏,教师范读。1.学生练习朗读古诗。2.被指名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1. 至少朗读三遍,并且提出每一遍的要求,除了让学生掌握朗读诗歌的一些技能和要求外,为学生的感悟诗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2. 古诗中的停顿对于理解诗文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提示,对学生学习朗读及理解诗意有着很大的帮助。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多媒体出示:贾岛与童子在山中相遇的图片。1. 角色扮演,在对话中理解诗意。(可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2. 随着学生的表演,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古诗。3. 贾岛在和童子的对话中,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可以想象自己在扮演的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教师提示:满怀希望失望线希望彻底失望。4.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学生再齐声读一遍古诗。1. 同桌中一个扮演贾岛,一个扮演童子,根据自己的想象表演回答。2.学生交流思考。多媒体插图的展示,创设了情境。同桌之间的表演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情境中,为理解诗意做好了铺垫。四、抓住意象,感受隐者的形象。1.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虽然在诗中没有写隐者,但诗中所写的景物却与隐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找出诗中所写的物,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再把它们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点拨:“采药”这一举动,说明了隐者并非不关心这个社会,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是心系百姓,不辞劳苦地采药,治病救人,有着菩萨一般的心肠。2. 多媒体展示,总结回顾。这就是诗中的隐者啊,他像松树一样正直,像白云一样纯洁。他去深山采药,救死扶伤,他心里装的是百姓,他就像云端的神仙、像那救世的活菩萨!学生再读诗歌。交流讨论。对诗中景物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隐者的内心。五、拓展延伸。那些隐居起来的世外高人多是才华横溢,胸怀宽广,悠闲洒脱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高人呢?交流分享。六、布置作业。1.将寻隐者不遇编写成300字左右的小故事。2.预习所见。七、板书设计。寻隐者不遇贾岛 隐者满怀希望 正直失望 高大一线希望 纯洁 彻底失望 心系百姓八、教学反思。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贾岛去山中寻找隐者,结果没有找到的。诗歌中所描绘的这个故事,不难理解。让学生感受隐者的形象是古诗的难点。教学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能比较容易的说出“山”的“高大”“云”的“纯洁”,“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中学数学教育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与施工组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新媒体艺术语言、观念与前沿专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开发》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音乐学院《统计基础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工程造价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酒店餐饮服务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原理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美术学院《机能学实验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同步练习题集
- 医院类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关键技术
- 滇中引水工程
- 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杆塔设计原则
- krones旋盖系统控制原理及参数设定
- GB/T 708-2019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 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 实习协议模板(最新版)
- 《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级1》教案
- 车间拆除及场地土壤治理与地下水修复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和设备方案
- 无跨越架封网装置计算程序(直接求解)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