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2通过复习,掌握实词“名”、“斯”、“馨”、“鸿儒”、乱、“劳”,虚词“之”的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译。 3根据大纲要求,学生背诵默写陋室铭、渔家傲、天净沙 秋思。重难点: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时间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请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有关知识。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板书: 3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文章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比如:7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8论据包括哪两种?(包括 和 。 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 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9以敬业与乐业为例,从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10什么是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12以敬业与乐业为例,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复习陋室铭1.实词 名:(1)有仙则名 (2)遂以名楼 上: 乱,劳: 调: 斯: 惟: 馨: 鸿儒: 白丁: 虚词 之(1)之:无丝竹之乱耳 (2)何陋之有 2.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当堂检测 四、字词听写题:狭i 热chn 纯cu 派qin b 薄 xn 职 W 宁 啁ji y 日 d 信 宽yu zh 息 Zhu 热 旁w xi 渎 胸jn bng 弃 jing 异 ji d jd min 怀 chui 摩 wi 缩 强gu 不舍 pin 进 yn 气 显h 和m 鸿r 优柔 断 轻怕重 不二法门 精 求精 不足道 麻木不 冷冷清清 见异思 五、诗歌默写题: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 , ; , 。2宣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 , 。3宣中称誉李云文采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 , 。4宣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 , 。5宣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 , 。6宣中诗人想借逃避现实而不愿同流合污的激愤之词的诗句: , 。7宣中写出诗人对现实不满,想超脱现实的诗句: , 。8渔家傲中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异” ,有关诗句: , ; , 。9渔家傲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 。10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 。11渔家傲中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 。12渔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 , 。13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 , ,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 , 。六、文言文阅读题:默写陋室铭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使我的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劳累。(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2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3表现作者写作主旨的是哪一句话?是: , 。4重点词语的解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乱: 劳: 5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6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7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8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 。9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 。10作者在文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 , 。 , 。11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12写社会交往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 。13本文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答: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保持 、 的生活情趣。七、阅读理解谈影响力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可以左右潮流或掌控政局,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显性,或者不常在荧屏前暴露,不够闪光和耀眼。但千万别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邻国的一位农学博士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一直种到97岁。在他的影响下,日本有7300名志愿者来到恩格贝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1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这就是影响力。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身物品。最终,他把企业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我儿子每次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时候时间紧,我就试着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吗?他很果断地摇头: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习惯!可想而知,这就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 3.第段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请简要分析。 八、口语交际 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请在仔细阅读下面一个小故事后,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回答文后问题(4分)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办报时,收到一个订户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在报纸里发现了一只蜘蛛,请问您这是吉兆还是凶兆?”马克吐温回信说:“这不是什么吉兆,也并非什么凶兆。这蜘蛛不过想爬进报纸去看看,哪个商人没有在报纸上登广告,它就到哪家商店的大门口去结网,好过安安稳稳的日子。”问题: (1)这个订户来信的目的是什么? (2)马克吐温回信中的意思又是什么? 五、补充:议论文考什么? (一)题型一:在论点上设题1.问文章的中心论点 2.问文章是怎样提出论点的。注意位置 注意方式:是否引用故事、歌谣、俗语、名言、生活现象等。3.问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和递进(二)题型二:论据上设题 1.概括事实论据答题指导:概括时和记叙类的方法有点不同,在点明人物、事件、结果的同时,要把论点融进去。2.补充事实或道理论据 注意:要有积累(困难/勤奋/诚信/感恩/读书/做人等);表述时要紧扣论点。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嗣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19岁第一次接触到有关昆虫的书籍后,便立志写一本有关昆虫书。他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惯,耗费一生精力,终于写成了昆虫记。整理名人事迹 七上:鲁迅、居里夫人、海伦凯勒 七下:邓稼先、闻一多、安徒生、贝多芬等。注意:补写论据要看清类型;是否有字数限制;尽量用名人事例或名言,不要用大家不熟悉内容。3.解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1)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2)辨析论据类型及作用 语言表述:这是(事实、道理)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使论点更有说服力。(三)题型三:论证上设题 1.在论证思路上设题 (1)问段落(或句子)顺序能否调换。答题思路:A。如果是逐层深入的论证:不能换,因为逐层论证,层层深入地论证论点。B。如果是并列式的论证:可能能换,因为这几段是并列式,从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也可能不能换,要考虑与总括句的照应关系。(2)问怎样论述论点的。(主要是针对全文或某段论证思路的考查)答题指导:怎样提出观点用什么论证方法阐述观点得出什么结论。(3)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 对比论证:将与对比,突出强调了观点,使论点更有说服力。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从正面、反面)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点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点更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四)题型四:语言风格上设题1.整体语言风格 (1)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2)语体特点。口语和书面语。掌握一点关键词:简明平实、亲切自然,通俗浅显;含蓄委婉、庄重典雅;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文采等。做这类题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2.具体词语分析 答题思路:(1)解词;(2)这个词表达了的内容,对论点起到的作用;(3)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关注那些体现逻辑思路的语言、严密性的语言、概括性强的语言。(五)题型五:开头段的作用 以故事、生活现象、诗词、名言的开头最易考查其作用总结段意:开头写了的内容,引出论点(或论题),有时也可以作为论据论证论点。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文章趣味性。引出下文。(六)题型六:问题目作用 题目形式新颖的最易考查其作用答题思路:运用了的修辞,提出论点或论题;引人思索;形式新颖独特,引起读者情趣。(七)题型七:结尾段(升华段)设题 答题思路:1.论点在题目上或开头已经提出论点的,结尾段作用是: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强调中心论点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要么是: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或发出号召,指出希望)。2.论点在结尾在提出的文章,结尾段作用是总结全文,水到渠成得出论点。3.结尾补充论证的,作用是使论证更加严密或深入。(八)题型八:信息筛选1.准确把握全文段落结构;2.看分做题。2分题可能要点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