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件2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件2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件2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件2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件2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 西汉 宋明 明清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专题分析 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探寻思想演变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朝 明朝 明清 孔子创立儒学 孟子 荀子继承发展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反封建民主思想 开始形成 确立正统 不断强化 批判继承 演变规律 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 第1课百家争鸣 1 知道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2 知道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 3 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 泛指数量多 争鸣 指争论和学习 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相互争辩 学习的局面 为什么当时中国能孕育出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 百家争鸣原因 政治 周王室衰微 诸侯士大夫崛起 经济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井田制崩溃 阶级关系 士 的活跃 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 学在民间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知识 结构 一 儒家学派 一 代表学派及代表人物 春秋孔子 儒家创始人战国孟子 继承和发展战国荀子 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孟子荀子 名人档案 儒家1号人物 孔子 有教无类 全面发展观 教育思想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靓名 前551年9月28日 前479年4月11日 生卒 鲁国 今山东曲阜 籍贯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成分 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学创始人 头衔 教书育人 弟子三千 七十二贤人 主要工作 大成 乃集大成之意 至圣 最高的圣人 汉平帝谥孔子为 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封孔子 文宣王 元代封他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孔子被尊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1 子曰 仁者爱人 2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3 子曰 有教无类 4 子曰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5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依据材料 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 孔子 仁 核心 和 礼 民本 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 言论被总结为 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 儒家五经 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 方法 子贡问曰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先生说 大概就是 恕 了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目的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仁 的思想 核心 含义 仁者爱人 请思考 什么是 礼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子曰 不学礼 无以立 子曰 兴于诗 立于礼 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礼 的含义 狭义 周礼 其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 具有保守性 广义 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a 于社会 建立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的社会秩序 b 于个人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仁政 思想 核心 民贵君轻 民本 性本善 材料一 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材料二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材料三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 仁 义 礼 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亚圣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政治主张 伦理观 儒家2号人物 孟子 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等唯物思想 施政用 仁义 和 王道 提出 君舟民水 民本 主张 性恶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政治 哲学 伦理 丰富完善孔子学说 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儒家3号人物 荀子 对比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孔子 孟子 荀子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新兴的地主阶级 爱人 仁政 仁义和王道 为政以德 君轻民贵 君舟民水 性近论 性善论 性恶论 至圣 亚圣 儒家集大成者 庄子 二 道家学派 1 道 是万物的本源2 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政治主张 消极悲观的态度 道 是最高准则 提出 齐物论 三 法家学派 1 代表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申不害 2 主张 1 李悝主张 尽地力之教 严酷的刑罚以加强君权著作 法经 地位 2 商鞅 在秦国的两次变法 韩非子 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韩非子 阅读下列材料 请思考 韩非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3 韩非子 理论来源 观点主张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 改革观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法 术 势三派 道家思想 法治观 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发展趋势 作用 两汉以后 独立体系逐渐消失 被儒家吸收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四 墨家学派 1 代表墨翟 创始人 兼相爱 交相利 3 主张 1 非攻 尚贤 节俭等 2 主张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提出判别知识的三表法和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 建立起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论基础 4 特点 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讲求实际功利 实用 的精神 2 核心思想 二 百家争鸣 的历史意义 1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2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 具有深远的影响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在经济 政治 法律 哲学 军事 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