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科研方法 文献查阅药学专业文献查阅途径,石河子大学图书馆,药学院资料室,药学各专业各课程组资料,各位老师自备资料,网络资料,求助内地高校同学或朋友,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生物碱,黄酮类,酚类和木脂体类化合物,香豆素,蒽醌和花青素,萜类化合物,皂苷,强心苷,核苷,多糖及寡糖,肽、蛋白质与酶,海洋天然产物,其他生物活性成分.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是初步检识某中药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的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在按照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设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具体方法。水浸液乙醇提取液 石油醚提取液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传统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提取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空气爆破法.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一)经典方法: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膜分离法,升华法,结晶法.(二)色谱分离方法:液固色谱,液液色谱.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晶:1、结晶条件:溶剂,温度与湿度,化合物的纯度,制备衍生物,2、结晶技术:溶剂的选择,结晶速度的调控,刮壁,添加晶种,晶体培养,中药化学成分的纯度测定:晶型,熔点和熔距,TLC,HPLC,NMR,MS,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1、核磁共振谱(NMR):1H-NMR: 化学位移、峰面积、裂分与偶合常数;13C-NMR:化学位移;2DNMR:HMQC(HSQC)、1H-1H COSY、TOCSY、HMBC、NOESY(ROESY)等2、质谱(MS):低分辨质谱;高分辨质谱;3、红外光谱(IR):提供结构中官能团、骨架等信息;4000-1500 cm-1 特征频率区;1500- 600 cm-1 指纹区;4、紫外光谱(UV):适用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不饱和羰基、 芳香类化合物;200-400 nm 近紫外区(石英紫外区);400- 800 nm 可见光区;5、X射线单晶衍射:独立完成全新的分子结构测定;获得被测样品分子的准确立体结构(三维);简便、快速、准确;6、圆二色谱(CD):7、CD激子手性法;8、振动圆二色谱(VCD);9、数据库:SciFinder、Beilstein等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修饰:使药物在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改善药物的溶解性改善药物的吸收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消除药物的不良味觉,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中药化学成分类型及生物合成简介:1、 有效成分1.碱性化合物:生物碱2.酸性化合物: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黄酮、醌类、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及其苷类。结构中含有羧基的化合物有机酸、葡萄糖醛酸。3.两性化合物:结构中既有碱性基团也有酸性基团氨基酸、蛋白质。4.中性化合物:分子结构中既无碱性基团也无酸性基团的化合物,如萜类和挥发油、甾体等。 中药化学成分大多属于天然有机化合物,类型众多,结构复杂,数目庞大。然而其结构间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许多化合物在分子结构中都包含着某些基本组成单位。植物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由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出结构千差万别的代谢产物。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提取:指用选择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并同中药组织脱离的过程。传统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空气爆破法。化学成分的极性:被提取成分的极性是选择提取溶剂最重要的依据。1、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 (1)、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2)、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常见溶剂极性强弱顺序:水(H2O)甲醇(MeOH)乙醇(EtOH)丙酮(Me2CO)正丁醇(n-BuOH)乙酸乙酯(EtOAc)乙醚(Et2O)氯仿(CHCl3 ) 苯(C6H6)四氯化碳(CCl4)正己烷石油醚(Pet.et)。提取溶剂的选择:(1)水:为极性最大的溶剂,也最常用。可溶解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有机酸盐、亲水性色素、无机盐。其中蛋白质不溶于热水。 缺点:用水提取易酶解苷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2)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以乙醇最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较好。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优点:应用范围广,易过滤,不霉变,易浓缩回收。缺点:价高、不安全,需回流设备。(3) 亲脂性的有机溶剂: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用于亲脂性成分的提取,如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等。优点:提取专属性强,易回收浓缩。缺点:价高、易燃、有毒,穿透性差;对设备要求高。超临界提取法(SFE) 1 特点:与经典溶剂提取法比较,不用有机溶剂,而是选用一种称为超临界流体(SF)的物质替代有机溶剂提取。 2 优点:1)可在低温下提取,“热敏性”成分尤其适用。2)无溶剂残留,对作为制剂的中药提取物的提取是一大优势。3) 提取与蒸馏合为一体,无需回收溶剂。4) 具选择性分离。 3 超临界流体(SF):指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以流动形式存在的物质。1 水醇沉淀法:1)水提取醇沉淀法,于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以上,可使多糖、蛋白质沉淀。2)醇提取水沉淀法,于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10倍量以上水,可沉淀亲脂性成分。 2 铅盐沉淀法:利用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物质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沉淀而分离的方法。3 酸碱沉淀法:1)酸提取碱沉淀:用于生物碱的提取分离。2)碱提取酸沉淀:用于酚、酸类成分和内酯类成分的提取、分离。4 专属试剂沉淀法 某些试剂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称为专属试剂沉淀法。两相溶剂萃取法: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单体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K)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溶剂分配法的两相往往是互相饱和的水相与有机相。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则分离效果越高。2 方法: 1)简单萃取法:仪器,实验室用分液漏斗或下口瓶。一般在水和亲脂性有机溶剂中进行,根据情况,也可用酸水或碱水。中药中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一次萃取分离不出来纯品,需要再配合其他方法。 由于成分的复杂性及相互作用,萃取中易发生乳化。破坏乳化的方法有:(1)加热敷;(2)将乳化层抽滤;(3)长时间放置(24小时以上)。2)pH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或碱性成分的常用方法。以pH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碱性成梯度的混合生物碱,或者以pH成梯度的碱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酚、酸类成分,使后者分离的方法。3)连续萃取法:采用连续萃取器萃取。利用两溶液比重不同自然分层和分散相液滴穿过连续相溶剂时发生传质。此法可克服用分液漏斗多次萃取操作的麻烦。4)液滴逆流分配法(DCCC法):是利用流动相形成液滴,通过作为固定相的液柱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盐析法 :于中药水提取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常用的无机盐有HCl、Na2SO4等。分馏法 :利用各成分沸点的不同而采用 毒芹碱 166-167 羟基毒芹碱26。膜分离法: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以外加压力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混合物溶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柱色谱法:1 吸附柱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 2 分配柱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按照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差别,分配色谱法有正相与反相色谱法之分。实验记录&科学素养科研实验记录的意义:实验过程的一个再现,研究论文和成果的发源地,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反映了科研人员的工作作风,也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质量和科技档案质量。实验记录一般要求:专门的“实验原始记录本”,实验者自己记录,勿他人代记,字迹清楚,编号和页码号连续,记录与实验直接相关过程,有导师定期指导意见,有导师定期的“实验记录”检查。实验记录原则要求:原始性:一旦完成,不随意再作改动、修改。及时性:一个实验步骤操作完即开始记录、不能回忆。完整性:实验的条件、实验的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测量到的数据等。系统性:连续观察和记录。客观性:不作与实验无关的任何推测性记录。实验应记录的基本内容:日期、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基本思想,实验设计、步骤和过程,试剂配方(配置日期)、反应条件(温度、电压、时间等有关参数)。实验材料(来源、数量、质量检测等的说明)。实验结果(数据、图片记录和说明)及其分析(不论实验成功与否)。实验设计基本概念介绍:1.因素和水平因素:完成一项研究的条件水平:因素所处的不同状态2.交互作用:指两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依赖发生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效应。若交互作用存在时,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大于或小于两因子或多因子单独作用的效应。进一步来理解交互作用的概念。首先,设有两个因素A和B它们各取两个水平21,AA和21,BB。这时共有四种不同的水平组合,其试验结果列于图1。当1BB=时,1A变到2A使Y增加30-10=20;类似地,当2BB=时,1A变到2A使Y也增加40-20=20。这就是说A对Y的影响与B取什么水平无关。类似地,当B从1B变到2B时,Y增加20-10(或40-30=10),与A取的水平无关。这时,我们称A和B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判断和之间有没有交互作用,选用图2的作图方法更为直观。当图中的两条线平行时(或接近平行时),判断A和B之间没有交互作用.1.析因试验:又称析因设计(factorialdesign)a特点:是一种多因素的交叉分组试验,不仅可以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异,更主要的是检验各因素之间有无交互作用。优点:考察全面缺点:实验次数太多正交试验法(正交设计)a.正交试验表的介绍正交试验法这是目前最流行,效果相当好的方法。统计学家将正交设计通过一系列表格来实现,这些表叫做正交表。例如表2就是一个正交表,并记为,这里“L”表示正交表“9”表示总共要作9次试验,“3”表示每个因素都有3个水平,“4”表示这个表有4列,最多可以安排4个因素。3.均匀设计a均匀设计表的介绍每一个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正交试验也不例外,它只宜于用于水平数不多的试验中。若在一项试验中有s个因素,每个因素各有q水平,用正交试验安排试验,则至少要作2q个试验,当q较大时,2q将更大,使实验工作者望而生畏。例如,当q=12时,2q=144,对大多数实际问题,要求做144次试验是太多了!对这一类试验,均匀设计是非常有用的。所有的试验设计方法本质上就是在试验的范围内给出挑选代表点的方法。正交设计是根据正交性准则来挑选代表点,使得这些点能反映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和试验指标的关系。上节我们提及正交设计在挑选代表点时有两个特点:均匀分散,整齐可比。“均匀分散”使试验点有代表性;“整齐可比”便于试验数据的分析。为了保证“整齐可比”的特点,正交设计必须至少要求做q2次试验。若要减少试验的数目,只有去掉整齐可比的要求。均匀设计就是只考虑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散布的一种试验设计方法。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相似,也是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表来进行试验设计的。每一个均匀设计表有一个代号或()snqU*,其中“U”表示均匀设计,“n”表示要做n次试验,“q”表示每个因素有q个水平,“s”表示该表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一班级下册 跳绳:基本跳
- 2025年环境工程评估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物业管理员中级面试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物资保管与库存控制笔试模拟题及答题技巧
- 2025年物信备考指南物资储备仓库信息技术模拟题与答案全收录
- 202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面试题集合
- 2025年初级电商运营专员面试题集
- 2025年水利行业高级职位面试热点灌区管理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煤气工程师应聘攻略面试题预测及答题示范
- AOE教学设计美术课件
- 电梯工具管理办法
- 火电调试管理办法
- 儿童肺炎说课稿
- 患者清洁卫生护理
- 卫生院服务基层行3.5.3 手卫生管理
- 跌倒护理RCA案例汇报
- 船厂安全课件
- 2025村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古诗词歌曲课件
- 钻孔桩安全培训
- 对外经贸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