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课例课件.ppt_第1页
浙江省江山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课例课件.ppt_第2页
浙江省江山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课例课件.ppt_第3页
浙江省江山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课例课件.ppt_第4页
浙江省江山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课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19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 1 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课例 江山市教研室 一 读懂诗歌 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归纳整理自己通常的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 一 通常你会从哪些角度入手读懂一首诗歌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1 注意标题 作者以及背景注释 2 初读疏通文意 并且注意到诗歌内容上的特征 咏物诗 3 斟酌重要的意象和关键的表情达意词 4 推测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5 品味重要的艺术手法 二 尝试命题 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 学会思考高考命题点并且从命题角度反求解题技巧 一 回顾考试说明 8 文学作品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9 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二 回顾近三年浙江卷题型 三 学生命题结果示例 用学生板演老师当堂评价的实例来说明 a同学 这首诗运用哪些手法描写哪些意象 3分 这首诗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b同学 作者借 孤雁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 4分 c同学 分析 孤雁 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分 赏析诗歌尾联的艺术手法 4分 学生命题大致的评价标准 1 两道试题的赋分是否科学2 考点是否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3 难度是否恰当 0 6左右 4 试题能不能考出不同学生的成绩梯度5 语料主旨重点放在凸显作品的思想性和人文情怀6 考查内容强调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知识和能力 7 根据近年来的趋势不断调焦 比如2013年坚持名家名篇 侧重题型创新 三 规范答题 培养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 学会审题 看赋分 并且能分点 分步 完整 明确 规范地表述答案 一 参考题目 来自 命题解析 自测卷21 古人有 一诗之眼 与 一诗之骨 的说法 诗眼 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 精神内涵的词 字眼 诗骨 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 起统帅作用的句 上面这首杜诗 其 诗眼 是 其 诗骨 是 2分 22 在颔联 颈联 尾联中任选一联 联系全诗 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5分 结构特点 布局谋篇的技巧 1 开头句 段 开门见山 统领全文 提纲挈领 引出下文 为后文做铺垫 埋下伏笔 烘托 2中间句 段 承上启下 过渡 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 总结上文 层层深入 过渡铺垫 设置线索 设置悬念 制造波澜 起承转合 曲折有致 3结尾句 段 首尾呼应 照应开头 画龙点睛 卒章显志 点明中心 揭示主旨 发人深省 暗示主题 升华感情 深化主题 伏笔照应 结构严密 完整匀称 言有尽而意无穷 回味深长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 反问 2010年考试说明 表达方式 其他表现手法象征 对比 衬托 烘托 渲染 伏笔 铺垫 照应 呼应 扬抑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以小见大 联想 想象 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详略记叙的材料与中心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对象 人物 语言 动作 心理 外貌 神态 细节 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工笔 白描 色彩的淡雅与绚丽实写与虚写 虚实结合 正面与侧面视觉 触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上下 远近 内外 高低动景与静景 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 整体与局部 点和面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角度 说明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分类别 列数据 作比较 下定义 作诠释 打比方 画图表 表达方式 议论 论证方法 引证法 例证法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因果论证 归谬法等 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写景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 咏史 怀诗 借古讽今 借事说理 借典抒情 咏物诗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托物言情 语言风格 1 清新 淡雅 优美2 平实 自然 质朴3 幽默 辛辣 风趣4 简洁明快 通俗易懂5 含蓄 深沉 典雅 6 直露 奔放 粗犷 7 细腻 婉约 三 回顾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1 艺术手法 形式 术语 分析 结合原文 作用和情感主旨2 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 内容 总说 情感或风格关键词 分析 用引用并解说 律诗分联 绝句分句 词曲分片 看具体赋分定详略 总结感情主旨或评价 3 炼字 重点句题分析切入点 含义 本义解释 语境意义 特定意义 比喻意义等 表层意义 深层意义 双关 谐音等 作用 如可提炼术语 术语 解说 作用 字 句放入篇章 在内容上 结构上的作用 四 学生答题结果示例 用学生板演老师当堂评价的实例来说明 a同学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孤雁比作一片影 将雁群比作万重云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孤雁与雁群分离的情景 同时诗人以雁喻己 抒发了自己孤独哀伤之情 b同学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通过孤雁的渴望与思念的实与见到听到的幻觉形成强烈对比 更加突出了孤雁的凄凉之情 表达了诗人孤寂忧伤的感情 c同学尾联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借野鸭的 鸣噪纷纷 与大雁的孤独形成对比 反衬了大雁的孤单落寞 寄托了诗人孤单寂寞 内心愁苦无人分享的惆怅心情 参考答案 21 孤飞鸣声念群22 1 颔联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意思是 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 真令人心生怜意 一片 万重 对比 构成极大的反差 极言其 孤 谁怜 二字直抒胸臆 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 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2 颈联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意思是 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 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 似 如 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 未闻而犹闻的幻觉 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 将孤雁的渴望 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3 尾联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意思是 野鸦毫无愁绪 杂乱地吵嚷个不停 用野鸦的无忧无虑 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 愁苦 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四 学生答题结果评价 1 注意赋分 有得分点意识 要求分点解答 2 用对形式鉴赏术语和内容鉴赏关键词 3 表达充分和流畅 4 书写清楚 四 对比阅读 仿照2014年样卷 以对比阅读为例一个侧点训练 同时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1 同题目对比 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 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 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 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 孤飞自可疑 注 矰缴z ngzhu 系有丝绳 弋射飞鸟的短箭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题目一 阅读这两首诗 比较其中 孤雁 形象的异同点 2 同作者对比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 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 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 哀今征敛无 题目二 阅读这两首诗歌 比较两首诗中 哀 的内容有何不同 3 同手法对比 望江南李煜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题目三 比较这两首诗词 简析它们结尾处运用相同手法产生的不同作用 五 课外作业 一周选一题做 教师给予规范指导 1 请你选出一首咏物诗 自己出一道试题并且写出解答 2 请你选出一首咏史诗 自己出一道试题并且写出解答 3 请你选出一首边塞诗 自己出一道试题并且写出解答 4 请你选出一首山水田园诗 自己出一道试题并且写出解答 5 请你选出一首咏怀诗 自己出一道试题并且写出解答 本课设计的主要意图 1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