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时事(DOC 22).doc_第1页
环境时事(DOC 22).doc_第2页
环境时事(DOC 22).doc_第3页
环境时事(DOC 22).doc_第4页
环境时事(DOC 2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时事1. 中国制定了哪些环境保护法,法规和规章? 2. 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什么? 3. 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 4. 中国为环境保护制定的“21世纪议程”有哪些内容? 5. 中国2000年的环保规划有什么目标? 6. 中国签署了哪些国际环保公约? 7. 中国有哪些自然资源?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如何?为什么我们不能学浪费资源的高消费方式? 8. 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吗? 9. 世界六大闻名的污染事故 10.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何时召开的?有哪些主要内容?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申明了什么? 11. 内罗毕宣言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内容? 12.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为何被称作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13. 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14. 目前全球面临有哪十大环境问题? 15. 世界可持续发展及其九项原则是什么? 16. 世界各国妇女在为保护环境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17. 每年有哪些有关环境与资源为主题的纪念日? 1. 中国制定了哪些环境保护法,法规和规章? 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法、法规、规章目录如下: 1环境保护法律 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四章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海洋环境保护法(1983年3月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防止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三章 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四章 防止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五章 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六章 防止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通过,1996年5月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四章 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五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通过,1995年8月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四章 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回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第四章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环境噪音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工业噪音污染防治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音污染防治 第五章 交通运输噪音污染防治 第六章 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1月颁布 森林法(1984年9月颁布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年9月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四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防治烟尘污染 第四章 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5年8月国务院令,1995年8月起实施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 3环境保护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1994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 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1991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1992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三章 调查和处罚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1983年7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章 职责与职能 第四章 监测站的管理 第五章 环境监测网 第六章 报告制度 第七章 附则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1987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局) 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1996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 第三章 罚则 第四章 附则 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6年电力部制定 关于加强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规定(1996年煤炭部修订发布 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199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下达 关于加强军队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解放军三总部联合下发(返回)2. 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什么? 1预防为主;2谁污染,谁治理;3强化环境管理。 3. 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 1实行持续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烟尘、污水、废物和噪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广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环发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返回) 4. 中国为环境保护制定的“21世纪议程”有哪些内容? 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跨世纪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该书是根据联合国环发大会文件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精神编写的。 前言综述了中国环境保护历程和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轮廓。 该书分30章对环境保护涉及的各方面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论述。30章目录如下: 第1章 中国环境现状与趋势第16章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第2章 环境保护规划第17章 农村生态保护第3章 环境保护政策导向第18章 乡镇工业环境保护第4章 环境保护法制第19章 环境信息系统第5章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第20章 环境监测第6章 工业污染防治第21章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第7章 城市环境保护第22章 排污收费制度第8章 大气环境保护第23章 污染物排放标准第9章 水环境保护第24章 环境标志第10章 声环境保护第25章 环境科学与技术第11章 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第26章 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第12章 有毒化学品的环境管理第27章 环境保护产业第13章 放射性废物的环境管理第28章 环境宣传教育第14章 海洋环境保护第29章 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第15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第30章 环境外交与国际合作 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一书可供各方面读者阅读,以了解国家环境规划。该书也是领导干部制定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环境保护计划的依据。 5. 中国2000年的环保规划有什么目标? 中国2000年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是: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指出,到2000年,各类主要指标要求如下: 大气污染控制: 全国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0%; 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60%; 80%以上的重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的标准,大气中总悬浮微粒、降尘和SO2浓度减少。 水污染控制: 全国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4%; 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65; 所有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达7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左右; 水质量: 各水系源头水保持一类水质标准; 饮用水、渔业用水、娱乐性水域达到二至三类水质标准; 工业、农灌、航运用水水体按功能要求达到三至五类水质标准; 各流域、各省区五类水质水体面积减少30%,努力消除水质低于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 水质为四至五类水质标准的重点湖泊,水质提高至三、四类水质标准; 基本控制住地下水污染,地下水采补达到平衡;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45%50; 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20%; 主要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20。 建立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实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噪音: 城市环境噪声达标率达到60%,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60分贝。 城市环境质量: 直辖市,特大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沿海新兴城市的环境质量都要达到标准要求; 主要工业城市有重点地改善环境质量; 所有城市的环境质量不再恶化,使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为城市环境清洁、优美、安静打下基础。 绿化: 到2000年,城市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7平方米。 自然生态保护: 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总数目达到1000个左右,总面积达到7000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使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得到保护; 造林面积达3593万公顷,封山育林约898万公顷,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 建成人工和改良草场2300万公顷; 1991200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万公顷;新增治理沙化土地2000万公顷,综合治理开发沙漠、沙漠化土地和风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控制风沙危害面积2667万公顷;建设占用耕地控制量在3300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不少于3300万公顷;生态农业推广面积达到650万公顷左右。(返回) 6. 中国签署了哪些国际环保公约? 我国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如下: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订本)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防治荒漠化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72年伦敦公约 7. 中国有哪些自然资源?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如何?为什么我们不能学浪费资源的高消费方式? 从自然资源来说:我国有土地、水、森林、矿产、能源、草原、海洋、内陆水产、野生动物等等多种。可是由于我国人口太多, 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 水资源为1/4, 森林资源为1/10, 耕地资源为1/5 (为美国的1/10),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 国际上已把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核算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的内容之一。 去年,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公布了世界各国人均财富的报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人均财富被列为世界的第1、2位, 分别为90万和84万美元。而中国的人均财富很少,只有6千多美元, 列于世界的第163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墨西哥为8万美元, 高出我们12倍, 巴西为5万美元, 高出我们7.5倍, 我们甚至低于菲律宾, 仅比印度稍高出一点儿。 中国没有实力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比如, 美国的人均用水量是中国人的100倍, 而我们的现代化刚起步, 黄河却出现长时间断流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地球上75%的能源和资源。发达国家以雄厚的资金和不平等的交换方式从不发达国家进口能源和资源来维持自己的消费水平。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 能源和资源不可能靠进口, 一切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土地。如果我们现在去盲目追求浮华的高消费, 只能以提前支取子孙们的资源为代价, 受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 事实上, 发达国家的广大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强烈批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认为这是不能持续下去的模式, 是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死亡的道路。(返回) 世界环境保护大趋势 8. 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吗?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比利时工业区工厂排放烟尘使当地居民几千人受害。 2多若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美国多诺拉镇工厂和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全镇1/2居民受害。 3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伦敦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烟雾致使上千人死亡。 4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1952年洛杉机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光化学烟雾,使数百人死亡,植物大面积受害。 5水俣事件: 19531955年日本水俣镇附近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使人和猫患上极为痛苦的汞中毒病,叫做水俣病。 6富山事件: 1955年日本富山平原神道川河附近工厂排放含镉废水,造成居民得上骨骼疼痛病(叫痛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 7四月事件: 1961年日本四日市因当地工厂废气排放,造成哮喘病大流行。 8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爱知县米糠油工厂制作米糠油时混入了多氯联苯。这种食用油被销售到日 本各地,受害者达1.3万人,用这种油制造的鸡饲料使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返回)9. 世界六大闻名的污染事故 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 1976年7月意大利塞维索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使许多人中毒。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 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反应堆元件受损,放射性裂变物质泄漏,使周围50英里以内约200万人口处在极度不安之中,人们停工停课,纷纷撤离,一片混乱。 3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 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气站54座气储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死亡上千人,50万居民逃难。 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剧毒气体外泄,使2500 人死亡,20万人受害,其中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 5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前苏联基铺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伤害,也造成了其他国家遭受放射性尘埃的污染,中国的北京上空也检测到这样的尘埃。 6莱茵河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的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物绝迹,成为死河。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井水不能饮用,德国和荷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 (返回) 10.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何时召开的?有哪些主要内容?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申明了什么?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参加。中国出席了此会。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环境问题,讨论人类对于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大会。 会议的目的是: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会议希望:鼓励和指导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并要求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在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方面进行合作。 会议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一人类环境宣言,郑重申明:人类有权享有良好的环境,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各国有责任确保不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环境政策应当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 会议警告说:“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会议还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 会议把生物圈的保护列入国际法之中,成为国际谈判的基础,而且,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力量,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的一致行动,并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认和支持。 在会议的建议下,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返回) 11. 内罗毕宣言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内容? 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促使世界环境的好转,国际社会成员国于1982年5月10日至18日在内罗毕召开了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宣言。在充分肯定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的基础上,针对世界环境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些各国应共同遵守的新的原则。 内罗毕宣言指出了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环境、发展、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并强调这种相互关系,才能使环境无害化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人类因为贫困和浪费,都会过度开发其环境,必须用计划手段予以调节。 反对核战争的威慑和军备竞赛,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对人类环境会有极大的好处。 12.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为何被称作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与1972年旨在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相比,这次会议不但提高了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即被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这是一个有关环境与发展方面国家和国际行动的指导性文件。它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一次在承认发展中国家拥有发展权力的同时,制定了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 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下一世纪在环境问题上战略行动的文件二十一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声明认为出于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原因,持续管理森林是重要的。 会议签署了旨防止全球气温变暖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推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这两个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呼吁各国将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限制在最低水平。 会议上,非政府环保组织通过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认为商品生产的日益增多,引起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造成生态体系的破坏、物种的灭绝、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堆积。因此,新的经济模式应当是大力发展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产,禁止为少数人服务的奢侈品的生产,降低世界消费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返回) 13. 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防止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为了地球,保护海洋(返回) 14. 目前全球面临有哪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壤荒漠化; 7 大气污染 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弃物污染。 15. 世界可持续发展及其九项原则是什么? 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生存能力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提出人类必须有福共享、保护地球、考虑子孙后代,人类不能对自然界竭泽而渔。人类选择的生活方式要充分尊重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 它的原则包括九个方面: 1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社会。 2尊重和保护生活社区。 3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4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5维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 6改变个人的态度和生活习惯。 7使公民团体能够关心自己的环境。 8建立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国家网络。 9创建全球性联盟。(返回) 16. 世界各国妇女在为保护环境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1植树种草; 2开展社区环保教育; 3举办环保知识培训班; 4倡导绿色消费; 5参加各种环境会议; 6搞废物利用,节能节水小发明; 7建立环保团体。 17. 每年有哪些有关环境与资源为主题的纪念日? 植树节3月12日(中国 土地日6月25日(中国 水日3月22日 人口日6月11日(中国 地球日4月22日 清洁地球日9月第三个周末(从周五到周日) 环境日6月5日 世界粮食日11月16日 荒漠化日6月17日 1.城镇空气污染最重的时候2.室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3.世界上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4.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地方5.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6.世界上噪声最高的城市7.环境污染最轻的城市8.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9.全球城市环境之最(1991)10.最早命名酸雨的人11.最残忍的一次噪声危害实验12.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环境污染样品库13.全世界泥沙最多的河流14.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气污染15.历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16.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泄漏17.最严重的一起放射性污染事件18.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事件19.核电站却是最少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20.全球最严重的10次漏油事件21.全球最大的10个环境问题22.中国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23.我国最早判处一起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4.我国环境污染每年损失最多达800亿元25.我国新“刑法”实施以来首例环境罪案26.最大的环境污染来自地球超员27.臭氧层破坏将对人类造成最大威胁28.南极臭氧空洞居历史之最29.海洋未来的最大污染源 1.城镇空气污染最重的时候 城镇大气污染的程度,与季节气候及每天人们的生活活 动有关,一般是夏、秋两季,空气最清洁污染最轻,冬季和春季 的头两个月空气污染最重。一天中,中午和下午空气较清洁, 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重。其中晚上7点和早晨7点左 右为污染高峰时间。当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天空中形成 逆温层,象一个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各种污染物不易扩散。 一般在晚间和冬春季逆层较厚,影响地面污浊的空气稀释 和扩散,因此空气污染最重。 2.室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 环境专家们公认,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严重。 据加拿大一 个卫生组织对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些新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 示,有68的病因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 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人体污染,人可以排出25种 有毒物质,成人每小时呼出25升二氧化碳,人体的排汗、排 气、不洁的衣物食物也会造成室内的污染。少数人吸烟也是室 内污染很重要的因素。 现代化的室内装饰,人造板、胶合板、壁 纸、各种涂料、化纤地毯等,都会释放出醛、苯、酚类有害气体。 室内办公设备及家用电器,也会形成严重的室内污染。据德国 专家指出,电视机的“放毒”现象必须引起警惕。厨房内煤气、 液化石油气、燃煤、也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油烟、一氧化碳和氮 氧化物。美国环保科学家发现有11种有毒化学物质浓度高出室外, 其中6种是致癌物质。3.世界上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原联邦德国西部的施尔贝格市,是世界上遭受铅污染最 严重的城市。 施托贝格本来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近年来逐渐发展 成为欧洲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市年产80000吨铅,由 于公害防治设施不足,每年有18吨铅和400公斤镉的粉尘落 在人、畜身上和各种农作物上,从而使整座城市受到严重的铅 污染。据测定,假若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一顿饭吃下本地产的 土豆和蔬菜各200克,就等于同时吞下约100微克的铅,其 剂量大大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不超过70微克的限度。4.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地方 美国约翰斯岛位于夏威夷西南约700英里,这里将成为 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地方。该岛长仅2英里,宽15英里,是一 座珊瑚岛。岛上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核武器试验场,钚25 万桶化学脱叶剂和几千枚神经毒气弹、芥子气弹被埋在岛上 那些混凝土“园顶建筑”内,美国储存在该岛的12万吨化学 毒剂将在这里销毁,这个数字超过美国化学武器总量的13。5.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 开罗由于人口增长率特别高,工业迅速发展,这个拥有 1500万人口的城市已成为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该城市二 氧化碳、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惊人的程度。与此同 时,该城闹市区交通警察血液中铅的含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开罗大学医学院的埃马博士对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给开 罗市中心的工人和居民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据他估计,开 罗市至少有15至20的人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开罗 空气污染的程度甚至比墨西哥和洛杉肌还严重。据埃及卫生 部官员说,大部分灰尘不是来自沙漠,就是来自开罗以南的几 家水泥厂的有害的硅酸盐。(返回)6.世界上噪声最高的城市 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已成为世界上最喧闹的城市。据巴西】、“ d、”声学学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材料称:该市噪声已达85分贝,在 一些汽车流量最大地区的4小时内,噪声竟高达93分贝。 现在在市区周围,噪声正以每年15分贝的速度增长,噪 声已使本地市民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白 天噪声为55分贝,晚间噪声为45分贝尚属适宜。7.环境污染最轻的城市 当今环境污染最轻的城市是欧洲冰岛共和国的首都雷克 雅未克。冰岛全境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4座(据统 计,近百年来平均每五年有一次火山爆发)。由于火山的频繁 活动使冰岛岛国地热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全国有温泉上千处, 其水温多在90以上,该市市民充分利用地热取暖,建造温 泉热能温室;城市照明、工业动力用电,是靠地下喷出的高达 270的热气发电,致使雷克雅未克城基本上没有黑烟、烟尘, 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当然,汽车尾气、工业性粉尘、废气污 染还是存在的,我们所说主要是减少了燃煤、油等能源对环境 造成的污染。8.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由联合国环境保护计划和世界卫 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根据在世界60个国家进行10 至15年的监测,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最高、污染最严重的十大 城市是:意大利米兰、中国沈阳、伊朗德黑兰、南朝鲜汉城、巴 西里约热内卢、中国西安、法国巴黎、中国北京和西班牙马德 里。9.全球城市环境之最(1991) 据1991年中国环境报介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加拿大 的蒙特利尔、美国的塔科马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而最差生活区是尼日利亚的拉格斯,扎伊尔的金沙萨。这是设在华 盛顿的世界人口统计组织-人口危机委员会的350多名 都市专家,用两年时间对全球100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得出结 论。 调查报告的统计数字表明,居住房屋最宽裕的有美国人, 加拿大人及澳大利亚人,平均每个人拥有超过两间房屋。而拉 格斯和中国的广州则是居住最拥挤的,每间房住55人以上。 台北、悉尼和墨尔本是空气污染最少的城市。最污浊的有印度 加尔各答、新德里、印尼的雅加达、伊朗的德黑兰、意大利的米 兰、中国的北京、沈阳。噪声最严重的城市有美国的纽约、伦 敦、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与拉合尔、印度的马德拉斯、意大利的 那不勒斯、印尼的水和墨西哥的蒙特雷、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而最宁静的城市是新加坡、曼彻斯特与达拉斯沃思堡。 世界上最洁净的街是瑞士苏黎世的巴荷夫街是世界闻名的“超净”街,这条街 长约800米,几乎是欧洲的中心点,它距离维也纳、罗马或柏 林几乎相等。 巴荷夫街被辟为行人专用区,除了电车外,不准其它车辆 进入。因此,街上的空气清新,且带有甜甜气味,那儿没有汽车 废气的污染。街道两侧种有两百多棵成年橄榄树,这种树能净 化空气。市政当局为维护这条街的清洁,还雇专人经常擦洗地 面,使街面清洁无尘。 街上所有建筑物都不超过5层,大部分是19世纪的新古 典形式建筑。10.最早命名酸雨的人 酸雨一般是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沉降物。酸 雨成分比较复杂,它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 坏,造成地面水、地下水酸化,对人体产生危害,腐蚀建筑物、 金属、橡胶等。因此,国内外把酸雨称为“现代空中死神”,成为 世界各国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英国科学家史密斯,1852年化验分析了英国工业城市曼 彻斯特附近的雨水成份,发现雨水中含有硫酸、酸性硫酸盐, 硫酸铵、碳酸铵等成分,认为是受大气严重污染造成的。史密 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酸雨存在和研究酸雨的科学家。他 对酸雨进行了20年的研究和调查,于1872年编著并出版了 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首先采用“酸雨”这一 术语。(返回)11.最残忍的一次噪声危害实验 50年代,美国出现了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件:一架超 音速飞机掠空而过,下面站着10个人,虽然他们紧捂着双耳, 结果飞机是飞过去了,这10个人的生命也成了过去一一都被 超音速飞机的噪声所击毙了。 我国古代时有这样一种刑罚,叫钟下刑。受刑的人被扣在 一口大钟的里面,然后行刑的人在外面用木槌用力敲钟,使受 刑人在钟里痛苦难忍,甚至造成精神分裂或昏迷。这说明在强 烈噪声的环境下,人将受到严重的危害。 据测试,飞机起飞时的噪声最低在150分贝以上。而正常 环境下,噪声达60分贝人就会感觉到烦闷。可想而知,在150 分贝以上的噪声下站立该上一种什么滋味? 据说,那十个人是为了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而自愿被当 成实验品而进行的一场实验。他们留下的被噪声袭击时惊骇 痛苦的模样一定是令人触目惊心的。12.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环境污染样品库 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环境污染样品库,在前联邦德国奥肯 市宙力克原子能研究所内,有一间无尘贮藏室,保存着形形 色色的样品,有鸟类、鱼类、昆虫、蚯蚓;还有人体内的各种组 织和器管的样品,包括血液、肝脏、肾脏、脂肪、骨骼等等,这些 样品都标明采集的地点和时间。 环境保护专家们可以通过对 样品的分析来测定不同时期环境污染的程度,以提醒人们对 防治污染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13.全世界泥沙最多的河流 据有关调查表明,世界上的河流每年排入海洋的泥沙大 约150亿吨,而70发生在南亚和太平洋及印度洋较大的岛 屿上。从亚洲河流排入海洋的泥沙每年达60多亿吨,南美洲 20多亿吨,北美洲15多亿吨,大洋洲306亿吨(其中澳大利 亚6000万吨),非洲53亿吨,欧洲23亿吨。 全世界泥沙最多的河流为:恒河(每年16亿吨,居第一 位)、布拉马普特拉河、黄河、亚马逊河、 长江、伊洛瓦底江、马格达莱茵河(墨西哥)、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南美)、红河、 湄公河。 (返回)14.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气污染 由于海湾战争,造成科威特200口油井燃起的黑烟遮天 蔽日,燃烧的大火持续时间之长令世人罕见,致使海湾及其周 边地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报导,科威特下午两点上街开车 要打亮前灯,居民出门得靠手电寻路,人们饱含着有害的二氧 化硫及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据有关人士说,科威特油井燃烧3 个月到半年就能产生150万吨烟尘,形成半个美国那么大的 烟云,使阿富汗、印度等国深受其害,浓烟蔽日,天空变暗,大 量烟尘将使印度大陆的气温下降好几度。并且使该地区在雨 季到来之时不再下雨,从而对该地区几个国家已经十分紧张 的粮食供应造成直接威胁,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减少20, 从而使该地区的气温下降4。并预言,油井燃烧所产生的烟 尘将使北半球一半地区的气候受到破坏。美国威尔士的化学 工程师约翰考克斯所作的估计更为悲观,他说,浓重的烟云 可能使海湾地区的白昼气温下降20之多。可见海湾战争所 造成的大气污染在世界历史上是最严重的。 15.历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 历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发生在1978年3月16日 夜,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超级油轮艾莫科凯迪斯船舵失去控 制,随之在法国布列塔尼海岸搁浅,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 次油轮溢油,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次海岸搁浅航海污染事件。 价值1500万美元的艾莫科油轮和2400万美元的中东原油损失 在冰冷的海水中,溢出的原油形成一条宽18海里、长80海里 的海上油河,污染了130海里风景如画的海岸。 6000名志愿人员在法国军队配合下,从岸边和港口海面 收集起25000吨原油。死于溢油污染的各种鸟类达10000只。 还不得不把5000吨被原油严重沾污的牡蛎处理掉。法国政府 花费了9500万美元补偿溢油污染所造成了损失和清理溢油 所需的开支。布列塔尼地区居民的损失达3000万美元。这次 海洋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美元。(返回)16.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泄漏 海湾战争,大约使150万桶到200万桶的原油泄漏在海湾, 形成长80公里,宽19公里的油带, 严重地破坏了波斯湾 的生态环境。 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描绘的情景一一一满身油 污的水老鸦昂首振翅,挣扎着往礁石上爬;奄奄一息的海鸥甩 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在浮油层中挣扎;海豚吃力地把口鼻伸出 飘浮的油层,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已经死掉的各种海鸟被冲 上海滩,仨仨俩俩地躺在那里。 石油污染将使生长在浅海的海洋生物面临灭顶之灾,使 浅海床的海藻生长带、珊瑚礁和海洋植物都遭到破坏,生活在 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贝壳类生物、海星、海虾、龙虾、海胆、海蛇 和各种鱼类都会统统死绝。 另据专家们指出,由于整个海湾受到污染,金枪鱼、鲐鱼、 沙丁鱼、玳瑁、绿海龟、海豚以及生长在波斯湾的稀有海洋哺 乳动物儒艮也难逃死亡的恶运。专家们认为至少10年之内, 海湾国家将无渔业可言。 由于石油污染,沙特年产值4000万 美元的捕虾业受到破坏。甚至在几十年内难以恢复,另外,沙特 的发电厂、石油化工厂等都靠海水冷却,海上浮油将使这些工 厂被迫停工。海水淡化也受到危胁,给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困难。 (返回) 17.最严重的一起放射性污染事件 最严重的一起放射性污染事件,1984年1月发生在美 国。一座治疗癌症的医院,存放60钴放射性重40多磅的金属 桶,被人运走把桶盖撬开并将桶弄碎,当即有6000多颗发亮 的小圆粒-具有强放射性的60钴小丸滚落出来,继尔散 落在附近场地上。这些60钴小丸与附近的金属件混合在一 起,还有许多小丸掉到人们的鞋子里而被带到附近的大街和 公路上,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造成大面积的污染。 接触60钴小丸的人,一个月后许多人出现了严重的受害 症状,牙龈和鼻子出血,指甲发黑等。有的表面上没有什么症 状,但经化验发现白细胞数、精子数等大大减少。 此污染事件,虽当时没有死人,但据专家们说,接触60钴 放射性污染的人,患癌症可能性要大得多。18.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事件 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 应堆发生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成为有史以来最 严重的一次核污染。造成31人死亡,233人受到严重的放射 性损伤,附近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损失惨重。据苏联官方公布 的数字,损失达35亿美元,事故造成的潜在损失和间接损失 还难以计算,预计将有数千人受辐射致癌,事故产生的放射性 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一 重大事故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整个世界引起强烈震动。事件发 生至今其后遗症并没有消除。德国、瑞典、土耳其、南斯拉夫, 把不断出现的畸形胎儿仍然归罪于那场灾难。有人认为,空气 受到污染是产生怪婴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后代,这 是确信无疑的。如何防止有害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后代的 危害,这正是科学界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然而-19.核电站却是最少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 核电站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少,因而受 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在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建有核电站。 在运行的核反应堆达429座,总发电能力为3266111兆瓦。核 电站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少数国家核电站已占本国总 发电量的50至60。还有不少国家正在投建核电站。据预 测,到2000年,大多数国家新增发电量相当大部分仍是核电,核电站将发展到530多个。 (返回)20.全球最严重的10次漏油事件是: 英格兰:1967年3月,油轮“峡谷”号搁浅,漏油85万至 92万桶。 法国:1978年3月,油轮“卡迪斯”号搁浅,漏油160万到 180万桶。 墨西哥:1979年6月至1980年3月,伊克斯托克:号油 井发生井喷,漏出原油420万至1020万桶。 多巴哥:1979年7月,油轮“爱琴船长”号与“大西洋女皇 号”相撞,漏油1162万桶。 巴巴多斯:1980年2月,油轮“和平女神小夜曲”号起火, 漏油292万桶至971万桶。 利比亚:1980年8月,油井发生井喷,漏油100万桶。 伊朗:1983年2月至12月,诺鲁兹油田发生井喷,漏油 190万桶至440万桶。 南非:1983年8月,“贝尔韦尔”号油轮发生大火,漏油 120万至190万桶。 科威特:1991年1月,靠近科威特城的米纳艾哈迈迪沿 海油管开放以及海岛中转站的油轮向海上大量倾倒石油,到 2月2月,波斯湾漏出的石油已达1100万桶。21.全球最大的10个环境问题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第三世界国际环保会指出,目前全球 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最大的10个环境问题是: (1)沙漠化日益严重,世界沙漠面积扩大,每天大约有 2000公顷肥沃农田被沙漠吞没。 (2)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野生动物大量灭绝,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4)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到2001年,世界人口将比现在多 一倍。 (5)饮水资源日渐匮乏。 (6)渔业资源逐渐减少,迄今已有14的渔场遭到破坏。 (7)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大量废水倾入江河中,危害水生 资源和人体的健康。 (8)农药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农作物受到影响,人类也受 损害。 (9)地球平均温度上升,对赤道国家产生不良影响。 (10)日趋严重的酸雨危害,工业废气使酸雨增多,对农作 物和人类造成危害。22.中国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据1990年环境保护刊物介绍,中国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向国家科委提交的预警报中列 举的。 (1)占国土65的山区、占97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开 发利用不当,形成大范围水土流失,加速生态失调。 (2)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害成灾面积不断扩大。 (3)中国属于“贫林大国”,森林面积不断缩小,采伐量远 远超过生长量。 (4)中国是“贫草大国”,长期过牧,重用轻养,盲目开垦, 草原每年退化2000万亩,累计13亿亩,占年利用草场地13。 (5)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沙漠面积达149万平 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 (6)中国是严重缺水大国,过重开采,浪费惊人,人为污 染,水资源危害加剧。 (7)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地区间资源承载力差异甚大,中 国处于人口负荷过重的临界状态。 (8)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势态扩大,废气排放增加,垃圾包 围城市,已是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 (9)农林环境污染正由点到面向全国蔓延,40的乡镇企 业成为最大的污染源。 (10)生态环境破坏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恶性循环突发 事故迭起,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返回) 23.我国法院最早判处一起污染环境犯罪案件 1979年9月12日,苏州市人民化工厂工人张长林,在当 班时将剧毒物品液体氰化钠储槽阀门打开后,擅离工作岗位, 忘记关闭,使28吨氰钠外溢流入河道,严重污染水域,造成苏 州和吴县部分乡鱼蚌大批死亡,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危 害。10月27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对此案进行公 开审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法庭认定张长林的行为已经构 成犯罪,参照当时已经颁发但尚未开始施行的刑法第115 条的规定,按照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 2年。 这一刑事案件的判决,是我国法院判处的第一起污染环 境犯罪案件,它开创了我国对严重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进行 刑事制裁的先例。24.我国环境污染每年损失最多达800亿元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我国每年因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经 济损失达68亿元,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377亿元,固 体废弃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9亿元,农药污染所造成的经 济损失是17亿元,自然资源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12 亿元,这五笔帐共计是800多亿元。可见,环境污染所造成的 经济损失不容忽视。25.我国新“刑法”实施以来首例环境罪案 轰动全国的山西省运城市 天马文化用纸厂特大环境污染 案9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