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赏析PPT课件_第1页
苏州博物馆赏析PPT课件_第2页
苏州博物馆赏析PPT课件_第3页
苏州博物馆赏析PPT课件_第4页
苏州博物馆赏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晶泰工作室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平江区拙政园西侧 包括06年正式开放的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古建筑 原苏州博物馆 两部分 整个博物馆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 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 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设计者 贝聿铭设计理念 中而新 苏而新 不高不大不突出 苏州博物馆建筑物是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TheSuzhouMuseumbuildingdesignedbyChinese AmericanarchitectIeohMingPei 平面图 立面图 布局 建筑特点 1 色调构材主色调 白色粉墙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配色调 灰色的花岗岩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2 新馆建筑采用开放式钢结构 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 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 它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 更使建筑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有了可能和保障 3 光线的艺术 让光线来做设计 是贝氏的名言我们在新馆的大门 天窗廊道 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玻璃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 4 屋面形态 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 大屋顶 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新馆屋顶之上 立体几何形框体内的金字塔形玻璃天窗的设计 充满了智慧 情趣与匠心 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 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 5 建筑与景色浑然天成 6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与对话 建筑材料的运用上 以 中国黑 花岗石片石取代砖瓦 切割成菱形体块 干挂在不锈钢板做成的坡屋面上 黑中带灰的 中国黑 淋了雨是黑的 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 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 与白墙相配 并与墙身连成一体 在传统与现代创新结合上独具匠心 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的黑 白 灰色 显得素雅 高贵 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的室内设计包括每一个陈列橱柜及陈列布置设计 均由建筑师精心设计 和建筑室内外空间形成统一的整体 其室内部分的顶部木材板料 地面的铺装 以及墙身处理 简洁大方并和建筑整体设计和谐统一 朴实无华 在大厅 走道顶部 屋面钢架 玻璃屋顶上及展厅高窗部位 其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 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 7 庭院与建筑环境效果 庭院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 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 结合苏州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 充分尊重博物馆的周围环境实际 按照 苏而新 的设计理念 总体布局中设计了若干个各具特色 布置精美的庭院 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联 使自然融于建筑 特别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 东 南 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 北面与拙政园相邻 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 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 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 片石假山 直曲小桥 八角凉亭 竹林等组成 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 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 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 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 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 这种 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 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 新旧园景笔断意连 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 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且看米芾词云 奇胜处 每凭栏 定忘还 好山如画 水连云萦 无计成闲 构成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 苏而新 山水画 功能布局 形式上 地块已分为三部分 中心部分是入口处 大厅和博物馆花园 而西部为展区 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 教育设施 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 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 屋顶 展室屋顶的设计独特 三角形的支撑非常大胆 线条整齐明快 兼具了建筑和美观的双重功用 也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差异 三角形的直立边是采光窗 上面间隔贴有很多细木条 外面光线从细木条之间穿过 经过屋顶斜面的漫反射 柔和地播洒下来 柔和而静谧 与下面昏黄的射灯配合 在展厅内营造了一种神秘气氛 展品在这里其实只是建筑的陪衬 给我印象更深的是建筑 走廊 走廊顶的采光设计 百叶窗似的隔栅 尖顶的设计 逐级升高 一方面保证采光充分 同时又保证采光柔和 展厅都有六角形的窗 窗口象屏幕 每块屏幕上都有独特的景致 这是苏州园林的精髓 让你在每个位置 每个角度都会有独特的感受 这棵石榴树 象征多子多福 据说是贝大师和馆长亲自到外地选定并运回的 形体处理 几个八角形的大厅 主体几何形的屋顶切割 既解决了屋顶采光问题 也使体量得以减小 充满了智慧 情趣与匠心 设计以三角形 菱形 作为内外造型的母体元素反复运用 无论是体块切割 还是立面开窗以及屋面钢结构屋架 天窗 都用得恰如其分 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 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 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 给人以奇妙而又统一的视觉冲击 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 相互辉映 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展览情况 新馆西部主展区和东部次展区的文物展示面积共有3600平方米 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32间 文物展品上起远古时代 下至明清及近现代 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 展区设有 吴地遗珍 吴塔国宝 吴中风雅 吴门书画 这4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 其中位于地下一层的 吴地遗珍 系列包括史前陶器 玉器等主题展室 地面一层的 吴塔国宝 系列包括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等 该馆基本陈列 苏州历史陈列 展示苏州自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概貌 尤其对春秋吴王阖闾元年 公元前514 建城2500年以来 出现在春秋 唐宋 明清历史时期3个经济文化发展高峰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等有较多的反映 位于新馆东部的现代艺术厅展出了绘画大师赵无极 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和徐冰的作品 赵无极的18幅 抒情抽象派 代表作 蔡国强的纸本火药画 吴王剑 以及徐冰的装置艺术作品 背后的故事 等视角独特 充满创意的作品 给参观者带来了一场现代艺术盛宴 馆藏文物 该馆陈列面积2200平方米 该馆藏品1 5万多号 以古代书画 瓷器 工艺 出土文物苏州博物馆展品图集 1 20张 和革命文物为主 其中一级文物240件 组 二级文物1147件 组 图书资料7万多册 碑刻拓本2万多件 书画藏品中有宋至明清名人作品 如过云楼后人顾笃琨的子女捐赠的 元赵天裕 柯九思 赵原 顾定之 张绅 吴镇六家墨竹卷 七君子图 元赵孟頫书 兰亭序 卷 王蒙 竹石图 轴 清王石谷 水竹幽居图卷 明吴门四大家沈周 文征明 唐寅 祝允明及清初石涛 八大山人 四王吴恽 扬州八怪等人作品 瓷器有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元釉里红蓝地白花盏托 明正德釉里红白鱼暗花盘等 出土文物有吴江梅埝良渚文化漆绘黑陶罐 虎丘塔和瑞光塔发现的唐宋经卷 嵌螺甸漆经盒 檀龛宝相 丝绸刺绣 真珠舍利宝幢 彩绘四天王像内木函等 馆藏吴江海堤 吴县草鞋山 苏州越城等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中 有6000年前的稻谷凝块 5000年前的大石犁 漆绘黑陶尊 骨匕 骨针 骨养等 是文献资料上未曾记载的先吴文化的实物资料 馆藏西周豪伯父乙鼎 曲窃纹大鬲 商代百乳簋 史爵 父乙爵 祖辛觚 春秋战国时期的曲窃纹鼎 吴者减钟等 工艺十分精致 有不少器物从质地到器形 既有本地特色 又有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 馆藏从虎丘塔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造型精美别致 釉色晶莹滋润 从瑞光塔发现的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年 所制 真珠舍利宝幢 虽历千年之久 仍然斑斓璀璨 富丽堂皇 体现了当时在雕刻 镶嵌 漆工 金银细工等方面高度的技术水平 同时发现的宝幢内木函四壁彩绘天王像和木刻版妙法经华经册等 也是价值很高的文物 馆藏商代琰圭 玉琮 明代陆子岗琢玉 唐代裴家瓷枕 宋钧窑天蓝小碗 龙泉窑双耳环瓶 影青印花双凤折枝园盒 元代釉里红托盏盘 明代永乐白地青花鸡心底碗 甜白刻花葡萄花果纹菱花四盘 宣德缠枝牡丹大碗 青花海水白龙盘 宋代缂丝 刺绣 明代罗香园刺绣以及近代著名苏绣 苏州博物馆展品图集 2 11张 艺术家沈寿绣的十二生肖瓶 济公像 清代制墨高手程风地的镌有 康熙乙亥 款的 千岁芝墨 等 都是价值极高的工艺类文物 书画类是馆藏文物的巨家 其中宋代夏口的 钱塘观潮图 团扇 无款 松下赏月图 扇 五王嬉春图 条幅 元代王蒙的 竹石图 条幅 为国内少见的珍品 馆藏70余幅清代苏州地区状元书扇 占清代地区状元数量的一半以上 是有地方特点的书画扇 藏革命文物有太平天国文物资料 其中主要是当年忠王李秀成开辟苏福省的文物 如军中公函 文稿 花名册 随征典木 减粮银纳照 千斤铜炮 军队武备等 旧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文物中 以孙中山 黄兴 邹容 章太炎的手迹 抗日战争游击队和中共苏州地下党的文物比较珍贵 该馆举办有 苏州出土文物陈列 太平天国苏福省历史文物陈列 苏州出土文物陈列 展出了馆藏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的出土文物400余件 反映了苏州历史发展的大致历程 太平天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