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1 概念由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叫做生态系统2 范围有大有小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 结构组成成分 和生物群落 包括 分解者 营养结构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圈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自养需氧型 主要成分 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氧型 4 分解者 1 生物代谢类型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 真菌 2 地位 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3 作用 将动植物遗体 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 分解成 返回到无机环境中想一想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何种功能类群 答案 细菌包含许多功能类群 硝化细菌 光合细菌等营 自养 生活的细菌应属生产者 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应属消费者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应属分解者 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氧型 有机物 无机物 知识点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 食物链 食物网1 食物链 1 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 特点 为第一营养级 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 而食物链上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生产者 2 食物网 1 概念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 功能 生态系统 的渠道议一议 食物网中各类生物间的关系均是捕食关系对吗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这条食物链中 螳螂 是第几营养级 答案 食物网中各类生物间的关系既包括捕食关系 也包括因共同捕食同类生物而引起的竞争关系 这条食物链为 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螳螂为第三营养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判一判1 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 2 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3 细菌都是分解者 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4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5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及能量 答案 1 2 3 4 5 答案 1 关注几个 未必 和 一定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 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 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 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 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 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 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 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 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2 食物链 食物网的综合分析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一种生物不是固定于一种食物链上 食物链是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实现的途径 食物链在一定时间内和进化历史上可以发生变化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高考地位 5年7考 2012海南卷 四川卷 2011全国新课标卷 海南卷 2010海南卷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两大部分 四种基本成分 可表示为 基础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桥梁 生产者 分解者 主导 基石 生产者 2 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 1 图解 2 析图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 的成分 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从理论上讲 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 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的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物质循环角度看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 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高考中对生态系统成分的考查涉及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各成分的功能和联系 题型主要为选择题 也可结合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命制非选择题 典例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 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病毒是异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破题关键 解析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A错 病毒营寄生生活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C错 蚯蚓营腐生生活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错 答案B 训练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 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 丁的CO2含量减少 将导致臭氧层破坏D 丙1同化量越大 丙2的同化量越小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 甲为生产者 乙为分解者 丙为消费者 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一个生物群落应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分解者 如蚯蚓 臭氧层的破坏是由氟氯烃的大量排放所致 一般来说丙1同化量越大 丙2的同化量越大 答案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高考地位 5年13考 2012浙江卷 海南卷 江苏卷 2011全国课标卷 海南卷 山东卷 1 食物链类型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 捕食链 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 实际上是捕食链 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2 食物链图示及构成条件 1 模式图 A B C D E 2 举例 捕食链中生态系统的成分 营养级的划分 举例如下 草 鼠 蛇 猫头鹰 成分 生产者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3 构成条件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即最高营养级 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不会倒转 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寄生 腐生生物和阳光等非生物因素 即只包含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和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及之后各营养级生物 如阳光 草 兔 细菌不是食物链 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 因为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3 食物网 1 图示共有6条食物链 数食物链规则 从没有箭头指向的生物即生产者A开始 沿箭头方向一直数到最后算一条 2 图示中H占有三 四 五三个营养级或次级 三级 四级消费者 对某一动物而言 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 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3 图示中B和C的关系 竞争和捕食 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但也可能出现竞争关系 特别注意 4 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 1 食物链中 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 直接引起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 又会引起连锁反应 致使第三 第四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减少 2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 天敌 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 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最后趋于稳定 3 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若某种群处于复杂食物网的某中间环节 其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类群的影响状况应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生产者相对稳定原则 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 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相对稳定原则 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 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主要考查食物链的判断和食物网中食物链的确定 也常常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相结合进行考查 题型既包括选择题 也包括非选择题 典例2 下图所示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 请据图分析回答 1 该食物网含 条食物链 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是 属于 级消费者 2 兔与鼠的关系是 蟾蜍与蜘蛛的关系是 3 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死亡 短期内蛇和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解析 1 该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 由于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以多个营养级的生物为食 导致了其所占营养级的级别和消费者的级别有多个 从植物开始为第一营养级 由此推知 猫头鹰可以是第三 四 五 六营养级 从植食动物开始为初级消费者 由此推知 猫头鹰可以是次级 三级 四级 五级消费者 2 兔与鼠均为第二营养级 以植物为食 属于竞争关系 蟾蜍与蜘蛛有两层关系 一是蟾蜍以蜘蛛为食 属于捕食关系 二是二者同时以食草昆虫为食 属于竞争关系 3 鼠突然死亡 猫头鹰因捕食种类较多 数量影响不大 但蛇因食物来源减少 蟾蜍成为蛇的唯一食物来源 其数量因蛇的过度捕食逐渐下降 蟾蜍下降也导致了蛇数量的下降 答案 1 7三 四 五 六次 三 四 五 2 竞争竞争和捕食 3 下降 下降 训练2 2011 课标 31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 捕食野兔和狐 狐也捕食羊羔 第5年 岛上狐濒临灭绝 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 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 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 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 画出由人 羊 狐 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 人登岛后的第5年 与登岛前相比 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增加 减小 不变 4 一般情况下 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增强 减弱 不变 解析 1 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 人捕食狐且人和狐又捕食野兔 故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兔瘟热病毒寄生在野兔体内 2 由人 羊 狐 野兔和牧草之间的捕食关系 可绘出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 3 人登岛后的第5年 狐濒临灭绝 野兔数量大幅度增加 由于岛上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增大 4 一般情况下 在捕食过程中 捕食者优先捕捉到的是老弱病残的被捕食者 随着患病个体不断被淘汰 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减弱 答案 1 竞争和捕食寄生 2 如下图 3 增加 4 减弱 易错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误区归纳 规避2个易错点 点拨 点拨 1 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 能量值 构建食物链 网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A B C 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所以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10 20 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 D A C 易错点2不会根据提供的信息正确书写食物链 2 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 重金属 DDT等浓度 构建食物链 网 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 注意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的有机汞浓度 并非能量值 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 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 汞浓度增加 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 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 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 其食物链 网 如右图 3 根据题干提供的各种图形信息构建食物链 网 解读 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 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 甲 乙 丁 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 丁 甲 乙 图3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 D是生产者 A是消费者 B是分解者 C是无机环境 其中的食物链是D A 纠错演练1 经典易错题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 一定能固定CO2C 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 一定是植物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它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 化能自养型生物大多为微生物 如硝化细菌等 答案D错因分析对四种成分的作用及代表生物模糊不清 2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 存在着营养关系 的能量调查结果 图 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 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A B C D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推知 戊为第一营养级 乙 丙为第二营养级 甲为第三营养级 丁为第四营养级 中表示的两种生物间为捕食关系 而乙和丙的关系为竞争 所以 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 本题易错之处是将乙和丙当作两个营养级 因为二者之间的能量数值不符合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的特点 所以乙和丙不是两个营养级 答案A 错因分析不会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某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常见的信息有 有机物总量 能量多少 富营养化积累的有毒物质多少等 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结构 1 2012 海南单科 18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 按蚊幼虫 孑孓 以藻类和细菌为食 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 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 藻类属于生产者 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 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 也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与按蚊之间也是寄生关系 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孑孓和鱼类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异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鱼类以藻类为食 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鱼类与藻类生活在同一空间会因争夺生存空间 氧气等有限的生存条件而产生竞争 答案B 2 2012 海南单科 28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该食物网中 共有 条食物链 最高营养级属于第 营养级 2 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3 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 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 经标记后放回 一段时间后 重新捕获100只 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 在该生态系统中 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只 答案 1 4五 2 竞争和捕食 3 1000 学科内综合性考查 3 2012 浙江理综 5 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 植物 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 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 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 旅鼠的天敌 植物 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解析此题考查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由植物 旅鼠及其天敌形成的食物链为植物 旅鼠 旅鼠的天敌 此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A正确 三种生物都生存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 都存在环境容纳量 K值 并且种群数量都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 B正确 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主要是由食物和天敌的变化引起的 C正确 在这三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中 捕食者数量的增多 必然会引起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减少 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错误 答案D 4 2012 江苏单科 26 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 后改造为人工鱼塘 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 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 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改为人工鱼塘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数字孪生的焊接枪体动态性能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构建
- 碳中和视角下航空食品行业绿色制造技术创新研究
- 多金属资源回收综合利用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泌尿外科副高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路政执法证考试题及答案
- 储备粮仓库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斜视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输液港维护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标准化茶叶基地项目投资计划书
- DL-T5707-2014电力工程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导则
- 职业素养提升第2版(大学生职业素养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制订研学课程目标
- JJF 1033-202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公安当场处罚案件培训课件
- 肉毒中毒医学课件
- EGFR信号转导机制及靶向治疗
-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技巧
- 畜牧业的畜禽疫病防控
- 抹灰工实操比赛方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