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地球看世界》教案2.doc_第1页
《环绕地球看世界》教案2.doc_第2页
《环绕地球看世界》教案2.doc_第3页
《环绕地球看世界》教案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绕地球看世界教案课题1. 到纯子学校看一看 课题2.和阿里一同发现课题3.漫步神气的非洲热土 课题4.走访格林和安徒生的故乡课题1. 到纯子学校看一看教学目标1.透过一所普通的日本小学校,了解日本的社会概况、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2.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教学准备1有关日本社会发展、民俗、民情的图片和资料。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知道,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由于环境的差异,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各自都有什么特点那?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一起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先到领国日本去看一看”。2识图练习。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日本的位置,查找从我国到日本的路线。3阅读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435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第3435页的图片。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中日小朋友语言不通,却可以在一起交流书法、切磋棋艺,可以用笔写写画画地交谈呢?(2)日本小朋友的学校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4阅读与交流。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35页上方的文字资料。引导他们思考:“你能详细介绍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中提到的内容吗?”师生共同交流。学生根据探究的成果介绍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中所涉及的日本的概况、经济发展,和服、插花、茶道、柔道等富有特色的文化传统以及传统饮食,由教师进行补充或讲述。5教师总结。给教师的建议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日本社会的发展、民俗、民情的图片和资料。2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3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都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例如:日本文字、和服、茶道等,帮助学生理解这种联系。家庭作业1预习与探究有关西亚、北非阿拉伯地区的社会状况。评价建议2.就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程度给予评价。课题2.和阿里一同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民俗、民情的图片和资料。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教学过程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东邻日本的情况。这节课,让我们沿着南中国海向西行,穿过印度洋,到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去看一看。”2识图练习。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西亚、北非地区的位置,查找从我国到阿拉伯国家的路线。3阅读与探究。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637页的文字,欣赏教科书第3637页的图片。教师将自己补充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思考:(1)阿拉伯人从事什么农业?(2)阿拉伯地区最发达的工业是什么?(3)阿拉伯地区最著名的资源是什么?(4)你知道哪些阿拉伯地区的古老文明?(5)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长袍?(6)阿拉伯地区最主要的宗教是哪一种?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结果,尽可能充分地讨论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概况、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讲述。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1要准备好有关阿拉伯地区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和发达的古老文明传承的资料和图片。2要准备好地球仪、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家庭作业预习与探究关于非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评价建议就学生对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了解程度给予评价。课题3.漫步神气的非洲热土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理解3通过对小蒂皮事迹的了解,树立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非洲的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2世界政区土、两半球图。教学过程1导入。“上一节课,我了解了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这节课,让我们越过连接亚洲和非洲的苏伊士运河,穿过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哀叫,去看一看整个非洲。”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苏伊士运河埃及、非洲的位置和范围。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38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第38页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思考:(1)赤道横穿了非洲大陆,那么非洲应该是什么样的气候特点?(2)你对埃及文明有哪些了解?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开展讨论:非洲的气候环境特点;古老的埃及文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非洲黑色人种的特征;驰名世界的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维多利亚大瀑布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5自由交流。根据平时从课外书籍或影视节目中了解的知识,谈谈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6阅读与讨论。阅读教科书第39页的课文,欣赏本页出示的图片,认识小朋友蒂皮,了解她的事迹和希望。讨论:怎么看待小蒂皮对中国小朋友的寄语?我们应该怎样做?7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1要准备好有关非洲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3教师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家庭作业预习与探究关于欧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评价建议就学生对非洲,尤其是对非洲野生动物的了解程度给予口头评价。课题4.走访格林和安徒生的故乡教学目标1了解欧洲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发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欧洲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从辽阔的非洲大陆向北穿过地中海,就来到了欧洲。作为世界上比较富裕的大陆,欧洲的情况是怎样的呢?”2识图练习。阅读教科书第40页最上方的文字,在世界政会图、两半球图上查找欧洲的位置和范围。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041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第4243页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思考:(1)欧洲有怎样的气候特点?(2)德国的环境和社会风貌哪些特点?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对以下问题充分展开讨论:(1)我所熟悉的格林童话和安徒声童话中的主人公。(2)欧洲有怎样的气候特点?(3)德国的环境和社会风貌有哪些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5自由讨论。通过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展开讨论,也可以就欧洲其他国家进行讨论,教师给予讲解和补充。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1要准备好有关欧洲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