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课课件_第1页
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课课件_第2页
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课课件_第3页
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课课件_第4页
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群落的结构二 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下列叙述中 属于群落的是 A 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 灌木和草本植物B 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类C 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 昆虫D 浅海中的鱼类 节肢动物 海藻等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 D 1 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的集合 各种生物种群 一 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注意点 1 一定的区域内 一个水池 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围内 2 各种生物的总和 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 3 群落有多个种群组成 有大有小 区域大小视观察和研究的需要而定 研究池塘群落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群落特征 物种的丰富度 群落结构 种间关系 群落的演替等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和类别有差别 武夷山西伯利亚低等植物840种低等植物670种高等植物2888种高等植物139种动物5000种动物1000种脊椎动物475种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 的多少 数目 一般来说 环境条件愈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 物种的数目 群落的结构也 愈多 愈复杂 1 丰富度 不同的生物种群聚集在同一空间 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形成了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按性质可以分为互利共生 竞争 捕食和寄生等类型 2 种间关系 捕食 猪笼草 特点 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非同步性变化 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a 从最高点判断 捕食者数量少 被捕食者数量多 b 从变化趋势看 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 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 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 捕食者变化在后 竞争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竞争的结果 常表现为 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另一方处 相互抑制 优势 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B 生物A 生物A 生物B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当 特点 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 的同步性变化 一种生物 寄生者 寄生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寄生 一方受益 一方受害 寄生的结果 特点 2008广东14 菟丝子叶片退化 茎黄色或黄褐色 常生长于龙眼 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 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共同生活 互惠互利A B C D 两者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 地衣 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特点 同生共死 种间关系 表示有利 表示有害 彼此有利 彼此依赖 地衣 根瘤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种群 得利种群 有害 蛔虫和人 水稻和稗草 羊与草狼与羊 种间关系的比较 B A A A A B B B 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 1 2 3 4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毛虫白僵病菌 灰喜鹊 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A 竞争和互利共生B 捕食和寄生C 捕食和互利共生D 寄生和捕食 B 2009 全国理综2 5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2008广东32 10分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 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 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 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 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 主要缺点是和 2 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主要生产者是和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 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 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二次污染 持效短 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消费者 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 鱼捕食藻类 2008广东 4 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和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 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吸收营养 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遮光 影响藻类生长 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次生演替 三 群落的空间结构 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 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植物 动物 上 杜鹃等中 啄木鸟等下 画眉等 分层现象 保证群落在单位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池塘生物群落中 荷花 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 睡莲 满江红 浮萍等浮于水面 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 鲢鱼在水体浅层 鲩鱼在中层 青鱼 虾 蚌等在水底 泥鳅 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在池塘生物群落中 存在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 光照的明暗 湿度的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 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受水制约 芦苇 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 红树 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 松 杉 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 仙人掌 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 鸭子 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 而鹰 黄羊 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 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1 水平结构的特点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2 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 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3 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地形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 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 热 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 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的存在 在某栎林中 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动物 乔木 林鸽 灌木 长尾山雀 草木 鹪鹩 昆虫 1 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它反应了动物 植物都具有现象 2 栎林中 上层 中层 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 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 垂直结构 分层 光照 3 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 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 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 食物和栖息场所 竞争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1 记名法 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 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 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2 目测估计法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施计划 1 准备 1 制作取样器 2 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2 取样3 采样小动物诱虫器 吸虫器4 观察和分类5 统计和分析 2008广东27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 km 0 0111030 远郊农田 铬浓度 mg kg 0 250 210 120 08螨类密度 个 m2 16480226510471069A 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B 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C 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D 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 2009宁夏32 11分 跳虫 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 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 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 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较强 微小 32 宁夏 11分 2 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 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 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 利于跳虫存活 B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 防止腐烂 32 宁夏 11分 跳虫 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 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3 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 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 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 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 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KJ 5n 竞争 捕食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群落是一个 态系统 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 之间 生物与 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 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 但是 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 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 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 经过一段时间 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 逐渐取得优势 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演替 动 生物 环境 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裸岩阶段 裸岩上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类型 地衣阶段 也就是说它们首先能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并改造了那儿的生存条件 为其它生物的进驻提供了基础 地衣的这一特性有重大的生物学理论价值和生态学上的实际意义 有时人们将地衣称之为陆地生态环境的开路先锋 苔藓阶段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并积累起了有机物 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而苔藓生长后 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处于优势地位 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 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 而不是 取而代之 形成森林后 乔木占据了优势 取代了灌木的优势 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裸岩上的演替 小结 裸岩阶段 农田 次生演替 弃耕 树林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乔木 树林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小结 一 演替的类型 1 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 在沙丘 火山岩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丰富度 有机物 生产能力 营养结构的变化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如能发芽的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 过度看化的森林 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 次生演替 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不同于 措施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