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郑愁予诗歌诗境的构成初探“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愁予,愁予,婉约中隐含悲悯与苍凉。台湾诗人杨牧在郑愁予传奇一文中对郑愁予作出如下的评价:“自从现代了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郑愁予先生是中国现代诗坛一个极富传奇性的人物。不仅他的人生具有传奇性,而且他的诗作也同样具有传奇性。郑愁予先生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婉约犹如李商隐,豪放起来,却酷似李白。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也正是这种修养使它避免了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的浑然天成,从而更加增加了诗歌的动人魅力,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流行于台湾的现代主义以及那批深受现代主义诗潮影响的现代派诗人,共同的缺点在于未能将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以中文的形式准确而精致的表现出来,主要包括文法构词的严重欧化倾向和古典诗词根基薄弱。而我们说郑愁予避免了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正是在他的诗中能含蕴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而与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结合,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精品。 当时,台湾与大陆政治疏离,造成了一代诗人的断奶期。当局规定,除朱自清、徐志摩等有限的几位大陆作家,其余人的书一律禁读,这无形中把台湾文坛一时抛入了真空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诗人们面对横的只有欧美文学,纵的只有古典文字。面对如此局面,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残存,带领台湾的诗人们发展并坚定了自己的道途,就是以古典文字为背景,以现代主义、欧美文学为形式拓展自己诗歌的道途,而其中郑愁予却具有化西方诗技巧于传统意识的诗歌个性,成为了花草园中最挺拔的一枝。虽然,郑愁予久居域外,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诗思的主要滋养或者说灵感直接来源是中国古典诗词。郑愁予在他的诗作中善于驱遣古物,打造古词,抒发古情,嘶啸古调,真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的境界。郑愁予的诗歌在形式上把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内化成为了创作技巧,而仍保有了中国传统诗歌含蓄的美学观和优雅的抒情曲调。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欧化语法的调整。例如:“要一个铿锵的梦吧/趁夜色,我传下悲戚的将军令/自琴弦”(残堡)此诗虽然使用了倒装的语句,具有欧化习惯语法的形式痕迹,但内容却完全是中国的;西北,大漠等边塞的时空场景,以及旅人穿越时间的想象与墨客跌宕苍凉的吟哦。所以诗人杨牧才会针对这首诗说:“倒装语法的使用造成悬疑落合的效果。愁予继承了古典中国诗的美德,以清楚干净的白话,又为我们传达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悲剧情调。”又如错误中“小小的窗扉紧掩”中“紧掩”置后,形象的描摹出女子闭锁的内心世界。“青石的街道向晚”也绝不是“向晚的青石街道”,前者以饱和的音响煞尾,以时间的嬗变秩序为基准,见青石街道渐渐“向晚”。揭起一幅寂寞小城的暮景;后者虽文法完整,但失去了诗的渐进性和暗示性。二、音韵的讲究。郑愁予诗作中用韵,追求诗歌的回环音乐美,其表现在以下两个小方面。首先,是拟声词的大量使用。如“达达的马蹄”(错误),“叮叮的耳环”(如雾起时),“叮叮有声的陶瓶”(天窗)。使用拟声词可以使物象人性化,含蕴音色,悦人耳目,从而丰富了段落间的节奏,使诗歌本身叮叮有韵。其次,郑愁予不依靠类似歌谣体的形式,以排比类叠的形式和韵脚的反复回旋来造成协韵,反而是运用较为白话的说话型节奏,表现自由诗行云流水般流畅的自然天籁,诗人杨牧称之为“变化中的格律”。如“戌守的人已归了,留下/边地的残堡/看得出,十九世纪的草原啊/如今沙丘一片/怔忡而空旷的箭眼/挂过号角的铁钉/被黄昏和望归的靴子磨平的/戌楼的石垛啊/一切都老了/一切都抹上风沙的锈/百年前英雄系马的地方/百年前壮士磨剑的地方/这儿我黯然的卸了鞍/历史的锁啊没有钥匙/我的行囊也没有剑/要一个铿锵的梦把/趁月色,我传下悲戚的将军令/自琴弦”残堡这首诗的节奏相当平缓。由于诗中描写的意象更为苍茫凄美,整首诗显得悲伤而又绝望。但诗的节奏的平缓却是高频率的使用了“了”“的”“啊”等语尾声音助词。而且诗中长短句交错,消除了类同感,在音韵上增加了波折,延长了节奏,产生了回音共鸣重叠的音乐效果,使得这首诗就显得平缓,而感觉却又更加凄美而感人,如同聆听一位男低音歌唱家用低沉沙哑苍茫雄浑的磁性声音在呢喃一段逝去的美丽,让人低回不已,沉吟再三。又如,牧羊女中“当你唱完我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懒了/我的马累了/那时/黄昏已重了/酒囊已尽了”在这结尾的六句中,连用了四个语尾声音助词“了”,使得本来牵强类韵的“懒”“累”“重”“尽”等形容词得以消除牵强且拖长了音韵,形成了袅然于耳的余音,由此达到丰富情感艺术的效果。三、象征手法的融洽使用。梁宗岱提出象征有两个特性,即一是融洽或无间,二是含蓄或无限,象征中“情景底配合”的“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和“景即是情,情即是景”的两类,与郑愁予诗中再现了象征的特性。如在错误一诗中,诗人以特有的形象象征,展示了自己对爱的理解,以传统的意象搏动现代的心灵。“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人率先拾捡出“容颜”这一青春女子的意象,而且将其定格于“季节里”。“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莲花”一开一落,说明季节、时光的不断轮回,一个青春女子又经得起几开几落呢?一个“等”字又说明了女子被动的无奈。容颜如花,心如莲,此生除了等待还是等待。红颜易老,青春几何,再美丽的女子也经不起时光的煎熬,但在这里,除了等,别无他法。诗人用了“莲花”这个意象,以开落暗示时光如流水,“逝者如斯夫”,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女子还要等多久?她已经等了多久?她还要等下去吗?同样又表达了诗人对大陆母亲的思念。“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可我依然在异乡流浪。我可爱的母亲,什么时候才能枕着你的膝头望天上的寂寞繁星?四、语词的有意错接。在语词中制造矛盾来抒发情思,营造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如:“欣然而冷漠”(采贝),“北地忍不住的春光”(天窗),“美丽的错误”(错误)。且看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误谓之美丽,就常理而言是矛盾的。但对女子来说,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因为她以为来者是归人;可惜的是情景瞬即逆转,“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个错误引来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正是这个错误触动了女子的心而显得尤为美丽,虽带着丝苦涩。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在语言的运用上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诗化,令人回味无穷。五、想象的奇诡。郑愁予善于各种修辞格的表意方法,诸如夸张和通感等。“多想跨出去,一步即成乡愁/那美丽的乡愁,伸手可触及”(边界酒店)这夸张手法的运用,恰如其当地揭示了乡愁的情结是如此的简单。“一步即成乡愁”,心中对故乡的思念被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阻断,“伸手可触及”的故乡,成为心中永恒的痛,触之心伤。“我”这被放逐的浪子,什么时候才能触及“那美丽的乡愁” 。而通感是感官摹写的变形,亦即感官间的交互作用或感官交错现象,“帐篷如空悬的鼓/鼾声轻轻抚摸着它”(探险者)用“鼓”来明喻“帐篷”,接着将抽象的听觉:鼾声,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手指”的实物形象,说鼾声轻抚着帐篷如手指轻抚着鼓面,把声音具象化而抚响鼓面,“化声为形”这便是通感了。表现技巧终究只是思想表达的外在形式,但一首诗的神韵之处却是如何使用这些外在形式以期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情感表达效果。郑愁予说,诗的本质就是要表现情怀、情思和情趣,好的诗人应具备诗才和诗情,一首好诗除需要以语言排列的诗形、暗喻及以画感表现诗外,最重要还是诗意表现诗人的性情。表现技巧作为一种载体,负载的是诗人粘稠的情感,然而相对一首诗而言,情感却是意境构成的感染源。意境的凝构能够感人靠的不是简单的几个文字,而是靠文字背后承载的作者真挚的情感。已故诗人覃子豪在评梦土上一文中,针对早期郑愁予诗作的意境有如此的描绘“郑愁予的才华很高,其表现纯任自然,毫无矫饰,有脱口而出,随意而写的感觉。他的确发现了诗,也把握了诗;由于完全纯任自然,毫无矫饰,每一首诗均有其优点,优点是作者捉住了那些极为微妙的诗的意味,这些意味是一般作者不易捉摸的住的。他却不费力气地就捉住了,而且以生动的形象给读者一个极鲜明的感觉。”流沙河在台湾诗人十二家一书中将郑愁予喻指为“浪游的鱼”。本来在台湾“一湾浅浅的海峡”的阻隔,凝成了“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这是何等的深切。郑愁予诗歌中浓浓的乡愁情结却也着实契合了当时许多人的心态。更何况,他早年漂泊流离的身世,1933年生自山东济南的一个军人家庭,童年时代随父征战,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抗战的悲惨情景,逃难、流浪的经验,深深烙印在他纯真、童稚的心灵。他一生习惯流浪,是一只习惯浪游的鱼,可是他也想家,“漂泊得很久,我想归去了/仿佛,我不再属于这里的一切/我要摘下久悬的桅灯/摘下航程里最后的信号/我要归去了”(归航曲)覃子豪说:“郑愁予的诗充满逸情,他像流浪之子,闲散的人,他用不着费力气去追求什么。他本着无所为而为的态度去看这美好的世界。他以旷达的情怀来留恋这世界。他的愉快是淡淡的,忧郁也是淡淡的,他写诗就是为这种淡淡的愉快、淡淡的忧郁而写。”就是这种浪子式的闲散逸情形成了郑愁予的诗风格,而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抒情诗词的浪漫遗风,在当时西风东渐,诗坛一片现代主义风潮里,格外显得独树一帜。他一方面熔铸古典,重新打造中国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延续千百年来的抒情传统,另一方面则赋予这个抒情传统以现代的风貌成为当代极少数没有被西方现代主义异化的诗人。郑愁予就是现代诗人在承受西方文学冲击之余,依然不法忘怀传统的人。萧萧于现代诗学中说:“郑诗最具传统诗情,而且其篇幅袖珍,正是中国诗的本色。”郑愁予出版的实际虽然算不上多,但他的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而萧萧认为郑愁予诗歌之所以为人竞相传诵,是因为:“现代诗人竞相炫奇作怪,郑愁予独保留了宋词元曲中的优美遗韵,读者对古典之美的眷怀,不能不经由郑愁予的诗作获得满足。”郑愁予能含蕴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意境而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结合成为浑然一体。如张瀛舟、周建平解读错误是分析到:西方现代派朦胧模糊的美学特质和表现技巧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意识,形成了郑愁予诗歌朦胧迷离的独特风格。正是由于朦胧的表意风格才把诗歌的模糊美发挥到极致。模糊美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一种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种确定中的不确定。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具体和抽象、清晰和弗晰、确定和不确定的统一。正是因为作品有了这种弗晰和不确定性,才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的余地,才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在错误中,女子所等的心上人到底是谁?对这个问题的解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联想和想象。如果说女子所等的心上人不是“我”,那读者就会感觉到女子的“痴情”:女子和“我”擦肩而过,只因她另有所盼,另有所期而心扉紧掩;错过之后,相信女子还会在那里痴痴地等。如果说女子所等的心上人就是“我”,那读者就会感到男子的“薄情”;女子寂寞绵长的等待换来的却是“我”的走过而已,而不是驻马停留;“我”捉弄了女子,就好象上天捉弄了人一样。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似乎又都有偏颇,读者也正是在这回味想象的同时感受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的所在。恰如宋词小令般丰富婉约的意象,含蓄蕴藉缠绵的意境,轻灵自由的表达,无声写有声的技巧,建筑美和音乐美的形式,都无不显示出郑愁予诗歌“现代的胚胎,古典的精釉;即写出了现代中国人(至少是作为文化放逐者族群的中国人)的现代感,又将这种现代感写的如此中国化和东方意识。”(沈奇语)正是有一大批古典伤美的意象才营造出了那种“淡淡的忧郁”、伤感凄凉的诗境。如赋别,诗中的离绪通过节奏的拖沓缠绕于胸,淡淡的别情却又弥漫在胸中如槐花香般浓的化不开。当西风走过中,用“蜡烛”这个意象来象征年迈的生命,“西风走过”象征时光的飘逝,而现在守着老去的年华,在窗前独坐,被吹来的西风带入年少记忆中,“仅图这样走过的,西风/仅吹熄我的蜡烛就这样走过了/徒留一叶未读完的手册在手/却使一室的黝暗,反印了窗外的幽蓝”,他并没有透露出那段初识轻愁滋味的年少时期,究竟发生过如何刻骨铭心的爱情,只是在追忆中轻轻的喟叹,早已随风而逝的年少爱情:“当落桐飘如远年的回音,恰似指间轻掩的一叶/当晚景的情愁因烛火的冥灭而凝于眼底/此刻,我是这样油然地记取,那年少的时光/哎,那时光,爱情的走过一如西风的走过”。“多想跨出去,一步即成乡愁”(边界酒店)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咫尺天涯”,韦应物有句诗“春明门外即天涯”,这也是郑愁予对古典意象的转化使用。这些带有传统古典诗歌痕迹的意象能够唤起读者心中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营造出富有东方意味和民族气息的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委婉的抒写了离愁别绪;同时,这也与中国含蓄不露,温柔敦厚之传统审美观相吻合。虽然,我在这里解读了许久郑愁予诗歌的古典意蕴,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以为他的诗中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但他又说“故乡是跟着我走的,文化是跟着我走的,我是个完完整整的中国人,可以完全地融入中华的文化。尽管写出来的有西方技巧、潮流的考虑,但对中国文字一定不放松,每一首诗在构成上也应是完美的。”正是有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执着才能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车辆租赁合同(含租赁车辆性能保障)
- 2025版上海建筑劳务分包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索赔处理
- 2025版房产交易委托代理服务专项协议
- 2025版塑料制品出口退税专项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版危险化学品施工建设环保验收与安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医疗设备租赁与销售代理协议
- 2025版高校宿舍管理员岗位聘用服务合同
- 2025版文化中心食堂承包权转让及文化活动配套服务合同范例
- 2025版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股权转让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版商场租赁合同特别约定节假日促销活动参与权
- 电影赞助招商方案
-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提升系列讲座
-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基本情况登记表(模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协议(模板)
- 一种新型离心擒纵式速度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 世界和中国芍药栽培区的分布及地理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
- 口腔科车针分类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幼儿文学课件完整版
- DB6101T3128-2022养老服务规范 助餐服务
- GB/T 21709.8-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