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修质量标准PPT课件_第1页
设备检修质量标准PPT课件_第2页
设备检修质量标准PPT课件_第3页
设备检修质量标准PPT课件_第4页
设备检修质量标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甜菜制糖业 总则 糖机设备验收分静态和动态验收两个阶段 静态验收是指设备在安装或检修过程中的检验收和安装或检修结束后的检查验收 如 减速箱正式上盖前的中间验收 有关设备的垂直度 水平度的检查验收 动态验收是指设备静态验收合格后对设备进行无负荷运转 技术要求必须带负荷试运转 如结晶罐的搅拌器除外 经过运转检查设备在各方面配合精度等存在的问题 以此检验设备的安装检修质量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由下列几方面的要求 1 无论是静态动态验收 都要按照我公司设备验收标准验收 2 静态验收时对设备的附属装置 零部件进行认真 全面检查 各种附属装置和零部件必须完好无损 3 在设备检修动态验收前 原动部分如电机启动控制装置 报警及信号装置等应先经过试运转或验测合格 必须与机械部分同步者除外 4 动态验收应先驱动后从动 先附属后主体再后调整装置 由局部到整体 由低速到高速的原 在上一步运转不正常时不得进行下一步运转 5 设备运转期间 润滑系统应畅通 运转中应经常检查轴承状况 不得有部正常声响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0 滚动轴承温度不超70 各往复行走的滑动部分温度不得超过80 密封装置应温度正常 滑动行走部分不得有阻滞 走偏和不正常声响与震动 轴的轴向移动与震动不能超过规定值 6 设备运转中 皮带传动不得打滑跑偏 链条传动应平稳 离合器应动作灵敏可靠 齿轮传动不得有不正常声响噪声 操纵联锁制动限位装置的作用必须灵敏 制动和限位装置在制动和限位时正确可靠 不得有过分震动 各操纵开关标牌与实际作用相符 7 各种设备除专门要求的外 均应按本规定执行 通用标准 清洗和装配的一般规定1 1设备上需要装配的零件 部件应根据装配顺序清洗洁净 并涂以适当的润滑油脂 设备上原已装好的零 部件 应全部检查其清洁程度 如不符合要求 应进行清洗 1 2设备上各种管路应清洗洁净并通畅 1 3所有外露加工面上的防锈油脂 锈蚀均应清除干净 1 4在忌油条件下工作的设备 管路及其附件 应进行脱脂 脱脂后 应将脱脂件上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 1 5设备装配时应检查零 部件相互配合的尺寸和精度要求 符合标准方得装配 2 滑动轴承装配 2 滑动轴承装配2 1轴瓦 或轴套 与轴承座的接合面应紧密接触 并可用着色法检查 2 2轴颈与轴瓦应均匀接触 用色油或擦光检查 每平方厘米有2点至4点接触 2 3轴颈 铜瓦铜套其工作表面应光滑 无裂纹 深沟 沙坑 毛刺等缺陷 2 4轴颈与轴瓦的接触包角应为60 1100 接触面积达75 以上 2 5曲柄连杆传动的轴承 轴与轴瓦接触面积在刮削后应不小于轴瓦总面积的85 2 6油沟应分布在不受载荷的部分 但园周速度低于0 5 S时 轴瓦得需要开动 交叉 的油沟 油槽长度不应超过轴瓦长度的4 为宜 2 7含油轴承装入轴承座时 轴承端部应均匀受力 并不得直接敲打轴套 2 8轴瓦合缝处放置垫片时 应符合以下要求 2 9垫片厚度0 1 0 2 瓦口平面每平方厘米内最少有一个接触点 2 10在调整顶间隙时 两边垫片的总厚度应相等 2 11垫片不应与轴接触 离轴瓦内径边缘一般不宜超过1 2 12薄壁轴瓦的垫片宜伸入轴承盖与轴承座的合缝处 3滚动轴承装配 3 清洗3 1清洗自动调心滚动轴承时 不可将滚动体折下来 3 2注意不要将轴承的内外套圈互相混淆和颠倒 以免影响轴承的间隙和接触情况 3 3清洗轴承时必须用清洗的布头 不能用棉纱和线头 以免线头落入轴承内部 3 4开始清洗时 不要很快地转动轴承 因为当有杂质在轴承内时会使轴承的滚动面受伤 3 5清洗后 如不立即装配 可用清洗纸浸上油将轴承包好或用涂上黄油后包起来存放 装配3 6用热油加热轴承时加热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热机油温度不得超过1000C 3 7在装配轴承时 必须注意套上的代号 不准混淆及颠倒 3 8油毡 填料圈等密封装置必须严密 油毡在装配前应在80 90度的热机油之中浸放15分钟 3 9固定轴承的螺母 防松垫 压板等到必须完好耐用 3 10拧紧轴承端盖时 用手轻轻转动轴 轴的转动应平稳 轻快 不得有卡住或过于沉重的情 配合的选择 3 11离心泵 通风机及分离机所用径向滚珠及滚柱轴承之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标准公差七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H7 js6 但滚珠轴承内径自100 250 者采用标准公差六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H6 m5 如采用径向推动轴承时则 3 12滚动轴承内径为100 以下者采用标准公差七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 H7 js6 内径100 以上者采用标准公差七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 H7 k6 3 13滚柱轴承内径为40 以下者采用标准公差七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H7 j 6 内径在40 100 采用标准公差七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H7 k6 内径在100 250 者采用标准七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H7 m6 3 14离心泵 通风机及离心机所用径向滚珠及滚柱轴承之外圈与轴承体的配合采用标准公差六级的基轴制过渡配合j7 h6 4链条及皮带传动 4 1链轮及皮带传动的两轮之宽中央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指两轴系平行者 期偏移为 A 三角皮带轮或链轮不应超过1 B 平皮带轮不应超过1 5 4 2链轮及皮带传动的两轮的轴不行度Q 不应超过0 5 10000 4 3装皮带轮之轴的最大锥度和椭圆度不得超过轴的名誉尺寸的允许公差 4 4皮带轮与轴的装配采用标准公差八级的动配合 H8 h8 4 5皮带轮内孔太松时 允许将内孔扩大并予以镶套 但此套必须是正体的 此套和轮壳的配合可采用公差七级的基孔制静配合 H8 7 或标准公差七级的基孔制过渡配合 H7 m6 H7 k6 采用后两种配合时 必须在端面加固定螺钉 M8 M14 2个 4 6链条装在链轮上后 从动边的下垂量 A 链条与水平线夹角不大于450C时 下垂量为两链轮中心距的2 B 链条与水平线夹角大于450C时 下垂量为两轮中心距的1 1 5 5联轴器 5 1联轴节与轴的配合 应选用标准公差为八级的基孔制动配合H8 h7 5 2凸缘联轴器 联轴节端面应紧密接触 两轴的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 03 6密封件的装配 6 1各种密封件的装配6 1装配O型密封圈应正确选择预压量 6 2装配成套V形密封圈 预压量应适当 如需搭接 应切成450剖口 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900以上 6 3装配V型 Y型 U型密封圈 其唇边应对着被密封介质的压力方向 6 4装配环型间隙密封 曲折 迷宫式 密封应符合以下要求 6 5环型间隙和曲折缝隙一般应填满润滑脂 气封除外 6 6缝隙应均匀 7连续输送设备 7组装驱动和拉紧滚筒应符合以下规定 7 1滚筒横向中心线对输送机的纵向中心线的重合度偏差不应超过2 7 2滚筒轴中心线对输送机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2 1000 7 3滚筒上母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0 5 1000 7 4组装驱动和拉紧链轮应符合以下规定 7 5链轮横向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平行度偏差不超过2 7 6两链轮轴线应平行 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1 1000 7 7链轮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超过0 5 1000 7 8托轮滚轮辊子装配后用手扳动应能灵活转动 7 9头架 中间架和尾架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 允许偏差不应超过0 56 1000 7 10安全装置和制动装置应灵活可靠 7 11连续输送设备应进行无负荷试运转 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7 12输送带不应跑偏 驱动装置应运转平稳 7 13链轮与链条应啮合良好 无卡住或走偏现象 7 14运动部件与壳体不应有摩擦和撞击现象 8容器 适用于制糖工业各种容器 不包括锅炉和特殊要求容器 1 同型相连容器的安装应保证其接口的正确严密性和排列整齐美观 2 容器必须盛水或涂白粉 煤油检查 不得渗漏 3 容器上的液面计 操纵阀等安装应平整 严密 操作录活 指示准确 9试运转 糖厂设备的试运转 分为两个阶段 即单机无负荷试运转和联动负荷运转试运转的程序及准备9 1试运转前应由专人对设备及其附属装置进行全面检查 符合要求后方可试运转 9 2首次起动时 应先用随开随停的办法 作数次试验 观察各部分动作 认为正确良好后 方得正式运转 9 3试运转的步骤应先驱动 后从动 先附属设备 后主体设备 再后调整装置 由局部到整体 由低速到高速的原则逐步进行 在上一步骤未正常前 不得下一步的试运转 9 4箱 槽 罐及各类设备 容器内 应严格检查 有人工作时 严禁开机试车 9 5设备上的传动部分应先用人力盘车 缓慢回转数周 确无阻碍 震动 运动方向正确 方得正式起动 试运转时 润滑系统要求 9 6所用润滑油脂的品种和规格应符合规定 每个润滑部分开动前 应先灌注适量的润滑油 贮油器内的油脂 应加至规定用量 9 7设备起动前 应先起动润滑油泵 进行整个系统的放气排污 使每个润滑点都有纯洁和充分的润滑油脂流出 9 8试运转时 液压 气动和冷却或加热系统管路应畅通 介质品种数量应符合要求 起动后液压系统先放气排污 而保持规定参数 为防止运转中系统失效 起动前应准备好安全措施 试运转中的注意事项 9 9试运转中如发现不正常现象 应立即停止运转 进行检查修理 机件内部有压力 或其它危险因素时 必须消除后 方得进行运转 9 10试运转中 应经常检查各轴承部位状况 不得有不正常声响 滑动轴承温度一般不得超过600C 滚动轴承温度一般不得超过700C 密封装置应良好并温度正常 轴的轴向移动和振动不超过规定 9 11在试运转中 各往复和行走的滑动部分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600C 不得有阴滞 走偏和振动等不正常现象 9 12试运转中 传动皮带不得打滑跑偏 链条传动应平稳 无不正常噪声和卡阻 联轴器振动应在规定限度内 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 温度正常 齿轮传动不得有不正常的噪音 防止运转后啮合表面不应有不正常的磨损 9 13试运转中 操纵 联锁 制动 限位等装置的作用必须灵敏 正确和可靠 操纵开关标志所示与实际作用相符 制动和限位装置 在制动或限位时 不得产生过份振动 9 14试运转中 每个安全或防护装置的作用应确实可靠 对调速器和安全阀等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和调整 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灵敏可靠和正确地工作 试运转结束 9 15断开电源和其它动力来源 9 16消除压力和负荷 放水 放气等 9 17检查各紧固部份 9 18装好试运转前予留未装的和运转中拆下的部件和附属装置 9 19整理试运转记录 二如何识别轴承损坏的原因及故障 轴承的严重损坏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引起的 而是在几方面综合作用下 在恶劣的运行条件下产生恶性循环 导致轴承的严重烧损 因此在事故发生后 往往很难判断是由何种原因所致 也就给我们制定相关的措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讨论方便 先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轴承发生故障的原因 当轴承运用一段时间后 轴承内圈 体 保持架 外圈 滚道等产生一定的缺陷 伤痕 造成轴承的润滑不良 引起轴承的发热 长时间的发热 会导致一下情况 1 轴承润滑油的稀释 2 加速材质的疲劳 硬度下降 由于以上原因 而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加速过热而使轴承烧损 严重的轴承内圈位移 体失圆 冲撞生热 最终熔接在一起 轴承严重发热 冒烟 轴承简易人工鉴别法 1 通过声音进行识别通过声音进行识别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必须经过充分的训练达到能够识别轴承声音与非轴承声音 为此 应尽量由专人来进行这项工作 用听音器或听音棒贴在外壳上可清楚地听到轴承的声音 2 通过工作温度进行识别该方法属比较识别法 仅限于用在运转状态不太变化的场合 为此 必须进行温度的连续记录 出现故障时 不仅温度升高 还会出现不规则变化 2 通过工作温度进行识别该方法属比较识别法 仅限于用在运转状态不太变化的场合 为此 必须进行温度的连续记录 出现故障时 不仅温度升高 还会出现不规则变化 3 通过润滑剂的状态进行识别对润滑剂采样分析 通过其污浊程度是否混入异物或金属粉末等进行判断 该方法对不能靠近观察的轴承或大型轴承尤为有效 三 滚动轴承损坏的特点 1 负荷工作面的磨损 磨损经常出现在滚动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表面 导致滚动轴承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增大 2 疲劳剥落 由于冲击力和交变载荷的作用 滚动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表面会产生疲劳剥落 3 轴承内外圈配合表面磨损 装配时配合不当导致紧配合松动和多次不当拆装 都会造成轴承外圈和内圈配合表面的磨损 4 保持架 又称隔离圈 花篮 损坏 工作中保持架会出现磨损 变形和破碎等情况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保持架一般很少出故障 如有损坏 大多是事故所造成的 轴承鉴别的常用方法一翻新轴承鉴别 1 翻新后的轴承尺寸有变化 外径小 内径大可以测量出来 2 观看轴承表面精度 是否光滑 翻新轴承粗糙3 用手转动轴承翻新轴承转动不均匀 4 观看保持架与滚动体间隙 翻新轴承间隙大于正常间隙 5 看珠粒 翻新轴承珠粒大小不一 还会有磨损和变形 6 看滑到 翻新轴承滑到有不规则磨损和变形 二劣质轴承辨别 1 劣质轴承精度低 轴承表面粗糙 倒角大小不均匀 有些还存在黑皮和麻点 2 有些劣质轴承用的材料为普通钢材 碳钢 玛钢等这些材质外观颜色大多发白 专用轴承钢颜色偏绿 但光看颜色还不能完全断定要做硬度 普通钢材硬度低 3 转动轴承看轴承转动是否均匀 声音是否连续无杂音 4 看保持架 正规厂家轴承保持架规整无毛刺 铆接的轴承保持架铆钉墩头大小一致 而不正规厂家加工技术及设备简单所以保持架粗糙有些铆接结构保持架等分不均或对偏 铆钉墩头大小不一或铆偏 5 看包装 正规厂家包装一致 包装上字体清晰 有些仿冒轴承包装不一致 或简陋不正规 6 轴承端面字体原厂轴承无论钢字还是激光字体都非常清晰均匀 激光字体有一定深度 仿冒字体有断痕 激光字体用砂布轻轻一擦就没有了 而正规激光字体用砂布一擦后悔留下模糊的字体痕迹 7 看合格证 正规轴承车间合格证大小一致 多数合格证纸张为防油纸 字体清晰 有的厂家合格证上有查询信息 仿冒合格证 字体有模糊 纸张为普通纸张 合格证大小不一 建议留有正规车间合格证进行对比参考 8 有些进口轴承在防锈油方面与国内游区别 进口轴承不是没有防锈剂而是看不到痕迹轴承表面清澈 而有些仿冒的进口轴承涂的国产防锈剂拿在手里感觉黏糊糊的 会有闻到防锈油味道 总之平时对轴承要多观察积累经验 留心下就会发现真假轴承之间的差异 以上几点经验希望对大家对轴承伪劣真假伪劣辨别有些帮助 甜菜糖厂专业标准 除草机 检修一般要求 2 链耙长度不短于750 齿距70 3 每排铁耙之间距离300 400 铁耙浸入流送沟内 要在正常水位以下200 250 4 铁耙移动速度 一般不小于0 2M S为宜 5 前后链耙齿顶中心线偏移不应大于2 5 6 前后轴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0 5 1000 7 两条板链长度一致松紧适度 8 无负荷试运转连续8小时 9 牵引链与链轮啮合良好 不得有 跳链 现象 链板孔与小轴 衬套不得松动 其公差配合按图纸规定执行 10 链耙翻转正常定位套均匀一致 不得松动 其公差配合按图纸规定 链耙不得偏出边架 11 链条滚轮运行灵活 耙轴不得歪斜 小滚轮轴孔与轴配合公差按图纸规定执行 12 传动部分与主轴滑动轴承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除石器 1 本标准适用于滚筒式和扬升轮式的除石器两种 2 除石器主轴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 5 1000 3 除石器的滚筒体不同轴度不应大于1 1000 滚筒外圆与外壳接触间隙应保持均匀 其偏差不应大于4 4 滚筒的进出料端面与流送沟端面间隙不应大于5 接杂物流槽与筒体接触间隙不应大于10 5 滚筒上的滚套链轮同轴度不应大于0 5 1000 与轴心不对称度不大于0 5 1000 6 滚筒链轮的小轴 小滚套应转动灵活 套件不得松动 不得有卡死现象 其偏差按图纸规定执行 磨损超过原设计的30 以上时应更换 7 除石段筒体磨损超过原设计的40 应更换 8 传动部分与主轴承检修 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9 无负荷连续运转8小时 切丝机 1 转鼓式切丝机 横向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均匀为0 1 1000 转盘与刀盘接触间隙公差不应大于3mm 1 1主轴中心 直线度偏差不得大于0 2 1000轴与刀盘孔配合紧密 维修时轴与刀盘不坏时不要随意拆卸 1 2刀盘与花盘的平面水平偏差不得大于0 5mm 刀盘不得有裂纹 气孔等缺陷 1 3刀框长度公差0 25 1000 宽度公差为0 2 1000 刀框经检查超规定换新 2 甜菜切丝机磨刀机2 1磨刀机平面位置允许偏差 10mm 标高允许偏差 10mm 2 2检查磨刀轮不跳动 不摆动 磨削刀片靠刃平齐正常平稳好用 甜菜切丝刀齐刀机1 齐刀机平面位置偏差不应超过 10mm 标高允许偏差 10mm 2 用手盘车检查砂轮端面跳动不大于0 5mm 3 无负荷试运转15分钟无震动 无异常现象 两主轴传动装置的检修要求1 两轴的上下端4个大链轮与轴的垂直 平行度必须一致 最大不平行度不超过 0 5mm 链轮与轴要紧密配合 销键要过渡配合装入 在装大链轮时 应先把两根螺旋带轴的角度按要求摆好后再装大链轮及传动链 保证旋带位置正确 2 大 小链轮与链条的不直度不应大于0 5 1000 小链轮及链条与主轴必须垂直 其不垂直度小链轮对主轴线不应超过 0 5mm 3 减速器底座与斜槽体的角度是否一致 中线平行偏差不应超过 1mm 以螺旋轴为中心线为准测量底座倾斜度 其偏差不应大于30 4 连续渗出器两台减速器 先以输入轴为准 调整同心 其同轴度偏差为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 2mm 倾斜不应超过0 3 1000 然后将减速器以输出为基准调平 输出轴与螺旋主轴中心线平行偏差不应超过0 2 1000 5 减速器直接安装于底座上 不得加垫片 平面位置偏差不应超过1mm 紧固后加设水平方向的制动块 6 渗出器传动链条要求全面检查 不准有断裂或伤痕现象 链条小轴不得有断裂和弯曲 小轴 衬套 链板孔 要求无磨损其磨损剩余量低于85 不能继续使用 链条小轴两端弯销必须完整无缺 7 渗出器各传动轴承 瓦座 推力盘 密封套等注油管必须牢固 不准有松动和脱落现象 用油点前必须要有检查旋塞门 以备检查 油管要进行通气检查是否畅通 然后再与油泵给予油点连接 8 干油泵在使用前要经过全面检查是否完整好用 每个供油点是否出油够用 要求油压15兆帕 9 传动链外护罩 必须齐备 不得有漏油处 对两个螺旋主轴设置运转保护装置 以防传动事故失控 10 渗出器初级传动电机及小槽轮与大槽轮装配 大槽轮与减速器的进级轴一定配合良好 两台减速器进轴与两件大槽轮连接良好 减速器与大槽轮的同心度偏差不应超过 0 5mm 电机小槽轮与大槽轮的平行度不应大于1mm 槽带轮的距离按槽带长度调整其松紧 不准有鞭打现象 11 渗出器尾端传动装置槽轮上的减速器 伞齿轮啮合要良好 轴承等件要完整 磨损剩余量不准少于80 运转录活不跳动 12 渗出器斜槽内与螺旋轴 螺旋带等进行全面防腐 首先喷砂除锈 喷铝 厚度要求0 25 0 30mm 涂环氧树脂 厚度要求0 5 1 0mm 全涂平整不漏 13 螺旋轴 螺旋带禁止喷铝 除锈后缠绕树脂无碱玻璃纤维布防腐 表面粘砂 保证推进参数 14 渗出器轴两端密封件装完进行加水试验 密封处及斜体各焊口不漏水 15加热汽室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0 3兆帕 要求10分钟无渗漏 试运转 1 减速器进行连续8小时空载试车 试车后更换润滑油 渗出器整体全部无负荷试车连续24小时 2 电气装置调试后进行无负荷运转连续8小时 3 螺旋有无刮碰声响 两轴螺旋带的角度距离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 4 链条有无松紧不均及走偏夹牙现象 5 两主轴有无上下串动的现象 6 差速器是否灵敏 7 减速器音响 温度是否正常 8 主电机温升及工作电流应正常 立式助晶机 1 机体外壳安装时要找正 不准歪斜 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5mm 机体上平口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 1000 2 机体立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3 主轴上的绞拌浆等距一致偏差不应超过 3mm 绞拌浆端与外壳内壁不得磨擦 其偏差不应超过5mm 4 主轴上的绞拌浆必须牢固的固定在主轴上 可以把固定螺栓用电焊点上 5 机体内的冷却水管每排不得与绞拌浆相碰 其间隙按图画纸规定执行 6 冷却水管修好后进行水压试验 其压力按工作的1 25倍 表压单位兆帕 水压时间等于检查时间 7 传动的液压系统等检修标准 均按液压传动装置规定和图纸的要求执行 8 壳体维修好后进行静压试验1小时不漏为准 外壳除锈涂防腐蚀漆 9 机体传动电气控制和仪表要齐全 并要灵活准确 离心分蜜机 1 转蓝主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 15mm 主轴的弯曲度其偏差不应大于0 15mm 2 主轴与机蓝园锥同心度偏差不应大于0 15mm 轴与机蓝中心轴孔接触面不应小于65 背帽牢固 3 机蓝无腐蚀 其腐蚀不应大于原厚的20 无裂纹 转蓝孔无堵塞 4 转蓝的椭圆度不得大于3mm 动平衡的不不衡度不得大于0 08mm 5 筛网及垫网相互紧贴沿转蓝 垂直方向全长凸凹度应小于2mm 应注意其重量相等 对称均布装配 搭口方法 注意按有关技术文件要求 6 抱闸轮与刹车带接触均匀 接触面积应大于75 以上 刹车制动块要牢固可靠 磨损50 时要更换 7 各汽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必须灵活可靠 各固定螺栓要坚固可靠 8 在未有改为气动装置的分离机卸料装置的滑轮及钢丝绳 支架等应垂直 转动灵活 9 进料糖膏门在严密 启闭灵活可靠 10 电动机 低压起动补偿器及行程开关等安装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动作试验须准确可靠 自控系统要求动作灵活 真空系统 1 检查各喷嘴水流线聚焦点 尽可能达到与喉部横面同心的要求 2 冷凝器 抽气器的尾管从扩散管以下应垂直插入混合水箱中 其插入深度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1 1000 全长不应超过8mm 3 试真空前 系统内的设备 阀门 人孔 视镜 法兰连接处等必须经过检查 锈蚀 杂物应清理干净 垫片 盘根等密封材料如有变质 应予更换 4 真空系统所属设备检修后应进行真空试漏 真空度的要求为 蒸发罐汁汽室真空度不低于600mm汞柱 结晶罐汁汽室真空度应达到660mm汞柱 真空泵 1 水环式真空泵为整体吊装 真空泵平面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2mm 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10mm 底座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0 2 1000 2 清洗泵壳内部 检查无杂物后 手动盘车应无卡阻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