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八 二阶有源滤波器.doc_第1页
实验十八 二阶有源滤波器.doc_第2页
实验十八 二阶有源滤波器.doc_第3页
实验十八 二阶有源滤波器.doc_第4页
实验十八 二阶有源滤波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十八 二阶有源滤波器一、实验目的1 了解RC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2 学会列写有源滤波器系统函数的方法。3 学会测量有源滤波器幅频特性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 列写有源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系统函数。2 用示波器观察二阶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三、实验仪器1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一台2 信号系统实验平台3 二阶有源滤波器模块(DYT3000-61) 一块4 20MHz双踪示波器 一台5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原理60年代以来,集成运放获得了迅速发展,由它和R、C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此外,由于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阻抗又低,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是,集成运放的带宽有限,所以目前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这是它的不足之处。1. 有源低通滤波电路(LPF)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电路如图18-1所示。OPC2=CC1=CRAR AiR1Rf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图18-1 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由图可见,它是由两阶RC滤波电路和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组成,其中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压控电源。其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前已指出,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就是低通滤波器的通带电压增益,即。 传递函数考虑到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电压为 (式18-1)而与的关系为 (式18-2)对于节点A,应用KCL可得 (式18-3)将式18-1、18-3联立求解,可得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式18-4)令 (式18-5) (式18-6)则有 (式18-7)式18-7为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传递函数的典型表达式。其中为特征角频率,而Q则为等效品质因数。式18-4表明,电路才能稳定工作。当时,A(s)将有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或虚轴上,电路将产生自激振荡。 幅频响应用代入式18-7,可得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表达式,分别为 (式18-8) (式18-9)式18-8表明,当时,;当时,。显然,这是低通滤波电路的特性。由式18-8可画出不同Q值下的幅频响应,如图18-2(a)所示。由图可见,当Q0.707时,幅频响应较平坦,而当Q0.707时,将出现峰值,当Q=0.707时和情况下,当时,。这表明二阶比一阶低通滤波器电路的滤波效果好得多。当进一步增加滤波电路阶数,由图18-2(b)可看出,其幅频响应就更接近理想特性。图18-2 低通滤波器电路的幅频响应2. 高通滤波电路(HPF)如果将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电路中的R和C的位置互换,就可得到二阶压控电压源高通滤波电路。如图18-3所示。由于二阶高通滤波电路与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结构上存在对偶关系,它们的传递函数和幅频响应也存在对偶关系。 传递函数在理想情况下,高通滤波电路的通带电压增益可认为是时,输出电压VO与VI之比。对于图18-3来说,当,电容C可视为短路,有VIVP,即通带电压增益Ao等于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VF,因此有。OPRCAC AiR同相比例放大电路R1Rf图18-3 二阶压控电压源高通滤波器二阶高通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式18-10), (式18-11) (式18-12)式18-12为二阶高通滤波电路传递函数的典型表达式。 幅频响应将式18-12中的s用sj代替,则可得二阶高通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特性方程 (式18-13)即有: (式18-14)式18-14可画出其幅频响应曲线,如图18-4所示。图18-4 二阶高通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由图可见,二阶高通滤波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具有对偶(镜像)关系。如为对称轴,二阶高通滤波电路的(当时)随升高而增大,而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的(当时)随升高而减小。二阶高通滤波电路在(如)时,其幅频响应应以40dB/十倍频的斜率上升。由式18-10知,只有当时,电路才能稳定工作。3. 带通滤波电路(BPF)将图18-5(b)所示带通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与高通、低通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低通与高通滤波电路串联如图18-5所示,可以构成带通滤波电路,条件是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角频率H大于高通滤波电路的截止角频率L,两者覆盖的通带就提供了一个带通响应。0i低通高通(a)L H L H OOO A A A低通低通高通(b)图18-5 带通滤波电路构成示意图图18-6所示为二阶压控电压源带通滤波电路。图中R、C组成低通网络,C1、R3组成高通网络,两者串联就组成了带通滤波电路。为了方便简便,设R2R,R32R,则由KCL列出方程,可导出带通滤波器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式18-15)低通高通同相比例放大电路CROR2RC1CiR2RR1Rf图18-6 二阶压控电压源带通滤波电路式中为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同样要求,电路才能稳定工作。令, (式18-16)则有 (式18-17)式18-17为二阶带通滤波电路传递函数的典型表达式,其中,即是特征角频率,也是带通滤波电路的中心角频率。图18-7 二阶压控电压源带通滤波器电路的幅频响应令sj代入式18-17,则有 (式18-18)式18-18表明,当时,图18-6所示电路具有最大电压增益,且,这就是带通滤波电路的通带电压增益。根据式18-18,不难求出其幅频响应,如图18-7所示,Q值越高,通带越窄。当式18-18分母虚部的绝对值为1时,有;因此,利用取正根,可求出带通滤波电路的两个截止角频率,从而导出带通滤波电路的通带宽度。4. 带阻滤波电路前已指出,与带通滤波电路相反,带阻滤波电路是用来抑制或衰减某一频段的信号,而让该频段以外的所有信号通过。这种滤波电路也叫陷波电路,经常用于电子系统抗干扰。如何实现带阻滤波电路的功能呢?显然,如果从输入信号中减去带通滤波电路处理过的信号,就可得到带阻信号。这是实现带阻滤波的思路之一,读者可自行分析。这里要讨论的是另一种方案,即双T带阻滤波电路。 双T网络的频率响应为了讨论方便,设信号源内阻近似为零,负载电阻为无限大,则双T网络可画成如图18-8(a)所示。利用星行-三角形变换原理,可以将图18-8(a)所示双T网络简化为图18-8(b)所示型等效电路,因此有 (式18-19)系统函数 (式18-20)或+f_+f_+i_+i_2CRRCCZ12C2CZ1Z1 (式18-21)图18-8双T选频网络式中。由式18-20可知,当时,Vf0,即信号频率等于它的特征角频率时,电压传输系统F为零。这体现了双T网络的选频作用。由式18-21可求出其幅频响应、相频响应的表达式分别为 (当时) (当时) (式18-22)根据式18-22可画出双T网络的频率响应,如图18-9所示。由图可知,当时,幅频响应的幅值等于零。这点从物理概念上也可以得到解释。联系图18-8(a)可看出,在低频段,由于2C的容抗非常大,所以输入信号经过两个电阻R直接传到输出端,有;而在高频段,由于C的容抗非常小,信号通过两个串联的电容C传输,同样有,只有当信号频率等于它的特征角频率时,阻抗变得很大,才使电压传输系数几乎为零,且相频特性呈现900突变的形式。101-909010/n图18-9双T网络的频率特性 双T带阻滤波电路电路如图18-10所示。OPRaRbi2CRb(AVF-1)RaCCRR图18-10 双T带阻滤波电路由节点导纳方程不难导出电路的传递函数为或 (式18-23)式中,。如果AVF1,则Q0.5,增益AVF、Q将随之升高。当AVF趋近2时,Q趋向无穷大。因此,AVF愈接近2,愈大,可使带阻滤波电路的选频特性愈好,即阻带的频率范围愈窄。二阶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有源滤波器电路原理图分别如图18-11(a)、18-11(b)、18-11(c)、18-11(d)所示。图18-11 二阶有源滤波器电路原理图五、实验步骤本实验使用信号源单元和二阶有源滤波器单元。1 熟悉二阶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接好电源线,将二阶有源滤波器模块插入信号系统实验平台插槽中,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通电检查模块灯亮,实验箱开始正常工作。2 扫频源法观察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将信号源单元 “波形选择”跳线的第1组引脚连接,并将开关k2向下拨,切换至扫频输出,按照实验二的步骤得到扫频正弦波信号,并用示波器观察OUT1点锯齿波频率,将其调为80Hz,作为扫频压控信号。 将OUT2输出的扫频信号送入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信号输入点SLP_IN,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点SLP_OUT的响应波形。 将锯齿波压控信号和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分别接示波器的X轴和Y轴,观察李沙育图形。 将滤波器输出信号接峰值检波器信号输入端TOPT_IN,将锯齿波压控信号和峰值检波器输出信号TOPT_OUT分别接示波器的X轴和Y轴,观察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将扫频信号分别送入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观察各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3 描点法观察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将信号源单元产生的频率正弦波送入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SLP_IN,用示波器观察SLP_OUT的输出波形,测量波形的电平值(有效值),记录此时的电平值及频率。 调节电位计OUT2 Freq,改变输入正弦波信号的频率(保持信号幅度不变),重复实验步骤。 整理实验数据,以频率为X轴,以幅度(电平)为Y轴,绘出幅频特性图。 将频率正弦波信号分别送入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重复上述实验步骤,绘出各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4 研究各滤波器对方波信号或其它非正弦波信号输入的响应(实验步骤自拟)。六、输入、输出点参考说明1 输入点参考说明SLP_IN: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信号输入点。SHP_IN: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信号输入点。SBP_IN: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信号输入点。SBS_IN:二阶有源带阻滤波器信号输入点。2 输出点参考说明SLP_OUT: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信号输出点。SHP_OUT: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信号输出点。SBP_OUT: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信号输出点。SBS_OUT:二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