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生涯规划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由学校过渡到社会的关键期。大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涯规划,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婚姻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对生涯、生涯规划了解甚少,一味的沉迷于迷茫中不知何去何从,发展状况不佳,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也不能很好的利用。大学生生涯规划,在一些高校被提上议程,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基于此,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相关情况,主要研究目的叙述如下:一、初步了解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总体状况;二、初步探讨不同背景变量之大学生,其生涯规划差异情形;三、初步了解大学生对自己生涯发展的满意情况;四、初步了解大学生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情形;五、初步了解大学生对高校生涯辅导的认知与需求;此次调查,采用华东师范大学,金科,2008年硕士论文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中自编问卷,信度效度良好,在一个综合类大学山西大学,一个理工类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一个文科类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发放问卷份,同时,考虑到男女比例,选择中北大学作为补充,并结合访谈,访谈院校包括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还有山西省戏剧学院共5所院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问卷调查资料,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一、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总体水平处于中上,但分值并不是很高。其中,大学生在生涯决定上的表现是最不好的,大学生一直都在调整着自己的规划。二、通过访谈了解到,高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或者是很不好。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学校组织的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就是有这一方面的课程设置,也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不相匹。三、女生在生涯决定层面的表现明显优于男生。四、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涯行动、生涯探索、评估调整生涯决定方面及生涯规划差异不显著。五、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六、来自城镇或农村的大学生在生涯探索层面和生涯规划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七、父亲受教育程度在生涯规划及其他层面上均无显著差异。八、母亲受教育程度在生涯规划及其他层面上均无显著差异。九、父亲职业庭除了在生涯决定上没有差异外,在生涯规划及其他层面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十、母亲职业庭在生涯规划及各层面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十一、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在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十二、有工作经验和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除在生涯决定上无显著差异外,在生涯规划及其他层面均有显著差异,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的表现优于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十三、接受过生涯辅导的大学生与未接受过生涯辅导的学生,在生涯行动、评估调整层面和生涯规划总体的表现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接受过辅导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比没有接受过辅导的学生好。十四、大部分同学不了解生涯规划,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是有必要的,这也说明大学生思想上的成熟,认为生涯规划有助于自己。关键字:大学生 生涯 生涯规划一、 问题提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备受大家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处在成年早期,价值观等逐渐成熟,处于生涯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若他们能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涯规划,将会有助于其充分发聪明才智、开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然而正是由于大学生处于就职前后的过渡时期、对未来前途的探索阶段,是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学业、职业、婚姻等方面的重大抉择,加上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变化,以及中学生活和大学生活的极大差异性,使得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应对大学生活,他们的生涯发展呈现出种种问题。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多处于迷茫状态。“大一的时候迷茫,大二的时候彷徨,大三的时候抑郁,大四的时候绝望了”是大学四年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大多数大学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并不了解所报考的专业,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大二的时候转专业,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抱着“鸡肋”的心态一直走下去,多少种有一些无奈;在大学的课余时间里,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充实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时间溜到哪里去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似乎对生涯规划有了一些想法的时候,却也只能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关于就业或考研,有时候也并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等等。大学生缺少生涯规划意识,对生涯规划知之甚少,没有为自己的生涯作出规划,以至于不能有效的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回顾四年的生活,连自己都觉得十分可惜。在面对社会竞争,职业定位,未来决策中,也会觉得十分迷茫,束手无策。关于大学生生涯规划调查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是基于对于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周围同学,现实情况的思考。在我校曾经开设过一些关于生涯规划的选修课,大部分学生都能意识到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但是课堂上大多只是一个泛泛而谈的理论,很少涉及学生自身实际,感到与现实的脱节。因而,大多同学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的情况在各高校中也时常发生。在后来的生活学习中,发现,大家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十分的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关于就业或考研,似乎并没有十分清晰的了解,作为大四的学生,在思考考研与就业,以及怎样考研与就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好多时间和机会都浪费掉了,这个时候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生涯规划对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入校伊始不了解自己的专业不了解自己的学校,甚至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还是不能够了解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现状的理解也很泛泛;同时缺乏奋斗目标,感觉空虚、迷茫;对自我认识的不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时间管理能力差;对未来一无所知,很大程度上与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涯规划有关。在与同学交流的同时,发现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没有了解。同时,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大学生普遍对生涯规划了解不深,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也比较少,更多的研究问卷集中在“对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对自己现状(专业、学校)的满意度和对生涯规划的认识”这四部分。并且,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这次调查主要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金科,2008年硕士论文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对太原市高校大学生的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查,选取一个综合类大学山西大学,一个理工类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一个文科类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最后为使男女比例相当,补充一部分问卷来自中北大学。每个学校达到最小30个样本,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分析。二、 关于“生涯规划”相关资料1 生涯生涯是构成生活事件的历程,它统合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露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也是人自青春期至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例如学生、雇员与退休者,甚至也包含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也就是说,人的一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生活历程就是生涯。(结合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2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定义为:个体在自我认识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评估,并做出生涯决定,而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生涯行动方案,并在方案施行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评估和调整,以实现生涯目标。生涯规划可以包括生涯探索、生涯决定、生涯行动和评估调整四个方面。 3生涯探索 生涯探索指个人面对未来生涯选择,收集相关资料,认识自我、评估时空环境,找寻生涯发展机会的过程。本研究中所谓的生涯探索,是指受试者在生涯探索层面上的得分,得分越高,生涯探索就越成熟。 4生涯决定生涯决定指综合了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与职业等外在环境的判断,面临生涯抉择时所做的抉择情况。本研究中所谓的生涯决定,是指受试者在生涯决定层面上的得分,得分越高,生涯决定就越成熟。 5生涯行动 生涯行动是指个体根据生涯目标,制定并实施行动计划,通过拓展资源和补元能力来实现生涯目标的过程。本研究中所谓的生涯行动,是指受试者在生涯行劝层面上的得分,得分越高,生涯行动就越成熟。 6评估调整 评估调整是指对生涯行动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及生涯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回馈至之前的每一个步骤做必要及适时的调整。本研究中所谓的评估调整,是指受试者在评估调整层面上的得分,得分越高,评估调整方面就越成熟。 三、 现阶段的一些相关研究仅限于我们查阅到的一些资料,即参考资料。朱辉荣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5.5.金科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4常万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化工大学,2010.6陈曼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5.4仵林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硕士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05.6卢红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5姜旭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硕士论文,清华大学,2005.5 “关于生涯规划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和中学阶段的学生;另外一类是以踏上工作岗位的成人为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研究。因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情况,因此将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整理如下。 一、性别与生涯规划 针对学生生涯发展的研究,在性别方面有不一样的结论: (一)女生优于男生 沈彩梅(1994)在探讨高中职学生生涯发展时指出,女性学生在生涯计划及生涯探索的涉入程度大于男性。苏饪婷(2002)对在学青少年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女生在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行动及生涯发展上比男生成熟。蔡美华(2001)研究发现女生的生涯发展准备以及和工作有关的态度与行为表现优于男生。 (二)男生优于女生 吴贻诚(2001)开展高职进修学校学生生涯成熟与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关研究显示,生涯成熟之生涯感受、思考广度、生涯计划向度上男生高于女生。李亚真(2005)开展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在生涯感受、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行动及总的生涯成熟度方面,男生比女生成熟。章小波(2005)开展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生涯发展障碍与应对策略的现状与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在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整体层面与“问题解决”、“自我评估”、“目标选择”、“计划制定”四个分量表上都优于女生。 (三)男女无显著差异 陈欣怡(2000)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在生涯探索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周永平(2007)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研究得出,男女大学生在生涯规划总体上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 二、年级与生涯规划 关于年级对生涯规划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生涯规划情况有差异,且呈现出随着年级的增加而有更好表现的趋势。如林清文(1994)的研究发现,大四学生的生涯确定程度普遍较高,而大二学生普遍较低。林秀燕(1998)对国中技艺教育班学生的职业决策行为的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涯决策行为达显著差异。陈欣怡(2000)研究发现,年级在生涯探索上有显著的差异,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更加积极。李泳秋(2001)研究显示,大学生大多要到大学四年级才会对其未来的生涯选择有明显的方向感及探索行为。李亚真(2005)研究显示,在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行动、总的生涯成熟度上,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愈加成熟。 也有研究指出,年级对青少年生涯规划无影响。如杨智馨(1997)的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涯探索上没有显著差异。金树人、林清山、田秀兰(1989)的研究指出,多数大学生的生涯决定属于探索性未定向,并且在年级方面无显著差异。 三、专业类别与生涯规划 关于专业类别对生涯规划的影响,己有研究都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生涯规划情况有差异。李亚真(2005)研究发现,理工科大学生在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态度、总的生涯成熟上要高于文科大学生。章小波(2005)研究发现,理工科学生在生涯决策效能整体层面及自我评估、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方面都比文科学生低。而周永平(2007)的研究表明,文科和理科学生在总体生涯规划上的表现差异不显著。 四、家庭所在地与生涯规划 许多有关家庭所在地与其生涯规划情况的研究表明,来自城镇还是农村对学生生涯发展没有显著影响。苏钮婷(2002)对在学青少年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城乡青少年在生涯发展上无差异。章小波(2005)研究得出,来自于城镇或农村的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程度、所知觉到的生涯发展障碍及应对策略都没有显著差异。周永平(2007)研究表明,大学生无论来自城镇还是乡村,其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显著差异。也有研究显示,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生涯规划上有差异。Achebe(1982) 以7-l0年级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认为城市地区的学生生涯成熟度高于乡村。郭蕾(2005)研究指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上的表现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五、父母受教育程度与生涯规划 周永平(2007)研究表明,父亲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要显著优于父亲文化程度是小学的学生,、母亲文化程度是小学以下、小学、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的大学生,其生涯规划有显著差异,得分高低依次为:大专及以上、小学、高中(中专)、小学以下。 六、家庭社会地位与生涯规划 家庭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关于家庭对生涯的影响,以往研究家庭社经地位方面的较多,许多研究发现家庭社经地位对生涯规划有影响。如陈秀婷(2002)研究表明,家庭社经地位愈高的国中学生其生涯自我概念较为明确;林锦坤(2000)就整体生涯自我概念而言,不同家庭社经地位的青少年在生涯自我概念上有显著差异,且高、中家庭社经地位的青少年显著较低家庭社经地位者清晰。 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家庭社经地位对生涯规划无影响。蔡美华(2001)发现不同社经地位学生在生涯抱负、与工作有关态度、与工作有关行为上并无任何差异存在;李亚真(2005)研究发现家庭社会地位不影响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及各层面;詹发尚(2006)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发现,父母职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各个因素的预测或者影响不显著。 七、学生干部经历与生涯规划 当前,大学生的学生干部经历普遍被各用人单位看重,大家都认为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的办事能力、人际关系较好。关于学生干部经历与生涯规划的关系,詹发尚(2006)研究显示,学生干部更加注意职业探索、自我认识、目标计划、人际关系、自我提升和反馈修正,但所有这些维度都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差异。周永平(2007)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表明,班干部在自我认识、对职业的认识以及总体规划行为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班干部。 八、工作经验与生涯规划 通过工作,学生对工作状况形成了一定的概念,能够习得一些工作技巧和经验,对之后的生涯决策形成一定的影响。李亚真(2005)发现,没有兼职经验的大学生在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行动、生涯成熟上都比有较少兼职经验、经常从事兼职的大学生来的不成熟。章小波(2005)研究结果为,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整体及各层面的信心程度,均高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但是周永平(2007)的研究却发现,是否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无显著的差异。 九、生涯辅导经历与生涯规划 对于生涯辅导经历与生涯规划的关系,己有研究都认为生涯辅导对个体的生涯规划有帮助。 黄雪瑛(2002)对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辅导效果的研究发现,经过团体辅导,在生涯探索部分,成员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开始从身边做起,生涯不再是个空泛的名词,而可以落实到生活中或学业上;而在行动方面,成员试着由小的改变做起,在小的改变中增强本身的信心,降低对未来生涯的不确定感和犹豫,而有更多正向、更积极的行为产生。 芬涵茹(2002)对高中生同伴生涯团体辅导的研究表明,由同伴辅导员所带领的生涯探索团体能发挥辅导功效,参加团体后的成员在生涯困扰程度上有减轻的效果,而且在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上有增进。 章小波(2005)研究得出,有生涯辅导经历的大学生除了在信息收集方面,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整体及其他分量表方面,都较无生涯辅导经历者高;在面临生涯压力时,有生涯辅导经历的大学生较无生涯辅导经历者,更倾向于采取积极、正向的应对策略。 周围,李佳,赵霞(2004)以南通工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涯团体辅导的干预形式开展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增强了大学生对自己生涯规划和职业定向的关注和重视,生涯规划认识和规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姜旭(2005)开展的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指出,团体辅导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有显著效果,经过团体辅导后,使得成员更加了解自我、自信心增强、生涯目标明确、生涯决策能力加强。 夏海燕(2006)开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表明,经过团体辅导,大学生在职业认识、生涯定向、自我认识、规划认知四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引自金科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4四、 数据分析1数据基本情况分类标准百分比性别男60.5女39.5年级一年级23.2二年级26.3三年级43.0四年级7.5专业类别文科16.7理科81.6家庭所在地城镇45.6农村52.6父亲受教育程度未受教育或小学13.6初中29.4高中或中专30.3大专或本科23.2硕士及以上3.5母亲受教育程度未受教育或小学14.9初中35.1高中或中专32.5大专或本科15.4硕士及以上2.2父亲职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10.5经理人员5.7私营企业主6.1专业技术人员7.9办事人员5.3个体工商户11.4商业服务人员1.8产业工人13.6农业劳动者33.3城市无业、失业或半失业人员2.6母亲职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7.0经理人员2.2私营企业主3.1专业技术人员3.1办事人员8.3个体工商户9.2商业服务人员3.9产业工人8.8农业劳动者39.5城市无业、失业或半失业人员13.2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48.2否51.8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是68.9否30.7是否接受过生涯辅导是24.1否75.9所在学校山西大学29.8太原理工大学26.8太原师范学院30.3中北大学12.7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衍生出实证研究部分的研究假设,如下所示:假设1: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各层面的认知无显著差异。假设2: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上无差异性。假设2-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各层面上均无显著差异;假设2-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其生涯规划及各层面的表现均无显著差异性存在;假设2-3: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上无显著差异;假设2-4: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各层面上无显著差异;假设2-5:不同父亲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上没有显著差异;假设2-6: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上无显著差异;假设2-7:不同父亲职业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各层面上的表现无显著差异;假设2-8:不同母亲职业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各层面上的表现无显著差异;假设2-9:不同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其生涯规划及各层面上的表现无显著差异;假设2-10:不同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上无显著差异性存在;假设2-11:不同生涯辅导经历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上无显著差异。假设3: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及其各层面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存在。以下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总体、各个层面以及各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生涯规划整体与生涯行动、生涯探索、评估调整和生涯决定各层面及各题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来了解大学生在上述方面的表现情况,并检验假设1。本研究采用的是五点式计分方式,因此,根据问卷填答者在调查问卷中的得分,将平均数部分的表现水平区分为“低”、“中下”、“中上”、“高”四组,如表1所示。 表1 平均数表现水平等级表现水平低中下中上高平均数1-1.992-2.993-3.994-4.99大学生生涯规划总体与各层面的表现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大学生生涯规划总体及各层面的描述性分析平均值标准差题数样本数生涯行动3.6030.726229225生涯探索3.5420.6719410224评估调整3.6628.887907222生涯决定3.4227.820598220生涯规划3.5683.5145234212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生涯规划总体平均数为3.5683,其中各层面的平均得分介于3.4227至3.6628之间,由低到高依次是生涯决定、生涯探索、生涯行动、评估调节,前两者低于生涯规划平均值,后两者高于生涯规划平均值;大学生在生涯决定方面的规划程度最低,在评估调整方面的规划程度最高。根据所设定的平均数表现水平等级,生涯规划总体及各层面的平均数均高于五点量表的中位数3,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总体水平处于中上,但分值并不是很高。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每题描述性统计情况如下表3。表3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每题描述性分析层面题项大意平均值标准差样本数生涯行动1我会将生涯目标做分解3.731.0092282会做时间规划并按时完成计划任务3.481.0132283学习专业外课程,扩展知识面3.631.0222284主动参加相关培训、讲座等活动3.58.9702285争取到相关组织见习、实习的机会3.75.9492266参加各种活动,拓展人际交往3.58.9712277多种方式提升专业知识水平3.66.9182288评估并选出合适的目标策略去施行3.48.9412289评估行动方案的有利与不利因素3.571.576228生涯探索10通过他人反馈了解自身特点3.71.94522811通过测量工具来了解自己的特质3.361.04722812多种途径了解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3.49.95022813生涯选择考虑家庭背景情况3.381.19122814各种媒介了解生涯方向的信息3.853.47022815与有意向加入的组织的成员交流3.62.91122716与同学、朋友、学长讨论未来发展3.61.96022717了解不同生涯选择对自我的要求3.36.94022818卜对不同生涯选择的阻力和助力分析3.611.00922720不同生涯选择的利弊得失3.371.006227评估调整21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探索情况3.851.54022622对发展中的自我的重新认识3.81.85722823定期检查预定目标的达成情况3.38.91122724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做出修订3.873.54322425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生涯行动方案3.59.91722826评估并调整行动方案的执行过程3.57.91022827生涯规划是循环和调整的过程3.511.030228生涯决定28已经确定毕业后的具体目标3.571.04922829父母、亲友帮我考虑未来的事情2.351.16822830我凭直觉选择未来2.751.18422431决定和同学做一样的选择2.361.19422432选择和学长们类似的道路2.621.18322833很难选择未来目标3.121.80222734不需要考虑未来,到时候再说2.451.15822835对未来不是很清楚,不想做决定2.611.392227由表得知:大部分题目的平均数表现水平处于中上,少数题项的平均数低于3,但与3比较接近。 在生涯行动层面,每题得分的平均数都处于中上水平,有7道题的平均数高于生涯行动的平均数3.5683,另外2题则低于生涯行动的平均数。其中第5题的平均数最高,为3.75,表明在生涯行动层面,通过争取各种机会到相关组织见习、实习,是大学生做的最为到位的一方面。而第2和8题的平均数仅为3.48,是这一层面的最低值,说明大学生们并不善于做时间规划,并按照自己预定的时间表逐步完成计划中的任务;而且不善于详细列出可能达到目标的途径,并评估不同途径的可行性,选出最合适的途径去施行。 生涯探索方面的每题平均数中,第11、17、20题的分值较低,表示大学生不喜欢通过一些科学的测量工具来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兴趣和能力;对考研、留学或者工作等不同的选择对自身的要求并不是很清楚,对这些不同的选择会带来的利弊得失也没有太多的思考。而在第14题上的表现最佳,平均数达到3.85,可以看出大学生运用各种媒介来了解与职业、升学或留学相关的信息。第 10题平均数达到3.71,可以看出大学生喜欢通过他人的反馈和评价来了解自身特点。 在评估调整层面的每题得分平均数都高于3,体现了大学生认识到生涯规划是一个变化和调整的过程。第21、22、24题的平均值高于评估调整的平均数3.6628,分别达到3.85、3.81和3.87。说明大学生们懂得在周围环境不断变化之时,保持对外界的关注;也会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常根据各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来修订目标。而第23、 25、26、27题的平均数则低于该层面的平均数,分别为3.38、3.59、3.57和3.51也就是表示大学生并不定期检查预定生涯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善于对生涯行动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估调整。 在生涯规划的各个层面中,大学生在生涯决定上的表现是最不好的,平均数为3.4227,在这一层面除了第28题是正向题外,其余都是反向题。第28题项的平均分高于生涯决定层面的平均分,其中,第28题的得分平均值达到了3.57,是这个层面量表中的最高分,但生涯规划的平均值为3.5683说明大学生在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留学或者工作等具体目标方面的确定度还行,但并不高。第29、30、31 、32、33、 34、35题的平均分则低于该层面平均分,而且都在3以下,说明大学生们依赖于父母、亲友或者老师帮他们做决定,关于未来也一样;在面对未来的抉择之际,许多时候还是凭直觉;大学生觉得有多种选择吸引他们,很难做选择;而对将来还没有很清楚的想法,使得他们还不想做任何决定。 2差异性检验下面针对生涯规划的差异作分析,以大学生背景变量为自变量,以生涯规划34题的平均数为应变量,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检验大学生生涯规划在不同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情况,若方差分析后的F值达到显著水平,则再进行事后比较,以便了解各组之间的差异情况,并检验假设2。本研究所指的大学生个人背景变量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类别、家庭所在地、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学生干部经历、工作经验与生涯辅导经历等十一个变量。 (一)性别与生涯规划 为了解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其生涯规划及各层面是否有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生涯决定层面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210.05),且女生的生涯决定要优于男生。如表4,该研究结果不支持假设2-l 表4不同性别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差异情况组统计量性别N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生涯行动男1363.6413.71229.06108女893.5443.74724.07921生涯探索男1353.5659.66379.05713女893.5056.68629.07275调整评估男1333.6617.70546.06117女893.66451.11056.11772生涯决定男1313.3177.86105.07523女893.5772.73481.07789生涯规划男1243.5643.48464.04352女883.5739.55671.05935独立样本检验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下限上限生涯行动假设方差相等.443.506.980223.328.09702.09902-.09812.29216假设方差不相等.970181.854.333.09702.10002-.10033.29437生涯探索假设方差相等.944.332.656222.512.06031.09186-.12073.24135假设方差不相等.652184.046.515.06031.09250-.12218.24280调整评估假设方差相等.195.659-.024220.981-.00287.12187-.24306.23731假设方差不相等-.022135.360.983-.00287.13266-.26523.25949生涯决定假设方差相等2.917.089-2.325218.021-.25950.11160-.47946-.03954假设方差不相等-2.396206.890.017-.25950.10829-.47299-.04601生涯规划假设方差相等.143.706-.133210.894-.00958.07188-.15129.13212假设方差不相等-.130170.802.897-.00958.07359-.15486.13569(二)年级与生涯规划 为了解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由表5可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涯行动、生涯探索、评估调整生涯决定方面及生涯规划差异不显著。该研究结果支持假设2-2 。 表5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涯规划差异情况ANOVA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生涯行动组间3.21931.0732.063.106组内114.918221.520总数118.136224生涯探索组间1.4343.4781.060.367组内99.251220.451总数100.686223调整评估组间2.3983.7991.014.387组内171.830218.788总数174.228221生涯决定组间2.5043.8351.243.295组内144.964216.671总数147.468219生涯规划组间1.0523.3511.330.266组内54.807208.263总数55.858211(三)专业类别与生涯规划 对于专业类别在生涯规划上的差异分析,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中发现,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支持假设2-3 表6 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涯规划差异情况独立样本检验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下限上限生涯行动假设方差相等.184.668.771219.442.09989.12963-.15559.35538假设方差不相等.73751.323.464.09989.13546-.17200.37179生涯探索假设方差相等.146.703-.010218.992-.00121.12295-.24353.24112假设方差不相等-.01051.271.992-.00121.11897-.24001.23760调整评估假设方差相等.564.454.016216.988.00252.16064-.31411.31915假设方差不相等.01756.759.986.00252.14754-.29296.29800生涯决定假设方差相等.005.943.705214.481.10499.14885-.18841.39840假设方差不相等.71452.612.478.10499.14704-.18998.39997生涯规划假设方差相等.570.451.600206.549.05666.09435-.12936.24268假设方差不相等.55347.066.583.05666.10245-.14944.26276(四)家庭所在地与生涯规划 为研究家庭所在地在生涯规划上形成的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来自城镇或农村的大学生在生涯探索层面和生涯规划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表7所示。该结论支持假设2-4 。表7 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涯规划差异情况独立样本检验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下限上限生涯行动假设方差相等.161.689-.162219.871-.01601.09855-.21023.17822假设方差不相等-.162209.487.872-.01601.09889-.21095.17894生涯探索假设方差相等1.585.209.625218.532.05716.09139-.12296.23727假设方差不相等.616191.853.539.05716.09283-.12594.24026调整评估假设方差相等1.423.234.268216.789.03212.11999-.20439.26862假设方差不相等.259154.817.796.03212.12406-.21296.27719生涯决定假设方差相等.001.970.323214.747.03642.11293-.18618.25903假设方差不相等.322207.489.748.03642.11317-.18669.25953生涯规划假设方差相等1.654.200.270206.787.01930.07145-.12157.16017假设方差不相等.266184.435.790.01930.07247-.12368.16229(五)父亲受教育程度与生涯规划为了解不同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大学生生涯规划上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研究。如表8所示,父亲受教育程度在生涯规划及其他层面上均无显著差异。该结果不支持假设2-5 。表8 父亲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生涯规划差异情况ANOVA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生涯行动组间3.21931.0732.063.106组内114.918221.520总数118.136224生涯探索组间1.4343.4781.060.367组内99.251220.451总数100.686223调整评估组间2.3983.7991.014.387组内171.830218.788总数174.228221生涯决定组间2.5043.8351.243.295组内144.964216.671总数147.468219生涯规划组间1.0523.3511.330.266组内54.807208.263总数55.858211(六)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生涯规划 母亲受教育程度在生涯规划及各层面的差异情形可以从表9看出。母亲受教育程度在生涯规划及其他层面上均无极其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支持假设2-6 。表9 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生涯规划差异情况ANOVA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生涯行动组间2.2314.5581.059.378组内115.905220.527总数118.136224生涯探索组间3.8414.9602.171.073组内96.845219.442总数100.686223调整评估组间3.3674.8421.069.373组内170.861217.787总数174.228221生涯决定组间1.9114.478.706.589组内145.557215.677总数147.468219生涯规划组间1.2204.3051.155.332组内54.638207.264总数55.858211(七)父亲职业与生涯规划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父亲职业在生涯规划上的差异做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职业庭除了在生涯决定上没有差异外,在生涯规划及其他层面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如表10,。再经事后检定发现,在生涯行动方面:父亲职业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城市无业、失业或半失业人员的都优于父亲职业为经理人员;生涯探索方面:父亲的职业除办事人员外,其余职业均优于经理人员(即:父亲职业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优于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城市无业、失业或半失业人员的都优于父亲职业为经理人员);父亲职业为城市无业、失业或半失业人员的优于父亲职业为办事人员。在调整评估上,父亲职业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城市无业、失业或半失业人员的优于父亲职业为经理人员的,职业为商业服务人员的优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商业服务人员优于其他所有的职业。总体来说,在生涯规划上:父亲职业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以及其他的职业均优于经理人员,职业为商业服务人员的优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狂犬病传播途径
- 安全教育学习培训课件
- 农业品牌打造2025年资金申请助力农民增收研究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表课件
- 历年会计岗面试题及答案
- 乐陵幼儿面试题库及答案
- 兰州物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仓储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课时计算课件
- 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报告:2025年创新技术提升安全预警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证处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要点及面试模拟题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庐陵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芯片研发流程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手电筒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临时摊点方案(管理制度)
- GB/T 28749-2012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
-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课件
- 93抗战胜利阅兵之爱国主义主题班会PPT课件-纪念伟大的民族胜利、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