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九章 电与磁.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九章 电与磁.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九章 电与磁.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九章 电与磁.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九章 电与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九章 电与磁一、复习要点(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3、磁极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说明: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4、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2、方向规定: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的磁场方向。3、磁感线:定义:在磁场中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注意: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6、地磁场: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三)、电生磁1、课本P68的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4、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四)、电磁铁1、定义: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2、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与螺线管的匝数有关,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4、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来控制。(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1、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作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2、扬声器: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六)电动机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课本P79的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当电流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2、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构成。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工作的。4、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5、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七)、磁生电1、电磁感应: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2、产生感应电流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必须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4、发电机原理: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结构: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构成。能量转化: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频率:在交变电流中,电流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我国电网以交变电流供电,频率是50Hz。二、重难点例题分析例1、如图9-1所示,当弹簧下端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0,当弹簧上挂一重物铁块时,弹簧伸长到L1,当S闭合时,接通电路,将螺线管放在铁块的正下方,弹簧的长度将_,当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弹簧将_.(填“变长”“变短”或“不变”)图9-1 图9-2解析:当S闭合时,接通电路,螺线管具有磁性,吸引铁块,弹簧的长度将变长。当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小,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对铁块的吸引力更大,弹簧将变长。解答:变长、变长例2、图9-2是王强同学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为某仓库设计的一种防盗报警器,其踏板放在仓库的门口,电铃和灯泡放在值班室内,观察电路可知,这个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有人踩踏时, ;无人踩踏时, 。解析: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本题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知道电磁继电器的应用。该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有人踩踏板时,控制电路中的上踏板与下面的静触点相连(相当于开关闭合),电磁铁有磁性,把工作电路的衔铁吸下来,于是工作电路中的电铃电路工作,铃响报警无人踩踏板时控制电路中的上踏板与下面的静触点断开(相当于开关断开),电磁铁无磁性,于是弹簧把衔铁拉起来,使工作电路中的灯泡工作,灯亮安全。电磁继电器是自控电路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同学们在创新活动中常离不开它。因此弄清它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解答:有人踩踏板时,铃响灯不亮;无人踩踏板时,灯亮铃不响。例3、在图9-3中画出螺线管B上的绕线,要求通电后使图中的A、B两个螺线管相互排斥。图9-3 图9-4解析:通电后,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用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A的左端为S 极,右端为N 极,由于通电后A、B两螺线管互相排斥,B管左端应为N极,用安培定则确定出B管中正面绕线的电流方向向上,所以第一匝线应从正面绕到背面,再依次画出几匝使电流流向A螺线管。此类题在中考作图题中常常遇到,解答此类题,首先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确定被绕线的螺线管的极性,然后再根据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绕线。答案:如图9-4所示。例4、1991年8月新民晚报报道一则消息:“上海的信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辩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称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各超声波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呢?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全部飞散了。 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论证方法的理解。重点仍是实验设计中的变量控制。这道试题篇幅很长,面对这样长的文字叙述,在紧张的考场上,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冷静仔细地分析一下,将本文缩写、找出关键句子,本文的意思便变成:鸽子从很远的地方飞回鸽舍,缚有小磁铁的信鸽不能飞回来,缚有铜块的信鸽能飞回鸽舍。这就说明,信鸽能飞回鸽舍与磁场有关。分析至此,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答案:D例5、现有一只蓄电池,仍能向外供电,但正、负标志已模糊不清,请你设计出两种方法,判别它的正、负极。解析:本题通过对蓄电池极性的判别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本题的答案多种多样。可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出发设计实验操作;也可从安培定则出发,用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判别。例如,在图9-5中,用蓄电池给螺线管供电,根据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 图9-5 的指向,运用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即可判别蓄电池的正、负极,左端是负极,右端是正极。 此外,蓄电池的极性还可用奥斯特实验、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等来判别。 A12左BPa例6、图9-6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是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B发生偏转。(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2)指针下方的物体A应由( )材料制成; A、铜 B、铁 C、铝 D、塑料(3)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左端应为磁极的 极;(4)实验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滑动时(填“左”或“右”),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接线柱 2 改为与接线柱 1 相连,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经过对电磁铁的研究,可得出结论是:当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图9-6电磁铁磁性 ;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 ,磁性越 。解析:(1)研究电磁铁与电流的关系时, 应保持线圈匝数不变,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因此滑动变阻器应与电磁铁串联,所以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在给的四种材料中,只有铁能被电磁铁吸引,所以应选B。(3)根据安培定则,电磁铁左端应为磁极的N(北)极。(4)此问为开放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线圈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铁块A受电磁铁的吸引力变大,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变大;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线圈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铁块A受电磁铁的吸引力变小,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变小。当滑片P位置不变时,电磁铁中电流不变,把导线a由接线柱 2 改为与接线柱 1 相连,线圈的匝数增多,电磁铁磁性增强,对铁块A的吸引里增大,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变大。(5)结论是:当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或少),磁性越强(或弱)。解答: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分) B N(北) 右(左) 变小(变大) 变大 越强 多(少) 强(弱) 三、综合练习1、扬声器是把_信号转换成_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_和_ 构成。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当扬声器通电时,线圈受磁体的_带动锥形纸盆向里(或向外)运动并发出声响;改变电流方向,线圈的运动方向_;当通过扬声器的电流方向和大小_ ,线圈就带动纸盆来回振动,扬声器就能发出_。2、如图9-7是一种环保型手电筒,这种手电筒不用化学电池作为电源。使用时只要将它来回摇晃,就能发光,并且来回摇晃得越快, 图9-7手电筒发光越强。这种手电筒所产生的电能是根据_现象获得的,其能量转化是_能转化成电能。3、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体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B.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C. 磁场的方向就是小磁针的受力方向 D.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4、如图9-8所示的三个钢块,正确的判断是( )A都是磁体 B只有两个磁体C可能都是磁体,也可能只有两个磁体 图9-8D都不是磁体 5、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9-9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A. 小磁针A、B; B. 小磁针B、C; C. 小磁针C、D;D. 小磁针D、A AB衔铁电磁铁绿红电源电源 图9-11图9-9 图9-106、对图9-10所示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下端是N极 B、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将逆时针转动,静止后S极向上C、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将顺时针转动,静止后N极向上D、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将减弱7、(09潜江)如图9-11所示是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绿灯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红灯亮。下列关于它的工作原理的讨论中,正确的是()A容器中的水不能导电 B电磁铁有无磁性与水位有关C红、绿灯是并联的 D衔铁是永磁体8、在图9-12中,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的横截面,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其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图9-129、(09福建惠安)如图9-13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研究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装置是: ( )A B C D 图9-1310、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 (GMR)效应,荣获了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9-14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1、S2后使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右端为N极 B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 D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图9-1411、图9-15标出的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哪一个是正确的? NSNSNSNSA B C D图9-1512、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电磁铁,用来做如图9-16所示的实验,当他闭合开关后,发现挂有铁块的弹簧被拉长了。当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关于他看到的现象,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得更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弹簧被拉得更长,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弹簧缩短,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D.弹簧缩短,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电源图9-16 图9-17 图9-1813、如图9-17所示,请分别标出通电螺旋管和小磁针的N、S极。14、如图9-18所示,请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在图上标出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极。15、图9-19是未画出绕线的通电螺线管,螺线管旁边有一个小磁针,其稳定指向如图所示,请画出螺线管的绕线方法。NABAB图9-19 图9-20 图9-2116、根据图9-20中小磁针的N、S极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电源的正、负极。17、请按要求将图9-21中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方框内完成)。要求:A、电路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B、电路接通后能使小磁针静止在图示位置。18、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和小明从实验室选取了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并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电路中,如图9-22所示。 图9-22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线圈匝数50100实验次数123456电流表示数A1.01.31.61.01.32.0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5810101625(1)实验中他们是通过电磁铁 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结论: 。(3)分析第1、4次和2、5次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结论: 。 19、(09年江苏省)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9-23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9-23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9-23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图9-23(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9-23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是错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主要器材: ;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电与磁参考答案1、电,声,线圈,锥形纸盆,吸引,改变,连续变化时,连续的声音2、电磁感应 机械3、C 4、C 5、D 6、 C 7、1 17A为负极 B为正极 1、(1)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 (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19、(1)一个磁体只可能有两个磁极 (2)1 (3)小磁针 将小磁针置于磁环周围不同处,多次观察小磁针稳定后两极的指向情况,从而判断出磁环磁极的位置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 光现象一、复习要点(一)、光的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应用及现象: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 成像特点: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2、球面镜:(1)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2)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四)、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五)、光的色散1、色散: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六)、看不见的光1、光谱:太阳光照在棱镜上,会在白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带,这个光带就叫做光谱。2、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红外线的特点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红外线还可以用来进行遥控。3、紫外线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紫外线的特点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紫外线还有萤光效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二、重难点例题分析例1、回答下列问题中的“倒影”“光斑”“人物”等词指的是影还是像?若是像,是实像还是虚像?(1)湖边宝塔在水中的倒影.(2)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树阴下形成很多圆形光斑.(3)皮影戏幕上移动的人物.解析:影子是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线,在物后形成的跟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由于影子是黑的,故影子只反映物体的轮廓,不反映物体的细节,而像却是明亮的,其明亮程度与物相对应且有层次感,所以像能反映物体的细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判断:皮影戏幕上移动的人物是影,而水中宝塔的倒影却是像,它是以平静的水面为镜面形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树阴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树枝、树叶相互交叠,就会形成许多小孔,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孔,在树阴处的地面上呈现出太阳的像,即圆形光斑,是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例2、如图2-1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MMNN则_是入射光线,_是反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折射角为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 图2-1解析:由图2-1可以看出,AON=BON=90-30=60,所以线段BO和线段AO,一条是入射光线,另一条是反射光线,则线段OC一定是折射光线,因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分居法线的两侧,所以NN是法线,MM是界面,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由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定义可知,BON是入射角,AON 是反射角, CON是折射角。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由图可知,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55-30=25。解答:BO、OA、OC、AON、CON、25例3、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条件下,舞台追光灯发生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所以绿光照在白上衣上呈绿色,红色物体只能反射红光,所以绿光照在红裙子上时呈黑色。故答案为D。例4、下列关于红外线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B、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时候,就不吸收红外线C、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摇控D、红外线夜视仪也是红外线的应用解析: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A正确。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故D正确。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红外线还可以用来进行遥控,故C正确。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时候,也在吸收红外线,故B说法不正确。因此此题答案选B。图2-2图2-3例5、图2-2中的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解析:过O点作水面的垂线即法线,根据反射定律在法线右侧作出入射光线(可以用三角板作图、可以用量角器作图、可以用尺规方法作图),根据折射规律在法线左侧作出折射光线。反射角的度数为90-30=60,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的度数也是60。如图2-3所示。例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4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等大,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画出物体AB的像。物体上有无数点,只要找出有代表性的几点的像,就可以勾画出物体的像,图中A、B就是有代表性的两点。其具体作法如下: 图2-4 图2-5 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AA,使A到镜面的距离与A 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过B点作镜面的垂线BB,使B到镜面的距离与B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用虚线连接AB (注意在A标上箭头),则AB就是物体AB在平面镜里的像。如图2-5所示。 例7、如图26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SAS图2-6 图2-7解析:连接S和S;作SS的中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入射光线SA与镜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因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S,于是就可以作出SA的反射光线。如图2-7所示。 例8、图28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图作图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A A解析:空中飞机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到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射入水中并向该法线靠拢进入观察口,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好像是 图2-8 图2-9从A飞机射出,A 飞机是A飞机的虚像,所以下面A飞机是实际飞机。 图2-10例9、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2-10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解析:点燃的蜡烛在玻璃面上可以成像;又因为玻璃具有透光性,在玻璃的另一侧不仅可看到像,还可以看到另一支蜡烛,这样便于移动蜡烛,使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来确定蜡烛像的位置本次实验中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等,不能总结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有一定厚度,玻璃的两个表面都能成像解答:(1)容易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因为两次实验记录的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一次相等一次不等,没有共同特点;(3)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玻璃的两个表面都能反射光线,并分别能成像三、基础练习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光的_现象;教室里,两旁的同学看黑板常因“反光”而看不清字,这是光的_现象,这两种现象都遵循光的_定律。2、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水中的月亮是_像。3、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如果反射光线同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是_。4、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是由于光从_射入_发生_的缘故。5、彩虹往往会出现在雨过天晴的天空,这是由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产生_的现象。6、请指出下列景象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在括号里填“影”“实像”或“虚像”,在横线上填传播规律)(1)立竿见影( )_(2)水中倒影( )_(3)放映电影( )_7、夜晚,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8、人站在平面镜前向平面镜靠拢时,他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9、(09年咸宁市)“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 (如图2-11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10、有经验的捕鱼人看到水中的鱼之后,应将鱼叉刺向( ) 图2-11A、鱼的正前方 B、对准所见水中鱼的方位C、对准所见鱼位置较深处 D、对准所见鱼位置11、下面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为( )A、影子 B、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C、小孔成像 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12、某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鱼在云中游”,则他看到的“鱼”和“云”( )A、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13、一束光线从跟水面成45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A、等于90 B、大于90 C、小于90 D无法确定14、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2-12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 D.11点20分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2-12A、凡是我们能看见的物体不一定都是光源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造成的C、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改变 D、光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16、(09年福建省惠安县)图2-13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日偏食AC湖边夜景D汽车观后镜B渔叉叉鱼图2-1317、将下面做法与紫外线的作用或特性用线连起来。 做法 紫外线特性A、适当晒太阳 a、能杀死微生物B、医院用紫外线消毒 b、有助合成维生物DC、用紫外线验钞 c、使荧光物质发光D、夏天用遮阳伞 d、防止皮肤病变18、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2-14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图2-14 图2-15 图2-16 图2-1719 、如图2-15所示,在平面镜右方有一发光点,、分别是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作出发光点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20、如图2-16所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