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教案 浙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教案 浙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教案 浙教版第一课 科技造福人类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2 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3 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 图片导入1、 教师出示图片:蜡烛和油灯。师:你们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蜡烛或油灯?然而在电灯发明以前,人类一直使用它们。2、 教师简介电流现象被发现的过程。二、 调查汇报1、 电。(1) 小组汇报课前调查的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2) 学生讲述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器种类,要求说明理由或举例。(3) 阅读“聚焦镜”,了解xx年8月14日发生在美国东北地区的大面积停电给美国带来的损失。(4) 体验:如果城市大面积停电,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2、 塑料。(1) 塑料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学生讲述身边的塑料制品有哪些。(2) 小组讨论:在塑料出现之前,众的日常生活用品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完成“智多星”。(3) 体会塑料相对于其他一些材料的优点。三、 小组合作1、 用多种形式表现电器和塑料的优点。2、 小组汇报。四、 总结众第一次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技发明的巨大推进作用,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五、 课外延伸学生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第2课时一、 谈话导入1、 师:我们是如何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的?2、 教师引出天气预报与气象卫星。二、 了解人造卫星1、 教师简述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经过。2、 联系实际,讨论电视上卫星后带给人们的欢乐。3、 学生小组交流抛售到的各类人造卫星的用途。完成“体验园”内容。4、 小结:随着卫星技术的日新月异,卫星种类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它们在宇宙“公海”遨游“淘金”,已经为人类带来了万贯财富,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它们。20世纪发明的人造卫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现代化发慌的巨大动力。三、 了解我国的航天科技1、 学生阅读“大事记”。2、 学生交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我国的意义。四、 汇报抛售的资料1、 学生小组内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选一项科技发明,举例说说它是怎样影响到人类生活的。2、 各小组汇集有特色的搜集资料,张贴在教室里,为本主题合适的名称,如: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五、 总结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就是这样以其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造福于人类。第二课 科技是把双刃剑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懂得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2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从垃圾分类处理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努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懂得科学技术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难点:能比较客观地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重性,理解科技与环保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认识白色污染1、 教师出示白色污染图片,解释白色污染的概念。2、 学生交流对白色污染的感受。3、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到的家庭或学校附近的饮食店一个星期用掉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数据。4、 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5、 教师补充说明其他国家或地区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控制白色污染的。二、 垃圾处理办法1、 了解韩国处理垃圾的做法。2、 教师补充说明其他国家在垃圾处理或环境污染处理中的好办法。3、 学生调查统计家中一天垃圾的种类和重量,以及家人对垃圾的处理方法。4、 小组讨论,为学校的垃圾处理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三、 课后活动1、 利用一些即将被抛弃的垃圾,动手做一件物品,如笔筒、装饰品等。2、 劝导家人分类投放垃圾。第二课时一、 导入1、 教师出示“净菜宝”。问:你们知道化有什么作用吗?2、 师:人类发明农药后,又无可奈何地发明了消除残余农药的“净菜宝”,这是为什么?二、 感受滥用化工产品的后果1、 学生交流化工产品带给人类的益处。2、 小品表演:农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健康的过程。3、 全班举例交流,因滥用化工产品(包括农药)而导致的恶性事件。4、 师生共同交流感受。三、 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1、 学生阅读乞力马扎罗“没”雪。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3、 教师出示南北极风光、企鹅和北极熊等在极地生活的动物的图片。学生交流“温室效应”致使两极冰川融化的后果。4、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填写“反光镜”中的表格交小组交流。5、 全班交流全世界在针对“温室效应”中制定了哪些国际公约,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改善气候变化问题。四、 体会核能的破坏性1、 学生交流核能在哪些方面造福于人类。2、 教师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后的灾难性图片。3、 教师讲述核试验污染环境的灾难性事例。4、 学生阅读“萨哈罗夫”的故事天才与人。交流为何这位物理天才被授予的却是“诺贝尔和平奖”。五、 辨论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了。你们持什么态度?课堂辩论。六、 总结科学是把双刃剑,科技要为人类造福。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自己,是每个人的职责。第三课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3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难点: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现状与趋势1、 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表。2、 学生计算每50年世界人口的增长比例,分析人口的增长趋势。3、 学生想像当世界人口达到100亿时,人类生活的状况,并交流感受。二、 感受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1、 教师向学生介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2、 学生观看电视小品超生游击队。3、 全班交流中国如果人口无限制增长可能产生的后果。三、 分析我国的水资源状况1、 学生阅读“小百科”,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然后交流感受。(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2、 学生交流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3、 如果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会造成怎样的后果?4、 教师简介当地政府处理污水问题的举措。5、 学生调查学校和家中每天用水的状况,可根据学校和家中每月缴纳的水费计算出每天的使用量,然后思考:哪些水是被浪费掉的?四、 课后延伸学生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出一张小报。第二课时一、 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1、 教师展示森林美景和丰富的森林物产的课件,学生谈感受。2、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填写“森林的主要作用”。3、 学生阅读“小百科”,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然后交流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带来的危害。二、 调查我国的污染问题1、 师:水资源、森林资源就是这样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失去它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的例子?2、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例子。3、 小组合作,讨论、填写“小调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三、“好望角”重在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四、课后延伸 学生以“我为保护地球献一计”为主题,制作环保宣传画。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五单元 告别小学时代单元教案 未来版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由“回顾小学生活”“留下我们的纪念”两部分组成。本单元教材安排旨在通过回顾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以一颗感恩的心看待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以一颗友善的心对待朝夕相处的同学。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在学生即将离开母校的前夕,教材设计了“忘不了老师的关爱”“忘不了同学的友情”“忘不了集体活动的快乐”三部分内容,就是从学生切身的体验着手,进一步养成他们注重情感,友善待人的生活态度。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回顾师生之间的情谊和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母校生活的热爱。2、知道自己六年来的进步好成长中,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集体荣誉感。2、学会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心告白和真挚祝福,珍藏记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以及乐于参与表达的意识。2、珍惜纯真而深厚的同学友谊。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重 点难 点1、创设氛围,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2、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祝福,将小学生活的收获与感受作为初中生活的动力,为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作好准备。1、通过回顾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2、知道自己六年来的进步好成长中,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单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回顾小学生活第二课时 留下我们的纪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回顾师生之间的情谊和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母校生活的热爱。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集体荣誉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以及乐于参与表达的意识。教学重点创设氛围,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通过回顾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合作学习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活动:点点滴滴忆过去教师活动:课件播放歌曲红蜻蜓。1、引言:同学们,刚才的歌曲你们熟悉吗?这是当年“小虎队”演唱的红蜻蜓。正如歌中所唱“童年就像追逐成长追来的风,轻轻地吹着梦想慢慢升空。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珠越来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长大了”。转眼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交流难忘的小学时代吧!2、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你最想说什么呢?想一想,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一说。学生回忆,整理思路后自由发言。二、活动:颂歌声声献老师教师活动:从自身体验着手,引导学生感激师恩。1、谈话:我也有老师,每一次想起他们,我总是想起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在讲台下跟着老师唱。今天,我虽然也站在了讲台上,但我总是不能忘记我在讲台下、座位上跟着我的老师学习、歌唱的情景。请同学们代表老师齐唱这首歌,把它献给你们老师的老师好吗?齐声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三、活动:细细品味同伴情。1、陪伴我们一起度过六年小学生活的除了可亲可敬的老师,还有朝夕相伴的伙伴。我们不能忘记老师,也不能忘记同窗好友。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本86页中三位同龄人他们与同学之间难忘的相处经历,然后想一想你自己和同学的交往,也来说一说。2、组织交换课本,互赠留言。1、学生读课本图文后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同学情。2、学生互换课本,在教材86页“友谊留言板”内真情告白。四、活动:集体快乐说一说1、小学生活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参加集体活动了。运动场上大家欢呼雀跃,加油呐喊;联欢会上,大家载歌载舞,快乐游戏这样有趣的集体活动,我们怎能忘记呢?说一说哪项集体活动给你带来的快乐最难忘?2、组织填写“快乐记忆卡”。1、同伴自由地互相说一说,指名部分代表发言。2、填写卡片,把自己最快乐的记忆中的集体活动写下来。五、课堂小结我们用一节课回忆了这六年的小学时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想法、体会用一句话说出来,好么?学生自由发言。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六年来的进步好成长中,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二、过程与方法:学会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心告白和真挚祝福,珍藏记忆。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惜纯真而深厚的同学友谊。教学重点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祝福,将小学生活的收获与感受作为初中生活的动力,为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作好准备。教学难点知道自己六年来的进步好成长中,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合作学习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给母校的留念1、讨论交流之母校印象六年来,学校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改善我们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出谋划策之母校纪念就要离开培养我们六年的母校了,我们该给母校留下什么样的纪念品呢?3、匠心设计之给母校的留念同学们把设计或想法写下来,形成一个简单的方案,然后与大家交流,待班上同学们讨论通过再实施。二、给老师的留念1、讨论交流之老师印象六年来,教过我们的老师可不少,他们都为我们的进步好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你知道老师们平时的喜好吗?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出谋划策之老师纪念就要与老师分别了,我们该给老师留下怎样的纪念呢?学生讨论: 不仅要设计一张富有个性的心语卡片,还可以设计一歌礼物,或者开展一次感谢活动。用我们的双手和真心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三、给同学的留言1、讨论交流之同学印象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好像有很多话还没有说,好多事没有做。快要分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