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作业(十二)一、选择题1宋太宗认为老子的学说极有助于治国;司马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著名士人均有道号,并以之为高雅。这种现象主要说明()a北宋以道教为治国理论 b道教冲击儒学正统地位c实现儒学复兴任务艰巨 d儒学理论需加强思辨性解析材料的现象说明当时道教在上层社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反映了自魏晋以来佛道发展对儒学的正统地位的强烈冲击,说明复兴儒学、重建儒学信仰的任务非常艰巨,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b和d两项都体现了复兴儒学的必要性,都可以包含于c项。答案c2历史学家钱穆对朱熹的主张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中“科学”主要表现在()a倡导唯物主义 b维护人的正当私欲c主张“格物致知” d强调封建纲常伦理解析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真理,因而说是“科学”的,故c正确。朱熹的理学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属于唯物主义,a错误。他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不能正常维护人的正当私欲,b错误。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与其科学性无因果关系,d错误。答案c3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建立理学体系。其代表人物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 d朱熹解析a、b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时间材料不符,排除;c是汉代时期的思想家,时间材料不符,排除;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故选d。答案d4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a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 b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c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d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朱熹强调“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理”就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故选择c选项;朱熹强调“理”是客观存在的,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选项;君权神授思想是西汉董仲舒所提倡的,而朱熹的思想出现在董仲舒思想的后面,不可能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故排除b选项;朱熹的“理”反对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选项。答案c5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b贴近生活,易受欢迎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解析由材料“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雅俗共赏”可知,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贴近百姓的生活,人们易于接受,故选b。a项为山水画的特点,排除;c项为唐诗的特点,元曲句式灵活多变,排除;d项为明清小说的特点,排除。答案b6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a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c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d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解析“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说明两种文化同时存在,并行不悖,没有涉及市井文化冲击贵族文化,故a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市井文化的异军突起,没有涉及文化的纵向比较,不能体现宋代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故b错误。在贵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市井文化也在兴起和发展,这说明宋代的文化艺术不再被贵族所垄断,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故c正确。宋代以后随着科举制的成熟和完善,贵族势力逐渐式微,庶族兴起,故d错误。答案c7明人王世贞谈及散曲:“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者,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这表明()a散曲取代宋词成为文学主流b民族融合促进艺术发展c政权变动是艺术转变的根源d中国古代戏曲发展成熟解析依据材料“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者,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来看,元曲的出现是由词和少数民族的胡乐结合而成,体现了民族融合会促进艺术的发展,故答案b项。a项,材料只提到散曲的出现,而未说明散曲成为文学主流,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是艺术转变的根源,排除;d项,材料说明了散曲出现的原因,未反映其发展阶段,排除。答案b8中国古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写到“词在整个宋代仿佛就是循着这两家路数演进,前一路数维持着词的传统畛域而使它越发精致细腻,后一路数则不断突破词的传统界限而使它越发恣肆汪洋。”请判断关于词的知识正确的是()a词的传统风格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情感无关b宋词的后一路数代表人物的作品有雨霖铃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风格属于前一种路数d辛弃疾是后一路数的开创者,对后世影响深远解析根据“前一路数维持着词的传统畛域而使它越发精致细腻”可知,前一路是婉约派,“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出自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句,故c正确;词的风格与人的情感紧密相关,a错误;雨霖铃是婉约派柳永的词,属于前一路,b错误;苏轼是后一路即豪放派的开创者,d错误。答案c9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a发明司南 b发明活字印刷术c发明火药 d发明造纸术解析根据材料“宋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明司南的时间是战国时期,故a项排除;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宋代的毕昇,故b项正确;发明火药的时间是唐朝,故c项排除;发明造纸术的时间是汉代,故d项排除。答案b10培根说:“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和效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据此,关于上述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a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b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c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d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转型,故b正确;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排除a;c是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排除;中国的四大发明与西欧殖民扩张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d。答案b11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书籍“一本难求”,活字印刷的技术应用远不及雕版印刷术。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了活字技术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书籍市场需求受时代限制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与社会审美观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官营作坊垄断不是活字印刷术未取代雕版印刷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故c项错误;由于当时书籍市场需求受时代限制,导致“活字印刷的技术应用远不及雕版印刷术”,故d项正确。答案d12下图为我国古代两项科技成就的图示,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都代表了古代天文学的最高成就b都与月亮的圆缺存在密切的联系c都对农业生产的安排有指导作用d都得到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解析左图反映了二十四节气,右图是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都属于历法方面的成就,历法的制定对于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正确;材料反映的两项科技成就属于历法方面,不属于天文学,排除a;二十四节气与月亮的圆缺没有密切的联系,排除b;d中“历代封建统治者”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宋代儒学而言,它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包括内外两个层面:就外而言,是要排斥佛道二教,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承接先秦儒家的传统,站在理论的高度论证儒家仁义礼乐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起一个新的儒家哲学形态,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人们的精神归宿,进而能重新全面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就内而言,是要抛弃汉唐传统儒家粗疏的“天人感应”的理论形态,从儒家原典中发掘新的思想材料,并以之为出发点,对佛道学说中有用的思想资料进行整合,把儒家经学从原来的训诂之学引向义理之学,进而建立起以伦理道德为宇宙万物本源的儒家哲学。摘编自徐洪兴论二程思想之异同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儒学的特点,并分析宋代儒学发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分析宋代理学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建立起以伦理道德为宇宙万物本源的儒家哲学”,结合所学,理学以天理为核心,具有哲学思辨性;由材料“对佛道学说中有用的思想资料进行整合,把儒家经学从原来的训诂之学引向义理之学”,结合所学,可见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是三教合一的产物;由“能重新全面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所学,理学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身修养。第二小问,可以从科举制、宋代以文治国理念、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教合一”和儒学复兴运动等方面归纳。(2)第一小问,由材料“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可见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由材料“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可见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归纳。积极方面,可以从儒家思想的成熟、成为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等方面说明。消极方面,可以从三纲五常压抑人的正常欲求等方面归纳说明。答案(1)特点:以天理为理论核心,使儒学上升到哲学高度,增强了儒学的理论性;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增强了儒学的思辨性;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身修养。背景:科举制发展,打破豪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宋代以文治国,士人队伍扩大;中央集权政府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佛教、道教冲击儒学正统地位,儒学复兴运动兴起。(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影响:理学使儒学上升到哲学高度,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成为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规范;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理学又存在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人的正常欲求的局限。14有学者在评价宋朝时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作为最高领导,看问题不免带有很大个人色彩;宰相代表政府官僚机构,一般强调要按制度办事遵循官僚机构的运行规律,所以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宋代为了削弱相权,中央曾增设“参知政事”,同时设置枢密院、三司,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改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我国的四大发明,到宋代已全面成熟。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用来印刷佛经、书籍。宋时雕版印刷已十分精致,流传至今的许多精美的宋版书都是雕版印刷的。宋代印刷术上的更大成就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然后把许多字固定在一铁板上,用来印刷,可反复使用,简便易行。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中央官制形成“三权鼎立”局面的表现,并分析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2)依据材料二,写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及其年代(或年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的意义。解析(1)表现:从材料“宋代为了削弱相权,中央曾增设参知政事,同时设置枢密院、三司,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联系所学可得答案。目的:联系所学知识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形势是君权逐步加强,相权削弱直至废除相权去回答。(2)作品:根据所学答出金刚经。时间是868年。意义:从材料“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销售材料合同范本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2a-2d)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模拟笔试试题和答案解析(一)
- 7.3 西亚(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湘教版河北专版)
- Module 12 help unit 3 language in use英文版教学设计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高教版(第三版)说课稿中职中职专业课计算机-辅助设计类71 电子与信息大类
- Module 7Unit 1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下册
- 大型骨干坝风险评估与加固施工方案
- 招聘外包服务合同范本及注意事项
- 第一课 学习有益也有趣说课稿小学心理健康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 保险的销售合同(标准版)
- 电子元器件仓库管理规范
- 房屋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2025年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小学生新能源汽车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化学中毒)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仓库保管工技师考试题库
- 肥胖患者体重管理护理查房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年音乐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合格考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