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甘肃省西部红柳峡位于酒西盆地西段,地表为砂岩夹泥岩层,岩层中间有粗玄岩(即颗粒较粗的玄武岩)、角岩、玄武岩等。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m,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m椭圆形筒状高地属于 ()a. 风力堆积地貌b. 流水侵蚀地貌c. 流水堆积地貌d. 火山地貌2. 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a. 西南b. 东南c. 东北d. 西北3. 下列属于地质学家研究该区域地质地貌科学价值的是 ()a. 探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b. 探明该地区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c. 推断该地区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d. 通过粗玄岩中的生物化石证明海陆变迁【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m椭圆形筒状高地岩层中间有粗玄岩、角岩、玄武岩等,玄武岩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m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应是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纹理,m椭圆形筒状高地属于火山地貌,d对。a、b、c错。【2题详解】读图,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在西南方向数量多且长,所以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西南方向,a对。东南、西北方向无明显放射状节理发育,b、d错。东北方向数量少且短,发育不明显,c错。【3题详解】属于地质学家研究该区域地质地貌科学价值是根据岩层或节理特点,推断该地区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c对。探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需要了解地质构造,向斜是储水构造,背斜是储油构造,材料不能体现,a、b错。粗玄岩是颗粒较粗的玄武岩,生物化石分布在沉积岩层中,d错。【点睛】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m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应是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纹理。放射状节理在西南方向数量多且长,是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锚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浐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下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 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a. 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 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c. 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d. 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5. 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a. 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b. 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c. 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d. 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6. 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a. 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b. 悉尼日出东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c.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逐渐变慢d. 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北移【答案】4. c 5. b 6. a【解析】【4题详解】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结合水坝截面判断,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灞河右岸潜水位较低,为河水补给地下水,a错。灞河左岸潜水位较高,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错。灞河a坝下游等潜水位线向下游凸出,河流水位较高,为河水补给地下水,c对。浐河两岸补给方式不同,d错。【5题详解】在泸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利于蓄水,影响是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b对。橡胶坝不能使水质提高,a错。 拦水,水流速度减慢,沉积物增多,河流清淤工作增加,c错。拦水首先使河流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有的河岸增加,d错。【6题详解】灞河是渭河一级支流,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是夏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a对。北半球夏季,悉尼日出东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b错。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正逐渐变快,c错。太阳直射北半球,但太阳直射点南移,d错。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动物, 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江豚,我国在长江流域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通过定点定量投喂,进行半自然状态人工网箱养殖鱼并饲养江豚。研究人员发现江豚与鱼类一样有早晚摄食规律。下图示意长江的一段封闭河流故道(江豚研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研究人员发现在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a. 觅食活动b. 避免阳光照射c. 水温适宜d. 躲避人类干扰8. 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因为人工池a. 水浅光照足b. 水浅空间小c. 江豚生存适应性弱d. 受人类活动影响多9. 推测江豚活动最集中区域是a. 区域b. 区域c. 区域d. 区域【答案】7. a 8. b 9. 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7题详解】江豚有早晚摄食规律,人工网箱养殖鱼用来饲养江豚,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故研究人员发现在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觅食活动,a正确。避免阳光照射和水温适宜无法确定,bc错误。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人类活动较多,d错误。【8题详解】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说明人工池水中氧气不足,由于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饲养,这与水浅空间小有密切关系,b正确。氧气与光照、江豚生存适应性弱、人类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9题详解】区域临近出口,水体交换频繁,且水面较宽,人类活动少,对其干扰小,故区域最可能是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d正确。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 图示范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a. 14.9b. 13.9c. 12.9d. 9.911. 甲地短时间内迎来的天气变化是()a. 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髙b. 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c. 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卨d. 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答案】10. b 11. a【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10题详解】图示地区等温距为2,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为1416,冷空气最低气温24,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值为1014,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13.9,b正确。【11题详解】根据锋面图例可知,甲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由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会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气温升高,气压梯度力会增大,风力应该增大,故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髙。因此a正确。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死海”因湖水含氧量低、盐度奇高导致生物难以生存而得名。死海因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全球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余米)。数十年来因入湖流量减少等原因,湖面正以每年平均约1米的速度下降。为逆转这一趋势,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三方政府签署了修建“红死海运河”的协议,拟每年从红海引7亿m3的海水入死海,并计划在“红死海运河”适当位置修建水电站,为沿途地区提供电力供应。 (1)根据材料分析死海湖水“含氧量低”的原因。 (2)运用水循环原理,推测“红一一死海运河”建成后,对死海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推测运河上建水电站最合适的河段,说明理由。【答案】(1)死海地处断裂下陷谷地,地势低,地形封闭,空气流动性差,湖面风力小,入湖河流少而且水量小,湖水搅动性差,湖水缺氧。(2)补给量大于蒸发消耗,湖泊水量增大;补给水量增多,水位上升;补给水源的盐度低于死海盐度,湖泊盐度降低;补给水量大,流速速快,扰动湖泊水体,水体含氧量上升。(3)最佳修建水电站位置为运河入湖段(或北段,零米等高线以北)。理由:死海为断裂下陷谷地,入湖河段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能获得丰富的水能。【解析】【分析】本题以死海这一典型区域为背景,考查死海湖水含氧量低、人类活动对死海水文特征的影响及死海水能资源的开发。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变化的分析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影响湖水中含氧量高低的因素。根据材料可知死海因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全球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余米),地形封闭,空气的流动性差;数十年来因入湖流量减少且水量小,导致湖水搅动性差,进而导致湖水含氧量基底;(2)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红一一死海运河”建成后大量海水进入死海中会增加湖泊水量,导致湖泊水位上升;由于红海盐度低于死海盐度,会导致死海盐度降低;同时由于入湖海水落差大流速快,会搅动湖泊水体,增加湖泊中水体的含氧量。(3)本题考查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水能资源开发要考虑水量、落差和地形、地质等条件,水电站一般建在水量大、落差大、地质稳定的峡谷地区。按照这样的原则该区域水电站建在地形起伏大的运河入湖段(或运河北段等高线低于0米的位置);因为死海为断裂下陷谷地,入湖河段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能获得丰富的水能。【点睛】1、湖泊水文特征分析湖泊的水文特征主要有:湖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有无结冰期、补给水源、咸淡性质、含沙量大小、风浪高低等.2、水能资源开发条件(1)水量: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2)落差: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3)地形、地质: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仙女圏”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图a为“仙女圈”景观图,图b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湖,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断推測,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1)“仙女圏”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圏”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说明其形成原理。【答案】(1)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交替影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而不易产生对流现象)。(2)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白蚁喜湿,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对充足;地下深处潮湿的土层使土温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3)该地区干旱缺水,有短暂的雨期;“仙女圈”内白蚁活动频繁使土体更加疏松,利于雨期降水下渗增加深层(白蚁巢穴附近)地下水量,促进“仙女圈”附近草类(旱期)生长;白蚁将“仙女圈”内草类啃食,减少植物对水分的损耗。【解析】【详解】(1)读图,南回归线穿过该地,据此判断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交替影响。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在受东南信风影响时,由于地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该地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不易产生对流现象。(2)根据材料二知,白蚁喜阴凉潮湿。据材料判断,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使土温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3)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水,雨期短。白蚁将“仙女圈”内草类啃食,将减少植物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及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更多的地表水流向深层土壤,并减少水分损耗,增加地下水量,保障白蚁的生存;同时,部分地下水还将流向周围,为周边草类的生长提供的水源,从而保障了白蚁的食物来源。14.由于人类干扰活动,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等已超出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下图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状况。据图说出2013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答案】变化特征: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