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高一语文氓说课稿 92019年高一语文氓说课稿篇一氓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卫风氓是选自诗经的一首叙事诗,它运用比兴手法和对比手法,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揭示出男权社会中女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氓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首诗歌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诗歌鉴赏的指导,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鉴赏诗歌起着引领作用。 (三)教学目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学习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体味本诗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3了解诗经中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爱情的悲欢,感受人文之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本单元和课文内容要求,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分析,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味“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二、说教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因此,我将选用诵读法、提问法来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 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教学中我将进行以下学法的指导默读感知法、答问法、质疑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主要分为以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本课是一首弃妇诗,所以我以爱情为切入点,结合本文的故事情节,情境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了解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氓又是其中的名篇,所以学习中必然要讲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包括“诗经六义”,其中,氓所涉及的比兴手法,是积累文学常识的重点。 学生对1诗经知之甚少,介绍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能很好的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另外,对学习本课也不无裨益。 (三)检查预习情况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课堂上先让学生把不能明确的读音和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教师再进行解答。 通过预习和释疑,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古代文学的学习,特别是诗歌的学习,不读难成其学,尤其是对于此篇诗歌,阅读是主要手段,所以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个别朗读等方式,旨在让学生了解四言诗的朗读节奏,理解诗句,弄清诗歌的故事情节,使学生逐步养成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五)研读诗歌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设计品读讨论活动,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指导学生研讨诗歌内容,分段解读诗歌,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个性评价,分析诗中比兴手法,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寓于其中,从而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六)探究写法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氓的薄情寡义和女子的坚贞忠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对比手法进行探究,完成教学目标。 (七)体验拓展在这个环节,我组织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同学们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培养学生善思、善言的能力,让同学对诗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有更深、更广的认识,拓展学生思维。 (八)课堂小结我将以主旨解读作为本课的小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借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九)作业布置背诵全篇,积累诗歌。 (十)板书设计(情节)(章句)(手法)(基调)恋爱(12章)赋热情、幸福氓婚变(35章)比、兴怨恨、沉痛决绝(6章)赋比兴、对比清醒、刚烈此板书直观明了,既展示了诗歌的内容要点,也展示了诗歌的最主要的写法特点,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篇二氓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本课指导学生了解诗经,使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的节奏。 二、说教材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从诗经中选了三首诗歌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其中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 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b、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c、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b、背诵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德育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三、教法与学法说教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对比教学亦能使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说学法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 因而,教授时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经的“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 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就是诗经的名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 2、学习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a、“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b、“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c、“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a、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 铺陈b、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联想d、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 3、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 (诵读的节奏“ 二、二”节拍) (2)、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课文。 (3)、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标明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5)、梳理课文叙事线索。 4、具体研习教师提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从第 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答女子纯真、热烈、专 一、痴情、温顺迁就。 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动、实则性情暴躁易怒。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两句话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答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 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 “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答不好,这是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5、课文重点 (1)、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 这种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比方就是“比”。 (2)、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3)、整体看是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结合课后练习第2题) (4)、诗 三、 四、五章刻画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勤劳、忠贞,同时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的怨恨情绪。 (5)、结合文章最后一章,全诗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勤劳、温顺、忠贞、坚强、刚烈 (6)、结合课后练习二,从全文看,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全文直陈其事,运用了“赋”的写作手法。 也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 6、思考问题 1、应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蓄脓性中耳炎护理措施
- 新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 2025关于零售店申请合作的合同示例
- 2025农产品交易拍卖合同书
- 2025产品供应合同协议书
- 2025瓷砖供货合同模板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水库工程)
- 新员工入职人事培训
- 生产管理前准备
- 2025年租车合同范本下载(模板)
- 2025江苏南京四桥经济园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口腔科正畸病历范文
- 学堂在线 海权与制海权 章节测试答案
- 《跨境电商基础与实务》全套教学课件
- SB/T 10737-2012高空外墙清洗服务规范
- 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 光盘m3352工控核心板-n128li用户手册-v1
- DB33-T1064-2021《铝合金建筑外窗应用技术规程》
- 社会工作行政形考五
- 工艺学异丁烯合成MTBE
- 初中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