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概述_第1页
比较教育学概述_第2页
比较教育学概述_第3页
比较教育学概述_第4页
比较教育学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教育学 长沙师范 高晓明2012年8月1日 内容提要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目的及功能特征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是什么 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艾萨克 康德尔认为 比较教育的研究 继续教育史的研究 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 它比任何其他有关研究 都更加清晰地阐明教育同它所服务的那个社团的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关系 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汉斯认为 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 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日本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冲原豊认为 比较教育学是以教育的整个领域与对象 对两国以上的现行教育进行比较 并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内的科学 苏联比较教育学家索科洛娃认为 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中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和个别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揭示它们的经济 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 以及民族的特点 在综合年轻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比较教育学阐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因而促使进一步研究教学和教育的理论 比较教育学定义 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 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 借鉴有益经验 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比较教育学的目的 1 认识及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2 借鉴国际教育经验3 探讨教育发展规律4 促进国际教育交流 理解和合作5 推进全球教育发展战略 比较教育学的功能特征 1 借鉴性功能2 认识性功能3 交流性功能4 预测性及决策性功能5 发展性功能 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 比较教育的史前期 通过旅行 贸易 战争 传教等活动在介绍别国 别民族的过程中穿插介绍其教育 文化状况 二 现代比较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比较教育学的产生朱利安 第一位有科学头脑的比较教育研究者 1817年 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 确立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地位的开始 朱利安 1775 1840 出生于巴黎一个议员家庭 对新闻和政治感兴趣 后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1816年12月 他开始在巴黎 教育杂志 上连载发表 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 1817年出版单行本 成为比较教育的开山之作 第一个提出 比较教育 这一说法 还就开展教育的国际合作提出以下建议 1 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 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 2 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 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 3 建立师范学校网 用最新的方法培训教师 4 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 传播教育改革经验 朱利安侧重向往国际合作 作为教育实践者 决策者的法国教育家库森开始以外国范例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时代 2 1817 20世纪初 经验借鉴时代 1 1831年法国教育家库森 普鲁士教育报告 影响到法国1833年初等教育基本法 即 基佐法 的制定 2 以贺拉斯 曼 1796 1859 巴纳德 1811 1900 为代表的美国教育工作者也纷纷考察欧洲教育 为美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3 以阿诺德 1822 1888 萨德勒 1861 1943 为代表的英国教育工作者也考察德 法等欧洲大陆国家的教育 并向本国政府提交相应报告 4 日本明治维新后派代表团考察欧美的文化教育 1872年颁布 学制 大力倡导教育的实用性和普及教育 成为其现代教育的开端 5 中国此时也有翻译国外教育著作 白作霖译自日文 各国学校制度 但大多是包括洋务派官员 维新派人士和学者在内 通过见闻录 随感录 回忆录及其它各类著作等形式 穿插对西方教育进行零星介绍 如晚清外交家薛福成的 出使四国日记 容闳的 西学东渐记 盛行各国之间的相互访问 相互借鉴 有意识地介绍 借鉴外国教育经验 但往往更多的是 拿来主义 缺乏对影响各国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分析 也忽视对别国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特点 英国的萨德勒 1861 1943 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中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加重要 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 不能只孤立地研究各国教育并不加区分地移植 而应该同时研究影响各国教育的各种因素 提出教育发展的 民族性 概念 3 因素分析时代 20世纪上半叶 1900年萨德勒发表 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标志着比较教育的研究开始从 经验借鉴时代 走向 因素分析时代 1898年 罗素 1872 1970 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从此比较教育开始进入高等学校课程 此时期其他代表人物 美国康德尔 1881 1965 比较教育三目的或三层次 1 报道 描述 2 历史 功能 3 借鉴 改善强调运用历史 因素分析方法来开展比较教育研究 德国施奈德 1881 1974 英国汉斯 1888 1969 等都侧重分析影响各国教育的各种因素 由此他们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典型的 因素分析法 此时期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 1 扩大了研究范围 对象国和教育内容 2 增加了研究成果 自1911年陆费逵 1886 1941 编写我国第一本外国教育专著 世界教育状况 解放前夕我国共出版相关专 译著40余部 3 形成了三种研究体系 a 问题研究体系 庄泽宣 各国教育比较论 为代表 b 国别研究体系 常导之 各国教育制度 为代表 c 综合体系 钟鲁斋 比较教育 为代表 4 注重历史因素分析法的运用 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地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 注重历史因素分析法的运用 使研究更为科学合理 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研究规模还有限 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 特点 4 20世纪中叶 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从以往的人文历史研究方法向实证性的研究方法转变 同时 结构功能理论 现代化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世界体系分析理论 依附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等都对比较教育研究产生影响 1 二战后到60年代 发展期A 国际性教育研究机构相继成立 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 1963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 1956年国际教育成绩评定协会 1964年欧洲比较教育学会 1968年经合组织附设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B 比较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在各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很多国家相继成立比较教育学会C 研究成果增加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世界教育调查 教育年鉴 等 美国的 比较教育评论 英国 比较教育 杂志相继创刊 著作 康德尔 教育的新时代 埃德蒙 金 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 施奈德 比较教育 贝雷迪 教育中的比较方法 霍姆斯 教育问题 一种比较的方法 诺亚和埃克斯坦 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 等我国1961年北师大率先成立外国教育研究室之后成立了一批外国教育研究所 室 2 70年代 高原期A 各方研究表明教育投资的滞后性B 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与过高的教育期望形成反差 教育万能论 破灭C 伊利奇等提出 学校消亡论 D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开始减少 比较教育研究经费受到削减 成就A 比较教育研究在国家分布上继续扩大B 比较教育学会组织继续发展 1970年美国 加拿大 日本 韩国比较教育学会和欧洲比较教育学会共同创立世界比较教育学会 中国1985年加入 C 联合国教科文 世界银行 福特基金会等自主和组织的教育比较项目得以继续开展 3 80年代 反省期 就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展开争论 A 关于结构功能主义对教育影响的争论在结构功能主义影响下 比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80年代比较教育学者对此提出批判 认为不能忽视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 B 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 我们有必要对影响到比较教育的各种意识形态作适当说明 冷战思维C 关于教育依赖理论的争论中心 边缘关系 4 90年代 扩展期研究领域向国际教育扩展 研究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深化 国际学术组织进一步发展 亚洲比较教育学会1996年成立 解放后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 1 解放初全面学习苏联 2 60年代开始视野扩大 1961年开始相继成立解放后第一批外国教育研究机构 3 文革 后扩大研究队伍和研究范围 丰富研究成果 开设比较教育学课程 1980 加强人才培养 1979年始招收研究生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世界比较教育的发展1 史前期2 产生或创建3 经验借鉴阶段4 因素分析阶段5 社会科学方法 阶段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分析框架 1 因素论分析框架2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3 相对主义分析框架4 发展论分析框架5 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6 新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7 世界体系论分析框架8 系统功能主义分析框架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 比较教育研究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可比性原则 4 革新性原则 2 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1 描述研究法 2 统计分析法 3 历史研究法 4 因素分析法 5 阶段分析法 6 假说验证法 7 问题研究法 8 教育洞察法 3 比较教育研究的类型 从时间上划分 横向比较研究 纵向比较研究 综合比较研究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程度上划分 平行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研究从比较研究的内容上划分 专题比较研究 总体比较研究从比较方法的性质上划分 定性比较研究 定量比较研究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上划分 宏观比较研究 微观比较研究从比较研究的范围划分 区域比较研究 问题比较研究 4 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 选择研究主题建立研究假设搜集和整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形成研究成果 第二讲小组参与式学习 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四个小组 分别在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教育理解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民主化与全民教育 教育信息化与学习社会四个主题下 选取一个小的问题在课下开展探究性学习 最终以小组为代表进行汇报 时间为15 20分钟 汇报结束后 由教师组织其他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 时间为10 15分钟 四个小组汇报 讨论结束后由教师点评 汇报的格式为 首先 称述所选的具体问题及其产生的的时代背景 其次 陈述该问题才产生出现的原因 再次 陈述对这一问题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