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大全PPT课件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大全PPT课件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大全PPT课件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大全PPT课件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大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三节,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四节,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三节,-,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N,He,Li,Be,B,C,H,O,F,Ne,Na,Mg,Al,Si,P,S,Cl,Ar,1-18号元素的排布,-,4,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分析,1.每一横行有什么相同点?,2.每一纵行有什么相同点?,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除外),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6,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横行,周期(7个),-,7,周期,第1周期:,第2周期:,第3周期:,第4周期:,第5周期:,第6周期:,2种元素,8种元素,8种元素,18种元素,18种元素,32种元素,-,8,每周期可容纳的元素种类,7,32,-,9,锕89Ac铹103Lr共15种元素称锕系元素,位于第7周期.,镧57La镥71Lu共15种元素称镧系元素,位于第6周期.,注意:,除第1、7周期外,每个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超铀元素:,92号元素铀以后的元素,-,10,族,A,A,A,A,A,A,A,第VIII族:,稀有气体元素,零族:,共七个主族,B,B,B,B,B,B,B,共七个副族,第八、九、十纵行,位于B与B中间,(2)纵行(个),族(16个),18,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11,-,12,小结,7横,18纵;,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一八零。,2.原子结构与表中位置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13,练习,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3周期A族,第4周期A族,-,14,复习:,1、元素:,2、原子的构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呈电中性,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5,三、核素同位素,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元素符号,质量数,质子数,-,16,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17,4、注意事项:,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与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无关;,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与核外电子数无关;,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虽然中子数(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元素和核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而原子既论种类,又能论个数;,-,18,练习:,abcd各代表什么?,a代表质量数;b代表核电荷数;c代表离子的电荷数;d代表化合价,-,19,第二节元素周期律,-,20,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增强,0,1,B,Al,Si,Ge,As,Sb,Te,2,3,4,5,6,7,A,A,A,A,A,A,A,Po,At,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1,(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数,1、F没有正价,O通常不显示正价;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22,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例如: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MgAl。,-,23,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单质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24,第三节化学键,-,25,二、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形成过程,-,26,观察实验思考问题,?,钠和氯气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钠小颗粒悬浮在气体中呈白烟状2Na+Cl2=2NaCl,在实验时发生了什么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钠在氯气中燃烧,瓶中充满白烟,氯化钠的形成,-,27,Na和Cl的反应,在氯化钠中Na+和Cl-间存在哪些作用力?,Na+离子和Cl-离子间的相互吸引;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相互排斥作用,-,28,3、本质及形成条件,电子得失,阴阳离子,静电作用(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活泼的金属元素(A,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A,A),5、存在: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如:NH4CLNaOH,4、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注意: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也是离子键.含金属元素的也不一定存在离子键,如AlCl3等.,-,29,1、原子的电子式:,三、电子式,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30,练习:用电子式表示:1.氢原子2.钙原子3.氧原子4.镁原子,-,31,阴离子的电子式,2、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即离子符号,如NH4+:,使每一个原子铺开,并都达到稳定结构,要注明最外层电子数及电荷数,-,32,3、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的电子式和阴离子的电子式组合而成.,注意:相同的离子不能写在一起,一般对称排列.,-,33,例:,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左侧写原子的电子式,右侧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注意:用弧形荐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34,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D、在离子化合物氯化钙中,两个氯原子间也存在离子键,例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A、10和19B、6和16C、11和17D、14和8,C,C,-,35,讨论:下列电子式是否正确,:O:Na:+:S:-2,:,:,:,:,Ca2+:Cl:2-Na2+:O:2-,:,:,:,:,:,:,-,36,课堂练习,(A),练习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CaO(2)Na2O(3)CaCl2,-,37,4.溴化钾的形成过程5.氧化镁的形成过程6.溴化钙的形成过程,-,38,思考与讨论,1.通常情况下,哪些元素之间最易形成离子化合物?,2.离子键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相互作用?,3.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时离子键是否发生变化?,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静电吸引=静电排斥),转化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键即被破坏。,4.由下列离子化合物熔点变化规律,分析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有什么关系?(1)NaFNaClNaBrNaI-988801740660(2)NaFCaF2CaO-98813602614(提示:Ca2+半径略大于Na+半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就越强。,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1、阳离子半径相应的原子半径;如:Cl-Cl3、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如:Li+F-Na+Mg2+,-,39,5、离子键的强弱及其意义,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有: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就越强,强弱与性质的关系:影响该离子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等,例如:NaCl与此KCl中,前者离子键强于后者,所以熔点NaClKCl,Al2O3与MgO均为高熔点物质,常用耐火材料,原因是它们均由半径小、高电荷的离子构成,离子键很强,-,40,小结:,活泼金属原子,活泼非金属原子,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41,复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应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强烈的相互作用,静电引力应改为静电作用,它包括引力和斥力。,铵离子和非金属元素,酸根离子和金属元素等也可形成离子键。,正确,D,-,42,2、某A族元素X和A族元素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该离子化合物。,X2+,3、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请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2Na,-,43,请思考: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44,氢分子的形成:,H,氯化氢分子的形成:,H,H,所以: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注意:用电子式表示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子时,不标和电荷。,-,45,HCl的电子式,Cl2的电子式,四、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表示式,电子式,、结构式:,如:H-Cl,Cl-Cl,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其他电子一律省去,-,46,-,47,、成键的本质和条件,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如:H2HCl或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如:AlCl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最外层未达到饱和状态,则在两原子之间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成键元素:本质:形成条件:,-,48,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例:HClH2OCO2CH4NH3,4、共价化合物,如:NaOH、Na2O2等,-,49,氢氧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请用电子式表示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晶体中,过氧根离子(O2)2-与钠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过氧根离子中,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请用电子式表示过氧化钠。,+,+,2-,练习,-,50,5、存在:广泛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以及复杂离子或离子化合物中,例如:H2O2HClCO2NH4+NaOH,-,51,H,H,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原子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像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共价键的种类:,-,52,、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1)原子半径: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共用电子对数目的确定:8-最外层电子数,(2)共用电子对数目:电子对数目越多,共价键越强,如:下列分子中,极性最强的是()A、H-ClB、F-FC、H-FD、H-O,(3)组成与结构相似的不同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活动性差异越大,键的极性越强,C,-,53,小结:,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两种相同或不同的非金属化合,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原子,阴、阳离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54,碘,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水,二氧化碳,氨,硫化氢,-,5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分子(B)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D)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也可能是单质分子,如氯气,氮气。,正确,氦气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健。,C,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56,3、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C,-,57,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Na2O2BNaHSO4CHNO3DI25下列物质中,具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H2O2BMgFCNaOHDNa2O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C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D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D,C,-,58,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个电子结构的是()A、BeCl2B、PCl3C、PCl5D、N28: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ArNaOHH2ONH3Na2O2N2K2SCH4,BD,-,59,: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NaClNa2OHFNaHNH4ClCO2Br2O2Na2O2N2H2ONaOH,-,60,五、化学反应的实质:,练习:解说H2和N2生成NH3的过程。,第一步: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成原子;,第二步:原子间通过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例:H2和Cl2生成HCl,注意:,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会破坏离子键,从水溶液中结晶形成离子化合物时会形成离子键;但这两个过程均属于物理变化.所以破坏化学键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61,氢原子,氯原子,第一步:,第二步:,旧键断裂,新键形成,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62,五、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特点:,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2)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及稀有气体分子之间.像SiO2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微粒之间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3)变化规律: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溶沸点越高.如:I2Br2Cl2F2,-,63,注意: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化学键是分子内相邻原子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而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比化学键弱的多,-,64,2、氢键,NH3、H2O、HF等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氢键.,注意:,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看作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2、NH3、H2O、HF的分子之间既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存在氢键,3、氢键的形成不仅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对物质的溶解度硬度等也影响.,-,65,氢化物的沸点,-,66,练习: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B干冰气化C食盐溶于水D氯化氢溶于水,B,-,67,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68,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1.宏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大于,瀑布,-,69,能量,反应进程,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小于,-,70,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总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71,小结1,宏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小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72,断裂和形成化学键与吸收和释放能量有什么关系呢?,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能量,思考,化学键变化与能量变化关系图,-,73,.微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小于,音乐喷泉,H,Cl,Cl,H,-,74,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能量,反应进程,大于,-,75,能量,反应进程,在25、101kPa条件下H2+Cl22HCl反应为例,断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吸收的总能量为(436+243)kJ=679kJ,形成2molH-Cl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为862kJ,1molH2和1molCl2反应放出能量(862-679)kJ=183kJ,放出能量183kJ,点燃,-,76,小结2,微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大于,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小于,-,77,(1)宏观: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小结,断键吸收总能量成键放出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2CO3,-,154,(2)乙酸的酯化反应,-,155,现象:溶液分层,上层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有香味,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乙酸乙酯,-,156,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导气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是为了_(2)浓H2SO4的作用_(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防倒吸,吸收乙醇、除乙酸,便于闻酯的香味;降低酯的溶解性,使其更易分层析出。,-,157,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判断酯化反应的本质。,【问题与讨论】酯化反应反应时,脱水可能有几种方式?,提示:如果用乙酸跟含18O的乙醇起反应,可发现生成物中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18O原子。,18,18,断键方式:酸脱羟基(-OH)醇脱氢(H)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脱水方式,-,158,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59,我们在生活以及初中阶段所接触到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哪一些?,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基本营养物质,?,人体内主要物质含量,-,160,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n值不同,-,161,醛基-CHO,酮基,有还原性,-,162,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一个是多羟基的醛一个是多羟基的酮,糖类:多羟基的醛或酮,-,163,对糖的组成与结构的认识,分子中,O和H原子并不是以水的形式存在;有些分子中,H和O的个数比并不是2:1,如脱氧核糖C5H10O4有些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并不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发现的糖类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当时发现的糖分子中H、O个数之比恰好是2:1;糖类的分子式都遵循Cn(H2O)m这个通式。,曾把糖类叫作碳水化合物的原因,不能反映糖类的真实结构的原因:,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化合物。,-,164,油(植物油脂液态),脂肪(动物油脂固态),对油脂的组成与结构的认识,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比水轻,易溶于有机溶剂,-,165,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和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对油脂的组成与结构认识,-,166,(1)R1、R2、R3可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2)如果R1、R2、R3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1、R2、R3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且动、植物体内的油脂大都为多种混甘油酯的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对油脂的组成与结构的认识,-,167,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S、P等,3)蛋白质是形成生命和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所以蛋白质也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认识,-,168,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主要含有C、H、O三中元素,分子结构比较复杂,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哪些主要的性质,我们怎么识别它们呢?,演示实验:,-,169,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实验3-5,新制的Cu(OH)2砖红色沉淀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变蓝,变黄,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170,(3).蛋白质:,(2).淀粉:,遇碘(I2)变蓝,颜色反应硝酸使蛋白质颜色变黄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思考:硝酸实验,不小心滴到手上,皮肤会出现黄色的斑点,你能解释吗?,(1).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171,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实验3-6,实验现象:产生砖红色的沉淀。解释(实验结论):蔗糖在稀硫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有还原性糖生成。,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催化剂,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172,油脂,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糖类,单糖,双糖,多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173,油,脂肪,-,174,工业制皂简述,动、植物油脂,混合液胶状液体,上层:高级脂肪酸钠,下层:甘油、NaCl溶液,上层,肥皂,下层,甘油,油脂的水解,酸性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皂化反应,-,175,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氨基酸都是-氨基酸。,-,176,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单糖,二糖,多糖,(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177,糖类的存在及应用:,葡萄糖和果糖:存在于水果、蔬菜、血液中应用: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医疗输液蔗糖:存在于甘蔗、甜菜应用:工业原料、食品加工淀粉: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应用:做食物、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纤维素:存在于植物的茎、叶、果皮应用:胃肠蠕动、造纸,-,178,存在:植物的种子(油:含有碳碳双键)动物的组织和器官(脂肪:碳碳单键)作用:在人体内水解、氧化,放出能量,保持体温,保护器官。油脂能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2、油脂的存在及应用:,-,179,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180,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元素的存在:除了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181,2、金属的冶炼,冶炼金属的实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182,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金属离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183,金属冶炼的方法,要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同,采取不同的冶炼方法,-,184,(2)热分解法(适合一些不活泼金属),3、金属冶炼的方法,(1)物理提取法:适用于极不活泼的金属Pt、Au,-,185,(3)热还原法(适用于大部分金属),-,186,铝热反应实验41,注意观察现象,-,187,反应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纸漏斗内剧烈反应,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铝热剂,铝还原剂(活泼金属可作还原剂),-,188,其它的铝热反应:,-,189,(4)电解法(适合一些非常活泼金属),-,190,金属活动性(还原性):,强,弱,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KCaNaMgAlZnFeSnPb(H)CuHgAg,离子的氧化性,弱,强,-,191,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提取法,-,192,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和海水资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93,1、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进,出,原理: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分离,水蒸汽冷凝得到淡水。,-,194,太阳能蒸发海水示意图:,-,195,2、海水晒盐(煮海为盐),-,196,科学探究:如何证明海带中有碘离子?阅读P91实验4-2,化学方程式:2KI+H2O2+H2SO4=I2+K2SO4+2H2O,-,197,海带提碘:,海带,海带灰,溶解过滤,灼烧,残渣,含I-的溶液,稀H2SO4H2O2,含I2的溶液,含I2的有机溶液,萃取,-,198,证明海带中含有碘,有以下步骤,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润湿,放入坩埚中;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1)合理的步骤是_,(2)证明含碘的步骤是_,现象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199,思考与交流:如何将海水中的溴离子转变成溴单质?阅读教材P91页资料卡片海水提溴。,1、推测海水提溴的步骤和实验装置;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浓缩海水,溴单质,氢溴酸,单质溴,-,200,2NaBr+Cl2=Br2+2NaCl,2H2O+Br2+SO2=H2SO4+2HBr,2HBr+Cl2=Br2+2HCl,海水提溴的实验室模拟装置,-,201,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02,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煤、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也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优点:提供能量、化工原料,缺点:不可再生、环境污染,-,203,无机物(少量),有机物,C元素大量,H、O、N、S等元素少量,无机盐等,污染环境,COx、NOx、SO2烟尘,煤的组成,1、煤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204,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煤直接作燃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环境,-,205,煤干馏的产物有哪些?,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使之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焦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煤的干馏,-,206,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207,在一定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