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1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2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3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4页
X线胸片阅读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线胸片阅读基础,1、熟悉胸部解剖结构。2、了解一定地技术学知识。3、掌握胸片正常X线表现及主要基本病变的表现。4、掌握正确的读片方法。,胸部解剖结构,技术学知识,1、X线成像原理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当它穿过人体时,各种组织对它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到达X线片上的X线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黑白对比图象。X线波长越短,对组织的穿透力越强;组织的密度、厚度越大,对X线的吸收量越大。胸部是各种组织密度差最大的部位,能形成良好的天然对比图象;腹部各种组织的密度差较小,常需用人工对比的方法获取图象。,2、投照体位、范围胸片常采用站立后前位和侧位作为常规投照体位。不能站立的患者可采用仰卧前后位和侧位投照。需对某些疾病作鉴别时,必须采用立位或/和卧位投照。,3、各种投照技术参数对图象的影响。各种技术参数,决定X线的强度和X线剂量,这是影响图象质量的主要因素。,胸廓软组织骨骼纵隔范围:前界胸骨后缘后界胸椎,后胸壁侧界两侧肺野内缘内容: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脂肪。,胸片正常X线表现,1,2,3,4,纵隔九区分法(侧位):,膈肌形态:分左右两叶,圆顶状。位置:平第9-10肋。活动范围:3-6cm胸膜仅于肺尖,叶间裂可见。肺肺野:纵隔与胸廓间的透明区域。,肺野的划分:,肺门位置:中肺野内带第2-4前肋间。内容: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形态:左逗号状右八字形,肺门结构示意图:,肺纹理组成: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形态:*自肺门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树支状逐级分支变细分布:*上肺野纹理稀疏,下肺野纹理较密集。*外1/3肺野无肺纹理。,6、心脏后前位左心缘: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心室段心尖右心缘:上腔静脉(升主A)右心房右心室下腔静脉心胸比例=0.5右下肺动脉横径/右下叶支气管横径=1右下肺动脉横径/气管横径=1(儿童),心膈角,心腰,左侧位前缘: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右心室后缘:左心房左心室下腔静脉,心前三角,心后三角,影响心、肺及大血管的生理因素,1、体形中等斜位心矮胖肺透亮度低,肺纹理密集,膈肌位置高,横位心。高瘦肺透亮度高,肺纹理稀疏,膈肌位置低,垂位心。,2、体位卧位肺透亮度低,肺纹理密集,膈肌位置高,纵隔宽,横位心。立位肺透亮度高,肺纹理稀疏,膈肌位置低,垂位心。,3、呼吸吸气肺透亮度高,肺纹理稀疏,膈肌位置低,垂位心。呼气肺透亮度低,肺纹理密集,膈肌位置高,纵隔宽,横位心。,4、年龄老年人:右心缘上段为升主动脉投影;头臂血管影较宽。可见较广泛肋软骨钙化。婴幼儿:心影多呈球形,两侧较对称;有胸腺影重叠。青春期:可有肺动脉段轻度膨隆。,老年,儿童,青年,基本病变,1、渗出*肺野中点片状或大片云雾状增密灶。*病灶边缘模糊,与正常肺组织无明确分界。*病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相邻病灶可互相融合。鉴别:2、增殖*肺内局限性结节状或团块状增密灶。*病灶密度较高,与正常肺组织分界较清晰。*病灶间无融合趋势。,渗出,增殖,3、肺不张*受累肺叶或肺段密度均匀增高。在某一体位上边界锐利。*叶间裂移位(肺叶不张)。*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一侧肺或肺叶不张。*代偿性肺气肿。4、胸腔积液*肋膈角变钝(少量)。*肺野均匀增密,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陷弧形。*膈面及纵隔缘消失。*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对侧移位(中或大量)。,不张,积液,5、肺水肿(可为心源性、中毒性、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大片状或斑片状云雾状模糊影,心源性者常以肺门分布。*肺门模糊、增大。*肺野透亮度减低呈磨玻璃状。*KerleysA、B、C线。*胸腔积液。*右明显胸部外伤史*肺内片状密度增高影。*可伴胸腔积液。,7、气胸*肺野内无肺纹理区。*肺组织向肺门压缩,边缘见胸膜压缩带。*肺门区软组织肿块影(不含气肺组织)。*胸腔内出现液平面(液气胸)。*纵隔向健侧移位。鉴别:8、肺大泡*肺内圆形或不规则透亮区。*壁薄(1mm),内外缘光滑。*无胸膜压缩带。,9、膈膨出*横膈局限性向下肺野半圆形膨出。有时一侧横膈上移。*腹腔脏器随之上移。鉴别:10、膈疝*腹腔脏器移至胸腔;*横膈位置正常;*横膈附近见疝环。,11、心衰*心影在原有疾病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肺郁血,肺水肿。*上腔静脉影、奇静脉影扩张。*胸腔游离积液或局限性积液。*抗心衰治疗后心影缩小。,鉴别:12、心包积液*普大型心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弓消失呈烧瓶状或球形(大量)。*心底部增宽。*上腔静脉增宽。*肺血正常或减少。*心搏减弱或消失。,读片方法,1、观察照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投照位置,投照范围,图象清晰度、对比度等。)2、应按一定的顺序阅读,避免遗漏。如胸片:胸廓纵隔膈肺胸膜等。腹片:膈肌胃泡肠气分布、形态腹脂线等。3、注意识别正常生理结构及外在伪影。4、发现病变时,应从病变的位置、分布、数目、病灶的形态、边缘、密度,病变邻近组织结构的改变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注意器官的功能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