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对建筑物的成本及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混凝土性能问题引发的建筑质量问题却屡见不鲜。6Sigma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质量改进方法在许多行业得到了不同的应用,于是本文在6Sigma管理法中DMAIC改善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混凝土-POE模型及改善流程,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改善和控制,对提高混凝土质量、企业形象以及降低建筑成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6Sigma国内外的应用以及研究情况,并对6Sigma相关管理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应用本文构建的混凝土-POE模型及改善流程对安徽X建筑股份有限公司Y项目部混凝土抗压强度改善及控制。在实施准备阶段分析了项目目前混凝土的情况,收集了相关强度数据,并对强度数据从受控状态及过程性能两方面分析目前混凝土的实际控制状况;在优化阶段,主要是利用因果图分析了强度影响因素,并应用MINITAB软件对抗压强度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全析因分析,分析出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方案;最后对实施方案的结果进行控制及财务效益评估。从经济效果分析结果来看,利用DMAIC构建的混凝土-POE模型及改善流程图运用于该项目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解决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不稳定、强度值过高、达不到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并为项目整个周期节约了一百多万的成本费用。本文将理论紧密的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了一起,为更好地解决其它建筑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 6Sigma;混凝土抗压强度;DMAIC;析因设计69 / 75AbstractIn construction, the growing dominance of concrete on the building cost and quality play a decisive role, but because of concrete quality problems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problems are not uncommon.6Sigma has bee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in many industries as a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odays more popular method. So this paper ,a concrete-POE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DMAIC improvement model of 6Sigma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the flow, and improvement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ontrol, to improve the concrete quality, corporate image and reduce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situation home and abroad and it ha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some related management theories in 6Sigma.the concrete-POE model is used to improv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control in the process X Construction Co.Ltd of Anhui Province Ministry of Y projects .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preparation phas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crete situation, to collect the relevant strength data, and intensity data from the controlled process performance both st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 facto control of concrete.In the optimization stage, mainly the use of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ength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INITAB softwar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 full factorial analysis,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key factors to improve the program. Finally, control the results of the program and assesses financial benefit.From the analysis of its economic effects, th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POE improvement model has brought obvious results. It also solves a series of problems like the instability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high intensity value, not being up to the standard and so on. And it saves the project over one million cost during a whole cycle. This paper closely connects theories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it provides a set of applicable methods to better solve other problems met i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Key Words 6Sigma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DMAIC; factorial desig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ContentsIII第1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3国内外研究概况回顾21.3.1国外6Sigma应用概况及趋势21.3.2国内6Sigma应用情况及趋势3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51.4.1研究思路51.4.2主要研究方法61.4.3本文主要创新点7第2章 6Sigma概述82.1 6Sigma的兴起与发展82.1.1 6Sigma的兴起82.1.2 6Sigma的发展92.1.2 6Sigma推行的意义92.2 6Sigma的含义102.2.1 品质管理122.2.26Sigma的管理定义122.2.3 6Sigma的统计含义132.2.46Sigma常用的度量指标142.3 6Sigma的质量经济特性152.4 6Sigma的基本思想172.5 6Simga模型及常用工具192.5.1 6Simga与其他质量管理的比较192.5.2 6Simga改进的步骤202.5.3 6Simga各阶段中应用的工具212.6 MINITAB软件222.7本章小结23第3章 混凝土-POE模型构建243.1混凝土简介243.1.1混凝土的分类243.1.2混凝土的性能253.2 构建混凝土-DMAICF253.2.1 DM-准备阶段P263.2.2 AI-优化阶段O273.2.3 CF-评估阶段E293.3 整合混凝土-POE改善模型313.4 本章小结32第4章 抗压强度稳定性改进的定义及测量334.1项目公司及试块334.1.1项目确定公司简介334.1.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334.2 定义阶段354.2.1 问题的描述354.2.2识别顾客需求354.2.3确定改善目标364.3测量阶段374.3.1混凝土生产流程SIPOC图374.3.2抗压强度数据收集374.4过程能力分析394.4.1受控状态分析394.4.2过程性能分析404.5本章小结42第5章 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435.1分析阶段435.1.1确定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435.1.2影响因素在过程中的特异性455.2改进阶段475.2.1析因设计分析简介475.2.2确定关键影响因素485.2.3提出改善强度方案505.3本章小结51第6章 质量结果分析及控制526.1改进后过程分析526.1.1 受控状态分析526.1.2过程能力分析546.2控制阶段556.2.1规范混凝土生产流程556.2.2配合比设计管理556.2.3材料的管理566.2.4试块制作及养护控制566.3经济效益分析566.4本章小结58第7章 总结与展望597.1总结597.2展望59参考文献6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64致 谢65ContentsAbstract(Chinese)IAbstractIIContents(Chinese)IContentsIIIChapter1 Introduction1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11.2 The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21.3 Researching status of domestic and abroad21.3.1 The application and trends of abroad in 6Sigma21.3.2 The application and trends of domestic in 6Sigma31.4 Researching ideas and the main researching methods in the papers51.4.1 Researching ideas51.4.2 The main researching methods61.4.3 The innovation point in this paper7Chapter2 Summarizing on 6Sigma82.1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6Sigma82.1.1 6Sigma rise82.1.2 6Sigma development92.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6Sigma92.2 6Sigma meaning102.2.1 Quality management122.2.2 6Sigma management definition122.2.3 6Sigma Statistical sense132.2.4the common metrics 6Sigma142.3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in 6Sigma152.4 The basic idea of 6Sigma172.5 The models and tools of 6Simga192.5.1 6Simga comparison with other quality management192.5.2 6Simga improvement steps202.5.3 The tools of 6Simga in every stage212.6 MINITAB software222.7 Summary of this chapter23Chapter3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POE Model243.1 Concrete Introduction243.1.1 Classification of Concrete243.1.2 Performance of Concrete253.2 Construct concrete -DMAICF253.2.1 DM- Preparation phase P263.2.2 AI- Optimization phase O273.2.3 CF- Evaluation phase E293.3 Integrate the improved model of concrete-POE313.4 Summary of this chapter32Chapter4 t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 of The Stability Improved334.1 The project company and the test block334.1.1 The company introduction of item334.1.2 The test block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334.2 Definition phase354.2.1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blem354.2.2 Identifying customer needs354.2.3 Set improvement targets364.3 Measurement phase374.3.1 Concrete production processes-SIPOC374.3.2 The data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collection374.4 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394.4.1 Controlled state analysis394.4.2 Process performance analysis404.5 Summary of this chapter42Chapter5 Th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Factors435.1 Analysis phase435.1.1 Determin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435.1.2 the specificity of affecting455.2 Improvement phase475.2.1 Factorial design analysis introduction475.2.2 Identify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485.2.3 Propose the improved program of the strength505.3 Summary of this chapter51Chapter6 The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Quality Results526.1 The improved process analysis526.1.1 Controlled state analysis526.1.2 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546.2 Control phase556.2.1 Standardiz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ncrete556.2.2 Mix design management556.2.3 Materials management566.2.4 Test block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ntrolling566.3 The of analysis economic benefit566.4 Summary of this chapter58Chapter7 Conclusions and Outlook597.1 Conclusions597.2 Outlook59References literature61Published dissertation during the study for a masters degree64Thanks65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建设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交通土建、水利水电工程等都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有较大的发展规模。虽然在这些土木水利工程项目中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但是在这些建设工程中混凝土依然为主要材料。混凝土工程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土木工程的迅猛速发展也促进了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混凝土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优劣,但混凝土强度等性能不准确引发的建筑质量问题却屡见不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装备水平、技术力量和施工管理水平等因素制约,混凝土强度等性能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并由此引发技术争议。例如混凝土强度,在多种强度指标中,由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在结构物中它主要是用于承受压力,且现行结构设计规范主要是以抗压强度为基础,因而在工程实践中抗压强度是最重要指标1,由其引发的事故已经出现很多。1999年3月投资4.2亿多元的宁波跨海大桥,尚未合拢,桥梁出现便断裂;2001年10月31日沈阳远大铝业有限公司电梯厂办公楼工程在连续浇注顶层梁板混凝土过程中,突然发生屋顶梁板整体坍塌;2002年5月6日,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城南一个加油站工地,在浇注雨棚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坍塌,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十字路出口至东山湖野生动植物园的旅游专线2004年4月28日通车11天出现破损;投资760多万元的江苏省徐州市济众桥改建工程,原定于2004年6月28日举行剪彩仪式,却在27日坍塌,这些恶性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这些事故的发生虽然有着许多的原因,但混凝土抗压强度却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2007年上半年上海地区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验不合格的前10名生产企业,共有576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不合格,其中排名第l位的上海某混凝土有限公司,有91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合格。另一家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给某学校的混凝土,因质量问题造成严重质量事故,因此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质量控制及改善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项目公司安徽X建筑股份有限公司Y项目也出现了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是抗压强度过分分散,甚至出现不合格情况。这些问题延迟了工程进度,给工程成本带了巨大的损失。经过质监部门抗压强度检验,发现少数不合格情况,其它许多试块检验出的结果是抗压强度值比标准值大太多,这样有可能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成本。这就要求我们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以减小损失。6Sigma最早作为一种突破性的质量控制工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摩托罗拉公司成型并付诸实践23。发展至今,它已是企业获得和保持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6Sigma以系统观为基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数据为决策依据、以过程优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丰富和改善着传统的管理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4。将6Sigma用于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改善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相关性能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并减少材料的浪费。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可以看出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及改善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将6Sigma方法应用于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极大现实价值。(1)将6Sigma应用于抗压强度等混凝土性能改善及控制,可以挖掘出一种较新的对混凝土性能控制及改善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有效丰富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2)许多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这使得在验收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如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有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其中抗压强度值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强度指标。强度在有关标准中皆有明确要求,标准包括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55-9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GBJ107-8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通过6Sigma方法在抗压强度中的应用,使抗压强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3)虽然有许多混凝土工程验收合格,但优良率较低。所以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性能的控制提高优良率,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并提高建筑相关企业的竞争力。1.3国内外研究概况回顾1.3.1国外6Sigma应用概况及趋势根据质量管理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质量管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5:第一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从开始出现质量管理一直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步取代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为止。第二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是从 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是质量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休哈特的统计过程控制理论为主要代表。第三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50年代为止。在这个阶段中,道奇和罗明提出了统计抽样检验方法,并且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和美国军方成功应用了质量控制技术。第四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在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基础上6Sigma作为进一步的质量管理技术而出现6。它是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周期的过程革新方法,它是通过提高组织核心过程的运行质量,进而提升企业赢利能力的管理方式,也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获得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策略。6Sigma理论是当今先进的质量理论,已成为新的质量标准7。现在6Sigma的系统和方法因其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己广为各大公司接受和采用。简单地说,它是一个统计测量基准。它告诉我们目前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工序的真实水准如何,使我们与其他类似或不同的产品、服务和工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换句话说,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目标和测试客户满意度的标尺。在国外各大企业许多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在欧洲ABB电力系统事业部6Sigma被用于光导纤维的改进;在韩国LG公司被用于微波炉生产过程的改进;瑞典爱立信公司,描述了数字电话误印电路板清理过程的改进8。这些公司通过6Sigma质量改善得到以下了好处,完美的质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优良的产品设计和工艺可以使公司产品具有更大的附加值,更快的上市速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多盈利和扩大市场份额,更高的运作效率,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更周到的服务可以使顾客更满意,增强用户的忠诚度,从而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对于6Sigma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也不断的在发生变化。首先是越来越重视在质量管理当中创建持久的6Sigma文化910。上世纪八十年代,6Sigma之父Bill Smith提出这个理念,是基于他精心打造的那些统计量和公式能给摩托罗拉公司的产品的质量带来飞跃。这之后,出现了各种关于应用的理论和实践,而大多数只涉及如何应用6Sigma技术的内容,诸如:如何收集数据、如何测量等等。其次是越来越关注质量管理中的过程优化和改进。6Sigma的原则之一就是以过程为导向。越来越注重综合考虑项目当中的各个测度指标。为项目建立的一组6Sigma测度指标,往往涉及项目的多个关键领域,如财务、顾客、流程和组织学习等等。国外学者和企业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开发出很多新的工具。1.3.2国内6Sigma应用情况及趋势6Sigma管理法在我国只是处于初步认识阶段。我国企业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认识6Sigma,风靡一时的一部韦尔奇自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了6Sigma这种质量管理方法。自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1年1月出版了6Sigma管理法追求卓越的阶梯获得市场青睐后,六西格玛的力量更是为其加大了对6Sigma的认识,但是这些书籍基本上是翻译出版国外的原著或是编著六西格玛培训的教材,没有对6Sigma管理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虽然在许多国内的工业大企业得到应用,但是其他企业应用较少。如宝钢、春兰、海南航空、澳柯玛、中远集团、上海烟草等都在实施6Sigma管理方法。在上海朱兰质量研究院的咨询帮助下,上海汽发公司、中兴通讯、上海卷烟厂、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荣获全国优秀6Sigma项目。宝钢截至2004年底,共实施6Sigma项目165个,取得财务收益7亿多元。而其他企业真正在项目质量管理中推广和实施6Sigma的较少,应用程度也不是太深。据相关统计,在美国公司前150强中,有120家都在使用6Sigma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应用在实际项目中。6Sigma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状况与其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拿中国企业的总体规模来说小于全球企业规模的平均水平,财力有限并且赢利能力普遍较弱。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战略规划,也就是缺乏一种定义关键业务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需要行动的全面过程,这个可能会困扰中国企业,尤其是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放慢的情况下。全球企业平均使用13种企业管理工具,其他亚洲国家的企业平均使用16种,而中国企业平均仅使用7.5种。我国大多数企业统计技术应用薄弱,解决问题往往凭经验,不习惯用数据进行交流,问题靠“一把手”拍板,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随机性大,质量管理标准低,制度规范流于形式。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结构组织形式,层次多,机制僵化,信息传递不及时;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不是太高,除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比例较大以外,在经营决策、采购、研发、营销及电子商务方面应用的比例都未超过20%。我国企业的许多主导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低,品牌的知名度不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企业由数量时代进入了质量时代。加入WTO,我国企业融入全球市场的程度逐渐加深,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世界级的生产基地”,提高质量成为了我们塑造国际竞争力的巨大需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着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6Sigma管理吸纳客户满意理论、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同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周期的过程革新方法,通过提高核心业务能力而提高企业盈利的管理方式,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获得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策略。6Sigma管理,以其严谨的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面向最终客户建立营运体系的管理思想,对于中国企业建立卓越的管理体系,获取并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思想和实践方法,是快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取得成功的管理战略11。从这些应用的行业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相继在许多项目中应用了6Sigma管理,而6Sigma在建筑行业被应用的很少,但通过对6Sigma在其他行业应用的学习,已经开始关注在建筑行业相关项目中的应用,且开始被认同和实施。李蒙应用6Sigma原理建立量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12;於永和应用6Sigma原理建立了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的DMAIC模型13。而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的却很少。对于6Sigma在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性能中应用,查阅相关文献几乎找不到相关内容。在实际的项目中,通过向房地产、施工企业等相关人员询问,也是很少被人了解和使用。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1.4.1研究思路本文旨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的前沿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建筑行业及混凝土的特点,以混凝土性能特性(抗压强度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混凝土性能控制的现状,并运用6Sigma进行分析找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1章 绪论:包含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等以确认研究的方向和主题。第2章 6Sigma概述:确认研究的主题和方向后,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并加以汇整,藉以对研究主题及方向有更明确以及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第3章 混凝土-POE模型构建:本章在DMAI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财务分析F,并整合为最终的混凝土-POE模型。第4章 抗压强度稳定性改进的定义及测量:确定需要改进的对象或过程,决定项目需要什么资源。定义缺陷、收集有关产品或过程现状的(底线)数据,确定改进的目标。第5章 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分析在测量阶段收集的数据以及数据显示的结果,以确定一组按重要程度排列的影响质量的变量,并提出改进方案。第6章 质量结果分析及控制:对所实施的方案进行分析,确认该方案能够满足或超过项目质量改进目标。根据改善方案及质量的结果,将满足项目要求的过程实体程序化、标准化和文件化,使之正常运作。对实施方案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财务效益分析。结论部分:整理与归纳本研究的成果及经验。本文将研究思路及对应的研究目的进行整理汇集成本文的框架(见图1.1)。图1.1研究框架图Fig1.1 Research frame 1.4.2主要研究方法(1)相关文献资料的系统分析法。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对已有文献进行检索并展开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是本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写作该论文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和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的馆藏书刊资料以及网络资源(校内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ompendex、SpingerLink、EBSCOhost、Google学术搜索引擎和百度搜索引擎),查阅了大量有关6Sigma应用等国内外论文及专著。此外,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的优秀论文给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规范的论文写作方法。(2)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6Sigma以系统观为基础、以顾客为关焦点、以数据为决策依据、以过程优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要求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既重视“软”技术的相关研究,也重视“硬”技术的相关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来保证定性分析的有效性。(3)实地项目调查及数据收集。本文在写作中实地去了安徽X建筑股份有限公司Y项目部,并询问了该项目的相关情况。通过询问施工技术员、资料员、现场施工人员,了解到该现场混凝土使用情况。并得到了该项目部项目经理及施工技术员对本论文研究的支持。1.4.3本文主要创新点(1)在6Sigma-DMAIC模型的基础上,将财务效益分析F作为改善模型的最后一阶段,则为DMAICF 改善步骤。(2)将6Sigma方法应用于混凝土质量改善中,并构建了混凝土-POE模型及改善流程,使对混凝土改善具有普遍性。第2章 6Sigma概述2.1 6Sigma的兴起与发展2.1.1 6Sigma的兴起自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费根保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他的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理论创新。由于质量的改进,使得日本企业产品占领了很大一部分美国市场,而美国企业则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市场,许多美国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同样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摩托罗拉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无线通讯产品的领导者,并与德克萨斯仪器公司以及英特尔公司仪器争夺半导体产品的最大销售商的位置。1974年,8个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厂商有5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欧洲。很快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起来,在5年后的1979年,8个最大的芯片生产商就有2个来自日本。日本人也对摩托罗拉在美国的寻呼机市场的领导地位构成了威胁。在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鲍勃高尔文的领导下,一个特殊工作组开始为摩托罗拉的创新和业务增长制定计划。这项工作因阿特萨恩德赖而得到快速发展,因为他得到了摩托罗拉通讯产品顾客和用户的意见反馈,并发现了企业质量问题。高尔文的工作组和萨恩德赖的研究使一个四点计划得以产生并在1980年实施,目的在于确保摩托罗拉在全球的领导地位14。(1)全球竞争力。通过向竞争对手进行水平对比、并设计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确保优胜地位。(2)参与式管理。吸取全面质量管理之精髓,将质量周期的原则和方法引入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3)质量改进。将改进目标定为5年内改进10倍,将质量改进目标与所有管理人员的绩效挂钩,这个创意播下了6Sigma理念的火种。(4)摩托罗拉培训与教育中心。形成摩托罗拉大学的雏形,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员工的能力满足质量流程与管理方式创新与变化的需求。经过几年的不懈的努力,在当时的首席执行官鲍勃高尔文的大力支持下,6Sigma在全公司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施行和推广。6Sigma产生的强大动力使得摩托罗拉制定的以前看上去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目标是每5年改进10倍,后来改为每5年改进100倍,到1992年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6Sigma质量水平得以实现。由于实施6Sigma,公司于1988年获得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从开始实施的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销售额增长了5倍,利润每年增加20%,通过实施6Sigma所带来的收益累计达140亿美元,股票价格平均每年上涨21.3%,效果十分显著。随后,杰克韦尔奇领导下的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把这一高度有效的质量战略应用于该公司,变成了管理哲学和实践。该公司开始把6Sigma作为一种管理战略放在其三大公司战略举措之首(另外两个是全球化和服务业),在公司全面推行6Simga的流程变革方法。而6Simga也逐步从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变成了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造和优化技术,继而成为世界追求管理卓越性的各大公司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这些公司将6Simga的管理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为企业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建立了坚实的管理和领导基础15。2.1.2 6Sigma的发展自6Sigma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其发展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程。作为一种降低缺陷的方法,它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6Sigma不再仅是一种质量改进的方法,而是发展成为可以使企业保持持续改进、增强综合领导能力、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及经营业绩并带来巨大利润的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系统方法。摩托罗拉提出了“新六西格玛”方法,即一种由沟通、培训、领导艺术、团队合作、度量和以顾客为中心等价值观驱动的变革方法,旨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变革企业文化16。传统的6Sigma被广泛地运用于改善产品的质量,尤其适用于生产制造业,是以降低缺陷和减少变异为核心的。而新6Sigma是一个领导力管理程序,是关于总体业务改进的方法,它解决了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两难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快速的业务改进项目达到短期的财务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在关键人才和核心流程方面为未来的发展积蓄能力17。将平衡计分卡、业务流程再造、高效率团队、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控等和6Sigma改善流程整合起来18,新6Sigma方法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工具,以使管理人员在业务实施过程中达到平衡。2.1.3 6Sigma推行的意义通过提高质量水准(达到6Sigma),公司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客户对我们的满意程度远远超过其它竞争对手。6Sigma可以帮助一个企业,从根本上改变、改善公司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公司各方面“脱胎换骨”,达到最高顾客满意度。6Sigma像燎原之火一样会传遍公司的每个角落,改变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企业必须具有竞争力才能够生存。当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家电行业价格战的升级,原材料的涨价、市场竞争激烈。使原本利润空间较薄的空调产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公司正为保持盈利而艰难拼争。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成本必须降下来,而且肯定有节省成本的余地,但它们在哪里?怎样才能达到目的?仅仅依靠原有的质量体系和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公司需要一种更好的质量管理方法和管理战略。作为一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向更高境界追求的航标和工具,6Sigma是我们生存的必然之路。驰骋国际市场,登上世界之巅。要从根本上下手,系统地、全面地制定公司改善方案。真正的能使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与“狼”共舞,靠的是高尚的品牌,过硬的品质,优势的价格,一流的服务和灵活的市场运作。要达到这些目标,需要一整套标本兼治的、科学的、完整的、操作性强的、以数据为决策基础的,已被证明有效的6Sigma管理体系。完美的质量带来巨大的收益,优良的产品设计和工艺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大的附加值,更快的上市速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多盈利和扩大市场份额,更高的运作效率,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更周到的服务可以使顾客更满意,增强用户的忠诚度,从而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为公司实施6Sigma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为公司培养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领导者,这些人才是企业适应变革和竞争的核心力量。从而使企业降低质量缺陷和服务偏差并保持持久性的效益,促进快速实现突破性绩效,帮助公司达到战略目标。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树立高尚品牌,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6Sigma将会成为企业不断的追求最高品质,超越自我的发动机。2.2 6Sigma的含义2.2.1 品质管理要了解6Sigma的真正含义,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品质。品质这一概念虽然不仅仅限于物体,但在使用品质管理、品质保证的概念时,一般指产品的品质。品质的含义有用性、使用适合性由于产品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实现其价值,因此基本上用能满足使用者使用目的的属性来说明品质。作为产品功能的品质产品发挥的功能中既包含符合使用者的使用目的的功能,又包含使用者没有期望的功能,即除了产品固有的功能,有些功能根据与使用目的的相关性及使用方法不同而不同,有时甚至起反作用。这种认为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双面性的功能作为品质的见解日益得到重视。考虑到经济性的品质制造不良品会使产品价格(成本)上升,要努力将用于为阻止不良品到使用者手中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经费(品质成本)减少到最少。另外从使用者立场上来看,只有当取得产品所需费用加上用于修理或废弃的总费用(Live cycle cost)尽可能少,使用者才满意。可以说,旨在减少这些费用的活动也与生产者利益息息相关。综合性品质使用者不仅对品质而且对价格、数量、交货期也要求得到满足,需要以这些 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统计角度看品质对每个使用者来看是单个产品,但由于通常是大量生产,因此作为集团的产品保持一致既可使者放心,又能利于产品的互换性。品质的体现顾客要求的品质是使用时的功能,叫做真特性。从生产者的立场上来看,需要将它转换为可以作为明确的生产对象的代用特性使之与真特性相联系。生产者要考虑到特性的水平(要求品质水平、使用品质水平)并确定代用特性水平(品质保证水平),然后努力达到这个水平。品质的分类根据从产品形成到消费者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品质分为市场品质、设计品质、制造品质、服务品质。市场品质指消费者要求的品质,它对决定设计品质提供重要信息,产品品质以此为准展开。设计品质基于使用者要求的充分调查,并考虑制造技术能力、设备、管理状态等经济性,以可以制造的水准决定品质。制造品质可以称为实际品质、适合品质。是指在技术能力、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决定设计品质后,制造时努力使产品符合设计品质要求而制造出的制品的实际品质。服务品质产品过渡到消费者后,在实际使用中得到评价的品质,可以为开拓新市场,或市场调查阶段提供重要信息。企业活动可以认为是从产品的诞生到其寿命终止的社会活动,它包括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修理、服务等生产、销售、使用的过程。企业的目的是企业活动永远存在并追求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能够开发顾客群、能够生产出顾客满意的质量的产品。企业应该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从而取得顾客及社会的信赖并通过开发顾客群及扩大市场谋求提高收益并对社会做出贡献。为了完成这些目的,企业需要制订品质目标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开展合理的、经济的 活动。综上所述,对品质管理可以做出如下定义品质管理是为了确保顾客要求的品质而进行的一切合理的且经济的活动的总和。今天有众多企业正在以品质管理的名义开展种种活动,但仍然由于多方面有缺点的产品时常遭到顾客的投诉。作为其理由之一,可以起经营班子的作用,在推动品质管理的过程中,经营班子需要的理解企业对品质的使命,谋求企业内部以品质管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明确要达到的目标,为了同一个目的全社必须共同努力。现代品质管理是休哈特于1924年指出“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制造的产品,其质量特性值也存在散布”的事实,从而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品质管理时采用了统计方法后以统计品质管理(SQC:依的定义)的名义在产业界得以普及。随着产品高度复杂化及顾客对品质要求日益严格,当发现只靠制造过程中的品质管理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后,转变为广泛开展品质保证(QA:贝尔研究所的活动)活动A.VFeigenbaum扩大为综合性质量管理(TQC)概念。朱兰较之TQC更经常使用全社的品质管理的概念并包含了赖以推动的Management (经营)的概念。如今由于包含了产品责任(PL:Product Liability)课题使企业对品质的责任非常重大,因此为了推动全面品质管理,就需要统一整个企业内部对品质管理的认识。何谓综合性品质管理?为达到品质目的而进行的一切合理的必须的活动。品质管理是企业达到经营目标的重要的功能之一,所以必须认识到它是总体的系统性的经营活动。为了能够有效完成品质管理活动,需要积极活用统计方法。品质管理通常被认为是实践科学,因此需要在实际业务中加以运用,学习解决问题和开发创意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加以实践。2.2.2 6Sigma的管理定义6Sigma是什么呢?简单说,6Sigma是衡量质量水平的一种“公制单位”19。管理专家Ronald Snee先生将6Sigma定义为:“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6Sigma管理专家Tom Pyzdek:“6Sigma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企业的方式。6Sigma主要不是技术项目,而是管理项目。”韦尔奇先生谈到6Sigma时说到:“品质的含义从字面上来看,乃是要提供一个超越顶级的事物,而不仅是比大多数的事物更好而已20。”目前世界上真正实现6Sigma质量的企业并不多,6Sigma质量水平就成了企业追求完美的一个象征。6Sigma是为达到百万分之三点四的不良概率目标,在质量管理中衍生出的方法。6Sigma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流程以及习惯,通过减少业务中的变异,显著改善顾客满意度及提升股东价值。6Sigma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指导企业“选出正确的人选”,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做“正确的事”。把人的力量、流程(DMAIC)的力量和技术方法的力量“三流合一”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持续改进和突破的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指导书
- 新零售行业无人便利店运营模式创新方案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题型+答案(考点题)(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试综合练习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动漫产业产业链协同与创新驱动的市场拓展策略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真题及答案详解【新】
-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综合练习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跨境物流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方案
-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风险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电子版参考文献格式
- 第5章-系统模型课件
- 台湾-国民年金保险课件
- 血透室运用PDCA循环降低无肝素透析凝血发生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的护理
- 主持人妆 男主持人上镜妆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