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答案_第1页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答案_第2页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答案_第3页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答案_第4页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自测题一、填空题1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2ESB3屈服点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2时的应力值塑性变形4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断面收缩率5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度断裂二、判断题1()2()3()4()习题与思考题1因为5L1L0L5D0100110025L05D010L1L0L10D0100110025L010D0所以L1(5)625D0同理L1(10)125D0长试样的塑性好。设长试样为A,短试样为B,已知所以5B10A,因为同一种材料,510,5B10A225MPAAS031425BFB345004395MP372MPAAS031425L15D0655001003027100505D05S0S152321006455所以,该15钢合格2S033(1)洛氏硬度HRC;(2)洛氏硬度HRB;(3)洛氏硬度HRA;(4)布氏硬度HB;(5)维氏硬度HV。第2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一、填空题1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2(1)A(2)F(3)FE3C(4)P(5)LD(6)LD3FP大高低4过冷过冷度细好5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成分、组织、状态、温度6二、判断题1()2()3()习题与思考题1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有点、线、面缺陷。在这些缺陷处及其附近,晶格均处于畸变状态,使金属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21)钢材加热到10001250时为单相奥氏体组织,奥氏体强度、硬度不高,塑性、韧性好,变形抗力小,适于热轧、锻造。(2)铆钉是利用塑性变形来连接零件的。低碳钢组织中铁素体量多,其塑性、韧性好,铆接时易于操作;另外,组织中有一定量的珠光体,还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一定的载荷。(3)在1100时,WC04的钢处于奥氏体状态,强度、硬度不高,塑性好,变形抗力小,能进行锻造;WC42的铸铁,在此温度下,其组织是奥氏体、渗碳体和莱氏体,渗碳体和莱氏体硬度大,塑性、韧性极差,所以不能锻造。(4)当碳的质量分数09时,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这是因为钢中的渗碳体量增多的缘故;当WC09时,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钢的硬度继续升高,塑性、韧性继续下降,钢的强度也随着下降,这是因为钢中渗碳体量增多,且形成较完整的网状分布在晶界上。所以室温下WC09的碳钢比WC12的碳钢强度高(5)钳工锯条是用T10T12钢制作的。70钢、T10钢、T12钢的组织都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碳的质量分数越高,渗碳体的量越多,硬度越高,越耐磨。70钢的硬度接近于锯条的硬度;T10、T12钢的硬度等于或高于锯条的硬度;而20钢、30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硬度低,不耐磨,所以钳工锯削70钢、T10钢、T12钢比锯20钢、30钢费力,锯条易磨钝。(6)绑扎物体的铁丝需要塑性好,易变形,。低碳钢丝(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025)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中铁素体的比例大,塑性、韧性高,绑扎物件时,易于操作,且能够绑扎紧固;而60钢、65钢、70钢等组织中珠光体的量多,所以强度、韧性高,适于作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3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04的碳钢,室温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碳的质量分数为077的碳钢,室温组织是珠光体;碳的质量分数为13的碳钢,室温组织是渗碳体和珠光体;强度B碳的质量分数为08的碳钢强度最高,其次是碳的质量分数为13的碳钢,再次为碳的质量分数为045的碳钢,最后是碳的质量分数为02的碳钢。硬度值碳的质量分03的碳钢硬度最高,其次是碳的质量分数为08的碳钢,再次为碳的质量分数为04的碳钢,最后是碳的质量分数为02的碳钢。4WC43WC40WC52第三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1、填空题1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2熔点、成分、预先变形程度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杂质及合金元素、第二相质点、变形程度4残余应力、点阵畸变5加热温度低于金属最低再结晶温度6无加工硬化现象有加工硬化现象二、判断题1()2()3()4()5()6()7()三、选择题1C2A3B4C5A6C习题与思考题1滑移是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易部分作相对的滑动;孪生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及晶向进行剪切变形。1滑移仅在晶体的表面上造成滑移台阶,晶体内部的晶格并不发生变化;孪生则使晶体中的一部分通过切变发生晶格位向的改变,与未变形部分形成对称。2滑移变形时,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滑移方向位移的距离为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时,在孪晶中每层原子沿孪生方向的相对位移距离则是原子间距的分数。3孪生所需的临界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且变形速度极快,故孪生变形仅在滑移系少而不易产生滑移的密排六方晶格金属中易于发生。在体心立方晶格金属中,则仅在室温以下或受冲击应力时才发生。在易于滑移的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中,一般不发生孪生。2一般说来,随着温度的升高,冷塑性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在此过程中,金属中的空位与间隙原子合并,晶格畸变和内应力完全消除;通过形核与长大的方式,晶粒由纤维状变为等轴状,直到金属内部变形晶粒为新的等轴晶粒完全取代;温度更高时,新形成的晶粒会继续长大,使组织达到稳定状态。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主要影响就是产生加工硬化。利用加工硬化可以提高金属强度、硬度、耐磨性。3根据霍尔派奇公式,晶粒直径越小,金属的屈服强度越高。当外加应力和其它条件一定时,位错数目与晶界到位错源的距离成正比,因此晶粒越小则应力集中越小。由于应力集中小,则需要在较大的外加应力下才能使相邻晶粒发生塑性变形。另一方面,因为晶粒越细,在一定体积内的晶粒数目越多,则在同样的变形量下,变形便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同时每个晶粒内的变形也比较均匀,而不致产生应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此外,晶粒越细,晶界就越多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传播,从而在断裂前可以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即表现出较高的塑性和韧性。4由于晶粒由纤维状变为等轴状也是通过形核与长大的方式进行的,类似液体结晶和同素异晶转变,所以将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当变形量很大(95)时,又会出现再结晶后晶粒粗大的现象,这个过程称为二次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并不是重新形核和长大的过程,而是以一次再结晶后的某些特殊晶粒作为基础而长大的,因此,严格说来它是在特殊条件下晶粒的长大过程,并非是再结晶。二次再结晶的重要特点是,在一次再结晶完成后,在继续保温或提高加热温度时,绝大多数晶粒长大速度很慢,只有少数晶粒长大的异常迅速,以致到后来造成晶粒大小越来越悬殊,从而就更加有利于大晶粒吞食周围的小晶粒,直至这些迅速长大的晶粒相互接触为止。5再结晶的核心一般是在变形晶粒的晶界或滑移带、孪晶带等晶格畸变严重的地区形成的,然后晶核继续向周围长大形成了新的等轴晶粒,直到金属内部变形晶粒为新的等轴晶粒完全取代,再结晶过程随之完成。金属再结晶后,一般都得到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粒。但如果继续升高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结晶形成的新晶粒又会逐渐长大。晶粒长大的实质是一个晶粒的边界向另一个晶粒中迁移,把另一个晶格的位向逐步改变成为与这个晶粒位向相同的位向,从而使另一个晶粒被这个晶粒“吞食”,形成一个大晶粒的过程。6晶体在发生滑移变形时呈现出延性。第一块单晶体的基面与拉伸轴互相垂直,即滑移面上的分切应力为零,所以不发生滑移,拉伸时呈脆性;而在弯曲时滑移面上的切应力不为零,所以可以滑移变形,呈现延性。第二块单晶体的基面与拉伸轴平行,在拉伸和弯曲受力条件下,由于滑移面的面积很大,分切应力极其微小,不足以引起滑移变形,所以呈现出脆性。第四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一、填空题1碳在FE中的过饱和MSMF2炉冷(缓冷)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去应力退火、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3空冷细化晶粒、调整硬度、消除应力4淬火高温回火良好的综合力学二、判断题1()2()3()4()5()习题与思考题1(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奥氏体化刚完成时的奥氏体晶粒度;实际晶粒度给定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度;本质晶粒度把钢加热到93010保温8H,冷却后测得的晶粒度。(2)奥氏体碳溶于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过冷奥氏体冷却到A1线以下暂存的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冷却到MS线以下存在的奥氏体。(3)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相间组成的混合物;索氏体细的珠光体;托氏体极细的珠光体。(4)淬透性钢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淬硬性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硬化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淬硬层深度从工件表面向里至半马氏体区的垂直距离。2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5硬度21,32,34,是因为组织的不同,1是FP,2是MFA,3是MA,4是MTA。6(1)正火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正火的主要作用消除网状渗碳体,细化晶粒,减少应力;球化退火得到球状珠光体,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淬火低温回火是提高硬度和耐磨性,消除淬火应力和脆性。(2)淬火加热温度760780,冷却方式水冷;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渗碳体少量下贝氏体7(1)再结晶退火,目的是降低硬度,组织是FP(2)去应力退火,目的是区应力,组织是FP(3)完全退火目的是细化晶粒,组织是FP(4)球化退火目的是降低硬度和脆性,组织是P球状FE3C球状8渗碳是靠提高钢表面碳的质量分数、表面淬火是靠改变钢的表面组织来提高钢的性能。9(1)调质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表面高频淬火和低温回火,使表面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具有良好的强韧性。(2)不能,因为15钢的碳的质量分数低于45钢,硬度和强度均达不到要求。(3)渗碳、淬火、低温回火。10APPMAMA11(1)45钢(2)正火的加热温度84010,空冷,目的是细化晶粒,消除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表面淬火的加热温度比正常淬火温度高30200(淬火温度为830850),水冷,目的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低温回火的加热温度150250,空冷,目的是消除应力和脆性,保持淬火后的高硬度。(3)轴径表面组织是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的下贝氏体,心部和其他未表面淬火部分的组织是铁素体和索氏体。12钢种热处理组织性能低碳钢渗碳直接淬火低温回火表面回火MA心部FP表面硬度5864HRC心部硬度137183HBS中碳钢正火、调质、齿面高频淬火低温回火表面回火MA心部回火S下B少量表面硬度5460HRC心部硬度200250HBS第5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浇注时向铁液中加入少量孕育剂(如硅铁、硅钙合金等),改变铁液的结晶条件,以得到细小、均匀分布的片状石墨和细小的珠光体组织的方法,称为孕育处理。2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软化(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钢在回火时出现硬度回升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3铸铁中的碳以石墨的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石墨化。4使白口铸铁的渗碳体分解得到团絮状石墨的退火。二、填空题1高速工具造成二次硬化提高淬透性形成硬度极高的细小碳化物淬火三次回火减少热应力使大量难溶合金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中产生二次硬化,消除残余奥氏体,将前一次回火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转变成回火马氏体2化学成分冷却速度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四、选择题1A2C3A、C4C5C五、综合练习题钢号用途主要热处理20冷冲压件再结晶退火45机床主轴正火,调质,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65MN小型弹簧淬火中温回火T12A锉刀淬火低温回火20CRMNTI汽车变数箱齿轮渗碳淬火低温回火40CR汽车传动轴正火,调质,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Q235钢筋Q345桥梁HT300机床床身时效导轨处表面淬火KTH35010汽车差速器壳去应力退火QT6003柴油机曲轴调质Y40MN缝纫机零件CR12MOV螺纹搓丝板淬火低温回火GCR15滚动轴承的滚动体淬火低温回火ZGMN134坦克路代9SICR丝锥淬火低温回火3CRI3医疗器械淬火回火5CRNIMO热锻模淬火回火W18CR4V铣刀淬火回火1CR18NI9TI加热炉管60SI2MN汽车板黄淬火中温回火分数越高,淬火硬度越高。T13钢的质量分数远大于30钢,且存在着渗碳体,淬火回火后,硬度高于62HRC,30钢盐液淬火低温回火后硬度达不到要求。(3)不可以。因为弹簧的工作要求是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及高的疲劳强度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20钢碳的质量分数是02,65钢碳的质量分数是065,所以20钢淬火中温回火后弹性极限、强度、韧性均达不到要求。(4)不可以。载货汽车变速箱传动齿轮的工作要求是轮齿表面硬而耐磨,并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用40CR钢调质处理后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表面硬度能达5056HRC。合金渗碳钢20CRMNTI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齿面可获得(5863HRC)的高硬度,而心部的低碳回火马氏体组织也比40CR调质组织回火习题与思考题1(1)高速工具钢中加入的多种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使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加,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位置右移,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减小到空冷的速度,所以空冷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2)高锰耐磨钢在高压、大冲击条件下表面发生形变强化,并伴随着马氏体转变,而心部仍保持原来的奥氏体组织,呈现出优良的耐磨性和良好的韧性。2(1)不可以。因为齿轮的工作要求是齿面要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强韧性以承受工作中的振动和冲击,Q235是碳素结构钢,其硬度不大于165HBS,且不能热处理强化45钢是优质非合金结构钢,经调质、齿面高频淬火低温回火后,表面硬度可达到5461HRC,心部硬度可达到220250HBS。(2)不可以。因为锉刀的工作要求是硬而耐磨,硬度不小于62HRC。30钢碳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3,T13钢碳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3,碳的质量索氏体的强韧性好。3不锈钢不是在任何介质中都不锈。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工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当不锈钢表面形成的氧化膜遭到破坏,就会生锈。(1)外科手术刀3CR13(2)汽轮机叶片1CR11MOV(3)硝酸槽1CR18NI9(4)食品设备容器1CR174热硬性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二次硬化是钢在回火时出现的硬度回升现象。有二次硬化的钢热硬性高。W18CR4V钢在550570回火时可以产生二次硬化,同时还可以消除大量的残余奥氏体,将前一次回火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转变成回火马氏体,降低应力,提高强韧性。不属于调质,因为调质组织中有回火索氏体。5强度由高及低1CR13、1CR18NI9TI、1CR17耐腐蚀性由高及低1CR18NI9T、1CR17、1CR13因为1CR13是马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是奥氏体不锈钢,1CR17是铁素体不锈钢。6淬透性由高及低20CRMNTI、40CR、T12。淬硬性由高及低T12、40CR、20CRMNTI。因为淬透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20CRMNTI是中淬透性的、40CR是低淬透性的,T12淬透性很差。淬硬性主要取决于碳的质量分数,碳的质量分数越高,淬硬性越高,T12的碳的质量分数是12;40CR的碳的质量分数是04;20CRMNTI的碳的质量分数是02。7不能。因为W18CR4V钢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只有加热到高温(1200),才能使大量难溶合金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中,淬火后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回火后产生二次硬化,得到高的热硬性。第6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1铸造铝铝和硅2软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质点硬基体上均匀分布着软质点3固溶时效4H70ZALMG10QSN43QBE2粉末冶金粉末冶金减摩习题与思考题1组成一种或几种难熔碳化物的粉末为主要成分,加入起粘接作用的金属粉末。性能高的抗压强度、耐蚀性和抗氧化性,硬度高,热硬性高,耐磨性好。抗弯强度较低,韧性差,线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差。制造工艺粉末冶金法。磨P01等材料制成的刀具时,不能用水冷却。因为P01线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差,水的冷却速度较快,用水冷却,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容易产生裂纹。2黄铜H62中锌的质量分数大约为38,黄铜H68中锌的质量分数大约为32。根据锌的质量分数对黄铜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线图可知当锌的质量分数大于32时,随着锌的质量分数的增加,黄铜的塑性下降,强度仍然升高,当锌的质量分数大约达到45时,强度为最高值。所以H62的强度高于H68,塑性低于H68。主要性能特征牌号(代号)类别BMPA()HBS用途举例LC4超硬铝合金60012150结构中主要受力件飞机大梁、起落架等LY11硬铝合金42018100中等强度结构零件、局部镦粗的零件、螺栓和铆钉ZL102铸造铝硅合金1331532450形状复杂、低载的薄壁零件,如仪表、水泵壳体,船舶零件等ZL203铸造铝铜合金202222366070中等载荷,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如支架H68黄铜6603150复杂冷冲件和深冲件、散热器外壳HPB591铅黄铜65016140热冲压及切削加工零件,如销子、螺钉、垫片QSN43锡青铜5504160弹性元件,化工机械耐磨零件和抗磁零件QBE2铍青铜125024330重要的弹簧和弹性元件,耐磨零件以及高压、高速、高温轴承ZCUSN10PB1铸造锡青铜3102202390115在高负荷、高滑动速度下工作的耐磨零件,如连杆、轴瓦、衬套、缸套、蜗轮等ZCUPB30铸造铅青铜40高滑动速度的双金属轴瓦、减摩零件等YG8钨钴类硬质合金W150089HRA小拉深模TYT15钨钛钴类硬质合金W115091HRA长切屑的钢铁材料LD5锻铝合金42013105形状复杂中等强度的锻件及模锻件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自测题1树脂填料、增塑剂、固化剂、稳定剂2生胶粘结其它配合剂主要性能3天然硅酸盐矿物加工、成型、烧结4两个或两个以上粘结材料不同习题与思考题1塑料是以聚合物(通称树脂)为基础,再加入适量的添加剂组成的在玻璃状态下使用的、具有塑性的高分子材料。塑料的组成及作用(1)树脂树脂也叫粘料,是塑料的主要组分。它决定了塑料的类型(热塑性或热固性)和塑料的基本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2)添加剂改善塑料的某些性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填料(填充剂)改善塑料的某些性能(如强度等)扩大应用范围,减少树脂的用量降低成本;增塑剂提高树脂可塑性和柔软性;固化剂在热固性树脂成型时使线性结构转化为体型结构;稳定剂(防老剂)防止塑料在加工和使用中受到热、光、氧气等的作用或在其他条件下过早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润滑剂防止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粘在模具或其他设备上并使制品表面光亮美观;着色剂使塑料制品具有美观的颜色并适合某些使用要求。2塑料按性质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可塑造成形,冷却后成形固化,此过程可反复进行而基本性能不变。热固性塑料加热时软化,可塑造成形,一经固化再加热不再软化也不溶于溶剂,只能塑制一次。3橡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高弹性的材料。橡胶的特性橡胶最显著的性能特点就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50150)具有高弹性。同时橡胶具有优良的伸缩性和可贵的积储能量的能力,良好的隔音性、阻尼性、耐磨性和挠性,优良的电绝缘性、不透水性和不透气性,一定的强度和硬度。但一般橡胶的耐蚀性较差,易老化。4陶瓷是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是古老的手工业制品之一也是最新科学技术的产物。陶瓷是以地球上最富有的元素(如硅、铝、氧、镁、钙、钠等)制得的,是现代工业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类材料。陶瓷的性能陶瓷的弹性模量是各种材料中最高的,因此刚度大、硬度高,具有优良的耐磨性。陶瓷的致命弱点是很难产生塑性变形,脆性大,裂纹敏感性强,是典型的脆性材料。陶瓷材料的熔点高,抗氧化性和耐热性都比金属材料好的多,高温强度好,抗蠕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热稳定性很低。大多数陶瓷都是良好的绝缘体,许多陶瓷还可以作半导体材料和超导材料。一些陶瓷还具有独有的光学性能。5复合材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物相,包含粘结材料(基体)和颗粒、纤维或片状材料(增强体)以微观或宏观形式所组成的固体材料,并且具有与其组成物质不同的性能。性能特点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和抗断裂性能好,耐磨、减振性能好,高温性能好用途齿轮飞机窗玻璃化工管道电源插座材料(4)(1)(2)(3)用途内燃机火花塞汽车前后灯恒温器砂轮的磨料材料(12)(9)(8)(7)用途耐磨切削刀具汽车轮胎耐高温的电缆航天飞机外壳材料(6)(11)(5)(10)第8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1、填空题1砂型铸造特种铸造铸件形状复杂不均匀一般复杂压2好小浇不足和冷隔缩松与缩孔最好最差3型芯4差好重要加工面厚大部位5补缩上或侧6均匀浇不足和冷隔晶粒粗大、易出现缩松、缩孔2、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C3C4B5C6B习题与思考题1砂型铸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序模样与芯盒准备、型砂与芯砂配制造型、造芯熔炼、浇注落砂、清理检验入库。2根据型砂中采用粘结剂种类的不同,型砂可分为粘土砂、树脂砂、水玻璃砂、油砂等。粘土砂是最早使用的型砂;树脂砂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型砂,树脂粘结剂主要品种有酚醛树脂、呋喃树脂和尿烷树脂等。目前铸造生产线上造型主要采用粘土砂和树脂砂。3缩孔和缩松都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如强度、塑性韧性的降低,缩松还使铸件不致密,在气密性试验和水压试验时出现渗漏现象。缩孔体积大、分布集中,且往往产生于铸件最后凝固部位,可以采用设置冒口等方法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而缩松体积小,且分散分布于枝晶之间,工艺上难以采取有效措施。4见书5支柱BB图合理,可不用型芯,简化造型工艺。摇臂右图合理,造型时分型面为平面,左图而言,分型面为曲面,支座右图合理,右图造型时型芯可反复使用,甚至采用地坑造型,而左图造型时需采用专门的型芯。箱体右图合理,左图中壁厚不均匀,壁厚处易产生缩孔、缩松等孔洞类缺陷,右图的壁厚比较合理。6A中左图不合理,造型时25的两个凸台,需用活块造型,使工艺复杂。可将凸台改为沉孔,简化造型工艺。B中右图不合理,无铸造圆角,图中直角处设计一定的圆角。8相同点生产率高;铸件的晶粒细小、组织致密,力学性能高;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劳动条件改善,设备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工艺要求高;铸造材料的熔点不能高。不同点金属型铸造不能生产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否则易出现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而压力铸造则能铸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9一幅完整的铸造工艺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浇注位置、分型面、铸造工艺参数(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芯头等)的确定,然后用规定的工艺符号或文字绘制成铸造工艺图。铸造工艺图是指导铸造生产的技术文件,也是验收铸件的主要依据。10熔模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工艺,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应性强,能生产出形状特别复杂的铸件。所以熔模铸造特别适用于生产难以切削加工的、形状复杂的铸件。第9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余块为了简化锻件形状以便于进行自由锻造而增加的这一部分金属,称为余块,如键槽、齿槽、退刀槽以及小孔、盲孔、台阶等难以用自由锻方法锻出的结构,必须暂时添加一部分金属以简化锻件的形状。2拉深拉深是指变形区在一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作用下,使板料(或浅的空心坯)成形为空心件(或深的空心件)而厚度基本不变的加工方法。3可锻性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叫金属的可锻性。金属的可锻性可用塑性和塑性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塑性越高,变形抗力越小,金属的可锻性就越好。4锻造比锻造生产中代表金属变形大小的一个参数,一般用锻造过程中的典型工序的变形程度来表示如镦粗工序,锻造比为YA/A。H。/H拔长锻造比YA。/AL/L。式中A。、A为锻前、锻后工件的截面积,H。、L。、H、L为锻前、锻后工件的高或长度。二、填空题1塑性大小变形抗力塑性变形抗力2增加下降降低3锥体凸台圆柱相贯4最小弯曲半径5塑性6好于7好3、判断题1()2()3()习题与思考题1、简答题1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指锻件由始锻温度至终锻温度的范围。始锻温度过高,容易产生过热和过烧缺陷,一般控制在固相线以下200左右。终锻温度应能保证坯料有足够的塑性和停锻后能获得细小的晶粒。终锻温度过高时,再结晶后的细小晶粒会继续长大;终锻温度过低时,不能保证钢的再结晶过程充分进行,使锻件产生冷变形强化和残余应力,有时因塑性太差而产生锻造裂纹。2自由锻是指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铁之间直接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自由锻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冲孔、切割、弯曲、扭转、错移及锻接等。拔长是使坯料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拔长常用于锻造杆、轴类零件。镦粗是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主要用于锻造齿轮坯、圆饼类锻件。冲孔是在坯料上冲出透孔或不透孔的锻造工序。切割是指将坯料分成几部分或部分地割开,或从坯料的外部割掉一部分,或从内部割出一部分的锻造工序。弯曲是采用一定的工模具将坯料弯成所规定的外形的锻造工序,称为弯曲。扭转是将毛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绕其轴线旋转一定角度的锻造工序,该工序多用于锻造多拐曲轴和校正某些锻件。错移是指将坯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平行错开一段距离,但仍保持轴心平行的的锻造工序,常用于锻造曲轴零件。锻接是将坯料在炉内加热至高温后,用锤快击,使两者在固态结合的锻造工序。锻接的方法有搭接、对接、咬接等。锻接后的接缝强度可达被连接材料强度的7080。3自由锻生产的锻件多为简单的圆柱体、棱柱体和简单的弧形表面。结构工艺性方面,锻件上应避免有锥形和楔形表面;应避免出现加强肋,工字形截面等复杂结构;应避免曲面与曲面相交。4金属的可锻性可用塑性和塑性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塑性越高,变形抗力越小,金属的可锻性就越好;低的塑性变形抗力使设备耗能少;优良的塑性使产品获得准确的外形而不遭破裂。影响金属可锻性的主要因素有金属的本质和变形条件。金属的本质(1)化学成分纯金属比合金的可锻性好;含合金元素少的合金,其可锻性好。(2)组织单相组织(纯金属或固溶体)的可锻性好;化合物呈弥散分布的合金,其可锻性优于呈网状分布的;细晶粒组织的可锻性优于粗晶粒组织。变形条件(1)加热温度加热温度高,可锻性好。但温度过高,会引起过烧或过热。(2)变形速度变形速度不大时,回复和再结晶来不及消除加工硬化,可锻性下降;变形速度大于一定值后,由于塑性变形的热效应使材料温度升高,回复和再结晶充分,可锻性提高。(3)应力状态压应力越多,材料的塑性越好;拉应力越多,塑性越差。5使板料经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工艺统称为冲压。生产中常用的冲压工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离工序,主要包括切断、落料、冲孔、切口、切边等,剪刀或模具在外力作用下,使板料发生剪断而分离。另一类是变形工序,主要包括弯曲、拉深、翻边、起伏、缩口和胀形等,模具在外力作用下,使板料发生塑性变形而改变其形状和尺寸。冲压是锻压加工中的先进加工方法之一。冲压有如下特点(1)多用于压制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并且能使其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2)冲压件表面光滑且有足够的尺寸精度,不需要进一步切削加工即可满足一般互换性要求。(3)操作简单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率高。(4)冲模制造复杂,大批量冲压生产时才能使冲压件成本降低。冲压所需的板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常用的金属板材有低碳钢、高塑性的合金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2、综合题1主要工序双面冲孔、芯棒拔长2图9473、自由锻锻件3图A所示结构不合理,图中有加强筋,不适合用自由锻成型。图B所示结构不合理,图中有锥形结构,不适合用自由锻成型。图C所示结构不合理,图中有凸台结构,不适合用自由锻成型。图D所示结构不合理,图中有尖角结构,不适合用模锻成型。图E所示结构不合理,图中有深孔,不适合用模锻成型。图F所示结构不合理,图示分型,上、下模膛过深,模锻成型时不能充满模膛。图G所示结构不合理,图中圆柱孔邻近弯曲处,弯曲变形之外侧与圆柱孔交接处应力集中程度大,过大拉应力易使工件断裂。图H所示结构不合理,落料件有尖角,易损伤模具。图I所示结构不合理,拉深件底部应有圆角,否则易拉裂。第10章习题解答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