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指导书2017版_第1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指导书2017版_第2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指导书2017版_第3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指导书2017版_第4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指导书2017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教学指导书课程代码021301001460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7年10月8日II前言一、实验总体目标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学会操作常用的电子仪器设备,掌握基本的模拟电路构建方法和实验调试的基本技能。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选用及测试方法。2针对简单的模拟电路,能正确调试电路参数,掌握基本参数测试与功能分析方法。3针对简单的工程问题,能依据实验故障现象,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4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自拟部分数据表格,并通过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撰写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5具备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初步应用能力。二、适用专业年级电子信息类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三、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实验必做验证性14实验二多级放大电路实验必做综合性14实验三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必做综合性14实验四信号产生及有源滤波仿真实验必做综合性14五、实验环境模拟电路实验台72套。主要配置多种模拟电路实验模块、直流电压源、直流电压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仿真实验配置PC机、MULTISIM10电路仿真分析仿真软件。六、实验总体要求1、每次实验前预习实验原理,做好实验方案设计和理论计算,仿真分析观察与测试,提交实验预习报告;2、正确使用电压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实验设备;3、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4、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III5、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分析实验结果,正确撰写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二多级放大电路实验6实验三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11实验四信号产生及有源滤波仿真实验17附录1模拟电路实验板简介22附录2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的撰写介绍250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分压式偏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和射极输出器的组成。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加深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及仪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实验内容1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1、连线如图11所示的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2、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接通电源VCC,调节电位器RP1,使发射极电位UE26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B、UC以及电阻RC1上的电压URC的值,填入表11中。表11静态直流工作点参数测量测量值(V)计算值UEUBUCURCIE(MA)IC(MA)UCE(V)图11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13、共射放大电路交流参数测量维持已调好的静态工作点不变,在输入端加入F1KHZ、US100MVRMS的正弦波信号,分别用交流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测量US、UI、UO的值,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及其相位,将结果填入表12中。表12动态交流参数测量条件测量值(MV)计算值波形RLUSUIUOAVAVSRIRO输入(UI)输出(UO)2K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如下SIIURISIURLOULO式中UOO为RL时的输出开路电压,UO2K时的输出负载电压。4、观察负载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在上步实验的基础上,把负载电阻RL换成51K,重新测定放大倍数,将结果填入表13中。表13负载变化对交流动态参数的影响RLUSUIUOAVAVS51K5、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的测量逐渐增大信号源电压US,并同时调节RP1,用示波器观察U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到交流负载线的中点。此时,反复调节US,使输出波形为临界不失真状态。此时,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并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电路各处数值,并填入表14中。表14最大不失真输出测量测量仪器UEUCUCEUS(MV)UI(MV)UO(V)输入波形输出波形数字直流电压表(V)数字交流毫伏表示波器(UOPP)6、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波形失真的影响在最大不失真输入信号US不变的情况下,改变P1,用示波器分别观察到上部或下部削顶现象,将示波器观察波形填入表15中,然后撤除输入信号US,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UC填入表15中。2表15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波形失真类型USUOUC(V)截止失真饱和失真7、电路故障状况观察图11电路中CE1开路时的故障现象观察、RE12短路时的故障现象观察,记录观察结果。(二)实验内容2三极管共集放大电路连线如图12所示的为共集放大电路。(说明集电极电阻采用导线短路连接)图12三极管共集放大电路31、共集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调节RP1,使UB约为5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的UC、UE的数据,将结果填入表16中。表16静态直流工作点参数测量测量值(V)计算值UBUEUCUBE(V)IC(MA)UCE(V)2、共集放大电路交流参数测量US输入幅值预置依次为100、300、500MVRMS的1KHZ正弦波,但应使电路输出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失真,在负载电阻RL和RL2K的情况下,测量US、UI、UO数据,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7中,并分别计算有关参数,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参见共射放大电路。表17动态交流参数测量测量值(MV)计算参数次数RLUSUIUOIOVASOVURIRO12K22K32K(3)实验内容3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4图13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按照图13连线,构成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1、静态工作点参数测量表18场效应管共源静态直流工作点参数测量测量值(V)计算值UGUSUDUGS(V)UDS(V)ID(MA)2、交流参数测量表19场效应管共源动态交流参数测量条件测量值(MV)计算值波形RLUSUOAVRIRO输入(UI)输出(UO)51K四、预习要求41熟悉实验原理1、熟悉分压式偏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和射极输出器的构成。2、熟悉共射放大电路和和射极输出器静态工作点及调试方法。3、什么是信号源电压US什么是放大器的输入信号UI什么是放大器的输出信号UO如何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这些信号4、如何通过动态指标的测量求出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5、了解负载变化对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影响。6、仿真共射放大电路观察静态工作点选择得不合适或输入信号UI过大所造成的失真现象,从而掌握放大器不失真的条件。42预习报告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理论计算部分1)设图11放大电路的参数为120、RB160K、RB220K、RCRL24K、RE1100、RE21K、VCC12V,估算静态工作点Q和交流参数AV、RI、RO。2)设图12放大电路的参数为RB160K、120,估算静态工作点Q和交流参数AV、RI、RO。2、MULTISIM软件仿真部分1)图11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9013用2N2222,其余元件参数按照图11标示配置,仿真测试静态工作点Q和交流参数AV、RI、RO。2)图12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9013用2N2222,其余元件参数按照图11标示配置,仿真测试静态工作点Q和交流参数AV、RI、RO。理论计算及仿真测试,填写一份预习实验数据表,自己参照实验数据表拟出。5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由预习报告和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等构成。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2、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6实验二多级放大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2、学习两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3、掌握两级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的相位关系。4、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及反馈组态,以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二、实验设备及仪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两级放大电路1、晶体管两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分别调试各级的静态工作点,将每级的静态工作点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间(即VCE6V)。两级的调试方法相同。以第一级为例,在输入端输入频率为1KHZ正弦波信号UI,用示波器观察本级输出波形,在逐渐增大UI的同时调节RP1,直至使输出信号波形幅度为最大且不失真。第二级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必须加接耦合电容。将信号源拆除,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两级的三极管各脚的直流工作电压,将数据填入表21中。图21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7表21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参数测量第一级T1(V)第二级T2(V)UB1UE1UC1UCE1UB2UE2UC2UCE23、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连接好级间连线,在第一级输入端输入1KHZ正弦波信号US,调节信号发生器,使US逐渐减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UO的波形不失真,此时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测量各级的输入、输出交流电压值和波形,记录于表22和表23中。表22两级放大电路的动态交流参数测量交流毫伏表测量数据(MV)示波器测量数据UOPP(MV)条件USUIUO1UO2USUIUO1UO2RL51K表23两级放大电路的波形观察各点波形USUIUO1UO24、根据测量的数据,将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结果填入表24中。表24两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IOVUA112OVUIOVUA221VVASOUS28(二)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1、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2所示。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在实验板上按照实验电路原理图连线后,接通电源,分别调节电位器RP1、RP2,使UC1、UC2约为72V。在第一级的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正弦波信号US,用示波器分别观察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出UO1和UO2的波形,若出现上、下均失真,则减小US,若仅出现上半波或下半波失真,则可少许调节RP1或RP2,直到两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波形都不失真为止(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不要再变动RP1、RP2)。断开输入信号US,分别测量晶体管T1、T2各电极的直流电位,将数据记入表25中。表25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静态直流参数测量第一级T1(V)第二级T2(V)UB1UE1UC1UCE1UB2UE2UC2UCE23、观察负反馈深度对放大倍数的影响断开负反馈支路,在第一级的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幅度适中的正弦波信号US,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UO2,保证UO2波形不失真。保持US不变,RL51K,接通负反馈支路,当RF分别为10K、51K、时,用交流毫伏图22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9表测量UI、UO1、UO2的值,将数据记入表26(RL51K)表26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交流参数测量RFUS(MV)UI(MV)UO1(MV)UO2(MV)AVUO2/UI10K51K4、观察负反馈对输出电压(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保持US不变,接通负反馈支路,且RF51K不变,当RL分别为2K、51K、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I、UO1、UO2的值,将数据记入表27中。5、观察负反馈对输出波形性能的影响断开负反馈支路,用示波器观察UO2的波形,逐渐加大US,使UO2波形出现微失真;在US不变的情况下,接通负反馈支路,且RF51K不变,用示波器观察UO2的波形。将上述两种波形画于表28中。表27负反馈输出特性稳定性测量RLUS(MV)UI(MV)UO1(MV)UO2(MV)AVUO2/UI2K51K表28负反馈对输出波形性能的影响RFUS(UI)波形UO波形51K4、预习要求41熟悉实验原理1、熟悉单管放大电路不失真的调整方法。2、预习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3、预习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步骤及计算。4、分析多级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5、预习负反馈电路的类型,学会分析反馈组态以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技术性能的影响。42预习报告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理论计算部分101)图21放大电路,设每级的RB1为60K,12160,其余参数如图所示,估算每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交流参数AV、RI、RO。2)图22放大电路,按深度负反馈的估算方法,试估算图2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2、MULTISIM软件仿真部分1)图21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9013用2N2222,其余元件参数按照图21标示配置,仿真测试静态工作点Q和交流参数AV、RI、RO。2)图22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9013用2N2222,其余元件参数按照图11标示配置,仿真测试静态工作点Q和交流参数AV、RI、RO。理论计算及仿真测试,填写一份预习实验数据表,自己参照实验数据表拟出。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由预习报告和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等构成。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2、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六、注意事项实验中如发现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1、重新布线,尽可能走短线。2、避免将输出信号的地引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级。3、分别使用测量仪器,避免互相干扰。11实验三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通用型线性运放A741。2、应用集成运放构成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测定它们的运算关系。3、掌握加法、减法运算电路的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4、学会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5、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传输特性。二、实验设备及仪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运放的线性应用比例及加减法电路实验1、反相比例运算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1所示,按图接线。根据表31给定的UI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1中。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VI和输出VO波形及相位。理论值IIIFOUUR103注意当VI为直流信号时,UI直接从实验台上的55V直流电源上获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UI、UO。当UI为交流信号时,UI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频率为1KHZ正弦波信号,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UI、UO。(下同)图3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表31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12表31反相比例参数测量直流信号(MV)1KHZ正弦信号(MVRMS)UI200200500500100200300500实测值UO理论值UO实测|AV|2、同相比例运算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2所示,根据表72给定的UI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2中。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UI和输出UO波形及相位。理论值UO(1RFR3)UI11UI。图3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表32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表32同相比例参数测量3、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原理电路如图33。根据表73给定的UI1、UI2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3中。理论计算UORF/R3(UI1UI2)10(UI1UI2),对于反相输入满足的条件是R3R4。UI1、UI2输入直流时,分别从两路55V可调直流电源电压获取。UI1、UI2输入交流正弦信号时,将电源板上的正弦输出信号分别加载到扩展板RP3、RP4电位器上下两端,两个电位器中间端分别输出UI1、UI2,用数字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出符合要求即可。直流信号(MV)1KHZ正弦信号(MVRMS)UI200200500500100200300500实测值UO理论值UO实测|AV|13图33加法运算电路(反相输入)表33加法电路测量信号源直流信号源(V)UI1002020602UI20101030203实测值VO计算值VO测试完成表33后,可以改为同相输入方式的加法电路,自拟测试表格比较。4、减法运算减法运算原理电路如图34所示。根据表34给定的UI1、UI2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4中。理论计算UO(1RF/R3)UI1RF/R3UI211UI110UI2。图34减法运算电路UI1、UI2输入直流时,分别从两路55V可调直流电源电压获取。UI1、UI2输入交流正弦信号14时,将电源板上的正弦输出信号分别加载到扩展板RP3、RP4电位器上下两端,两个电位器中间端分别输出UI1、UI2,用数字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出符合要求即可。表34减法电路测量信号源直流信号源(V)UI11008060202UI21206050405实测值UO计算值UO(二)运放的非线性应用比较器实验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电路原理如图35所示。U1R110KR210KD11N4735AD21N4735AR41KR310K12V12V393UIUFUO56123图35单门限电压比较器按图35电路接线。UI为F500HZ,最大值为5V的正弦波(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UF分别为0V、2V、2V(UF从实验台电源板55V可调直流电源上获取),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I、UO的波形和读出门限电压UT、UI和UO峰峰值电压,将其波形、数据记入表35中,并画出其传输特性。表35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参数测试基准电压UF(V)022门限电压UT(V)UI峰峰值(V)电压值UO峰峰值(V)波形15传输特性UT为UO与UI在垂直方向上的交点。2、滞回比较器电路原理如图36所示。图36滞回比较器UI接入55V可调直流电源,先调节比较器输出电压VO为负值,缓慢调节UI使UO由负变正,此时的UI值为上门限电压UT,测出上门限电压UT和输出电压UO;继续调节UI,使|UI|增大,观察UT和UO有无变化。UI接入55V可调直流电源,先调节比较器输出电压UO为正值,缓慢调节UI使UO由正变负,此时的UI值为下门限电压UT,测出下门限电压UT和输出电压UO;继续调节UI,使|UI|增大,观察UT和UO有无变化。将数据记入表36中。表36滞回比较器的门限特性输入电压UI(V)门限电压UT(V)输出电压UO(V)正突变电压值负突变电压值UTUTUOHUOLUI接F500HZ,最大值为6V的正弦波(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I、UO的波形,读出上、下门限电压、UI和UO峰值电压,将其波形和数据记入表37中,并画出其传输特性。表37滞回比较器的电压转输特性电压值输入、输出波形传输特性最大值UI(V)6UT(V)16UT(V)UOH(V)UOL(V)4、预习要求41熟悉实验原理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2、同相比例、反相比例电路的构成以及输出、输入之间的运算关系。3、加法、减法电路的构成及运算关系。4、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电路结构。5、门限电压的估算及输入、输出波形的测量。42预习报告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理论计算部分依次计算实验三所有的实验电路对应的数据表中的理论计算值。2、MULTISIM软件仿真部分1)图33加法电路,运放741,其余电路元件参数如图标示,输入信号UI1为幅值2V、频率1KHZ的正弦波,输入信号UI1为幅值50MV、频率10KHZ的正弦波,观察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叠加输出波形特点。2)图34减法电路,运放741,其余电路元件参数如图标示,输入信号UI1为幅值2V、频率1KHZ的正弦波,输入信号UI1为幅值50MV、频率10KHZ的正弦波,观察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叠加输出波形特点。3)图36滞回比较器,运放741,D1和D2采用IN4461,其余电路元件参数如图标示,输入UI接幅值6V、频率500HZ的正弦波,观察输出波形,据此画出电压传输特性。理论计算及仿真测试,填写一份预习实验数据表,自己参照实验数据表拟出。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由预习报告和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等构成。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2、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3、实验思考题,要求实验报告中书面回答。1)如果将UI继续加大(如UI1V),UO是否符合比例运算,按比例系数增大为什么2)在加、减法电路中,如果UI1、UI2为交流信号,且频率不同,用交流毫伏表测出的数据是否符合加、减法运算关系,如果此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将出现什么现象实验中UI1、UI2分别从信号源和电源板上获取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测试验证。3)如何用现有的元器件组成同相加法电路,画出电路图并写出输出函数式UOF(UI1、UI2)。4)将图35中的UI、UF对调,其输入、输出波形、传输特性有什么变化5)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通常工作在什么状态(负反馈、正反馈或开环)一般它的输出电压是否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稳定状态6)迟滞比较器的传输特性为什么具有迟滞特性17实验四信号产生及有源滤波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振荡条件。2、学会设计、调试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和测量电路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3、学习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4、学习测量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5、学习设计电路。二、实验设备及仪器MULTISIM12电路仿真分析软件,PC机。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正弦波发生器实验1、图41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图41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2、有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如图,此时RR1R310K、CC1C3001F。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有无正弦波电压UO输出。若无输出,可适当调节RP,使UO为无明显失真、稳定的正弦波。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UO、UF的峰峰值、有效值和输出频率FO,并填入表41和表42中。表41基本RC正弦波振荡电路UO(V)UF(V)FO(KHZ)峰峰值(VPP)有效值(VRMS)18将C2与C1并联,将C4与C3并联,此时RR1R310K、CC1/C2C3/C4002F时的UO波形,要求在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UO、UF的峰峰值、有效值和输出频率FO,填入表42中。表42基本RC正弦波振荡电路参数测量测试条件R10K、C001FR10K、C002FFO(KHZ)FO(HZ)测试项目UO(V)测试值计算值UO(V)测试值计算值有效值UO(VRMS)3、实现频率连续可调从分立元件中选取两个10K电位器分别并接在R1、R3两端,先将两个电位器顺时针同时调整到底,使UO输出正弦波无明显失真,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UO、UF的峰峰值、有效值和输出频率FO,填入表93中。然后反时针同步调整接近到底,使UO输出正弦波无明显失真,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UO、UF的峰峰值、有效值和输出频率FO,填入表43中。表43RC正弦波振荡电路频率调节参数测量测试条件R05K、C001FR05K、C002FFO(KHZ)FO(HZ)测试项目UO(V)测试值计算值UO(V)测试值计算值有效值UO(VRMS)(二)有源滤波实验1、低通滤波实验参考电路如图42。输入端加1VRMS的正弦信号,频率范围400HZ10KHZ,先测试输出最大值,将测量的UO1、UO值(包括UOMAX、0707UOMAX值),填入表44中。无源低通滤波“1”端接地,有源低通滤波“1”端接UO,UO1与UP相连。19图42低通滤波器表44低通滤波器测量数据表F(HZ)无源滤波UO1(VRMS)UOMAX0707UOMAXUO1(VRMS)有源滤波UO(VRMS)UOMAX0707UOMAX2、高通滤波器实验参考电路如图43。输入端加1VRMS的正弦信号,频率范围200HZ10KHZ。先测试输出最大值,将实验结果填入表45中。无源高通滤波“2”端接地,有源高通滤波“2”端接UO,UO2与UP相连。图43高通滤波器表45高通滤波器测量数据表F(HZ)无源滤波UO2(VRMS)0707UOMAXUOMAXUO2(VRMS)有源滤波UO(VRMS)0707UOMAXUOMAX3、带通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44所示,输入端加1VRMS的正弦信号,频率范围300HZ10KHZ。先测试输出最20大值,将测量的UO值(包括UOMAX值),填入表46中。图44带通滤波器表46带通滤波器测量数据表F(HZ)无源滤波UO3(VRMS)0707UOMAXUOMAX0707UOMAXUO3(VRMS)有源滤波UO(VRMS)0707UOMAXUOMAX0707UOMAX4、有源滤波器设计(选做内容)设计一个带通滤波器电路,频带范围300HZ34KHZ,采用MULTISIM软件模拟验证原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再选用扩展实验板上的分立元器件,搭建实验电路测试有关参数,填入自拟数据表。4、预习要求41熟悉实验原理1、预习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2、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频率的计算。3、有源滤波的分类及二阶有源滤波电路特性。42预习报告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理论计算部分计算图41正弦波发生器的振荡频率。2、MULTISIM软件仿真部分依次仿真测试实验四所有电路。理论计算及仿真测试,填写一份预习实验数据表,自己参照实验数据表拟出。五、实验报告21实验报告由预习报告和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等构成。参见附录2关于预习报告的撰写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2、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3、实验思考题,要求实验报告中书面回答。1)在图41中,为什么调节RP时有时会出现波形失真,有时会出现无输出波形2)在图41中,为什么D1、D2、R5并联支路能起到稳幅作用3)在RC为不同参数时,输出频率各为多少与实测值进行比较。4)依据测量滤波电路实验数据,画出各类滤波电路的幅频曲线。5)总结设计电路的体会与误差分析。22附录1模拟电路实验板简介模拟实验台每套包含电源模块板、基础实验模块版、扩展实验模块板等三块实验板。1、电源模块板面板如图01,设置有4位半020V数字直流电压测量表1块、4位半020MA数字直流电流测量表1块;12V直流电压源各1路、5V直流电源1路、5V5V连续可调直流电压源2路、020V连续可调直流电压源1路;12V交流电源输出1路;05V幅值可调的1KHZ正弦信号输出1路。2、基础实验模块板面板如图02所示,设置了三极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比例运算电路、RC正弦波产生电路、比较器和波形变换电路、有源滤波电路、直流电图01电源模块实验板23源电路等8个实验模块单元,另外设置了1个电源转接模块单元,方便供电连线。3、扩展实验模块板面板如图03所示,设置了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产生及变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可控增益放大电路,恒流充电电路,窗口电压检测电路、稳压稳流直流电源电路等六图02模电基础实验板布局图24大功能模块电路,同时设立了分立元件单元,包含常用电阻、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