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1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2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3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4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nternationalBusinessManagement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管理学院,问题,国家之间为什么存在国际贸易?贸易可以为国家带来哪些收益?国际贸易对企业有哪些影响?,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理论自由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悖论新贸易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关税补贴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行政管理政策反倾销,一、重商主义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理论的产生产生的时间,产生的背景,“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二)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金银;,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金银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惟一尺度。对外贸易是增加金银,增加财富的根本源泉。,(三)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又称重金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塔福。,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恩格斯:“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三)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阶段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16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1571-1641)。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重视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四)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货币政策:不是主张严禁金银出口,而是想方设法吸引外国金银,寓对货币的追求于贸易顺差的追求之中。对外贸易垄断政策:通过贸易垄断在殖民地取得廉价原料,运回本国加工成制成品,高价向殖民地或其他国家出售。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奖出限入政策关税保护政策发展本国工业和航运业的政策,(五)重商主义理论简评,积极意义:西方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提出的贸易顺差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后来的“贸易平衡”、“收支平衡”概念。,(五)重商主义理论简评,局限性:将金银等同于国家财富。将国际贸易看作“零和博弈”。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大卫休谟(1752):从长远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设想的那样,维持贸易收支顺差和积累金银。,二、自由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AdamSmith(17231790),1776年,亚当斯密在著作国富论中猛烈抨击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提出劳动分工学说,并将劳动分工学说应用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具有绝对劣势。各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绝对劣势的产品,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绝对优势理论的例证,20,10,15,5,2015105,B,BC,C,大米,可可,N2.5,M,绝对优势理论的例证,无贸易时的生产和消费巴西以6吨可可交换中国6吨大米,分工后的生产分工和贸易后消费增加,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财富并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国际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这种差别是“自然”形成的:,哪个国家最擅长生产什么东西、哪个产业最具有优势不仅由历史条件造成,而且由各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绝对优势理论总结,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二)比较优势理论,DavidRicardo(17711823),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1815,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年谷物法,小麦价格上涨,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少,羊毛价格上涨工人工资提高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少别国报复,工业品出口减少,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例证,20,15,2015,B,C,C,大米,可可,1052.5,N,M,巴西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中国低,能否开展国际贸易?B,7.510,3.755,P,比较优势理论的例证,无贸易时的生产和消费巴西以4吨可可交换中国4吨大米,分工后的生产分工和贸易后消费增加,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即“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总结,积极意义:,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加深入地指出,国际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不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也成为合理进行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局限性:忽略了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规模经济等都是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因此漏掉了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要素禀赋(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产生,EliFilipHeckscher(1879-1952),BeltilGotthardOhlin(1899-1979),(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三)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一国应当出口那些在其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该国在其生产的过程中相对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要素的供给差异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要素禀赋差异国际贸易的原因,要素的价格不同产品的成本不同,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相同点:论证了自由贸易是有益的;,不同点:认为国际贸易是由要素禀赋差异而非生,产率差异决定的。,(三)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二、里昂惕夫悖论,(一)里昂惕夫悖论的产生,瓦西里里昂惕夫(19061999),(二)里昂惕夫悖论的内容,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假定:,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是一个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所以,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国200个行业的研究发现,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仅为进口品的77。,(三)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美国在生产新产品或创新技术产品上具有特别优势,这些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可能低于那些技术成熟和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各国之间的技术差异,日本的汽车产业:充足的资本要素vs.技术创新要素,各国人力资本的差异贸易壁垒的存在,新古典贸易理论总结,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框架下分析产品生产成本;资源稀缺性可能导致本国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比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更接近现实情况;要素状况具有动态性,将改变一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静态分析不同。,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新贸易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雷蒙德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为什么很大比例的世界新产品是由美国企业生产并首先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汽车、电视机、照相机、个人电脑)?财富和美国市场的规模赋予美国企业开发新消费品的动机;美国劳动力的高成本激励企业开发节省劳动力成本的创新技术。,t,(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出口,进口,O,美国:德国:中国:,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发生,解释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产业内贸易,二、产业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概念,产业间贸易:各国以部门之间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商品交换;产业内贸易:各国以产业内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商品交换,这种交换是在产业结构相同、消费结构相似的工业国家进行的交换。研究成果: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一)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意义:解释具有完全替代性的同质产品的双向贸易现象代表人物:布兰德,克鲁格曼对于同质产品而言,即使不存在产品成本差别、要素禀赋及消费者偏好差异,也会由于企业的销售策略而发生产业内贸易;这并不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因为损失的仅是运输成本,但竞争带来的社会效益可能远大于此;寡头垄断比垄断对社会造成的扭曲要小;寡头垄断造成相互倾销的出现。,(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意义:解释产品为同一种类但属性不同的水平差异产品的双向贸易现象代表人物:兰卡斯特,张伯伦,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霍泰林,迪克西特从供给角度,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通常处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形成同类产品的异质性;从需求角度,消费者偏好具有多样性,需求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兰卡斯特模型:,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下,两个经济体之间仍能进行产业内贸易。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工业,新张伯伦模型:,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都增加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生产率,从而提出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来源: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所带来的成本削减;大宗购买原材料和部件的折扣;固定生产成本均摊到大量产品单位上所产生的成本优势;广告和营销费用均摊到大量产品单位上所产生的优势;,(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分摊巨额的固定成本Boeing:787“Dreamliner”(200-300passengers)$16billionBreakeven250units,$280millioneach.,(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分摊巨额的固定成本Airbus“superjumbo”A380(550-800passengers)$13billion,(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学习曲线效应:由于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研究开发人员的洞察力、营销人员对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公司和相关利益群体关系等的提高或者改进,当某一产品的产量累计增加时,产品的单位成本趋于下降的现象。,(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CostperUnit,CostAdvantagesofDifferentLearningCurveEffects$1,$1,.90,.80.70,.81.64,.49,.512,.72910%CostReduction,20%CostReduction,.34330%CostReduction,1,Units,2,MillionMillion,Units,4,Million,Units,8,Million,Units,在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中,一国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当国内市场容量不允许生产者实现特定产品的规模经济时,他们可以,不生产这些产品,从而限制了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的种类生产这些产品,但单位成本和价格都更高,各国之间进行贸易并形成一个单一的世界市场,一国的单,个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规模经济。,(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每个国家专门生产比没有贸易时范围更小的一系列产品,但是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每个国家都能增加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的种类,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即使当各国在资源禀赋或技术方面没有差异时,贸易仍能提供互利的机会。如果实现规模经济所需的产量占世界对该产品总需求量的相当大的比例,世界市场仅能支撑有限数量的企业,则首先进入该市场的国家和企业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firstmoveradvantage)。,(二)水平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三)垂直性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意义:解释不同国家在生产有关联的产品或中间产品上的产业分工和贸易,主要发生在经济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代表人物:福尔威通过细化产业内分工提高各国生产效率,有助于发达国家提高技术核心竞争力,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机会和就业,以及促进技术在各国的溢出;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高的产品,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低的产品。,(四)新贸易理论的意义,表明即使各国在资源禀赋和技术方面没有差异,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在商用飞机出口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原因,新贸易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都增加了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率,新贸易理论指出了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与自由贸易理论有所区别,肯定了政府干预和积极的贸易政策。,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为什么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产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取得垄断性的地位?,Ge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